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辽的诗
本页收录沈辽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沈辽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沈辽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沈辽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沈辽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沈辽
春林日已繁,隔我遥山青。
下帘成幽卧,野鸟鸣嘤嘤。
鸟鸣有时息,春林亦衰寂。
生物自环转,何心翻戚戚。
春林日已繁,隔我遙山青。
下簾成幽卧,野鳥鳴嘤嘤。
鳥鳴有時息,春林亦衰寂。
生物自環轉,何心翻戚戚。
宋代:沈辽
公子好乐惟好琴,初传一曲费千金。
其声微妙出世外,若听无闻古与今。
乌孙琵琶止四絃,濮上箜篌人不传。
西湖圆月笼修烟,一杯绿酒为陶然。
公子好樂惟好琴,初傳一曲費千金。
其聲微妙出世外,若聽無聞古與今。
烏孫琵琶止四絃,濮上箜篌人不傳。
西湖圓月籠修煙,一杯綠酒為陶然。
宋代:沈辽
黄叶渡头春水生,江中水车上下鸣。
谁道田间得机事,不如抱瓮可忘情。
黃葉渡頭春水生,江中水車上下鳴。
誰道田間得機事,不如抱甕可忘情。
宋代:沈辽
东岭寄吾庐,西崦多屐齿。
何为不惮陟,下视湘川水。
此水不涌激,朝暮流未已。
烟云媚幽趣,落日更清泚。
徙倚有髙木,独往每自喜。
山猿助我啸,幽鸟司我跂。
山僧忽吾怪,使汝识善逝。
東嶺寄吾廬,西崦多屐齒。
何為不憚陟,下視湘川水。
此水不湧激,朝暮流未已。
煙雲媚幽趣,落日更清泚。
徙倚有髙木,獨往每自喜。
山猿助我嘯,幽鳥司我跂。
山僧忽吾怪,使汝識善逝。
宋代:沈辽
森森古木荫方池,池上秋来一夕知。
坠叶沉波青彻底,倚栏无事看鱼嬉。
森森古木蔭方池,池上秋來一夕知。
墜葉沉波青徹底,倚欄無事看魚嬉。
宋代:沈辽
昔造阳羡二洞天,我生已当谢人间。
尔来投裔亦无事,澹山岩下欣跻攀。
羣峰驾肩来,江水会前湾。
灵气縚洞口,夐如宝陁山。
辇道转西升,斗入初无艰。
翡翠凿穹庐,略与天相弯。
寛广容万席,清润非人寰。
东南豁阳明,仰视如含环。
青萝傅乔木,亦有败叶黫。
造化遗玉像,其人清且闲。
巧工或可为,谁能陟巅顔。
秦时隐君去成仙,空留石床水云般。
药炉不复九霞覆,唯余渥赭繁茅菅。
至行禅师化巨蟒,好事太守驱羣顽。
崇坛峭罅皆可蹑,三穴旁出门无关。
壁间玉乳化为石,何术可煮完衰孱。
恨无仙骨空盘桓,欲留未可终当还。
僕夫告余趣归驭,落日西下云斑斑。
昔造陽羨二洞天,我生已當謝人間。
爾來投裔亦無事,澹山岩下欣跻攀。
羣峰駕肩來,江水會前灣。
靈氣縚洞口,夐如寶陁山。
辇道轉西升,鬥入初無艱。
翡翠鑿穹廬,略與天相彎。
寛廣容萬席,清潤非人寰。
東南豁陽明,仰視如含環。
青蘿傅喬木,亦有敗葉黫。
造化遺玉像,其人清且閑。
巧工或可為,誰能陟巅顔。
秦時隐君去成仙,空留石床水雲般。
藥爐不複九霞覆,唯餘渥赭繁茅菅。
至行禅師化巨蟒,好事太守驅羣頑。
崇壇峭罅皆可蹑,三穴旁出門無關。
壁間玉乳化為石,何術可煮完衰孱。
恨無仙骨空盤桓,欲留未可終當還。
僕夫告餘趣歸馭,落日西下雲斑斑。
