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辽的诗
本页收录沈辽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沈辽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沈辽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沈辽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沈辽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沈辽
朝来灵雨下岩阿,秋气欢声到处多。
顿起西畴千顷稻,斩新南浦万重波。
乍欣胜意闲寻赏,晚得髙吟更作魔。
憔瘁病夫毛骨爽,匡床坐听四明歌。
朝來靈雨下岩阿,秋氣歡聲到處多。
頓起西疇千頃稻,斬新南浦萬重波。
乍欣勝意閑尋賞,晚得髙吟更作魔。
憔瘁病夫毛骨爽,匡床坐聽四明歌。
宋代:沈辽
江左老儒宗,鸿名五纪中。
晚方参法从,久已冠羣公。
纕服始去位,仙丹浩无功。
古人称不朽,终不愧轲雄。
江左老儒宗,鴻名五紀中。
晚方參法從,久已冠羣公。
纕服始去位,仙丹浩無功。
古人稱不朽,終不愧轲雄。
宋代:沈辽
野舍老余生,雅尚今已惬。
不逃世忧患,余事寄巾蹀。
行寻青山转,坐对青山叠。
欲随白云去,傥与幽人接。
盘桓太清洞,怅望长江艓。
昔时古锦嚢,今还白羽箑。
不复叔夜煅,真得孙登摄。
九华一枯藜,青溪一孤楫。
得丧苟自达,死生安足惵。
朱顔久不驻,白发何为镊。
羣物自流转,吾生寄天燮。
德相屡相过,老夫宁足蹑。
由来废井水,不如长剑铗。
往往论书法,轩轩两目睫。
中郎石经在,元常表军捷。
汉魏多传人,至宋有遗帖。
唐室初最盛,渐衰自中叶。
欧虞缅谁嗣,顔桞何足躐。
篆籕昔难工,草圣谁敢輙。
巨山作散隶,雄古掀龙鬛。
贞观喜飞白,凌厉腾春蝶。
岂特豁神观,直可祛鬼魇。
古人有所寓,天性难必协。
所志有小大,其材有勇怯。
或惮懦文雅,或轩昂豪侠。
或转战鞍马,或驱驰弋猎。
或发于止谏,或得于讼牒。
或奋夺床陛,或造成械槢。
或为神所追,或自执所劫。
或醉以贾祸,或诈以行谍。
或习于娱乐,或劳于呿嗋。
有灿如文锦,有劲如金梜。
有倚如戈锋,有点如山嶪。
有驶或如波,有媚或如靥。
或腾如烟霏,或落如鸟跕。
渊妙欲飞动,拙恶愧偏擪。
当寝或不寐,当昼亦忘馌。
有誉终甚微,或毁则羣嗫。
为功有不至,考古安能厌。
十年幸能就,万金毫岂浥。
金玉敷卷轴,龙蛇閟箱笈。
是惟小夫技,宁当丈夫业。
譬如论唐虞,何曾道郇叶。
如君负髙识,于此何足挟。
一战虽未霸,遐心岂即怗。
朝廷方洽熙,四夷皆远慑。
坐复洮河地,直擣幽燕脇。
朝夕奏奇功,羣儒争鼓箧。
太平任文治,战血何烦喋。
道德以为宇,威武以为堞。
岂比叔孙生,杂用随何颊。
吾衰何可道,不死同原涉。
野舍老餘生,雅尚今已惬。
不逃世憂患,餘事寄巾蹀。
行尋青山轉,坐對青山疊。
欲随白雲去,傥與幽人接。
盤桓太清洞,怅望長江艓。
昔時古錦嚢,今還白羽箑。
