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继祖的诗
本页收录沈继祖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沈继祖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沈继祖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沈继祖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沈继祖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沈继祖
蜀道登门日,于今十五秋。
恩勤怀荐祢,飘泊久依刘。
兹辍中臺望,将宽北顾忧。
望之多献纳,有欲为王留。
蜀道登門日,于今十五秋。
恩勤懷薦祢,飄泊久依劉。
茲辍中臺望,将寬北顧憂。
望之多獻納,有欲為王留。
宋代:沈继祖
玉帐清无一点尘,浃旬休暇乐延宾。
二天共醉千钟酒,三月惟余一日春。
风急鸟雏犹唤友,雨晴燕子也留人。
骊珠八七盈怀袖,归去行囊喜不贫。
玉帳清無一點塵,浃旬休暇樂延賓。
二天共醉千鐘酒,三月惟餘一日春。
風急鳥雛猶喚友,雨晴燕子也留人。
骊珠八七盈懷袖,歸去行囊喜不貧。
宋代:沈继祖
洛下追收黄耳信,林间闻创绿阴亭。
千章古树虚帘接,四月清风羽扇停。
兄弟头颅时感叹,江湖岁月久飘零。
对床夜话知他日,幽赏如何得细听。
洛下追收黃耳信,林間聞創綠陰亭。
千章古樹虛簾接,四月清風羽扇停。
兄弟頭顱時感歎,江湖歲月久飄零。
對床夜話知他日,幽賞如何得細聽。
宋代:沈继祖
兵书一箧老空休,尚记当年寓益州。
扪蝨盖尝谈世事,鲙鲈聊复寄扁舟。
我方泥饮夸严尹,公喜逢时过武侯。
作此短歌怀感遇,运斤班郢独包羞。
兵書一箧老空休,尚記當年寓益州。
扪蝨蓋嘗談世事,鲙鲈聊複寄扁舟。
我方泥飲誇嚴尹,公喜逢時過武侯。
作此短歌懷感遇,運斤班郢獨包羞。
宋代:沈继祖
王眷勤三接,儒流见一真。
维申柔且直,于尹学焉臣。
玉铉当调化,金城要得人。
行看司马相,端委静边尘。
王眷勤三接,儒流見一真。
維申柔且直,于尹學焉臣。
玉铉當調化,金城要得人。
行看司馬相,端委靜邊塵。
宋代:沈继祖
平章西事久仪图,朝有佥言帝曰俞。
竟识向来袁彦道,无忧今有管夷吾。
汉中席捲三秦定,卞子功成两虎俱。
根本所先能用蜀,况乘兴运即擒胡。
蜀备三边北最多,西南未易便包戈。
嗟哉作俑茶盐酒,久矣疲民战守和。
筑室道谋须勇决,养鱼沸鼎益烦苛。
归来便把中书笔,留与儿童日咏歌。
平章西事久儀圖,朝有佥言帝曰俞。
竟識向來袁彥道,無憂今有管夷吾。
漢中席捲三秦定,卞子功成兩虎俱。
根本所先能用蜀,況乘興運即擒胡。
蜀備三邊北最多,西南未易便包戈。
嗟哉作俑茶鹽酒,久矣疲民戰守和。
築室道謀須勇決,養魚沸鼎益煩苛。
