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清远的诗
本页收录释清远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释清远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释清远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释清远代表作品、或喜欢的释清远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释清远
骨里皮兮皮里骨,大隋老子无窠窟。
上士闻之笑未休,中流特地生疑惑。
骨裡皮兮皮裡骨,大隋老子無窠窟。
上士聞之笑未休,中流特地生疑惑。
宋代:释清远
百骸溃散此日言,一物长灵异时语。
此日长灵犹可知,异时溃散凭谁举。
可知所以有生灭,解举方能忘取与。
光明寂照徧河沙,慎勿于中论尔汝。
百骸潰散此日言,一物長靈異時語。
此日長靈猶可知,異時潰散憑誰舉。
可知所以有生滅,解舉方能忘取與。
光明寂照徧河沙,慎勿于中論爾汝。
宋代:释清远
动境徧娑婆,以之成逼迫。
安心一处坐,从是虚生白。
逼迫何逼迫,膏火煎魂魄。
虚白何虚白,广教扬孤翮。
良哉静者心,四海犹为窄。
匹彼在动士,天地何辽隔。
故兹审观究,二者俱介僻。
弃彼而奔此,安得有深益。
乐者自何至,苦者自何适。
苦乐忘根绪,由夫征路陌。
路陌苟不征,躭躭本家宅。
昔未厌瓦砾,今岂重金璧。
金璧有所重,瓦砾未可掷。
瓦砾谓金璧,杀盗应非逆。
金璧谓瓦砾,圣贤失踪迹。
金璧而金璧,瓦砾而瓦砾。
苦乐各平等,法法无假借。
大空离衆念,真实无改易。
乐而无乐相,苦亦无苦迹。
苦乐同十虚,心门广开闢。
龙吟而凤鸣,天渊发金液。
人不念诸道,饥口枉求食。
一也及夫此,曹溪称上客。
因思贤圣人,不寐彻残夕。
时哉各勉旃,升沉在咫尺。
動境徧娑婆,以之成逼迫。
安心一處坐,從是虛生白。
逼迫何逼迫,膏火煎魂魄。
虛白何虛白,廣教揚孤翮。
良哉靜者心,四海猶為窄。
匹彼在動士,天地何遼隔。
故茲審觀究,二者俱介僻。
棄彼而奔此,安得有深益。
樂者自何至,苦者自何适。
苦樂忘根緒,由夫征路陌。
路陌苟不征,躭躭本家宅。
昔未厭瓦礫,今豈重金璧。
金璧有所重,瓦礫未可擲。
瓦礫謂金璧,殺盜應非逆。
金璧謂瓦礫,聖賢失蹤迹。
金璧而金璧,瓦礫而瓦礫。
苦樂各平等,法法無假借。
大空離衆念,真實無改易。
樂而無樂相,苦亦無苦迹。
苦樂同十虛,心門廣開闢。
龍吟而鳳鳴,天淵發金液。
人不念諸道,饑口枉求食。
一也及夫此,曹溪稱上客。
因思賢聖人,不寐徹殘夕。
時哉各勉旃,升沉在咫尺。
宋代:释清远
不动龙门内,行参古佛机。
亲逢渠面目,肯话自容仪。
凡圣心平等,高低路坦夷。
丹霞烧木佛,院主落鬚眉。
不動龍門内,行參古佛機。
親逢渠面目,肯話自容儀。
凡聖心平等,高低路坦夷。
丹霞燒木佛,院主落鬚眉。
宋代:释清远
一与山门作境致,见者顿超无学地。
二与后人作标榜,凡圣悟迷皆一样。
若是丛林向上关,有人踏着喜无量。
一與山門作境緻,見者頓超無學地。
二與後人作标榜,凡聖悟迷皆一樣。
若是叢林向上關,有人踏着喜無量。
宋代:释清远
奉君三顿曲周遮,屈辱云门老作家。
渡水穿云五湖客,欲将何物当生涯。
奉君三頓曲周遮,屈辱雲門老作家。
渡水穿雲五湖客,欲将何物當生涯。
宋代:释清远
天得一,斗牛女虚危室毕。
地得一,草木山河并土石。
君得一,上下四维无等匹。
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明光的歷。
有欢荣,有愁戚。
或冤亲,或顺逆。
富且贵,贫且乞。
万样千般谁运为,空谷之声随应出。
鸳鸯绣了任君看,不露金针太绵密。
褒禅奉劝各回头,莫待临行却啾唧。
识取摩诃般若光,万古悠悠是今日。
天得一,鬥牛女虛危室畢。
地得一,草木山河并土石。
君得一,上下四維無等匹。
萬象森羅影現中,一顆圓明光的歷。
有歡榮,有愁戚。
或冤親,或順逆。
富且貴,貧且乞。
萬樣千般誰運為,空谷之聲随應出。
鴛鴦繡了任君看,不露金針太綿密。
褒禅奉勸各回頭,莫待臨行卻啾唧。
識取摩诃般若光,萬古悠悠是今日。
宋代:释清远
云门答餬餠,言前句后领。
馿鞍爷下颔,到了终不省。
塞却你咽喉,把将餬餠来。
雲門答餬餠,言前句後領。
馿鞍爺下颔,到了終不省。