不複叔夜煅,真得孫登攝。
九華一枯藜,青溪一孤楫。
得喪苟自達,死生安足惵。
朱顔久不駐,白發何為鑷。
羣物自流轉,吾生寄天燮。
德相屢相過,老夫甯足蹑。
由來廢井水,不如長劍铗。
往往論書法,軒軒兩目睫。
中郎石經在,元常表軍捷。
漢魏多傳人,至宋有遺帖。
唐室初最盛,漸衰自中葉。
歐虞緬誰嗣,顔桞何足躐。
篆籕昔難工,草聖誰敢輙。
巨山作散隸,雄古掀龍鬛。
貞觀喜飛白,淩厲騰春蝶。
豈特豁神觀,直可祛鬼魇。
古人有所寓,天性難必協。
所志有小大,其材有勇怯。
或憚懦文雅,或軒昂豪俠。
或轉戰鞍馬,或驅馳弋獵。
或發于止谏,或得于訟牒。
或奮奪床陛,或造成械槢。
或為神所追,或自執所劫。
或醉以賈禍,或詐以行諜。
或習于娛樂,或勞于呿嗋。
有燦如文錦,有勁如金梜。
有倚如戈鋒,有點如山嶪。
有駛或如波,有媚或如靥。
或騰如煙霏,或落如鳥跕。
淵妙欲飛動,拙惡愧偏擪。
當寝或不寐,當晝亦忘馌。
有譽終甚微,或毀則羣嗫。
為功有不至,考古安能厭。
十年幸能就,萬金毫豈浥。
金玉敷卷軸,龍蛇閟箱笈。
是惟小夫技,甯當丈夫業。
譬如論唐虞,何曾道郇葉。
如君負髙識,于此何足挾。
一戰雖未霸,遐心豈即怗。
朝廷方洽熙,四夷皆遠懾。
坐複洮河地,直擣幽燕脇。
朝夕奏奇功,羣儒争鼓箧。
太平任文治,戰血何煩喋。
道德以為宇,威武以為堞。
豈比叔孫生,雜用随何頰。
吾衰何可道,不死同原涉。
宋代:沈辽
昔我离家时,月生正如鈎。
行行载见月,已在天南头。
我身岂当然,吏议不可酬。
下手亦何愧,摇尾终无求。
默默就孤征,悽悽怀百忧。
吴山望不尽,已泛楚江流。
木落知岁寒,客子多悲愁。
一恸一斗血,安能望松楸。
昔我離家時,月生正如鈎。
行行載見月,已在天南頭。
我身豈當然,吏議不可酬。
下手亦何愧,搖尾終無求。
默默就孤征,悽悽懷百憂。
吳山望不盡,已泛楚江流。
木落知歲寒,客子多悲愁。
一恸一鬥血,安能望松楸。
宋代:沈辽
余景避世讙,栖迟在丘壑。
公子引车骑,相访南山崿。
长离舞员嵩,同为九皐鹤。
晚节虽殊途,彷彿当年乐。
间关幽鸟咔,凌乱余花落。
春风岂有意,羣生自回薄。
夙昔钦二妙,联函得佳作。
顾予非季子,何足闻古乐。
葩华玩洒藻,银鈎窥雅愽。
故知霄鸿意,不为尘埃铄。
吾蚤拙世用,投老更衰索。
惭无锦绣叚,何由报金错。
餘景避世讙,栖遲在丘壑。
公子引車騎,相訪南山崿。
長離舞員嵩,同為九皐鶴。
晚節雖殊途,彷彿當年樂。
間關幽鳥咔,淩亂餘花落。
春風豈有意,羣生自回薄。
夙昔欽二妙,聯函得佳作。
顧予非季子,何足聞古樂。
葩華玩灑藻,銀鈎窺雅愽。
故知霄鴻意,不為塵埃铄。
吾蚤拙世用,投老更衰索。
慚無錦繡叚,何由報金錯。
宋代:沈辽
南山雪未消,秋浦春太早。
桞萼为谁开,梅花同我老。
少年薄游意,落日晴空杳。
林下寂无人,烟外啼幽鸟。
南山雪未消,秋浦春太早。
桞萼為誰開,梅花同我老。
少年薄遊意,落日晴空杳。
林下寂無人,煙外啼幽鳥。
宋代:沈辽
老不在发白,此态渐自迫。
唯老不在我,寄老山前石。
朝来石上坐,云气湿衣襞。
夜就石上眠,月影照岩壁。
何为市南老,一欢复一戚。
啧啧恨身老,更以身为役。
人言老且死,老死何足惜。
