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沈与求 > 沈与求古诗词大全

沈与求的诗

本页收录沈与求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沈与求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沈与求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沈与求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沈与求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刘希顔持节按县招维心舟中小酌次维心韵 其二

宋代:沈与求

随处喧铜马,何人炫木牛。
轻捐小山句,急捍大江流。
行迈心疑醉,周爰事喜谋。
招唿隐君子,高浪兀虚舟。

次韵雪

宋代:沈与求

紫箫吹断玉梅魂,梦入江南几处村。
半夜落英飞不定,旋添清绝到柴门。

次韵刘希顔蜡梅二绝 其二

宋代:沈与求

剪成香蜜缀疏枝,度腊争春已恨迟。
清夜无人花睡去,小园风露更相宜。

八月十七日扁舟渡钱塘江 其二

宋代:沈与求

沙觜波生柁脚开,扁舟老去许归来。
风帆一点日边下,雪浪千堆天际迴。
城郭荒芜迷旧隐,江山寂寞写余哀。
此心元自无机事,寄语轻鸥莫见猜。

东西二林寺 其二

宋代:沈与求

在昔得名齐,连墙亦共蹊。
修篁同碧嶂,寒熘合清溪。
阁影高低并,钟声左右迷。
游人俄省悟,东即是林西。

谢葛鲁卿雪中遣介送酒

宋代:沈与求

雪舞白衣朝扣门,一车送酒借春温。
寒威任减东阳带,和气全归北海尊。
应为半生怜麴糵,更留它日燕鷄豚。
是中可饮公须记,报字如鸦醉眼昏。

子虚航重湖之险远过山中辄次维心韵以谢 其五

宋代:沈与求

暮云凝远碧,觅句拟汤休。
不分千山隔,才为十日留。
高风谁继者,清梦自惊不。
闻说星躔动,何人识太丘。

东西二林寺 其三

宋代:沈与求

游人多入东林寺,将谓西林景不如。
我策短笻行半日,水声松韵更清虚。

南漪堂

宋代:沈与求

山遶湖塘寺遶山,平生愿向此中闲。
青云白水相浮荡,野客高僧独往还。
少壮无嫌轩冕累,因循将恐鬓鬚斑。
南漪最是逍遥地,且挹清波濯愧顔。

曾逢原挽词 其一

宋代:沈与求

落落江湖一伟人,当年玉立映簪绅。
四朝耆旧推先达,三国英雄出后尘。
金板袐谋空淟汨,土门奇祸足悲辛。
悬知精爽犹堪畏,嚼齿传闻不满龈。

刘希顔持节按县招维心舟中小酌次维心韵 其四

宋代:沈与求

山林怀独往,图史纵旁捜。
此士俗间忌,吾侪句里求。
大篇终寡和,小酌漫相酬。
脚踏溪流乱,端能醒客愁。

刘希顔持节按县招维心舟中小酌次维心韵 其三

宋代:沈与求

故国真如寄,余生宛若浮。
巢鸠不护鹊,池凤肯容鶖。
老木低春水,孤花带晚洲。
杯行应酹我,知复念幽忧。

游城山夜归泛舟南溪

宋代:沈与求

杖藜寻胜款禅扃,归去扁舟伴月明。
卧树低摧山脚转,跳鱼拨刺艣牙惊。
烟埋桥影双霓断,风熨溪光一镜平。
聚落半空无市井,在亡灯火短长更。

次韵郑维心腊月十六日有作 其二

宋代:沈与求

朝廷归叛将,关塞失签军。
铜马犹逋命,沙虫亦占群。
上心存庙略,兵气乱天文。
谁挽斜河水,通宵洗赤氛。

会景亭

宋代:沈与求

柳株高下隔桃蹊,万顷烟波似渼陂。
画手无人貌平远,小亭风冷立移时。

书怀三首 其三

宋代:沈与求

事业贵不苟,声名难预期。
功非宜食肉,道岂忘羹藜。
政恐仪无舌,那论纬有髭。
汉庭今用少,览镜独何为。

次韵学士兄述怀 其一

宋代:沈与求

故国风烟素已谙,结茅端欲占重岚。
聚蚊那肯追金谷,号虎真成赋石龛。
阨运经过度阳九,幻生颠倒识朝三。
它年自有鷄豚约,小阮新居卜道南。

扈御舟泊钱清江口值雨 其二

宋代:沈与求

法驾亲巡海上还,鈎陈万骑列江干。
潮生风熟楼船过,雨助洪涛失故滩。

将达行在所

宋代:沈与求

潮落江城暮,帆开一苇轻。
云屯六龙驻,天近五星明。
率土朝方岳,何年洗甲兵。
君王似光武,折箠看昇平。

诗悼邹仲容教授

宋代:沈与求

骨相自清臞,居然澹满躯。
高文凌鲍谢,胜略本孙吴。
鸑鷟期千仞,骅骝殒半途。
伤心九泉恨,那忍奠生刍。

得家书

宋代:沈与求

国步犹艰棘,不堪频问家。
霜毛失翠葆,蒿目乱玄花。
孤客知时节,殊方度岁华。
干戈就休息,归理邵平瓜。

别群从

宋代:沈与求

十年劳远梦,今日又征鞍。
雨入花梢困,风生麦浪寒。
飘零逢酒怯,老大别家难。
去矣功名事,终须把镜看。

正月十四夜观灯南寺子虚有诗次其韵兼呈骏发次顔

宋代:沈与求

娟娟佳月挂南楼,萧寺真成秉烛游。
火树忽惊新节物,春衫不趁旧风流。
公方高卧追三已,我亦狂歌发四愁。
为报襟期得名胜,何妨着处一开眸。

次曾宏父韵 其四

宋代:沈与求

未用欣然念可人,世间那有白头新。
出门更复推葱麦,笑杀扶风井大春。

安次山挽词 其二

宋代:沈与求

晓殿传催玉笋班,东风小立照衰顔。
临分愧我江湖上,伏节悲君矢石间。
往事凄凉千古恨,旧交零落几人还。
殊方更致生刍奠,目断高丘涕泪潸。

沈与求简介

沈与求简介资料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