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宋之问 > 宋之问古诗词大全

宋之问的诗

本页收录宋之问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宋之问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宋之问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宋之问代表作品、或喜欢的宋之问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题雷琴(二首) 一

唐代:宋之问

山虚水深,万籁萧萧。
古无人踪,惟石嶕峣。

伤曹娘二首 二

唐代:宋之问

河伯怜娇态,冯夷要姝妓。
寄言游戏人,莫弄黄河水。

伤曹娘二首 一

唐代:宋之问

凤飞楼伎绝,鸾死镜臺空。
独怜脂粉气,犹着舞衣中。

河阳

唐代:宋之问

昔日河阳县,氛氲香气多。
曹娘娇态尽,春树不堪过。

鲁忠王挽词三首 一

唐代:宋之问

同盟会五月,归葬出三条。
日惨咸阳树,天寒渭水桥。
稍看朱鹭转,尚识紫骝骄。
寂寂泉臺恨,从兹罢玉箫。

钱江晓寄十三弟

唐代:宋之问

晓泊钱塘渚,开帘远望通。
海云张野暗,山火彻江红。
客泪常思北,边愁欲尽东。
从来梦兄弟,未似昨宵中。
(同前七五八页)。

陆浑南桃花汤

唐代:宋之问

氛氲桃花汤,去都三百里。
远峯益稠沓,具物尽奇诡。
借问採药人,冥奥从此始。
汨吾尚清净,荤血久誓止。
览彼□□鲜,自谓形骸滓。
重敦永劫愿,无负神泉水。
坐驰意屡惬,身践心益死。
长妹梵筵衆,拙妻道门子。
提携游二山,岁暮此已矣。
(同前第二一八八页)。

梁宣王挽词三首 三

唐代:宋之问

像设千年在,平生万事违。
彩旌翻葆吹,圭翣奠灵衣。
垅日寒无影,郊云冻不飞。

题谢处士山斋

唐代:宋之问

那有唐年客,青山独闭门。
云泉一少事,琴史皆忘喧。
在濬人犹絷,迁乔友未言。
不知幽谷草,何意老王孙?(此诗见《永乐大典》卷二五三九「七皆」「斋」字「山斋」条。
〖三函三十册〗)。

鲁忠王挽词三首 三

唐代:宋之问

树羽迎朝日,撞钟望早霞。
故人悲宿草,中使惨晨笳。
气有冲天劒,星无犯斗槎。
唯余孔公宅,长接鲁王家。

忆云门

唐代:宋之问

树闲烟不破,溪静鹭忘飞。
更爱幽奇处,斜阳艷翠微。
(见《会稽掇英总集》卷六)。

题九州院双鹤

唐代:宋之问

君门九重闭,中有天泉池。
可怜双白鹤,飞下碧松枝。
吹楼多清管,鸣舞共差池。
常欲万里去,怀恩终在斯。
(同前第四册第二八○一页)。

梁宣王挽词三首 一

唐代:宋之问

贵藩尧母族,外戚汉家亲。
业重兴王际,功高复辟辰。
爱贤唯报国,乐善不防身。
今日衣冠送,空伤置醴人。

陆浑水亭

唐代:宋之问

昔予登兹楼,感爱川岳奇。
别来虽云远,夜梦常在斯。
更以沈痼日,归卧南山陲。
弊庐不可见,云林相蔽亏。
(同前第五册第三一二八页)。

驾出长安

唐代:宋之问

圣德超千古,皇风扇九围。
天回万象出,驾动六龙飞。
淑气来黄道,祥云覆紫微。
太平多扈从,文物有光辉。

花烛行

唐代:宋之问

帝城九门乘夜开,仙车百两自天来。
列火东归暗行月,浮桥西渡响奔雷。
龙楼锦障连连出,遥望梁臺如昼日。
梁臺花烛见天人,平阳宾从绮罗春。
共迎织女归春幄,俱送常娥下月轮。
常娥月中君未见,红粉盈盈隔团扇。
玉樽交引合欢盃,珠履共蹋鸳鸯荐。
漏尽更深斗欲斜,可怜金翠满庭花。
庭花灼灼歌秾李,此夕天孙嫁王子。
结褵初出望园中,和鸣已入秦筲里。
同心合带两相依,明日双朝入此微。
共待洛城分曙色,更看天下凤凰飞。
(同前第二册第一三九二页)。