歸來便把中書筆,留與兒童日詠歌。
宋代:沈继祖
杨子声名鹤在阴,诗书作帅有谋深。
开关入洛平如掌,击楫中流酬此心。
胡运只今那得久,齐疆指日自归侵。
君当草奏摅忠愤,所领州名力去金。
楊子聲名鶴在陰,詩書作帥有謀深。
開關入洛平如掌,擊楫中流酬此心。
胡運隻今那得久,齊疆指日自歸侵。
君當草奏摅忠憤,所領州名力去金。
宋代:沈继祖
秋郊时出祖,秋尽不余分。
西湖贮秋色,护日浮轻云。
煌煌元戎乘,行旃驻河濆。
璧水官僚多,飞盖凝祥氛。
坐间皆诗流,觞咏更纷纭。
司成风骚将,诗坛推冠军。
分韵召衆作,号令听鼓鼖。
古诗重送别,今当超前闻。
伟哉益州牧,学奥穷典坟。
知略辏上前,一洗凡马群。
久着侍臣冠,献纳趋朝昕。
全蜀谋帅重,临遣上意勤。
惟先抚摩术,可策恢复勋。
大雠竟未复,以周事夷獯。
蜀民贫已甚,苛取犹丝棼。
公施活国手,如拯溺救焚。
未省锦城乐,侈靡徒纷纷。
行看清献归,以道佐吾君。
百壶致饮饯,宁复惜醉醺。
蜀都虽可赋,于公何足云。
诸葛有盛心,独得之河汾。
赠言吾岂敢,此意渺无垠。
抑使后来者,有感于斯文。
秋郊時出祖,秋盡不餘分。
西湖貯秋色,護日浮輕雲。
煌煌元戎乘,行旃駐河濆。
璧水官僚多,飛蓋凝祥氛。
坐間皆詩流,觞詠更紛纭。
司成風騷将,詩壇推冠軍。
分韻召衆作,号令聽鼓鼖。
古詩重送别,今當超前聞。
偉哉益州牧,學奧窮典墳。
知略辏上前,一洗凡馬群。
久着侍臣冠,獻納趨朝昕。
全蜀謀帥重,臨遣上意勤。
惟先撫摩術,可策恢複勳。
大雠竟未複,以周事夷獯。
蜀民貧已甚,苛取猶絲棼。
公施活國手,如拯溺救焚。
未省錦城樂,侈靡徒紛紛。
行看清獻歸,以道佐吾君。
百壺緻飲餞,甯複惜醉醺。
蜀都雖可賦,于公何足雲。
諸葛有盛心,獨得之河汾。
贈言吾豈敢,此意渺無垠。
抑使後來者,有感于斯文。
宋代:沈继祖
转柁边楼隔夕阳,竹枝歌断送飞航。
敢同计事追韩信,每辱扬鞭问葛彊。
鴈影入江三峡冷,猿音唿月五更长。
功名岁晚貂裘弊,归鬓应怜已点霜。
轉柁邊樓隔夕陽,竹枝歌斷送飛航。
敢同計事追韓信,每辱揚鞭問葛彊。
鴈影入江三峽冷,猿音唿月五更長。
功名歲晚貂裘弊,歸鬓應憐已點霜。
宋代:沈继祖
全荆百万兵屯云,甲光耀日争晶荧。
中有诗书礼乐帅,声色不动今孔明。
幕府昼闲多啸咏,风流文采被诸生。
嗟予入蜀四载久,恨未得承謦欬声。
今为属县方託迹,似闻号召将朝京。
荆州一纸贤十部,字画飞动诗语清。
居然二妙到蔀屋,再拜庄诵心已倾。
忆昔锦城秋月里,张侯更迭赋歌行。
人生聚散不可料,如月圆缺与阴晴。
岂期斐章辱赐和,骊珠宝璐箧笥盈。
傥因徐辟见孟子,有志未就公其成。
全荊百萬兵屯雲,甲光耀日争晶熒。
中有詩書禮樂帥,聲色不動今孔明。
幕府晝閑多嘯詠,風流文采被諸生。
嗟予入蜀四載久,恨未得承謦欬聲。
今為屬縣方託迹,似聞号召将朝京。
荊州一紙賢十部,字畫飛動詩語清。
居然二妙到蔀屋,再拜莊誦心已傾。
憶昔錦城秋月裡,張侯更叠賦歌行。
人生聚散不可料,如月圓缺與陰晴。