昔人有至言,人命在一息。
老不在發白,此态漸自迫。
唯老不在我,寄老山前石。
朝來石上坐,雲氣濕衣襞。
夜就石上眠,月影照岩壁。
何為市南老,一歡複一戚。
啧啧恨身老,更以身為役。
人言老且死,老死何足惜。
昔人有至言,人命在一息。
宋代:沈辽
湘江东西踏盘去,青烟白雾将军树。
社中饮食不要钱,乐神打起长腰鼓。
女儿带镮着缦布,欢笑捉郎神作主。
明年二月近社时,载酒牵牛看父母。
湘江東西踏盤去,青煙白霧将軍樹。
社中飲食不要錢,樂神打起長腰鼓。
女兒帶镮着缦布,歡笑捉郎神作主。
明年二月近社時,載酒牽牛看父母。
宋代:沈辽
前日春已归,残花尚赤白。
秋来初未顷,园林亦早索。
桃实久已空,黄柑年可摘。
唯有半折松,青青独如昔。
少年勿叹息,明年复春色。
莫疑衰老翁,住世方为客。
前日春已歸,殘花尚赤白。
秋來初未頃,園林亦早索。
桃實久已空,黃柑年可摘。
唯有半折松,青青獨如昔。
少年勿歎息,明年複春色。
莫疑衰老翁,住世方為客。
宋代:沈辽
落叶何足叹,歳暮皆枯枝。
白发不可摘,我老谁不知。
荣瘁乃常理,日月濳推移。
庄生强欲下,祗能解人颐。
落葉何足歎,歳暮皆枯枝。
白發不可摘,我老誰不知。
榮瘁乃常理,日月濳推移。
莊生強欲下,祗能解人頤。
宋代:沈辽
齐山翠微青天外,西邻还云脩竹里。
不如道人熙怡亭,巍然迥出青溪水。
云谁穷髙视千里,亦不沮洳埋蓬藟。
清晨门外千家供,落日香销一禅几。
欲知道人熙怡乐,泛舟偏向江淮舣。
游人莫问老夫名,聊咏春红与秋紫。
齊山翠微青天外,西鄰還雲脩竹裡。
不如道人熙怡亭,巍然迥出青溪水。
雲誰窮髙視千裡,亦不沮洳埋蓬藟。
清晨門外千家供,落日香銷一禅幾。
欲知道人熙怡樂,泛舟偏向江淮舣。
遊人莫問老夫名,聊詠春紅與秋紫。
宋代:沈辽
寒烟寂寂鏁清谿,圆月亭亭上曲堤。
小杜风情遥可想,闲调丝竹舞金泥。
寒煙寂寂鏁清谿,圓月亭亭上曲堤。
小杜風情遙可想,閑調絲竹舞金泥。
宋代:沈辽
秋来当砌看金钱,不为流年怅白颠。
已向沧洲逢九日,更欣髙士贶新篇。
牛山谁见沾衣客,篱下空怀採菊贤。
遥望白衣犹未至,不妨细雨竹窗前。
秋來當砌看金錢,不為流年怅白颠。
已向滄洲逢九日,更欣髙士贶新篇。
牛山誰見沾衣客,籬下空懷採菊賢。
遙望白衣猶未至,不妨細雨竹窗前。
宋代:沈辽
一身已与世相违,宁假虚名竹帛垂。
老去读书聊自遣,病多饮药倚支持。
长因斜日增离恨,却有秋风慰所思。
屡辱髙吟不即报,使来多值欲眠时。
一身已與世相違,甯假虛名竹帛垂。
老去讀書聊自遣,病多飲藥倚支持。
長因斜日增離恨,卻有秋風慰所思。
屢辱髙吟不即報,使來多值欲眠時。
宋代:沈辽
万古齐山石,谁开左史洞。
左史今何在,苍崖本不动。
履崄下重壑,幽深鬼神总。
石门绝世路,久为尘泥拥。
青天十亩地,巑岏如覆瓮。
琬琰凿屋壁,烟霞列梁栋。
崕间不死药,必非近时种。
人去境常在,境与人为重。
欲观畴昔意,幽禽发清咔。
吾方寄渊寂,无碍亦无纵。
手自翦荆棘,结茆当石空。
长与麋鹿游,不复人间梦。
萬古齊山石,誰開左史洞。
左史今何在,蒼崖本不動。
履崄下重壑,幽深鬼神總。
石門絕世路,久為塵泥擁。
青天十畝地,巑岏如覆甕。
琬琰鑿屋壁,煙霞列梁棟。
