苏辙的诗
本页收录苏辙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苏辙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苏辙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苏辙代表作品、或喜欢的苏辙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苏辙
交情淡泊久弥新,吏役萦缠日益纷。
香火社中真避世,簿书丛里强论文。
樽垒正及明蟾夜,舟楫来随早雁羣。
世俗如君今有几,真将富贵等浮云。
交情淡泊久彌新,吏役萦纏日益紛。
香火社中真避世,簿書叢裡強論文。
樽壘正及明蟾夜,舟楫來随早雁羣。
世俗如君今有幾,真将富貴等浮雲。
宋代:苏辙
我登妙峰亭,欲访德云师。
春阳被原野,濉涣含流澌。
未复桃李色,稍增松桂姿。
孑孑东来樯,冉冉将安之。
万物委天运,此身免奔驰。
怅然怀旧游,一丘覆茅茨。
清冷久沮洳,文雅空颓隳。
提携二三子,醉倒春风吹。
不见妙峰处,安知德云期。
南迁久忘反,有获空自知。
归来览新构,恍然发深思。
远行极南海,此地初不移。
酌我一斗酒,尽公终日嬉。
德云非公欤,相对欲无词。
我登妙峰亭,欲訪德雲師。
春陽被原野,濉渙含流澌。
未複桃李色,稍增松桂姿。
孑孑東來樯,冉冉将安之。
萬物委天運,此身免奔馳。
怅然懷舊遊,一丘覆茅茨。
清冷久沮洳,文雅空頹隳。
提攜二三子,醉倒春風吹。
不見妙峰處,安知德雲期。
南遷久忘反,有獲空自知。
歸來覽新構,恍然發深思。
遠行極南海,此地初不移。
酌我一鬥酒,盡公終日嬉。
德雲非公欤,相對欲無詞。
宋代:苏辙
大道如衣食,六经所耕桑。
家传易春秋,未易相粃糠。
久种终不穫,岁晚嗟无粮。
念此坐嘆息,追飞及颓阳。
天公亦假我,书成麟未伤。
可怜陆忠州,空集千首方。
何如学袁盎,日把无可觞。
大道如衣食,六經所耕桑。
家傳易春秋,未易相粃糠。
久種終不穫,歲晚嗟無糧。
念此坐嘆息,追飛及頹陽。
天公亦假我,書成麟未傷。
可憐陸忠州,空集千首方。
何如學袁盎,日把無可觞。
宋代:苏辙
远老陶翁好弟兄,虎溪庐阜久逢迎。
何须更要经平子,清议从来贵士衡。
遠老陶翁好弟兄,虎溪廬阜久逢迎。
何須更要經平子,清議從來貴士衡。
宋代:苏辙
春风欲尽无寻处,尽向南园芍药中。
过尽此花真尽也,此生应与此花同。
春風欲盡無尋處,盡向南園芍藥中。
過盡此花真盡也,此生應與此花同。
宋代:苏辙
行过庐山不得上,湓江城边一惆怅。
羡君山下有夷亭,千岩万壑长相向。
山中李生好读书,出山作郡山前居。
手开平湖浸山脚,未肯即与庐山疏。
道州一去应嫌远,千里思山梦中见。
青山长见恐君嫌,要须罢郡归来看。
行過廬山不得上,湓江城邊一惆怅。
羨君山下有夷亭,千岩萬壑長相向。
山中李生好讀書,出山作郡山前居。
手開平湖浸山腳,未肯即與廬山疏。
道州一去應嫌遠,千裡思山夢中見。
青山長見恐君嫌,要須罷郡歸來看。
宋代:苏辙
衆客喧哗发酒狂,逡巡密雪自飞扬。
莫嫌作赋无枚叟,且喜延宾有孝王。
衆客喧嘩發酒狂,逡巡密雪自飛揚。
莫嫌作賦無枚叟,且喜延賓有孝王。
宋代:苏辙
眼看狂澜倒百川,孤根漂荡水无边。
思家松菊荒三径,回首讴歌沸二天。
