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的诗
本页收录米芾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米芾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米芾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米芾代表作品、或喜欢的米芾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米芾
昔年访月寒溪头,霜高酒劣稜生裘。
溪僧辍寝从吾幽,共移不繫渔人舟。
断崖老木纷金乱,又如苹藻
昔年訪月寒溪頭,霜高酒劣稜生裘。
溪僧辍寝從吾幽,共移不繫漁人舟。
斷崖老木紛金亂,又如蘋藻
宋代:米芾
山径重重锁绿苔,松花曾见几番开。
羣仙费尽招唿力,那得休官一箇来。
山徑重重鎖綠苔,松花曾見幾番開。
羣仙費盡招唿力,那得休官一箇來。
宋代:米芾
陟巘不自期,孤云挂松顶。
一揖不相期,飞云无留影。
云已去,泉更长。
云泉毕世友,相得每相忘。
陟巘不自期,孤雲挂松頂。
一揖不相期,飛雲無留影。
雲已去,泉更長。
雲泉畢世友,相得每相忘。
宋代:米芾
度挟扪青玉,临深坐绿苔。
水从双剑下,山挟两龙来。
春暖花惊雪,林空石迸雷。
尘缨聊此濯,欲去首重回。
度挾扪青玉,臨深坐綠苔。
水從雙劍下,山挾兩龍來。
春暖花驚雪,林空石迸雷。
塵纓聊此濯,欲去首重回。
宋代:米芾
龟鹤年寿齐,羽介所託殊。
种种是灵物,相得忘形躯。
鹤有沖霄心,龟厌曳尾居。
以竹两附口,相将上云衢。
报汝慎勿语,一语堕泥涂。
龜鶴年壽齊,羽介所託殊。
種種是靈物,相得忘形軀。
鶴有沖霄心,龜厭曳尾居。
以竹兩附口,相将上雲衢。
報汝慎勿語,一語堕泥塗。
宋代:米芾
赏心亭上羣山雪,三夕丹渊借月华。
吟尽江南清绝趣,亟行归觐紫皇家。
賞心亭上羣山雪,三夕丹淵借月華。
吟盡江南清絕趣,亟行歸觐紫皇家。
宋代:米芾
欲雨气不透,庭梧有栖烟。
迴首望北固,云藏浄名天。
唿童速具舆,凭高览山川。
隠见岂不好,开霁景固全。
须臾刚风流,湛湛清露圆。
归途知有伴,华月上丹渊。
欲雨氣不透,庭梧有栖煙。
迴首望北固,雲藏浄名天。
唿童速具輿,憑高覽山川。
隠見豈不好,開霁景固全。
須臾剛風流,湛湛清露圓。
歸途知有伴,華月上丹淵。
宋代:米芾
平时语我密须移,我是商丘内不欺。
时节因缘翻异论,助他笑我见阿弥。
平時語我密須移,我是商丘内不欺。
時節因緣翻異論,助他笑我見阿彌。
宋代:米芾
城头山脚旧图开,华构凌云亦壮哉。
谈席昔人文献地,升堂此日豫章材。
弦歌化里清风动,麟凤天南紫气来。
独奈岩阿丛桂冷,幽栖不是伟长才。
城頭山腳舊圖開,華構淩雲亦壯哉。
談席昔人文獻地,升堂此日豫章材。
弦歌化裡清風動,麟鳳天南紫氣來。
獨奈岩阿叢桂冷,幽栖不是偉長才。
宋代:米芾
旅食缘交住,浮家为兴来。
句留荆水话,襟抱卞峰开。
过剡如寻戴,游梁定赋枚。
渔歌堪画处,又有鲁公陪。
旅食緣交住,浮家為興來。
句留荊水話,襟抱卞峰開。
過剡如尋戴,遊梁定賦枚。
漁歌堪畫處,又有魯公陪。
宋代:米芾
山清气爽九秋天,黄菊红茱满泛船。
千里结言宁有后,羣贤毕至猥居前。
杜郎闲客今焉是,谢守风流古所传。
独把秋英缘底事,老来情味向诗偏。
山清氣爽九秋天,黃菊紅茱滿泛船。
千裡結言甯有後,羣賢畢至猥居前。
杜郎閑客今焉是,謝守風流古所傳。
獨把秋英緣底事,老來情味向詩偏。
宋代:米芾
披豁雄风至,欹眠一梦迟。
豪骑八公马,醉撷五香芝。
廉老心徒勇,梅生语不卑。
青冈何处是,犹壮谢家儿。
披豁雄風至,欹眠一夢遲。
豪騎八公馬,醉撷五香芝。
廉老心徒勇,梅生語不卑。
青岡何處是,猶壯謝家兒。
宋代:米芾
秦驱禹凿已寥寥,却为高人得姓焦。
鲍饵有时邀楚钓,海云常觉护山樵。
岩多阴雾龙藏角,虹絓苍林玉露臕。
浊气不侵灵贶下,方坛曾驻紫清飙。
秦驅禹鑿已寥寥,卻為高人得姓焦。
鮑餌有時邀楚釣,海雲常覺護山樵。
岩多陰霧龍藏角,虹絓蒼林玉露臕。
濁氣不侵靈贶下,方壇曾駐紫清飙。
宋代:米芾
余庆源真相,求贤佐裕陵。
知几捲箔早,戡变叱龙升。
静德羣邪震,清心后世矜。
大恩知欲报,圣孝已踰曾。
餘慶源真相,求賢佐裕陵。
知幾捲箔早,戡變叱龍升。
靜德羣邪震,清心後世矜。
大恩知欲報,聖孝已踰曾。
宋代:米芾
下舆照涧数星星,一世还如隔世经。
不见山东李十二,青山山色只青青。
下輿照澗數星星,一世還如隔世經。
不見山東李十二,青山山色隻青青。
宋代:米芾
衆香国中来,衆香国中去。
人欲识去来,去来事如许。
天下老和尚,错入轮迴路。
衆香國中來,衆香國中去。
人欲識去來,去來事如許。
天下老和尚,錯入輪迴路。
宋代:米芾
二林消息已千年,戏向池中种白莲。
昨夜秋香逐霜雪,又看莲子藕如船。
二林消息已千年,戲向池中種白蓮。
昨夜秋香逐霜雪,又看蓮子藕如船。
宋代:米芾
仲若唿不闻,孝然叫不应。
东海滚底浪,南山入云径。
西南嵯峨者,起复巧相竞。
火轮激刚风,倒化紫金境。
枕石不知冷,鼓腹歌更迥。
仲若唿不聞,孝然叫不應。
東海滾底浪,南山入雲徑。
西南嵯峨者,起複巧相競。
火輪激剛風,倒化紫金境。
枕石不知冷,鼓腹歌更迥。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其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又称“米襄阳”、“米南宫”。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主要作品有《多景楼诗》《虹县诗》《研山铭》》《拜中岳命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