崕間不死藥,必非近時種。
人去境常在,境與人為重。
欲觀疇昔意,幽禽發清咔。
吾方寄淵寂,無礙亦無縱。
手自翦荊棘,結茆當石空。
長與麋鹿遊,不複人間夢。
宋代:沈辽
秋潮夜落江为墟,青谿茁茁生菰蒲。
舟舫逍遥宾从疏,谁识长沙李大夫。
十年持节使江吴,转入七闽将漕车。
道上狂贼未伏诛,少壮疮痍官吏逋。
公方疾驱布威德,朝廷发兵趣捕贼。
兵多贼少即日降,公独至今为失职。
白首飘然归故国,由来仕宦终无极。
借令得意任公卿,年迫桑榆心更惜。
昔时柴车一束书,今日朱门百口食。
大夫月奉三万钱,何必要凃争埶力。
野人结庵齐山傍,早歳曾为门下客。
不遗簪履惠相访,顾我青山唯四壁。
野人适自三湘来,布衣犹带湘山碧。
公舟少驻洞庭下,尽洗都城尘土迹。
秋潮夜落江為墟,青谿茁茁生菰蒲。
舟舫逍遙賓從疏,誰識長沙李大夫。
十年持節使江吳,轉入七閩将漕車。
道上狂賊未伏誅,少壯瘡痍官吏逋。
公方疾驅布威德,朝廷發兵趣捕賊。
兵多賊少即日降,公獨至今為失職。
白首飄然歸故國,由來仕宦終無極。
借令得意任公卿,年迫桑榆心更惜。
昔時柴車一束書,今日朱門百口食。
大夫月奉三萬錢,何必要凃争埶力。
野人結庵齊山傍,早歳曾為門下客。
不遺簪履惠相訪,顧我青山唯四壁。
野人适自三湘來,布衣猶帶湘山碧。
公舟少駐洞庭下,盡洗都城塵土迹。
宋代:沈辽
夜半山气冷,始知秋序深。
开轩望明月,西岭莽涔涔。
人籁久已息,繁然蟪蛄吟。
缅怀故丘鹤,清唳有余音。
遥与白云期,岂惮冰雪侵。
人情与物象,邂逅惬幽心。
夜漏渐已长,清风入松林。
逍遥掩蓬户,微凉生衣襟。
夜半山氣冷,始知秋序深。
開軒望明月,西嶺莽涔涔。
人籁久已息,繁然蟪蛄吟。
緬懷故丘鶴,清唳有餘音。
遙與白雲期,豈憚冰雪侵。
人情與物象,邂逅惬幽心。
夜漏漸已長,清風入松林。
逍遙掩蓬戶,微涼生衣襟。
宋代:沈辽
匡床我示维摩疾,持鉢师来舍卫城。
与汝欲分香积饭,不妨作戯说浮生。
匡床我示維摩疾,持鉢師來舍衛城。
與汝欲分香積飯,不妨作戯說浮生。
宋代:沈辽
卧病甬东久,偶寻吴会游。
不知陶令意,乃与身为讐。
恤隐岂不美,更恐增人愁。
黾勉有余暇,强来访林丘。
此地多山石,鸟道与云浮。
松筠郁回合,四顾皆良畴。
僕本山野人,聊此谢羁愁。
从容日已夕,归意良悠悠。
卧病甬東久,偶尋吳會遊。
不知陶令意,乃與身為讐。
恤隐豈不美,更恐增人愁。
黾勉有餘暇,強來訪林丘。
此地多山石,鳥道與雲浮。
松筠郁回合,四顧皆良疇。
僕本山野人,聊此謝羁愁。
從容日已夕,歸意良悠悠。
宋代:沈辽
老师善言法,何者名为禅。
不复着言句,应当离事缘。
挹水何有用,攀云谁望天。
欲知证心要,为我示偏圆。
老師善言法,何者名為禅。
不複着言句,應當離事緣。
挹水何有用,攀雲誰望天。
欲知證心要,為我示偏圓。
宋代:沈辽
秋气已憀慄,况乃阴雨多。
顔色不衰谢,唯有庭前莎。
幽窗坐读书,讽古空长哦。
多谢髙世人,辩口如县河。
干旋白日光,何用鲁阳戈。
念我无术进,忧愁将奈何。
秋氣已憀慄,況乃陰雨多。
顔色不衰謝,唯有庭前莎。
幽窗坐讀書,諷古空長哦。
多謝髙世人,辯口如縣河。
幹旋白日光,何用魯陽戈。
念我無術進,憂愁将奈何。
宋代:沈辽
我昔泛归艇,逍遥下湘川。