塞卻你咽喉,把将餬餠來。
宋代:释清远
赵州不见南泉,山僧不识五祖。
甜瓜彻蒂自甜,苦瓠连根自苦。
趙州不見南泉,山僧不識五祖。
甜瓜徹蒂自甜,苦瓠連根自苦。
宋代:释清远
岂可唤钟作瓮,终不指鹿为马。
善人难犯,水银无假。
冷地忽然觑破,管取一时放下。
豈可喚鐘作甕,終不指鹿為馬。
善人難犯,水銀無假。
冷地忽然觑破,管取一時放下。
宋代:释清远
亲从家里来,家中何所有。
持此一片石,广大坚且久。
灵山曾献佛,帝释聊举手。
心中出何物,安乐并长寿。
親從家裡來,家中何所有。
持此一片石,廣大堅且久。
靈山曾獻佛,帝釋聊舉手。
心中出何物,安樂并長壽。
宋代:释清远
三月初三二月二,不坏假名谈大义。
衆生役役趁光阴,道流所以为虚弃。
二月念九三月一,摩诃般若波罗蜜。
假使多闻达古今,歷劫何曾异今日。
三月初三二月二,不壞假名談大義。
衆生役役趁光陰,道流所以為虛棄。
二月念九三月一,摩诃般若波羅蜜。
假使多聞達古今,歷劫何曾異今日。
宋代:释清远
春来依旧一枝枝,同地同天道不疑。
未彻之言人莫问,令余特地笑嘻嘻。
春來依舊一枝枝,同地同天道不疑。
未徹之言人莫問,令餘特地笑嘻嘻。
宋代:释清远
首到东山,晚亲龙岫。
岁经寒暑,人非新旧。
涂毒长鸣,优昙勿嗅。
静对终日,弟子公寿。
首到東山,晚親龍岫。
歲經寒暑,人非新舊。
塗毒長鳴,優昙勿嗅。
靜對終日,弟子公壽。
宋代:释清远
已礼云中塔,更瞻堂上师。
方思江水北,共集定林西。
一句无多子,千差永不疑。
到家勤爱护,此道少人知。
已禮雲中塔,更瞻堂上師。
方思江水北,共集定林西。
一句無多子,千差永不疑。
到家勤愛護,此道少人知。
宋代:释清远
葛厨松枕午窗凉,卧看风云草木香。
弹指徧游尘剎尽,故山归路笑羊肠。
葛廚松枕午窗涼,卧看風雲草木香。
彈指徧遊塵剎盡,故山歸路笑羊腸。
宋代:释清远
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
痕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亡性即真。
根尘既谢,镜光现前。
心法双亡,如何则是。
赤肐
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
痕垢盡時光始現,心法雙亡性即真。
根塵既謝,鏡光現前。
心法雙亡,如何則是。
赤肐
宋代:释清远
千人丛与万人丛,无喜无嗔耳目通。
要识太原孚上座,六街钟鼓闹鼕鼕。
千人叢與萬人叢,無喜無嗔耳目通。
要識太原孚上座,六街鐘鼓鬧鼕鼕。
宋代:释清远
相见言谈理不亏,等闲转面便相辉。
毕竟水须朝海去,到头云定觅山归。
相見言談理不虧,等閑轉面便相輝。
畢竟水須朝海去,到頭雲定覓山歸。
宋代:释清远
打面还他州土麦,唱歌须是帝乡人。
现成财本成家者,多见饥寒在子孙。
打面還他州土麥,唱歌須是帝鄉人。
現成财本成家者,多見饑寒在子孫。
宋代:释清远
无端击此沟中断,钟鼓相参无杂乱。
能闻所闻非二缘,以此及此通回换。
凡夫何故作追攀,达士若为成智观。
可怜流入萨婆若,醉眠尚尔排鱼贯。
無端擊此溝中斷,鐘鼓相參無雜亂。
能聞所聞非二緣,以此及此通回換。
凡夫何故作追攀,達士若為成智觀。
可憐流入薩婆若,醉眠尚爾排魚貫。
宋代:释清远
祇园谁住此,谓是镢头通。
物外庵边竹,人间耳畔风。
露畦青戢戢,烟浦绿濛濛。
祇箇潜心处,分明古者同。
祇園誰住此,謂是镢頭通。
物外庵邊竹,人間耳畔風。
露畦青戢戢,煙浦綠濛濛。
祇箇潛心處,分明古者同。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歷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隠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隠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谿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清远诗,以《古尊宿语录》卷三○中的《偈颂》编为第一卷,以同书卷三四中的《颂古》编为第二卷,同书卷三一语录中散见各处者及见于他书者辑为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