宋代:沈辽
襄阳庞公少检束,白头女冠亦不秃。
世所奔趋我独弃,我已有余彼不足。
鹿门有月树下行,江汉无风舟上宿。
不识当时捕鱼客,但爱长康画金粟。
金粟杜口不复言,庞公为人不夸俗。
东西有人问老夫,但道明灯照茆屋。
襄陽龐公少檢束,白頭女冠亦不秃。
世所奔趨我獨棄,我已有餘彼不足。
鹿門有月樹下行,江漢無風舟上宿。
不識當時捕魚客,但愛長康畫金粟。
金粟杜口不複言,龐公為人不誇俗。
東西有人問老夫,但道明燈照茆屋。
宋代:沈辽
支持病骨上南臺,一眺云林眼暂开。
不道云长更绕舌,已将名姓入山来。
支持病骨上南臺,一眺雲林眼暫開。
不道雲長更繞舌,已将名姓入山來。
宋代:沈辽
世事咄咄非余知,常爱天籁林中吹。
子云老来亦嗜酒,秦女屡典钗头螭。
不忮不求自得趣,不知梅萼生南枝。
昨日偶寻北山去,清旷正直穷冬时。
道人相恼更题诗,信道匡鼎解人颐。
世事咄咄非餘知,常愛天籁林中吹。
子雲老來亦嗜酒,秦女屢典钗頭螭。
不忮不求自得趣,不知梅萼生南枝。
昨日偶尋北山去,清曠正直窮冬時。
道人相惱更題詩,信道匡鼎解人頤。
宋代:沈辽
左山丛古木,萦带多美竹。
右山少平地,硱磳断苍玉。
于此岂无竹,萧疏倚岩谷。
上参九顶道,俯浸青谿澳。
于彼岂无石,嵌崖大如屋。
景业读书处,基构有遗躅。
始吾购二山,何为不相属。
中间古兰若,臺观当山腹。
岩洞九十七,龙蛇所潜伏。
昔人作轩榭,髙深寄林麓。
我乃巢西崦,手自亲锄斸。
青溪漫无际,岛屿相重复。
雨余山更佳,春流涨平峪。
下矙池阳市,修烟弄芬馥。
大江天上来,淮山点眉绿。
老夫岂无意,落日傲鸿鹄。
东岭亦诛茆,小庵粗容足。
六峰引南睇,九华势相续。
白云与谁期,千载媚平陆。
清旷无俗韵,修明资远目。
去秋已种麦,今春复栽粟。
野老岂余欺,东坡幸膏沐。
二山谁与适,最与枯藤熟。
相见讵无人,顾我真麋鹿。
百年一瞬事,何暇知委曲。
得此化余年,不问君平卜。
左山叢古木,萦帶多美竹。
右山少平地,硱磳斷蒼玉。
于此豈無竹,蕭疏倚岩谷。
上參九頂道,俯浸青谿澳。
于彼豈無石,嵌崖大如屋。
景業讀書處,基構有遺躅。
始吾購二山,何為不相屬。
中間古蘭若,臺觀當山腹。
岩洞九十七,龍蛇所潛伏。
昔人作軒榭,髙深寄林麓。
我乃巢西崦,手自親鋤斸。
青溪漫無際,島嶼相重複。
雨餘山更佳,春流漲平峪。
下矙池陽市,修煙弄芬馥。
大江天上來,淮山點眉綠。
老夫豈無意,落日傲鴻鹄。
東嶺亦誅茆,小庵粗容足。
六峰引南睇,九華勢相續。
白雲與誰期,千載媚平陸。
清曠無俗韻,修明資遠目。
去秋已種麥,今春複栽粟。
野老豈餘欺,東坡幸膏沐。
二山誰與适,最與枯藤熟。
相見讵無人,顧我真麋鹿。
百年一瞬事,何暇知委曲。
得此化餘年,不問君平蔔。
宋代:沈辽
潇湘山水穷欲偏,最后乃得禅僧岩。
禅僧成道久已化,独有崖崿青巉巉。
降身入洞不甚险,突兀三室谁彫劖。
东西有道若蛇窦,白云羃羃门无缄。
持火旁行不知际,七穿八窍遥相衔。
涓涓乳泉白如雪,由来此地殊仙凡。
主人引我复深入,行指岰穴尤嵌岩。
中间石鼓有异响,击拊想可参韶咸。
吾身久病苦下溼,复畏神怪来邀搀。
直趣出洞上南巘,豁若巨海张云帆。
山花斓斑出竹杪,亦有禽鸟声諵諵。
欲还未可复小驻,日脚已过东冈杉。
潇湘山水窮欲偏,最後乃得禅僧岩。
禅僧成道久已化,獨有崖崿青巉巉。
降身入洞不甚險,突兀三室誰彫劖。
東西有道若蛇窦,白雲羃羃門無緘。
持火旁行不知際,七穿八竅遙相銜。
涓涓乳泉白如雪,由來此地殊仙凡。
