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法薰的诗
本页收录释法薰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释法薰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释法薰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释法薰代表作品、或喜欢的释法薰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释法薰
新年佛法,一切成现。
明去暗来,三头两面。
灵利衲僧,犹隔一线。
更问如何,脑后拔箭。
新年佛法,一切成現。
明去暗來,三頭兩面。
靈利衲僧,猶隔一線。
更問如何,腦後拔箭。
宋代:释法薰
未出山时,四方风悄悄。
纔出山来,平地洪波涌。
箇般丑举止,邈得将何用。
也好长时展起,随分爇三钱兜楼香,薰他鼻孔。
未出山時,四方風悄悄。
纔出山來,平地洪波湧。
箇般醜舉止,邈得将何用。
也好長時展起,随分爇三錢兜樓香,薰他鼻孔。
宋代:释法薰
透骨霜风入户庭,日南长至又逢迎。
衲僧不解论时节,只么堆堆过此生。
透骨霜風入戶庭,日南長至又逢迎。
衲僧不解論時節,隻麼堆堆過此生。
宋代:释法薰
青山不举步,日下不挑灯。
黄头碧眼,臭肉生蝇。
诸人三十年后悟去,不得错怪老僧。
青山不舉步,日下不挑燈。
黃頭碧眼,臭肉生蠅。
諸人三十年後悟去,不得錯怪老僧。
宋代:释法薰
春光冉冉,春日迟迟。
春风包裹,上下四维。
黄鶑声在柳阴西,此意明明说向谁。
春光冉冉,春日遲遲。
春風包裹,上下四維。
黃鶑聲在柳陰西,此意明明說向誰。
宋代:释法薰
前佛纪纲,后佛性命。
衲僧腰间古历日,定是三年逢一闰,不知东平打破镜。
前佛紀綱,後佛性命。
衲僧腰間古曆日,定是三年逢一閏,不知東平打破鏡。
宋代:释法薰
剑刃翻身犹是钝,屋头问路太无端。
楚鷄不是丹山凤,何必临风刷羽翰。
劍刃翻身猶是鈍,屋頭問路太無端。
楚鷄不是丹山鳳,何必臨風刷羽翰。
宋代:释法薰
尽大地不是自己,参天荆棘。
尽大地总是自己,满目尘埃。
横三竖四,捏聚放开。
要与南山相见,还我第一筹来。
盡大地不是自己,參天荊棘。
盡大地總是自己,滿目塵埃。
橫三豎四,捏聚放開。
要與南山相見,還我第一籌來。
宋代:释法薰
峻峺门庭老末山,清风凛凛固难攀。
古今彼此元无间,只在当人反掌间。
峻峺門庭老末山,清風凜凜固難攀。
古今彼此元無間,隻在當人反掌間。
宋代:释法薰
石上栽田世所稀,老农闻说也攒眉。
有人下得泥犁种,别甑炊香供养伊。
石上栽田世所稀,老農聞說也攢眉。
有人下得泥犁種,别甑炊香供養伊。
宋代:释法薰
识得心,山岳沉。
握金成土,握土成金。
脚后脚前,见成行货。
少室峰前,交点不过。
識得心,山嶽沉。
握金成土,握土成金。
腳後腳前,見成行貨。
少室峰前,交點不過。
宋代:释法薰
走下桐城赤脚归,半风颠又半憨痴。
草鞋却把袈裟裹,二虎双鸦笑杀伊。
走下桐城赤腳歸,半風颠又半憨癡。
草鞋卻把袈裟裹,二虎雙鴉笑殺伊。
宋代:释法薰
八月秋,何处热。
杜衲僧,犹未瞥。
三更半夜眼闻,天上如何拣月。
八月秋,何處熱。
杜衲僧,猶未瞥。
三更半夜眼聞,天上如何揀月。
宋代:释法薰
辞兜率,混凡尘。
闭眼昨夜,肚里惺惺。
何如起来,提却拄杖子,东行西行,忽然等看箇人。
辭兜率,混凡塵。
閉眼昨夜,肚裡惺惺。
何如起來,提卻拄杖子,東行西行,忽然等看箇人。
宋代:释法薰
声色纯真,见闻不碍。
宴坐经行,得大自在。
脚头脚底黑漫漫,又逐春风妇马郎。
聲色純真,見聞不礙。
宴坐經行,得大自在。
腳頭腳底黑漫漫,又逐春風婦馬郎。
宋代:释法薰
吾家那事苦无多,不在频搜故纸箩。
未解语言先作赋,却参钟阜问如何。
吾家那事苦無多,不在頻搜故紙籮。
未解語言先作賦,卻參鐘阜問如何。
宋代:释法薰
赵老应机,如风吹水。
第一座香烟起,馿年梦见汗臭气。
趙老應機,如風吹水。
第一座香煙起,馿年夢見汗臭氣。
宋代:释法薰
採药与用药,相逢一会家。
杀人活人不眨眼,白玉无瑕却有瑕。
採藥與用藥,相逢一會家。
殺人活人不眨眼,白玉無瑕卻有瑕。
宋代:释法薰
大小大香岩,尾巴拖地。
灵隠一机,全无所示。
若也不会,投子道底。
大小大香岩,尾巴拖地。
靈隠一機,全無所示。
若也不會,投子道底。
宋代:释法薰
灵隠门下,不犯之令。
九十日中,头正尾正。
衲僧路活,脚下生烟,老僧终不学云门索饭钱。
靈隠門下,不犯之令。
九十日中,頭正尾正。
衲僧路活,腳下生煙,老僧終不學雲門索飯錢。
宋代:释法薰
喝如雷,棒如雨。
大地绝纤尘,回头无觅处。
无觅处,昨日有人从天台来,却往径山去。
喝如雷,棒如雨。
大地絕纖塵,回頭無覓處。
無覓處,昨日有人從天台來,卻往徑山去。

释法薰(一一七一~一二四五),号石田,赐号佛海,俗姓彭,眉山(今属四川)人。年十六出家,从丹稜石龙山法宝院智明。年二十二薙髮受具戒。南游湖湘,江西疎山柏庭文、怀衲裢皆延留之。未几至浙见无用全于天童,见秀岩瑞、空叟印于鄮峰。往依吴门穹窿破庵禅师,破庵迁吴兴凤山资福,使为知藏。资福散席,又遍谒灵隠松源岳、浄慈肯堂充、华藏遯翁演。后往霅川道场,即挽以分座。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入平江府高峰寺出世,八年,住平江府枫桥普明寺。十六年,住建康府太平兴国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迁临安府凈慈报恩光孝寺。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迁景德灵隠寺。淳祐五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有《石田法薰禅师语录》四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大观撰《行状》。 释法薰诗,依《语录》卷次辑编为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