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释士圭 > 释士圭古诗词大全

释士圭的诗

本页收录释士圭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释士圭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释士圭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释士圭代表作品、或喜欢的释士圭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颂古七十六首·其三十

宋代:释士圭

大地是眼何处屙,天下不奈雪老何。

赵州寄个锹子去,方得此语圆来龙去堶堶。

偈十六首·其十

宋代:释士圭

天晴开水路,无事设曹司。

病多谙药性,小慈妨大慈。

颂古七十六首·其四十四

宋代:释士圭

睦州只爱锥头利,这僧不见凿头方。

直饶转得百千藏,这般供养也寻常。

颂古七十六首·其二十七

宋代:释士圭

茱萸这里无一滴,赵州无言便走出。

春去秋来三百年,拄杖至今犹倚壁。

偈十六首·其十一

宋代:释士圭

尘融法界,念尽毗卢。

千眼顿开,纤尘不立。

游戏宝明空海,超越菩提觉场。

善财入楼阁之门,重重无尽。

居士供蒲塞之馔,种种庄严。

以上妙饮食供养为法门,以广大愿心总持为佛事。

一一摄入,一一交参。

一一圆融,一一周遍。

理事平等,真俗混融。

凡圣同源,因果不二。

直得文殊骑狮子,入普贤鼻孔里藏身。

普贤骑象王,入文殊眼睛里瞌睡。

释迦弥勒,掩耳偷铃。

势至观音,抱赃叫屈。

偈十六首·其八

宋代:释士圭

半夜穿针,尽十方皆成线路,你诸人为什么透不过。

天明吃粥,无一丝毫不露真机,你诸人为什么拨不转。

透不过处,路布分明。

拨不转时,真机独露。

半夜梦中惊骤雨,三更枕上听秋声。

颂古七十六首·其四十八

宋代:释士圭

寒时寒,热时热,无寒暑处天然别。

绵州附子汉州姜,打刀须是邠州铁。

洞山老子不瞒人,亲传当面藏身诀。

偈十六首·其十二

宋代:释士圭

老龙千丈湫,晴空散飞雪。

尊者诺讵罗,坐视眼眨眨。

老禅来住山,梵志翻著袜。

乍可刺汝眼,且要话头活。

颂古七十六首·其八

宋代:释士圭

破瓶岂复作瓶事,焦种不因生糵牙。

如彼灵空槃大子,毛轮垂法翳花开。

颂古七十六首·其七十

宋代:释士圭

锯解秤锤浑似铁,大愚老子曾饶舌。

水流涧下太忙生,云在岭头闲不彻。

偈十六首·其十五

宋代:释士圭

悬泉千尺泻龙湫,一叶萧萧万木秋。

坐看孤云行看月,更无佛法挂心头。

临终偈

宋代:释士圭

前三十一,中九下七。

老人言尽处,龟歌眼睛赤。

偈十六首·其二

宋代:释士圭

一山南北烟霞里,两寺东西林麓间。

开眼如今浑是梦,莫言真个在庐山。

偈十六首·其四

宋代:释士圭

东林百不会,瞎驴随大队。

鞭打不进前,步步只倒退。

一日复一日,灵台转昏昧。

死去入地狱,永劫终不悔。

开口见心肝,实语当忏悔。

颂古七十六首·其六十五

宋代:释士圭

只要拔楔抽钉,为人解粘去缚。

如何洞山老人,先自螣蛇绕脚。

偈十六首·其三

宋代:释士圭

面前一道如弦直,当门不用栽荆棘。

陕府铁牛,昨夜失却尾巴;

嘉州大像,不是白拈贼。

赵州南,石桥北。

黄河九曲吞昆崙,大悲院里安弥勒。

颂古七十六首·其六十九

宋代:释士圭

十年湖海觅冤雠,不得冤雠未肯休。

芍药花开菩萨面,棕榈叶长夜叉头。

颂古七十六首·其二十四

宋代:释士圭

狸奴白牯念摩诃,争似南泉打破锅。

虽然佛法无多子,天下丛林不奈何。

偈五首·其一

宋代:释士圭

万年一念,一念万年。

和衣泥里辊,洗脚上床眠。

历劫来事,祇在如今。

大海波涛涌,小人方寸深。

颂古七十六首·其三十三

宋代:释士圭

宣德门前过,回头便招祸。

若要无事时,且归堂里坐。

颂古七十六首·其六

宋代:释士圭

种谷不生豆苗,蒸沙岂能成饭。

大通智胜如来,一个担扳底汉。

颂古七十六首·其七十三

宋代:释士圭

三脚驴儿忒杀好,长放后园教吃草。

等闲牵去向人前,踼倒湖南瞎长老。

颂古七十六首·其四十二

宋代:释士圭

到老不曾开语路,临行回首却叮咛。

深深海底犹嫌浅,直向金刚水际行。

偈十六首·其十七

宋代:释士圭

孔明庙前有古柏,枝如青铜根如石。

苍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但见年年是好年,岂知日日是好日。

小树子,傍山栽,花从叶里开。

枝高攀不得,罗袖拂将来。

颂古七十六首·其七十二

宋代:释士圭

猛虎当路坐,游鱼脚下过。

不学子湖老,便打刘铁磨。

释士圭简介

释士圭简介资料 释士圭(一○八三~一一四六),号竹庵,俗姓史,成都(今属四川)人。十三岁求为僧,初依成都大慈寺宗雅,后南游谒诸尊宿,师龙门佛眼清远。徽宗政和末,出世和州天宁寺。高宗绍兴间奉诏开山雁荡能仁。十五年(一一四五),住温州龙翔寺。十六年卒,年六十四。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士圭诗,据《续古尊宿语要》、《嘉泰普灯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