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宗杲的诗
本页收录释宗杲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释宗杲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释宗杲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释宗杲代表作品、或喜欢的释宗杲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释宗杲
一人只知看雨,一人只知指雨。
子细检点将来,大似钉椿摇橹。
一人隻知看雨,一人隻知指雨。
子細檢點将來,大似釘椿搖橹。
宋代:释宗杲
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咄哉瞿昙,诳諕痴獃。
物无自性,我亦非有。
转者为谁,徒劳心手。
知无自性,复是何物。
瞥起情尘,扪空揣骨。
此菴无作,住者何人。
具顶门眼,试辨疏亲。
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咄哉瞿昙,诳諕癡獃。
物無自性,我亦非有。
轉者為誰,徒勞心手。
知無自性,複是何物。
瞥起情塵,扪空揣骨。
此菴無作,住者何人。
具頂門眼,試辨疏親。
宋代:释宗杲
稽首十力大导师,三界独尊无比况。
示现成佛转法轮,广演无边契经海。
衆生心想念念殊,所转法轮亦差别。
法轮功德不可量,尽思竭力无能测。
有大经卷在一尘,量等三千大千界。
世有聪慧明达人,具足天眼悉知见。
破尘出经作佛事,不作实与非实想。
又以无边法界空,纳在佛身一毛孔。
须弥铁围及大海,一一包容无迫隘。
一毛既尔余悉然,导师方便亦如是。
念念普遍诸毛孔,念念克证金刚慧。
念念成就佛菩提,念念满足普贤愿。
而不生于戏论心,亦不住于深境界。
如梦如幻如水月,如优昙华出世间。
如是常转大经卷,了无能转所转者。
三世诸佛诸菩萨,声闻独觉及天人。
地狱修罗鬼畜等,一一皆承此经力。
我今复与诸佛子,各生殊胜难遇心。
还摄此经一归尘,安住毘卢法宝藏。
稽首十力大導師,三界獨尊無比況。
示現成佛轉法輪,廣演無邊契經海。
衆生心想念念殊,所轉法輪亦差别。
法輪功德不可量,盡思竭力無能測。
有大經卷在一塵,量等三千大千界。
世有聰慧明達人,具足天眼悉知見。
破塵出經作佛事,不作實與非實想。
又以無邊法界空,納在佛身一毛孔。
須彌鐵圍及大海,一一包容無迫隘。
一毛既爾餘悉然,導師方便亦如是。
念念普遍諸毛孔,念念克證金剛慧。
念念成就佛菩提,念念滿足普賢願。
而不生于戲論心,亦不住于深境界。
如夢如幻如水月,如優昙華出世間。
如是常轉大經卷,了無能轉所轉者。
三世諸佛諸菩薩,聲聞獨覺及天人。
地獄修羅鬼畜等,一一皆承此經力。
我今複與諸佛子,各生殊勝難遇心。
還攝此經一歸塵,安住毘盧法寶藏。
展开阅读全文 ∨
宋代:释宗杲
有时笑兮有时哭,悲喜交幷暗催促。
此理如何举同人,断絃须得鸾胶续。
有時笑兮有時哭,悲喜交幷暗催促。
此理如何舉同人,斷絃須得鸾膠續。
宋代:释宗杲
提起须弥第一槌,电光石火太迟迟。
象王行处狐踪绝,师子咆哮百兽危。
提起須彌第一槌,電光石火太遲遲。
象王行處狐蹤絕,師子咆哮百獸危。
宋代:释宗杲
临济烧黄檗禅版,香严哭沩山拄杖。
云门村叟效颦,颦也作这般伎俩。
咄。
传来铁鉢盛猫饭,磨衲袈裟入墨盆。
祖翁活计那坏了,不知将底付儿孙。
臨濟燒黃檗禅版,香嚴哭沩山拄杖。
雲門村叟效颦,颦也作這般伎倆。
咄。
傳來鐵鉢盛貓飯,磨衲袈裟入墨盆。
祖翁活計那壞了,不知将底付兒孫。
宋代:释宗杲
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住西天。
人人常光现前,箇箇壁立万仞。
達磨不來東土,二祖不住西天。
人人常光現前,箇箇壁立萬仞。
宋代:释宗杲
结夏方得五日,露柱却知端的。
勃跳撞入灯笼,普为诸人入室。
結夏方得五日,露柱卻知端的。
勃跳撞入燈籠,普為諸人入室。
宋代:释宗杲
柏子拈来香满庐,蒲团静里结跏呋。
三年过眼千千卷,此际分明一字无。