主人引我複深入,行指岰穴尤嵌岩。
中間石鼓有異響,擊拊想可參韶鹹。
吾身久病苦下溼,複畏神怪來邀攙。
直趣出洞上南巘,豁若巨海張雲帆。
山花斓斑出竹杪,亦有禽鳥聲諵諵。
欲還未可複小駐,日腳已過東岡杉。
宋代:沈辽
潇水漫南来,湘川趣东下。
二水始相会,清豪不相藉。
山迴石瀬出,木老脩烟嫁。
泛泛白苹洲,林风媚如画。
宿昔感骚愤,幽兴遥相借。
不谓垂老年,覉孤穷山舍。
潮来刺舟去,孤月临清夜。
安得跨鲸鱼,不复人间化。
潇水漫南來,湘川趣東下。
二水始相會,清豪不相藉。
山迴石瀬出,木老脩煙嫁。
泛泛白蘋洲,林風媚如畫。
宿昔感騷憤,幽興遙相借。
不謂垂老年,覉孤窮山舍。
潮來刺舟去,孤月臨清夜。
安得跨鲸魚,不複人間化。
宋代:沈辽
南津古观已半摧,老松千尺黄蒲开。
礼斗层坛故基在,真人一去终不来。
终不来兮往何许,朝瀛洲兮莫玄圃。
应笑营营世上人,转手已为泉下土。
南津古觀已半摧,老松千尺黃蒲開。
禮鬥層壇故基在,真人一去終不來。
終不來兮往何許,朝瀛洲兮莫玄圃。
應笑營營世上人,轉手已為泉下土。
宋代:沈辽
我来洞庭上,延首望君山。
君山不可见,止在狂波间。
风休水亦息,烟岚露空碧。
何烦问法意,开口成尘迹。
我來洞庭上,延首望君山。
君山不可見,止在狂波間。
風休水亦息,煙岚露空碧。
何煩問法意,開口成塵迹。
宋代:沈辽
天边新月一絃生,堂上美人肢体轻。
何似君家庭下竹,孤风髙节照人清。
天邊新月一絃生,堂上美人肢體輕。
何似君家庭下竹,孤風髙節照人清。
宋代:沈辽
文雅张夫子,飘然东岭居。
不随人毁誉,独与道盈虚。
欢笑一棋局,湛沈万卷书。
三年流窜客,相见止如初。
文雅張夫子,飄然東嶺居。
不随人毀譽,獨與道盈虛。
歡笑一棋局,湛沈萬卷書。
三年流竄客,相見止如初。
宋代:沈辽
鹤驭已归三十春,至今重阁无纤尘。
蟠桃谁知天上事,白骨不驻城中人。
门外江流似平昔,林间鸟雀空悲辛。
当时留侯强辟谷,黄石老翁悟终身。
鶴馭已歸三十春,至今重閣無纖塵。
蟠桃誰知天上事,白骨不駐城中人。
門外江流似平昔,林間鳥雀空悲辛。
當時留侯強辟谷,黃石老翁悟終身。
宋代:沈辽
平生气业许谁知,官制应崇九尺碑。
已为朝廷恢远略,不应江汉独无诗。
交牙石锁先偏阵,野烧光开后队旗。
老妇尫残谁主奠,从来伯道使人悲。
平生氣業許誰知,官制應崇九尺碑。
已為朝廷恢遠略,不應江漢獨無詩。
交牙石鎖先偏陣,野燒光開後隊旗。
老婦尫殘誰主奠,從來伯道使人悲。
宋代:沈辽
当年不佩封侯印,后世谁寻堕泪碑。
定远将军岂夸勇,关南常侍最能诗。
故人不解传遗事,五岭犹能识信旗。
墓下寂寥无鼓角,秋风独向白杨悲。
當年不佩封侯印,後世誰尋堕淚碑。
定遠将軍豈誇勇,關南常侍最能詩。
故人不解傳遺事,五嶺猶能識信旗。
墓下寂寥無鼓角,秋風獨向白楊悲。
宋代:沈辽
五峰相望势如掌,中有绀园閟龙象。
坦爱曲道两盘迴,不知身出浮云上。
浮云悠悠覆朝市,朝市小人鼎中沸。
暂来欣得避世愁,奈我未老先白头。
五峰相望勢如掌,中有绀園閟龍象。
坦愛曲道兩盤迴,不知身出浮雲上。
浮雲悠悠覆朝市,朝市小人鼎中沸。
暫來欣得避世愁,奈我未老先白頭。
宋代:沈辽
十月北风流舶迴,官曹无事人吏稀。
欲沽斗酒自为乐,囊无一钱还典衣。
平生懒性不预事,终老闲暇谁谓非。
筋骨衰残苦畏冷,更移方榻对斜晖。
十月北風流舶迴,官曹無事人吏稀。
欲沽鬥酒自為樂,囊無一錢還典衣。
平生懶性不預事,終老閑暇誰謂非。
筋骨衰殘苦畏冷,更移方榻對斜晖。
宋代:沈辽