豈期斐章辱賜和,骊珠寶璐箧笥盈。
傥因徐辟見孟子,有志未就公其成。
宋代:沈继祖
寿皇燕翼贻孙谋,寘公从橐良有以。
龙蟠虎踞帝王都,居守重任不轻畀。
神州陆沉五终星,有雠未复己三世。
经营江表诚急先,移镇上流实隆委。
议和但苟朝夕安,岁输金缯殊未已。
无事坐养百万师,所虑民贫财益匮。
胡雏何知蓄狂谋,天其启我或在此。
荆州昔号用武国,曹瞒落笔惊刘备。
况今吴蜀势连衡,乘时振藁悉披靡。
料人当要知料己,上策由来当自治。
实边至计耕与桑,祖逖未可成败议。
祖宗德泽在遗黎,中原自有壶浆至。
我公恩信结人深,岂独长城贤万里。
尝闻机会不容髮,尚父宵征奚暇寐。
诸葛手握将相权,愿改吾短不自恃。
其心休休能有容,即是古人勋业地。
往时韩富屡守藩,以养威望须歷试。
一旦大用无间言,列圣用人有深意。
虽然五大不在边,端委面槐乃公位。
玄龄如晦不言功,持效于君兼衆美。
大江之西有癯儒,半生混迹渔樵里。
兵书一箧老无功,耿耿但余忧国泪。
一官漫仕不疗饥,五斗折腰安敢耻。
沮漳时倚仲宣楼,往事成尘谁复纪。
此生幸识元紫芝,今为晏御尤自喜。
冯驩欲歌归来乎,绕朝有策不用耳。
函关请封一丸泥,贊普可招尺书纸。
我思古人不可见,空对孤灯慕青史。
公能挈之于沉渊,犹拟楯墨书檄字。
举似孙郎帐下儿,或能道人意中事。
壽皇燕翼贻孫謀,寘公從橐良有以。
龍蟠虎踞帝王都,居守重任不輕畀。
神州陸沉五終星,有雠未複己三世。
經營江表誠急先,移鎮上流實隆委。
議和但苟朝夕安,歲輸金缯殊未已。
無事坐養百萬師,所慮民貧财益匮。
胡雛何知蓄狂謀,天其啟我或在此。
荊州昔号用武國,曹瞞落筆驚劉備。
況今吳蜀勢連衡,乘時振藁悉披靡。
料人當要知料己,上策由來當自治。
實邊至計耕與桑,祖逖未可成敗議。
祖宗德澤在遺黎,中原自有壺漿至。
我公恩信結人深,豈獨長城賢萬裡。
嘗聞機會不容髮,尚父宵征奚暇寐。
諸葛手握将相權,願改吾短不自恃。
其心休休能有容,即是古人勳業地。
往時韓富屢守藩,以養威望須歷試。
一旦大用無間言,列聖用人有深意。
雖然五大不在邊,端委面槐乃公位。
玄齡如晦不言功,持效于君兼衆美。
大江之西有癯儒,半生混迹漁樵裡。
兵書一箧老無功,耿耿但餘憂國淚。
一官漫仕不療饑,五鬥折腰安敢恥。
沮漳時倚仲宣樓,往事成塵誰複紀。
此生幸識元紫芝,今為晏禦尤自喜。
馮驩欲歌歸來乎,繞朝有策不用耳。
函關請封一丸泥,贊普可招尺書紙。
我思古人不可見,空對孤燈慕青史。
公能挈之于沉淵,猶拟楯墨書檄字。
舉似孫郎帳下兒,或能道人意中事。
宋代:沈继祖
名世半千推硕德,淮南第一是扬州。
一尘不动边民乐,知有威声慑虏酋。
人谓儒生将略疏,世人元未识真儒。
天下武夫俱夺气,钱公赤手缚于菟。
丰水有芑岂不仕,论者以为数世仁。
寿皇所以遗嗣圣,如此真材有几人。
夷虏久知唐李揆,近闻松漠抗毡车。
虏在目中余事耳,不烦遥度扫穹庐。
天津桥上骑馿客,儒者知兵似晋公。
五大在边非所称,谋谟合在庙堂中。
春风十里杨花路,天下花中独有琼。