簿领沉迷催我老,春秋废格累公贤。
邻居屈指今谁在,一念伤心十五年。
眼看狂瀾倒百川,孤根漂蕩水無邊。
思家松菊荒三徑,回首讴歌沸二天。
簿領沉迷催我老,春秋廢格累公賢。
鄰居屈指今誰在,一念傷心十五年。
宋代:苏辙
小雪仅能消膈热,苦寒偏解恼衰翁。
年丰谁使百物贵,心凈要令万事空。
老去禅功深自觉,生来滞运与人同。
闲中未断生灵念,清夜焚香处处通。
小雪僅能消膈熱,苦寒偏解惱衰翁。
年豐誰使百物貴,心凈要令萬事空。
老去禅功深自覺,生來滞運與人同。
閑中未斷生靈念,清夜焚香處處通。
宋代:苏辙
岸帻携筇夜夜来,蒲团纸帐竹香臺。
直须觅取僧为伴,更为开庵斸草莱。
岸帻攜筇夜夜來,蒲團紙帳竹香臺。
直須覓取僧為伴,更為開庵斸草萊。
宋代:苏辙
高人两无事,相见辄倾怀。
时以酒相命,何妨心自斋。
灯期飞雪乱,春候苦寒乖。
不就颓然醉,难堪风且霾。
高人兩無事,相見辄傾懷。
時以酒相命,何妨心自齋。
燈期飛雪亂,春候苦寒乖。
不就頹然醉,難堪風且霾。
宋代:苏辙
门人久作开堂老,庭桧看成合抱围。
他日浴堂归洗背,回头还解放光辉。
門人久作開堂老,庭桧看成合抱圍。
他日浴堂歸洗背,回頭還解放光輝。
宋代:苏辙
家有修篁绿满轩,趋庭诗礼旧忘言。
凌霜自得良朋友,过雨时添好子孙。
试翦轻筠扶野步,旋收凉叶煮清樽。
风流共道胜桑梓,邻里何妨种百根。
家有修篁綠滿軒,趨庭詩禮舊忘言。
淩霜自得良朋友,過雨時添好子孫。
試翦輕筠扶野步,旋收涼葉煮清樽。
風流共道勝桑梓,鄰裡何妨種百根。
宋代:苏辙
有叟住东野,畏人希入城。
君时共还往,我欲问修行。
早岁识岩客,近时逢绛生。
真能访茅屋,屣履试将迎。
有叟住東野,畏人希入城。
君時共還往,我欲問修行。
早歲識岩客,近時逢绛生。
真能訪茅屋,屣履試将迎。
宋代:苏辙
阅遍时人身亦老,卷残旧历意茫然。
髭鬚白尽无添处,甲子重来又十年。
酒俭不容时一醉,堂成且喜夜安眠。
春秋似是平生事,屋壁深藏付后贤。
閱遍時人身亦老,卷殘舊曆意茫然。
髭鬚白盡無添處,甲子重來又十年。
酒儉不容時一醉,堂成且喜夜安眠。
春秋似是平生事,屋壁深藏付後賢。
宋代:苏辙
有客倦长安,秋风正飒然。
九衢飞乱叶,八水凝寒烟。
摇落南山见,凄凉陋巷偏。
名园失绿暗,清渭泛红鲜。
衣信催烦杵,狼烽报极边。
长江苦吟处,日暮想横鞭。
有客倦長安,秋風正飒然。
九衢飛亂葉,八水凝寒煙。
搖落南山見,凄涼陋巷偏。
名園失綠暗,清渭泛紅鮮。
衣信催煩杵,狼烽報極邊。
長江苦吟處,日暮想橫鞭。
宋代:苏辙
相思欲见无路,满秩西归有时。
及君铃阁少事,饮我松醪满巵。
相思欲見無路,滿秩西歸有時。
及君鈴閣少事,飲我松醪滿巵。
宋代:苏辙
雨过山光欲熘,寒来水气如烝。
胜处何须吴越,随方亦有游朋。
雨過山光欲熘,寒來水氣如烝。
勝處何須吳越,随方亦有遊朋。
宋代:苏辙
江槎出没浮犀牛,波涛掀天谷为洲。
江寒水落惊霜秋,危根瘦节鸣寒流。
脆朽吹去谁鎸锼,连峰叠嶂立酋酋。
吾家此山不易得,十年弃置空自尤。
猿号鹤唳岂无意,委蛇怪我怀羔裘。
西归父老拍手笑,笑忆翁子躬薪槱。
去时三山今有五,不问故园惟一丘。
江槎出沒浮犀牛,波濤掀天谷為洲。
江寒水落驚霜秋,危根瘦節鳴寒流。
脆朽吹去誰鎸锼,連峰疊嶂立酋酋。
吾家此山不易得,十年棄置空自尤。
猿号鶴唳豈無意,委蛇怪我懷羔裘。
