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遵式的诗
本页收录释遵式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释遵式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释遵式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释遵式代表作品、或喜欢的释遵式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释遵式
衆宝国土宝楼阁,宝树更兼池间错。
此箇总观若成时,名为粗见彼极乐。
衆寶國土寶樓閣,寶樹更兼池間錯。
此箇總觀若成時,名為粗見彼極樂。
宋代:释遵式
慈心不杀持衆戒,读诵大乘方等经。
修行六念迴向愿,临终化佛悉来迎。
慈心不殺持衆戒,讀誦大乘方等經。
修行六念迴向願,臨終化佛悉來迎。
宋代:释遵式
一径千峰里,何人更往还。
无为无事者,白首白云闲。
酿酒担寒瀑,寻猿过别山。
岂知名利客,鞭马向秦关。
一徑千峰裡,何人更往還。
無為無事者,白首白雲閑。
釀酒擔寒瀑,尋猿過别山。
豈知名利客,鞭馬向秦關。
宋代:释遵式
深信因果奉大乘,但发无上菩提意。
以此功德迴愿生,生已当住欢喜地。
深信因果奉大乘,但發無上菩提意。
以此功德迴願生,生已當住歡喜地。
宋代:释遵式
五想凈土七宝池,池中水有八功德。
宣流念佛法僧名,妙宝莲华千万亿。
五想凈土七寶池,池中水有八功德。
宣流念佛法僧名,妙寶蓮華千萬億。
宋代:释遵式
诸佛如来法界身,徧入衆生一切想。
智者当观此想心,是心即佛菩萨像。
諸佛如來法界身,徧入衆生一切想。
智者當觀此想心,是心即佛菩薩像。
宋代:释遵式
琉璃宝地正观时,谛了分明极乐国。
八种清风鼓乐音,苦空无我无常曲。
琉璃寶地正觀時,谛了分明極樂國。
八種清風鼓樂音,苦空無我無常曲。
宋代:释遵式
青瑛丽芙蕖,造化工且奇。
辉彩向星河,结根在天池。
临飈无馨香,御雨不离披。
朝霭发翠华,暮云生碧姿。
鼎湖几荣落,华岳何盛衰。
独尔谢羣芳,自将天地期。
青瑛麗芙蕖,造化工且奇。
輝彩向星河,結根在天池。
臨飈無馨香,禦雨不離披。
朝霭發翠華,暮雲生碧姿。
鼎湖幾榮落,華嶽何盛衰。
獨爾謝羣芳,自将天地期。
宋代:释遵式
官满载琴书,乘春入上都。
烟波离远岸,桃李发中途。
俸薄尊常浅,诗清道太孤。
登朝无恨晚,未有白髭鬚。
官滿載琴書,乘春入上都。
煙波離遠岸,桃李發中途。
俸薄尊常淺,詩清道太孤。
登朝無恨晚,未有白髭鬚。
宋代:释遵式
若人虽不谤尊经,造衆恶业无惭愧。
临终遇劝念弥陀,生彼十劫得初地。
若人雖不謗尊經,造衆惡業無慚愧。
臨終遇勸念彌陀,生彼十劫得初地。
宋代:释遵式
七想莲华妙臺座,广大弥陀愿力成。
作此想时心不乱,定当极乐国中生。
七想蓮華妙臺座,廣大彌陀願力成。
作此想時心不亂,定當極樂國中生。
宋代:释遵式
若有衆生犯衆戒,盗取僧祇三宝物。
临终遇劝念弥陀,一念顷间生彼国。
若有衆生犯衆戒,盜取僧祇三寶物。
臨終遇勸念彌陀,一念頃間生彼國。
宋代:释遵式
次作水想见西方,一切皆为凈土水。
既见水已想成冰,皎然映彻琉璃地。
次作水想見西方,一切皆為凈土水。
既見水已想成冰,皎然映徹琉璃地。
宋代:释遵式
无象无名杳莫寻,强将名象测幽深。
凭斯会解还相背,捨此他求转自沉。
鹫岭殷勤亲付嘱,龙门恺悌好知音。
仍闻挂在高堂上,误杀来人错认心。
無象無名杳莫尋,強将名象測幽深。
憑斯會解還相背,捨此他求轉自沉。
鹫嶺殷勤親付囑,龍門恺悌好知音。
仍聞挂在高堂上,誤殺來人錯認心。
宋代:释遵式
鸟外清闲极,谁能更似君。
山光晴后见,瀑响夜深闻。
拾句书幽石,收茶踏乱云。
江头待无事,终学弃人羣。
鳥外清閑極,誰能更似君。
山光晴後見,瀑響夜深聞。
拾句書幽石,收茶踏亂雲。
江頭待無事,終學棄人羣。
宋代:释遵式
又放光明名见佛,此光觉悟将终者。
令随悟念见如来,命终得生其凈土。
又放光明名見佛,此光覺悟将終者。
令随悟念見如來,命終得生其凈土。
宋代:释遵式
古观春山下,寻幽似有期。
瀑清冥坐久,峰好独归迟。
客啸巢禽识,仙踪药叟知。
我来无别趣,禅性尽相宜。
古觀春山下,尋幽似有期。
瀑清冥坐久,峰好獨歸遲。
客嘯巢禽識,仙蹤藥叟知。
我來無别趣,禅性盡相宜。
宋代:释遵式
四观宝树七重行,宝叶华敷妙宫殿。
宝幢幡盖影重重,十方佛国于中现。
四觀寶樹七重行,寶葉華敷妙宮殿。
寶幢幡蓋影重重,十方佛國于中現。
宋代:释遵式
韦提重礼请能仁,愿说西方凈报因。
十六观兼三凈业,修之即得往生身。
韋提重禮請能仁,願說西方凈報因。
十六觀兼三凈業,修之即得往生身。
宋代:释遵式
观音菩萨紫金身,眉间毫相七宝色。
流出光明满十方,光中化佛无数亿。
觀音菩薩紫金身,眉間毫相七寶色。
流出光明滿十方,光中化佛無數億。
宋代:释遵式
见有临终劝念佛,及示尊像令瞻敬。
俾于佛所深归仰,是故得成此光明。
見有臨終勸念佛,及示尊像令瞻敬。
俾于佛所深歸仰,是故得成此光明。
释遵式(九六四~一○三二),俗姓叶,字知白,天台宁海(今属浙江)人。少投东山义全出家,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从宝云义通受业。淳化初,居宝云讲席。真宗咸平中,归天台。大中祥符中,歷居景德寺、杭州昭庆寺讲席。后居复兴故天竺寺,赐号慈云。着《凈土忏法》、《金光明》、《观音》诸本忏仪行世,又号慈云忏主。仁宗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事见《镡津集》卷一五《杭州武林天竺寺故大法师慈云式公行业曲记》。着述今存《金园集》三卷、《天竺别集》三卷等。 遵式诗,以《续藏经》本《金园集》、《天竺别集》为底本,《金园集》参校日本刻本(简称日刻本,藏上海图书馆)。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七首,共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