樽俎折冲多胜赏,一时纸贵有诗声。
淮南好客词人盛,风雅而来大小山。
旧客尚余枚叟在,秋风零落鬓毛班。
联名鴈塔终呈再,讨贼螺川又几年。
范叔一寒今若此,绨袍或有故人怜。
少陵去阆依严郑,彭泽还家太守贤。
北道主人天下士,何须羞涩问囊钱。
万事消磨独有诗,人言此派在江西。
所期诵句百僚上,佳士由来经品题。
名世半千推碩德,淮南第一是揚州。
一塵不動邊民樂,知有威聲懾虜酋。
人謂儒生将略疏,世人元未識真儒。
天下武夫俱奪氣,錢公赤手縛于菟。
豐水有芑豈不仕,論者以為數世仁。
壽皇所以遺嗣聖,如此真材有幾人。
夷虜久知唐李揆,近聞松漠抗氈車。
虜在目中餘事耳,不煩遙度掃穹廬。
天津橋上騎馿客,儒者知兵似晉公。
五大在邊非所稱,謀谟合在廟堂中。
春風十裡楊花路,天下花中獨有瓊。
樽俎折沖多勝賞,一時紙貴有詩聲。
淮南好客詞人盛,風雅而來大小山。
舊客尚餘枚叟在,秋風零落鬓毛班。
聯名鴈塔終呈再,讨賊螺川又幾年。
範叔一寒今若此,绨袍或有故人憐。
少陵去阆依嚴鄭,彭澤還家太守賢。
北道主人天下士,何須羞澀問囊錢。
萬事消磨獨有詩,人言此派在江西。
所期誦句百僚上,佳士由來經品題。
宋代:沈继祖
三杰人材有重轻,子房唿字不唿名。
天授家传此韬略,固应堂上有奇兵。
方虎成功张仲在,惟忠与孝一心纯。
英姿鹦鹉洲前见,异日麒麟閤上人。
挟纩皆由一语温,吮疽效命亦前闻。
听得武昌军士说,张家军比岳家军。
元顔辛巳寇边日,十骑能收唐邓州。
奈何养兵一百万,岁以金缯遗虏囚。
春秋尚复九世雠,和议于今六十秋。
诸将宁无持禄念,将军必不为身谋。
三傑人材有重輕,子房唿字不唿名。
天授家傳此韬略,固應堂上有奇兵。
方虎成功張仲在,惟忠與孝一心純。
英姿鹦鹉洲前見,異日麒麟閤上人。
挾纩皆由一語溫,吮疽效命亦前聞。
聽得武昌軍士說,張家軍比嶽家軍。
元顔辛巳寇邊日,十騎能收唐鄧州。
奈何養兵一百萬,歲以金缯遺虜囚。
春秋尚複九世雠,和議于今六十秋。
諸将甯無持祿念,将軍必不為身謀。
宋代:沈继祖
文章有正派,此派公独传。
中绝仅如綫,鸾胶真续弦。
自有科举累,吾道几弃捐。
相挻入茫昧,一律争谈玄。
谁洗新学肠,少愈自圣颠。
斯文日琢丧,未丧关诸天。
上帝实惠顾,为时生此贤。
高文破崖岸,天地发大全。
论事似陆贽,实录如史迁。
绪余寄吟咏,直追风雅篇。
根本于丘轲,道德其渊源。
如奏清庙瑟,三叹遗音存。
如闻阳春曲,和者奚寡焉。
公昔在西掖,丝纶代王言。
胥吏俱腕脱,思涌惊飞泉。
玉堂久挥翰,夜席屡为前。
禁中得颇牧,可但词采专。
草书招贊普,传檄定幽燕。
欲清塞北尘,自许素志坚。
经纶天下手,绘像期凌烟。
异论忽矛盾,去国何翩然。
申伯宣辅相,有时于蕃宣。
帆锦落天东,寒色与江连。
雪意聚忽散,鴈字整复偏。
行行采石江,斗酒酹谪仙。
古来文士贵,宠数极异恩。
金井沃醉面,落笔动至尊。
愿言投谮者,以雪千载冤。
伟哉扶靴气,宁复事拘挛。
异世傥同调,一繫五湖船。
文章有正派,此派公獨傳。