愿言觌开士,为我断攀缘。
不识达摩老,谁将言句传。
幽林得邂逅,故步空嚣然。
迩来齐山下,乃在青谿边。
一径虽甚微,松竹上参天。
白云本无迹,作巢类乌鸢。
上下绝人籁,由来在山颠。
朝炊一盂饭,夕寄一榻眠。
委羸岂无事,亦爇炉中烟。
久已净诸业,自然忘盖纒。
此身与此世,影响寄余年。
时有佳客至,相与傲林泉。
客去后孤坐,隐隐风中絃。
我昔泛歸艇,逍遙下湘川。
願言觌開士,為我斷攀緣。
不識達摩老,誰将言句傳。
幽林得邂逅,故步空嚣然。
迩來齊山下,乃在青谿邊。
一徑雖甚微,松竹上參天。
白雲本無迹,作巢類烏鸢。
上下絕人籁,由來在山颠。
朝炊一盂飯,夕寄一榻眠。
委羸豈無事,亦爇爐中煙。
久已淨諸業,自然忘蓋纒。
此身與此世,影響寄餘年。
時有佳客至,相與傲林泉。
客去後孤坐,隐隐風中絃。
宋代:沈辽
一轴新诗锦不如,何为轻易赠狂夫。
巴山楚水无穷胜,不必王维更画图。
一軸新詩錦不如,何為輕易贈狂夫。
巴山楚水無窮勝,不必王維更畫圖。
宋代:沈辽
五言七言正儿戏,三行五行亦偶尔。
我性不饮岂解醉,正如春风弄羣卉。
四十年来目幻事,老去何须别愚智。
古人不生亦不灭,吾今不作亦不止。
寄语悠悠世上人,浪生浪死一埃尘。
洗墨无池笔无冢,时亦作戯怡吾真。
五言七言正兒戲,三行五行亦偶爾。
我性不飲豈解醉,正如春風弄羣卉。
四十年來目幻事,老去何須别愚智。
古人不生亦不滅,吾今不作亦不止。
寄語悠悠世上人,浪生浪死一埃塵。
洗墨無池筆無冢,時亦作戯怡吾真。
宋代:沈辽
峡山山下古招提,丛木犹藏半泐碑。
正自会昌多难后,至今龙象绕山悲。
峽山山下古招提,叢木猶藏半泐碑。
正自會昌多難後,至今龍象繞山悲。
沈辽(一○三二~一○八五),字叡达,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遘弟。初以兄任监寿州酒税,迁监内藏库。神宗熙宁初,为审官西院主簿,出监明州市舶司,迁太常寺奉礼郎,改监杭州军资库,摄华亭县事。曾为人书裙带,转辗为神宗所见,以为失去士大夫顾藉,御史遂劾以他事,削职为民,流放永州(《按麈余话》卷一)。后遇赦徙池州,遂筑室秋浦齐山,名曰云巢。元丰八年卒,年五十四(《沈氏三先生文集》卷八《沈叡达墓志铭》)。与从叔沈括、兄遘,合称沈氏三先生。所着有《云巢编》二十卷(今本十卷)。《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沈辽诗,现有六卷,共四百七十一首,另有四首有题无诗,颇多散佚。本诗集,以浙江省图书馆藏明覆宋本《沈氏三先生集·云巢编》(即前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本,简称宋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康熙戊戌吴允嘉校刻、光绪丙申浙江书局重刊本(简称浙局本)及《宋文鑑》、《永乐大典》、《宋诗纪事》等。另从《宝真斋法书贊》辑得异文甚多的《昭君操》一首,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