西歸父老拍手笑,笑憶翁子躬薪槱。
去時三山今有五,不問故園惟一丘。
宋代:苏辙
建城市中有狂人,纵酒駡市无与亲。
敲门访我何逡巡,头蓬面垢气甚真。
截河引水登崑崙,下洗尺宅骨髓匀。
告我入室要自门,仙翁道师岂遗君。
归来插足九陌尘,独游凝祥芳草春。
萧然孤鹤鸣鷄羣,子欲不死存谷神。
海山微明朝日暾,丹成寄子勿妄云。
出入无朕穷无垠,相思一笑君乃信。
建城市中有狂人,縱酒駡市無與親。
敲門訪我何逡巡,頭蓬面垢氣甚真。
截河引水登崑崙,下洗尺宅骨髓勻。
告我入室要自門,仙翁道師豈遺君。
歸來插足九陌塵,獨遊凝祥芳草春。
蕭然孤鶴鳴鷄羣,子欲不死存谷神。
海山微明朝日暾,丹成寄子勿妄雲。
出入無朕窮無垠,相思一笑君乃信。
宋代:苏辙
老去惟堪一味闲,坐令诸子了生缘。
般柴运水皆行道,挟策读书那废田。
兄弟躬耕真尽力,乡邻不惯枉称贤。
裕人约己吾家世,到此相承累百年。
老去惟堪一味閑,坐令諸子了生緣。
般柴運水皆行道,挾策讀書那廢田。
兄弟躬耕真盡力,鄉鄰不慣枉稱賢。
裕人約己吾家世,到此相承累百年。
宋代:苏辙
宦游非不遂,流落自粗疏。
宗党半天末,存亡惊素书。
佳城东岭外,茂木故阡余。
遥想千车送,临江涕满裾。
宦遊非不遂,流落自粗疏。
宗黨半天末,存亡驚素書。
佳城東嶺外,茂木故阡餘。
遙想千車送,臨江涕滿裾。
宋代:苏辙
卜筑高深已有山,起居清润可无泉。
穿墙白练秋声细,照屋清铜晓色鲜。
已放鱼虾嫌跳掷,更除苹藻任漪涟。
只应明月中霄下,长共禅心相向圆。
蔔築高深已有山,起居清潤可無泉。
穿牆白練秋聲細,照屋清銅曉色鮮。
已放魚蝦嫌跳擲,更除蘋藻任漪漣。
隻應明月中霄下,長共禅心相向圓。
宋代:苏辙
苦寒搜病骨,丝纩莫能御。
析薪燎枯竹,勃郁烟充宇。
西山古松栎,材大招斤斧。
根槎委溪谷,龙伏熊虎踞。
挑抉靡遗余,陶穴付一炬。
积火变深黳,牙角犹愤怒。
老翁拥破毡,正昼出无屦。
百钱不满篮,一坐幸至莫。
御炉岁增贡,圆直中常度。
闾阎不敢售,根节姑付汝。
升平百年后,地力已难富。
知夸不知啬,俯首欲谁诉。
百物今尽然,岂为一炭故。
我老或不及,预为子孙惧。
苦寒搜病骨,絲纩莫能禦。
析薪燎枯竹,勃郁煙充宇。
西山古松栎,材大招斤斧。
根槎委溪谷,龍伏熊虎踞。
挑抉靡遺餘,陶穴付一炬。
積火變深黳,牙角猶憤怒。
老翁擁破氈,正晝出無屦。
百錢不滿籃,一坐幸至莫。
禦爐歲增貢,圓直中常度。
闾閻不敢售,根節姑付汝。
升平百年後,地力已難富。
知誇不知啬,俯首欲誰訴。
百物今盡然,豈為一炭故。
我老或不及,預為子孫懼。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 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 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辙著有《诗集传》、《春秋集解》、《论语拾遗》、《道德经解》、《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84卷)、《栾城应诏集》12卷等,并行于世。曾自撰《颍滨遗老传》。《全宋诗》收录有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