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宗杲的诗
本页收录释宗杲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释宗杲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释宗杲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释宗杲代表作品、或喜欢的释宗杲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释宗杲
华阴山前百尺井,中有寒泉彻骨冷。
谁家女子来照影,不照其余照斜领。
華陰山前百尺井,中有寒泉徹骨冷。
誰家女子來照影,不照其餘照斜領。
宋代:释宗杲
见色明心事已差,闻声悟道更交加。
观音妙智慈悲力,荆棘林生优鉢化。
見色明心事已差,聞聲悟道更交加。
觀音妙智慈悲力,荊棘林生優鉢化。
宋代:释宗杲
新妇骑驴阿家牵,步步相随不着鞭。
归到画堂人不识,从今嬾更出门前。
新婦騎驢阿家牽,步步相随不着鞭。
歸到畫堂人不識,從今嬾更出門前。
宋代:释宗杲
老汉纔生便着忙,周行七步似颠狂。
赚他无限痴男女,开眼堂堂入镬汤。
老漢纔生便着忙,周行七步似颠狂。
賺他無限癡男女,開眼堂堂入镬湯。
宋代:释宗杲
妄心颠倒造诸业,回趣真乘即忏摩。
真妄两头俱透脱,海南东畔是新罗。
妄心颠倒造諸業,回趣真乘即忏摩。
真妄兩頭俱透脫,海南東畔是新羅。
宋代:释宗杲
香严透语渗漏,被语言缚杀。
石霜透情渗漏,被情识使杀。
曹山透见渗漏,被用闻觉知惑杀。
香嚴透語滲漏,被語言縛殺。
石霜透情滲漏,被情識使殺。
曹山透見滲漏,被用聞覺知惑殺。
宋代:释宗杲
庞老曾升马祖堂,西江吸尽更无双。
而今妙喜朱居士,觌面分明不覆藏。
龐老曾升馬祖堂,西江吸盡更無雙。
而今妙喜朱居士,觌面分明不覆藏。
宋代:释宗杲
法身报身化身,咄哉魍魉妖精。
三眼国中逢着,笑杀无位真人。
法身報身化身,咄哉魍魉妖精。
三眼國中逢着,笑殺無位真人。
宋代:释宗杲
无边剎境,自他不隔于毫端。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
丈夫自有冲天志,休向如来行处行。
無邊剎境,自他不隔于毫端。
十世古今,始終不離于當念。
丈夫自有沖天志,休向如來行處行。
宋代:释宗杲
言前荐得已天涯,句后承当路转赊。
一击铁关如粉碎,水天空阔雁行斜。
言前薦得已天涯,句後承當路轉賒。
一擊鐵關如粉碎,水天空闊雁行斜。
宋代:释宗杲
近来学佛人,少见不颠倒。
唯务资谈柄,弃大而就小。
昧却直截事,外边打之遶。
毕竟那一着,何曾得分晓。
独有庄居士,真实没虚矫。
断除烦恼根,烈火烧干草。
心地既安然,魔境岂能扰。
任尔闹浩浩,我常静悄悄。
末后示真归,如脱破布袄。
加趺入禅定,皓月临清沼。
透过生死关,击碎无价宝。
刚正大丈夫,一了一切了。
近來學佛人,少見不颠倒。
唯務資談柄,棄大而就小。
昧卻直截事,外邊打之遶。
畢竟那一着,何曾得分曉。
獨有莊居士,真實沒虛矯。
斷除煩惱根,烈火燒幹草。
心地既安然,魔境豈能擾。
任爾鬧浩浩,我常靜悄悄。
末後示真歸,如脫破布襖。
加趺入禅定,皓月臨清沼。
透過生死關,擊碎無價寶。
剛正大丈夫,一了一切了。
展开阅读全文 ∨
宋代:释宗杲
杀人须是杀人汉,当下一刀成两段。
头臂虽亏剑刃锋,何似秦时
殺人須是殺人漢,當下一刀成兩段。
頭臂雖虧劍刃鋒,何似秦時
宋代:释宗杲
一条白棒,佛祖俱打。
超宗禅人,大胆不怕。
画我来乞赞,鬼门上帖卦。
三十年后此话大行,任一切人钻龟打瓦。
一條白棒,佛祖俱打。
超宗禅人,大膽不怕。
畫我來乞贊,鬼門上帖卦。
三十年後此話大行,任一切人鑽龜打瓦。
宋代:释宗杲
凛凛孤风世所稀,碧眸炯炯电光辉。
贫儿示与衣中宝,富者教伊赤体归。
毒手惯曾烹佛祖,洪鑪常用大钳鎚。
小根魔子还知否,此是吾家真白眉。
凜凜孤風世所稀,碧眸炯炯電光輝。
貧兒示與衣中寶,富者教伊赤體歸。
毒手慣曾烹佛祖,洪鑪常用大鉗鎚。
小根魔子還知否,此是吾家真白眉。
宋代:释宗杲