中絕僅如綫,鸾膠真續弦。
自有科舉累,吾道幾棄捐。
相挻入茫昧,一律争談玄。
誰洗新學腸,少愈自聖颠。
斯文日琢喪,未喪關諸天。
上帝實惠顧,為時生此賢。
高文破崖岸,天地發大全。
論事似陸贽,實錄如史遷。
緒餘寄吟詠,直追風雅篇。
根本于丘轲,道德其淵源。
如奏清廟瑟,三歎遺音存。
如聞陽春曲,和者奚寡焉。
公昔在西掖,絲綸代王言。
胥吏俱腕脫,思湧驚飛泉。
玉堂久揮翰,夜席屢為前。
禁中得頗牧,可但詞采專。
草書招贊普,傳檄定幽燕。
欲清塞北塵,自許素志堅。
經綸天下手,繪像期淩煙。
異論忽矛盾,去國何翩然。
申伯宣輔相,有時于蕃宣。
帆錦落天東,寒色與江連。
雪意聚忽散,鴈字整複偏。
行行采石江,鬥酒酹谪仙。
古來文士貴,寵數極異恩。
金井沃醉面,落筆動至尊。
願言投谮者,以雪千載冤。
偉哉扶靴氣,甯複事拘攣。
異世傥同調,一繫五湖船。
宋代:沈继祖
太平之兆从西起,西方人兮独宏伟。
中兴三相西蜀英,魏雍沂国封鼎峙。
得君之专不约同,应龙翔云鱼有水。
大勋将集自有时,时望今归章夫子。
岷峨英气蟠千年,十年郁蟠一朝启。
固应世命生大材,天下重轻之所繫。
六鳌不动海岳崇,八柱檠天穹窿倚。
太平之兆從西起,西方人兮獨宏偉。
中興三相西蜀英,魏雍沂國封鼎峙。
得君之專不約同,應龍翔雲魚有水。
大勳将集自有時,時望今歸章夫子。
岷峨英氣蟠千年,十年郁蟠一朝啟。
固應世命生大材,天下重輕之所繫。
六鳌不動海嶽崇,八柱檠天穹窿倚。
宋代:沈继祖
星郎星使两俱优,三辅黄图帝选侯。
万里登瀛超弱水,一轮有月照苏州。
刀飞雪缕夸鲈鲙,云作奇峰簇虎丘。
太守能书传宝帖,洞庭应寄橘千头。
星郎星使兩俱優,三輔黃圖帝選侯。
萬裡登瀛超弱水,一輪有月照蘇州。
刀飛雪縷誇鲈鲙,雲作奇峰簇虎丘。
太守能書傳寶帖,洞庭應寄橘千頭。
宋代:沈继祖
上士与下士,多闻或寡闻。
子诚能尚友,我亦叹离羣。
磨琢功当进,金兰志不分。
孝标何所见,但广绝交文。
上士與下士,多聞或寡聞。
子誠能尚友,我亦歎離羣。
磨琢功當進,金蘭志不分。
孝标何所見,但廣絕交文。
宋代:沈继祖
鲁斋居士自忘机,丈席凝尘日下帷。
甫也犹为老宾客,参乎独得道精微。
奏篇已草三千牍,大厦当求四十围。
行矣道山邻日月,未容巴蜀久相依。
魯齋居士自忘機,丈席凝塵日下帷。
甫也猶為老賓客,參乎獨得道精微。
奏篇已草三千牍,大廈當求四十圍。
行矣道山鄰日月,未容巴蜀久相依。
宋代:沈继祖
我来盛山郡,从公岁及朞。
公之字鳏寡,乳保于婴儿。
公去再改岁,所去尤见思。
至今盛山民,敬奉卢公祠。
借留既不遂,涪江移州麾。
两地虽少异,所爱则均施。
去秋少城役,与公同试闱。
把臂道畴昔,耿耿青灯期。
对床风雨夜,夜语惊闻鷄。
日有文字乐,唱酬多新诗。
讫事遍游览,扁舟更同归。
涪陵五日留,民物何熙熙。
道中行歌者,拍手童稚嬉。
终岁闾里间,不闻吏卒追。
皆曰贤太守,父母其忍欺。
政成多休暇,百废举无遗。
美哉轮奂新,有堂崇故基。
名堂形至意,爱民真天资。