泉声泠泠山间落,山下有田朝夕作。
东泾西渎久已涸,夜来暴雨溪声恶。
我欲浮舟到西郭,山前滩濑石凿凿。
坐看横流出林薄,欲行未行翻不乐。
朝市权利方相搏,民声愁嘆入沟壑。
不如曲几安寂寞,我享赵子清都乐。
泉聲泠泠山間落,山下有田朝夕作。
東泾西渎久已涸,夜來暴雨溪聲惡。
我欲浮舟到西郭,山前灘濑石鑿鑿。
坐看橫流出林薄,欲行未行翻不樂。
朝市權利方相搏,民聲愁嘆入溝壑。
不如曲幾安寂寞,我享趙子清都樂。
宋代:沈辽
自适田闾乐,不随华宠移。
庞恩开大邑,懿德镂丰碑。
古泽浩东注,仙山安不隳。
髙门有孝嗣,巨痛感风枝。
自适田闾樂,不随華寵移。
龐恩開大邑,懿德镂豐碑。
古澤浩東注,仙山安不隳。
髙門有孝嗣,巨痛感風枝。
宋代:沈辽
我昔求为阳羡令,轻舟已有鸱夷兴。
最爱铜棺山峻极,自结篮舆陟云径。
铜棺山插南斗魁,下视羣峰如突犀。
太湖千里在眉睫,髙深从此穷攀隮。
欣然有意即独往,眀月夜夜眠荆谿。
当时便可跨黄鹄,何意人间同木鸡。
飘飘数年如一梦,尔来卜室齐山西。
故人多谢姚夫子,数枉车马来山蹊。
秋风忽指阳羡去,欲脱黄绶躬锄犁。
人生衣食苟自足,何为卑辱趣尘泥。
田间九月白酒熟,鲈鱼正肥多置篦。
老夫为君更破戒,临风引领长江堤。
我昔求為陽羨令,輕舟已有鸱夷興。
最愛銅棺山峻極,自結籃輿陟雲徑。
銅棺山插南鬥魁,下視羣峰如突犀。
太湖千裡在眉睫,髙深從此窮攀隮。
欣然有意即獨往,眀月夜夜眠荊谿。
當時便可跨黃鹄,何意人間同木雞。
飄飄數年如一夢,爾來蔔室齊山西。
故人多謝姚夫子,數枉車馬來山蹊。
秋風忽指陽羨去,欲脫黃绶躬鋤犁。
人生衣食苟自足,何為卑辱趣塵泥。
田間九月白酒熟,鲈魚正肥多置篦。
老夫為君更破戒,臨風引領長江堤。
宋代:沈辽
欲识东林路,匡庐第一山。
昔人开胜地,大士启禅关。
鹫岭不遗法,虎谿谁敢攀。
因师访消息,为寄九峰间。
欲識東林路,匡廬第一山。
昔人開勝地,大士啟禅關。
鹫嶺不遺法,虎谿誰敢攀。
因師訪消息,為寄九峰間。
沈辽(一○三二~一○八五),字叡达,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遘弟。初以兄任监寿州酒税,迁监内藏库。神宗熙宁初,为审官西院主簿,出监明州市舶司,迁太常寺奉礼郎,改监杭州军资库,摄华亭县事。曾为人书裙带,转辗为神宗所见,以为失去士大夫顾藉,御史遂劾以他事,削职为民,流放永州(《按麈余话》卷一)。后遇赦徙池州,遂筑室秋浦齐山,名曰云巢。元丰八年卒,年五十四(《沈氏三先生文集》卷八《沈叡达墓志铭》)。与从叔沈括、兄遘,合称沈氏三先生。所着有《云巢编》二十卷(今本十卷)。《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沈辽诗,现有六卷,共四百七十一首,另有四首有题无诗,颇多散佚。本诗集,以浙江省图书馆藏明覆宋本《沈氏三先生集·云巢编》(即前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本,简称宋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康熙戊戌吴允嘉校刻、光绪丙申浙江书局重刊本(简称浙局本)及《宋文鑑》、《永乐大典》、《宋诗纪事》等。另从《宝真斋法书贊》辑得异文甚多的《昭君操》一首,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