柏子拈來香滿廬,蒲團靜裡結跏呋。
三年過眼千千卷,此際分明一字無。
宋代:释宗杲
马驹喝丧家风,四海从兹信息通。
烈火焰中捞得月,巍巍独坐大雄峰。
馬駒喝喪家風,四海從茲信息通。
烈火焰中撈得月,巍巍獨坐大雄峰。
宋代:释宗杲
金鳌一掣沧溟竭,徒自悠悠泛小舟。
今日烟波无可钓,不须新月更为钩。
金鳌一掣滄溟竭,徒自悠悠泛小舟。
今日煙波無可釣,不須新月更為鈎。
宋代:释宗杲
俱札普,日轮午。
李将军,射石虎。
虽然透过那边,枉发千钧之弩。
俱劄普,日輪午。
李将軍,射石虎。
雖然透過那邊,枉發千鈞之弩。
宋代:释宗杲
藞苴全似川僧,萧洒浑如浙客。
偏向情未生时,拈出报慈一隔。
尊性不定,莫可窥测。
见小时嫌蟭螟眼太宽,见大时谓太虚空忒窄。
似这般底阿师,如何受人天供养,好与噼腮一掴。
藞苴全似川僧,蕭灑渾如浙客。
偏向情未生時,拈出報慈一隔。
尊性不定,莫可窺測。
見小時嫌蟭螟眼太寬,見大時謂太虛空忒窄。
似這般底阿師,如何受人天供養,好與噼腮一掴。
宋代:释宗杲
南泉放倒,云门扶起。
放倒扶起,有宾有主。
明眼衲僧商量,切忌别作道理。
南泉放倒,雲門扶起。
放倒扶起,有賓有主。
明眼衲僧商量,切忌别作道理。
宋代:释宗杲
庭柏无根,虚空有骨。
十分鲁钝,似辽天鹘。
热至乘凉,寒烧榾柮。
夫是之谓,赵州古佛。
庭柏無根,虛空有骨。
十分魯鈍,似遼天鹘。
熱至乘涼,寒燒榾柮。
夫是之謂,趙州古佛。
宋代:释宗杲
拆去东篱,补起西壁。
径山门下,全无准的。
有店的,谁委悉。
僧堂觑破香积厨,鸱吻咬杀佛殿嵴。
拆去東籬,補起西壁。
徑山門下,全無準的。
有店的,誰委悉。
僧堂觑破香積廚,鸱吻咬殺佛殿嵴。
宋代:释宗杲
掌内摩尼曾不顾,谁能护惜孃生袴。
浮盃不会老婆禅,直至如今遭点污。
掌内摩尼曾不顧,誰能護惜孃生袴。
浮盃不會老婆禅,直至如今遭點污。

释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幷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后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后张浚延住临安径山能仁禅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于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十一年,因结识张九成,为秦桧所恶,斥还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桧卒,特恩放还,复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二十八年,再住径山能仁总之禅院。又迁江西云门庵、福州洋屿庵。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径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赐謚普觉。为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着有《指源集》(《四明宋僧诗》),已佚。有宋释藴现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收入《大藏经》。事见本《语录》、张浚《大慧普觉禅师塔铭》,《僧宝正续传》卷六、《咸淳临安志》卷七○、《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释宗杲诗,以辑自《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一至卷九上堂、示衆等的偈颂编为第一卷,以见于《语录》卷一○的《颂古》编为第二卷,见于《语录》卷一一的偈颂编为第三卷,见于《语录》卷一二的赞编为第四卷,辑自《语录》卷一三至卷三○《普说》《法语》《书信》的偈颂编为第五卷。辑自他书者编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