同时王别驾,誉处出一辞。
醉余书榜字,银鈎照江湄。
有客涪陵来,称颂世所稀。
坐想觞咏乐,形留而神驰。
愿同邹湛辈,记名千载垂。
惟公甚盛德,岂待于发挥。
当闻卜式语,治民适其宜。
辟如牧羊者,败群当去之。
雪霜与雨露,天以成四时。
威克与刚克,要不伤于慈。
公藴经纶妙,未易坐井窥。
因诗贊一二,以诏来者知。
我來盛山郡,從公歲及朞。
公之字鳏寡,乳保于嬰兒。
公去再改歲,所去尤見思。
至今盛山民,敬奉盧公祠。
借留既不遂,涪江移州麾。
兩地雖少異,所愛則均施。
去秋少城役,與公同試闱。
把臂道疇昔,耿耿青燈期。
對床風雨夜,夜語驚聞鷄。
日有文字樂,唱酬多新詩。
訖事遍遊覽,扁舟更同歸。
涪陵五日留,民物何熙熙。
道中行歌者,拍手童稚嬉。
終歲闾裡間,不聞吏卒追。
皆曰賢太守,父母其忍欺。
政成多休暇,百廢舉無遺。
美哉輪奂新,有堂崇故基。
名堂形至意,愛民真天資。
同時王别駕,譽處出一辭。
醉餘書榜字,銀鈎照江湄。
有客涪陵來,稱頌世所稀。
坐想觞詠樂,形留而神馳。
願同鄒湛輩,記名千載垂。
惟公甚盛德,豈待于發揮。
當聞蔔式語,治民适其宜。
辟如牧羊者,敗群當去之。
雪霜與雨露,天以成四時。
威克與剛克,要不傷于慈。
公藴經綸妙,未易坐井窺。
因詩贊一二,以诏來者知。
宋代:沈继祖
黄沙漫空天一色,漠北阴山断行迹。
明妃辞汉适单于,委骨胡沙无来日。
心事欲向琵琶传,天荒地老何人识。
胡鴈经年去会还,汉月几夜圆复缺。
鴈飞那解寄音尘,月明不管人愁绝。
冢上千年不改青,怨入边风与羌笛。
谁为君王设此谋,纵杀画工果何益。
至今犹使昭君村,有女炙面殊不惜。
汉已无策唐效之,公主沦弃豺狼域。
何不设备御狂胡,人言仲舒计已疏。
不以女色媚穹庐,圣宋之德千古无。
黃沙漫空天一色,漠北陰山斷行迹。
明妃辭漢适單于,委骨胡沙無來日。
心事欲向琵琶傳,天荒地老何人識。
胡鴈經年去會還,漢月幾夜圓複缺。
鴈飛那解寄音塵,月明不管人愁絕。
冢上千年不改青,怨入邊風與羌笛。
誰為君王設此謀,縱殺畫工果何益。
至今猶使昭君村,有女炙面殊不惜。
漢已無策唐效之,公主淪棄豺狼域。
何不設備禦狂胡,人言仲舒計已疏。
不以女色媚穹廬,聖宋之德千古無。
宋代:沈继祖
置之一壑谢鲲像,画入三峰潘阆图。
二子居山真得趣,山斋曾为写真无。
置之一壑謝鲲像,畫入三峰潘阆圖。
二子居山真得趣,山齋曾為寫真無。
宋代:沈继祖
删后无诗亦可忧,人言赋者古诗流。
欲闻正始今安在,须向先秦以上求。
玄酒大羹存至味,子虚亡是谩相酬。
万人丛里谁人晓,独有夫君暗点头。
删後無詩亦可憂,人言賦者古詩流。
欲聞正始今安在,須向先秦以上求。
玄酒大羹存至味,子虛亡是謾相酬。
萬人叢裡誰人曉,獨有夫君暗點頭。
宋代:沈继祖
天生万物俱森罗,诗人于梅诗独多。
不言成蹊桃与李,何敢当此不类歌。
由来画中有新诗,俞君造次以笔追。
浑然莫知诗画异,手与心犹不自知。
红杏花开惊羯鼓,虞美草认歌声舞。
笔能招此玉梅梦,花非解语如欲语。
