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的诗
本页收录沈括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沈括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沈括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沈括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沈括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沈括
渔钓非良业,相期逐姓名。
太平虽不仕,故旧岂无情。
七里林泉好,三公位貌轻。
片帆湍石下,谁不仰先生。
漁釣非良業,相期逐姓名。
太平雖不仕,故舊豈無情。
七裡林泉好,三公位貌輕。
片帆湍石下,誰不仰先生。
宋代:沈括
绿蒲浅水清回环,浪头雨急声珊珊。
画桡惊起远近雁,宿霭欲乱高低山。
败蓬半漏野更好,短缆数断迟转间。
谿翁此日乘浩渺,搔首坐哨烟云间。
綠蒲淺水清回環,浪頭雨急聲珊珊。
畫桡驚起遠近雁,宿霭欲亂高低山。
敗蓬半漏野更好,短纜數斷遲轉間。
谿翁此日乘浩渺,搔首坐哨煙雲間。
宋代:沈括
上士修真地,曾无俗混淆。
云根起坛级,江面出松梢。
轩静檐垂斗,窗虚洞接茅。
何当脱尘滓,来结皎然交。
上士修真地,曾無俗混淆。
雲根起壇級,江面出松梢。
軒靜檐垂鬥,窗虛洞接茅。
何當脫塵滓,來結皎然交。
宋代:沈括
新秋拂水无行迹,夜夜随潮过江北。
西风卷雨上半天,渡口微凉含晚碧。
城头鼓响日脚垂,天际笼烟锁山色。
高楼索莫临长陌,黄竹一声无北客。
时平田苦少人耕,唯有芦花满江白。
新秋拂水無行迹,夜夜随潮過江北。
西風卷雨上半天,渡口微涼含晚碧。
城頭鼓響日腳垂,天際籠煙鎖山色。
高樓索莫臨長陌,黃竹一聲無北客。
時平田苦少人耕,唯有蘆花滿江白。
宋代:沈括
苔封辇路上青山,鹤驭辽天去不还。
惟有银河秋月夜,鼎湖烟浪到人间。
苔封辇路上青山,鶴馭遼天去不還。
惟有銀河秋月夜,鼎湖煙浪到人間。
宋代:沈括
香入熏炉禁火天,芙蓉深苑鬬秋千。
身轻几欲随风去,却恨恩深不得仙。
香入熏爐禁火天,芙蓉深苑鬬秋千。
身輕幾欲随風去,卻恨恩深不得仙。
宋代:沈括
萧洒征西府,青林隐万家。
楼高先见月,山近不藏花。
雨急喧流水,溪深噪乱鸦。
笙歌乘酒兴,可复问天涯。
蕭灑征西府,青林隐萬家。
樓高先見月,山近不藏花。
雨急喧流水,溪深噪亂鴉。
笙歌乘酒興,可複問天涯。
宋代:沈括
望远初翻叶,随风已结阴。
雨蓬宜倦枕,乡梦入寒衾。
蓑笠侵郧俗,溪山动越吟。
烟波千里去,谁识魏牟心。
望遠初翻葉,随風已結陰。
雨蓬宜倦枕,鄉夢入寒衾。
蓑笠侵鄖俗,溪山動越吟。
煙波千裡去,誰識魏牟心。
宋代:沈括
双峰秀出两眉弯,翠黛依然监影间。
终日含颦缘底事,祗应长对望夫山。
雙峰秀出兩眉彎,翠黛依然監影間。
終日含颦緣底事,祗應長對望夫山。
宋代:沈括
秋霜濯空林,暮日在峰顶。
冥冥起长风,稍稍绝遗影。
骁禽值勐搏,俯取不待顷。
岂非求者乖,矫翮成远聘、未能谢榛莽,那用遽悼悻。
此心竟可怜,得失未宜病。
秋霜濯空林,暮日在峰頂。
冥冥起長風,稍稍絕遺影。
骁禽值勐搏,俯取不待頃。
豈非求者乖,矯翮成遠聘、未能謝榛莽,那用遽悼悻。
此心竟可憐,得失未宜病。
宋代:沈括
新晴渡口百花香,石子池头鸭弄黄。
卷幔夕阳留不住,好风将雨过梅塘。
新晴渡口百花香,石子池頭鴨弄黃。
卷幔夕陽留不住,好風将雨過梅塘。
宋代:沈括
豹堂春水绿泱涣,谢市云深柳线长。
睡熟不知潮信过,船头晚雨打菰蒋。
豹堂春水綠泱渙,謝市雲深柳線長。
睡熟不知潮信過,船頭晚雨打菰蔣。
宋代:沈括
碧山丛丛遮塔晖,苍崖万丈涵苍漪。
西风隔江动高树,山前过帆如鸟飞。
碧山叢叢遮塔晖,蒼崖萬丈涵蒼漪。
西風隔江動高樹,山前過帆如鳥飛。
宋代:沈括
朝发铜陵暮扬子,年年白浪江中归。
江人收身苦宜早,一生却向江中老。
朝發銅陵暮揚子,年年白浪江中歸。
江人收身苦宜早,一生卻向江中老。
宋代:沈括
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
化尽素衣冬不老,石油多似洛阳尘。
二郎山下雪紛紛,旋卓穹廬學塞人。
化盡素衣冬不老,石油多似洛陽塵。
宋代:沈括
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
芦管玉箫齐送夜,一声飞断月如烟。
樓台兩岸水相連,江北江南鏡裡天。
蘆管玉箫齊送夜,一聲飛斷月如煙。
宋代:沈括
鹳鹊楼头日暖,蓬莱殿里花香。草绿烟迷步辇,天高日近龙床。
鹳鵲樓頭日暖,蓬萊殿裡花香。草綠煙迷步辇,天高日近龍床。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绍圣二年(1095年),因病辞世,享年六十五岁。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