嵩南山九里旧鹊村作

唐代:宋之问

弊庐接箕颍,北望嵩山隅。
兹岭雄且秀,彩翠横天衢。
家世事灵岳,嵒栖安敢渝。
从俗因迹化,归静知心愚。
上违先人训,下怜菲薄躯。
自问何功业,谬与贤俊俱。
执覊翊龙羽,秉笔游鸿都。
尸禄负诸己,日使田园芜。
常恐白云意,溘尽黄埃涂。
妙年负恩德,欲去何踟蹰?明主本尚道,黄屋均蓬壶。
饮惠可冥分,归事烧金鑪。
(此诗见《永乐大典》卷三五八○「九真」「村」字「旧鹊村」条。
〖五函五十册〗)。

铜雀臺

唐代:宋之问

昔年分鼎地,今日望陵臺。
一旦雄图尽,千秋遗令开。
绮罗君不见,歌舞妾空来。
恩共漳河水,东流无重回。

早春泛镜湖

唐代:宋之问

漾舟喜湖广,湖广趣非一。
愉目野载芜,清心山更出。
孤烟昼藏火,薄暮朝开日。
但爱春光迟,不觉舟行疾。
归雁空间尽,流莺花际失。
远情自此多,景霁风物和。
芦人收晚钓,棹女弄春歌。
野外寒事少,湖间芳意多。
杂花因烂熳,暄柳日逶迤。
为客顿逢此,于思柰若何?(此诗见《永乐大典》卷二二六七「六模」「湖」字「镜湖」条。
〖二函二十册〗)。

过中书元舍人山斋

唐代:宋之问

元侯松子宾,寓此掖垣职。
移疾多暇豫,孤斋恣闲息。
修迳接大野,重峦跨南北。
具物芬荣时,登攀各可极。
林间百鸟变,郊外千花织。
秦岭似云横,周原如黛饰。
洛中昔游衍,常闻故园忆。
清言尽场圃,嘉话数耘植。
梦想恒载驰,松篁若旧识。
酒情忽无限,琴意忻有得。
更阅青谿诗,逾励丹霞食。
贵者日已远,幸君惠容色。
朅来休颍阳,任予孤且直。
(同前见《大典》卷二五三九。
)。

故赵王属赠黄门侍郎上官公挽词二首 一

唐代:宋之问

韦门旌旧德,班氏业前书。
谪去因丞相,归来为倢伃。
周原乌相冢,越岭雁随车。
冥漠辞昭代,空怜赋子虚。

范阳王挽词二首 一

唐代:宋之问

贤相称邦杰,清流举代推。
公才掩诸夏,文体变当时。
宾弔飜成鹤,人亡惜喻龟。
洛阳今纸贵,犹写太沖词。

宴郑协律山亭

唐代:宋之问

朝英退食迴,追兴洛城隈。
山瞻二室近,水自陆浑来。
小径藤间入,高窗竹上开。
砌花连菡萏,溪柳覆莓苔。
舞席归云断,歌筵薄景催。
可怜郊野际,长有故人杯。
(同前第三四八五页)。

使往天平军马约与陈子昂新乡为期及还而不相遇

唐代:宋之问

入衞期之子,吁嗟不少留。
情人去何处?淇水日悠悠。
恆碣青云断,衡漳白露秋。
知君心许国,不是爱封侯。

巫山高

唐代:宋之问

巫山峯十二,环合象昭回。
俯听琵琶峡,平看云雨臺。
古槎天外落,瀑水日边来。
何忍猨啼夜,荆王枕席开。

宋之问简介

宋之问简介资料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他的主要功绩和沈佺期一样,在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他也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