眼空宇宙浑无物,大坐当轩孰敢窥。
选佛追官俱已了,同途把手不同归。
眼空宇宙渾無物,大坐當軒孰敢窺。
選佛追官俱已了,同途把手不同歸。
宋代:释宗杲
即心即佛莫妄求,非心非佛休别讨。
红炉燄上雪花飞,一点清凉除热恼。
即心即佛莫妄求,非心非佛休别讨。
紅爐燄上雪花飛,一點清涼除熱惱。
宋代:释宗杲
聊闻举着便承当,好肉无端已剜疮。
着眼机轮上头看,方知两两不成双。
聊聞舉着便承當,好肉無端已剜瘡。
着眼機輪上頭看,方知兩兩不成雙。
宋代:释宗杲
真人十八界元空,三十一人同姓吕。
分散游山各占山,三十一又同处。
真人十八界元空,三十一人同姓呂。
分散遊山各占山,三十一又同處。
宋代:释宗杲
尘无自性,揽真成立。
拟和其光,同亦俱失。
外既匪宽,内亦不窒。
是义非虚,亦复非实。
庵中主人,如玉处石。
作如是观,千载一息。
塵無自性,攬真成立。
拟和其光,同亦俱失。
外既匪寬,内亦不窒。
是義非虛,亦複非實。
庵中主人,如玉處石。
作如是觀,千載一息。
宋代:释宗杲
瞎驴一跳衆皆惊,正法那堪付与人。
三要三玄俱丧尽,堂堂摆手出重城。
瞎驢一跳衆皆驚,正法那堪付與人。
三要三玄俱喪盡,堂堂擺手出重城。
宋代:释宗杲
俊哉一跃透重渊,霹雳追之去不还。
却笑龙门烧尾者,依前点额在波澜。
俊哉一躍透重淵,霹靂追之去不還。
卻笑龍門燒尾者,依前點額在波瀾。
宋代:释宗杲
有佛处不得住,生铁称鎚被虫蛀。
无佛处急走过,撞着嵩山破竈堕。
三十里外莫错举,两箇石人相耳语。
恁么则不去也,此语已行遍天下。
摘杨华,摘杨华,唵嚤呢哒哩吽㗶咤。
有佛處不得住,生鐵稱鎚被蟲蛀。
無佛處急走過,撞着嵩山破竈堕。
三十裡外莫錯舉,兩箇石人相耳語。
恁麼則不去也,此語已行遍天下。
摘楊華,摘楊華,唵嚤呢哒哩吽㗶咤。

释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幷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后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后张浚延住临安径山能仁禅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于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十一年,因结识张九成,为秦桧所恶,斥还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桧卒,特恩放还,复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二十八年,再住径山能仁总之禅院。又迁江西云门庵、福州洋屿庵。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径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赐謚普觉。为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着有《指源集》(《四明宋僧诗》),已佚。有宋释藴现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收入《大藏经》。事见本《语录》、张浚《大慧普觉禅师塔铭》,《僧宝正续传》卷六、《咸淳临安志》卷七○、《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释宗杲诗,以辑自《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一至卷九上堂、示衆等的偈颂编为第一卷,以见于《语录》卷一○的《颂古》编为第二卷,见于《语录》卷一一的偈颂编为第三卷,见于《语录》卷一二的赞编为第四卷,辑自《语录》卷一三至卷三○《普说》《法语》《书信》的偈颂编为第五卷。辑自他书者编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