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宗杲的诗
本页收录释宗杲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释宗杲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释宗杲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释宗杲代表作品、或喜欢的释宗杲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释宗杲
清凈慈门剎尘数,共生如来一妙相。
一一诸相莫不然,是故见者无厌足。
清凈慈門剎塵數,共生如來一妙相。
一一諸相莫不然,是故見者無厭足。
宋代:释宗杲
青毡本是吾家物,今日重还旧日僧。
珍重圣恩何以报,万年松上一枝藤。
青氈本是吾家物,今日重還舊日僧。
珍重聖恩何以報,萬年松上一枝藤。
宋代:释宗杲
已着槽厂,将错就错。
骑却圣僧,不妨快乐。
龙象蹴蹋,非驴所作。
堪笑诸方,妄生穿凿。
休穿凿,祥麟只有一只角。
已着槽廠,将錯就錯。
騎卻聖僧,不妨快樂。
龍象蹴蹋,非驢所作。
堪笑諸方,妄生穿鑿。
休穿鑿,祥麟隻有一隻角。
宋代:释宗杲
相逢不拈出,举意便知有。
巍巍不动尊,脚不离地走。
依稀似曲纔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相逢不拈出,舉意便知有。
巍巍不動尊,腳不離地走。
依稀似曲纔堪聽,又被風吹别調中。
宋代:释宗杲
云门举起竹篦,开口知君话堕。
上方香积不餐,甘伏食人涕唾。
雲門舉起竹篦,開口知君話堕。
上方香積不餐,甘伏食人涕唾。
宋代:释宗杲
南泉打破闲家具,浩浩诸方作话看。
今日为君重举过,明明歷歷不颟顸。
南泉打破閑家具,浩浩諸方作話看。
今日為君重舉過,明明歷歷不颟顸。
宋代:释宗杲
劝君不用苦劳神,唤作平常转不亲。
冷淡全然没滋味,一回举起一回新。
勸君不用苦勞神,喚作平常轉不親。
冷淡全然沒滋味,一回舉起一回新。
宋代:释宗杲
昧却当阳箇一着,牵来拽去互施呈。
不知除却王维手,更有何人画得成。
昧卻當陽箇一着,牽來拽去互施呈。
不知除卻王維手,更有何人畫得成。
宋代:释宗杲
莫恋凈洁处,凈处使人困。
莫恋快活卜,快活使人狂。
如水之任器,随方圆短长。
放下不放下,更请细思量。
三界与万法,匪归何有乡。
若只便恁么,此事大乖张。
为报许居士,家亲作祸殃。
豁开千圣眼,不须频祷禳。
莫戀凈潔處,凈處使人困。
莫戀快活蔔,快活使人狂。
如水之任器,随方圓短長。
放下不放下,更請細思量。
三界與萬法,匪歸何有鄉。
若隻便恁麼,此事大乖張。
為報許居士,家親作禍殃。
豁開千聖眼,不須頻禱禳。
宋代:释宗杲
利刃有蜜不须舐,蛊毒之家水莫尝。
不舐不尝俱不犯,端然衣锦自还乡。
利刃有蜜不須舐,蠱毒之家水莫嘗。
不舐不嘗俱不犯,端然衣錦自還鄉。
宋代:释宗杲
这无状,世间稀。
住佛屋,着佛衣。
噇佛饭,说佛非。
多忿怒,少慈悲。
画得似差毫氂,宝禅者应自知。
這無狀,世間稀。
住佛屋,着佛衣。
噇佛飯,說佛非。
多忿怒,少慈悲。
畫得似差毫氂,寶禅者應自知。
宋代:释宗杲
一别二十年,蓦地又相见。
如百炼精金,始终色不变。
请我转法轮,增长菩提愿。
直下绝狐疑,便悟本来面。
一别二十年,蓦地又相見。
如百煉精金,始終色不變。
請我轉法輪,增長菩提願。
直下絕狐疑,便悟本來面。
宋代:释宗杲
此庵非小亦非大,堪笑石头空捏怪。
不知法界即此庵,彊谓此庵含法界。
而今欲识住庵人,万象之中独露身。
妙喜为写此庵榜,要与太虚为近邻。
此庵非小亦非大,堪笑石頭空捏怪。
不知法界即此庵,彊謂此庵含法界。
而今欲識住庵人,萬象之中獨露身。
妙喜為寫此庵榜,要與太虛為近鄰。
宋代:释宗杲
祖父田园都卖了,四边界至不曾留。
奈何犹有中心树,恼乱春风卒未休。
祖父田園都賣了,四邊界至不曾留。
奈何猶有中心樹,惱亂春風卒未休。
宋代:释宗杲
廓圆通门,续云门派。
燕坐胡床,虎视百怪。
佩毘卢印,摧伏魔外。
一句当阳,电光非快。
不动道场,而入三昧。
贊之毁之,俱遭白癞。
廓圓通門,續雲門派。
燕坐胡床,虎視百怪。
佩毘盧印,摧伏魔外。
一句當陽,電光非快。
不動道場,而入三昧。
贊之毀之,俱遭白癞。
宋代:释宗杲
百杂碎,没缝罅。
明眼衲僧,盲聋瘖哑。
金刚水际藏身,非非想天走马。
百雜碎,沒縫罅。
明眼衲僧,盲聾瘖啞。
金剛水際藏身,非非想天走馬。
宋代:释宗杲
彻骨彻髓道一句,三要三玄绝遮护。
竺干四七例皆迷,震旦二三浑未悟。
我说是言非正邪,当机觌面休回互。
殷勤为报云臺公,俊鹰不打篱边兔。
徹骨徹髓道一句,三要三玄絕遮護。
竺幹四七例皆迷,震旦二三渾未悟。
我說是言非正邪,當機觌面休回互。
殷勤為報雲臺公,俊鷹不打籬邊兔。
宋代:释宗杲
瞋恚痴未除,心意识颠倒。
谈禅信口开,舌头胡乱扫。
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养汝者堕三恶道。
箇是云门村僧,即非杜撰长老。
瞋恚癡未除,心意識颠倒。
談禅信口開,舌頭胡亂掃。
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養汝者堕三惡道。
箇是雲門村僧,即非杜撰長老。

释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幷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后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后张浚延住临安径山能仁禅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于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十一年,因结识张九成,为秦桧所恶,斥还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桧卒,特恩放还,复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二十八年,再住径山能仁总之禅院。又迁江西云门庵、福州洋屿庵。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径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赐謚普觉。为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着有《指源集》(《四明宋僧诗》),已佚。有宋释藴现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收入《大藏经》。事见本《语录》、张浚《大慧普觉禅师塔铭》,《僧宝正续传》卷六、《咸淳临安志》卷七○、《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释宗杲诗,以辑自《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一至卷九上堂、示衆等的偈颂编为第一卷,以见于《语录》卷一○的《颂古》编为第二卷,见于《语录》卷一一的偈颂编为第三卷,见于《语录》卷一二的赞编为第四卷,辑自《语录》卷一三至卷三○《普说》《法语》《书信》的偈颂编为第五卷。辑自他书者编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