我生身世两茫茫,独与此花交分长。
书窗有月半弄影,山驿无风远有香。
溪流落英送我别,谁念孤芳增皎洁。
此时我有万斛愁,吹断参差山石裂。
吴霜忽点双鬓华,故人各在天一涯。
南望一枝书断绝,临风不复三叹嗟。
天花何曾着禅定,百忧炼心澄古井。
世有铁心石肠人,举似我诗应首肯。
天生萬物俱森羅,詩人于梅詩獨多。
不言成蹊桃與李,何敢當此不類歌。
由來畫中有新詩,俞君造次以筆追。
渾然莫知詩畫異,手與心猶不自知。
紅杏花開驚羯鼓,虞美草認歌聲舞。
筆能招此玉梅夢,花非解語如欲語。
我生身世兩茫茫,獨與此花交分長。
書窗有月半弄影,山驿無風遠有香。
溪流落英送我别,誰念孤芳增皎潔。
此時我有萬斛愁,吹斷參差山石裂。
吳霜忽點雙鬓華,故人各在天一涯。
南望一枝書斷絕,臨風不複三歎嗟。
天花何曾着禅定,百憂煉心澄古井。
世有鐵心石腸人,舉似我詩應首肯。
宋代:沈继祖
城西去天纔尺五,遡游从之不脩阻。
西湖春水涨旧痕,葡萄盎盎浮春醑。
鱼成队阵影虚游,禽唿友朋声乐与。
船行是处有佳趣,芳草和烟迷断浦。
小桥曲径通深幽,疑在阆风与玄圃。
花飞犹有半粧在,柳长尚作画眉妩。
酒中之仙仅八人,把盃谁是湖山主。
楼臺倒影俯清漪,密树摇风翠交舞。
妙处政自落笔难,安得君房妙言语。
只将剧饮饯残春,一醉忘形到尔汝。
黄香可人招不来,云烟落纸英词吐。
三年与君巴峡游,至今诗名播西土。
金华不生有嫡孙,一时纸贵人争覩。
维莫之春作兹游,绝忆苏仙赋东武。
从今风月三千篇,要扫冰溪九万楮。
芰荷立水更重游,当戒行厨治尊俎。
城西去天纔尺五,遡遊從之不脩阻。
西湖春水漲舊痕,葡萄盎盎浮春醑。
魚成隊陣影虛遊,禽唿友朋聲樂與。
船行是處有佳趣,芳草和煙迷斷浦。
小橋曲徑通深幽,疑在阆風與玄圃。
花飛猶有半粧在,柳長尚作畫眉妩。
酒中之仙僅八人,把盃誰是湖山主。
樓臺倒影俯清漪,密樹搖風翠交舞。
妙處政自落筆難,安得君房妙言語。
隻将劇飲餞殘春,一醉忘形到爾汝。
黃香可人招不來,雲煙落紙英詞吐。
三年與君巴峽遊,至今詩名播西土。
金華不生有嫡孫,一時紙貴人争覩。
維莫之春作茲遊,絕憶蘇仙賦東武。
從今風月三千篇,要掃冰溪九萬楮。
芰荷立水更重遊,當戒行廚治尊俎。
宋代:沈继祖
杏破繁枝春意閙,牙盘堆实荐时新。
仙家种此应知味,试问庐山姓董人。
杏破繁枝春意閙,牙盤堆實薦時新。
仙家種此應知味,試問廬山姓董人。
沈继祖,字述之,兴国(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知当阳县。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除校书郎,迁监察御史。有《栀林集》,已佚。事见《平庵悔稿》卷一《次韵当阳沈知县送行》注、《南宋馆阁续录》卷八。 沈继祖诗,据《永乐大典》等书引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