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的诗
本页收录梅尧臣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梅尧臣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梅尧臣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梅尧臣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梅尧臣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梅尧臣
晚日晴还暖,人闲见物机。
叶枯虫自裹,窗响蜜寻归。
林下见收柿,水边闻捣衣。
吾嗟久为客,却愧寄荆扉。
晚日晴還暖,人閑見物機。
葉枯蟲自裹,窗響蜜尋歸。
林下見收柿,水邊聞搗衣。
吾嗟久為客,卻愧寄荊扉。
宋代:梅尧臣
人言少保持家谨,载见西京万石君。
子舍今归浣裙切,里门重戒下车勤。
田园一一能为计,僮僕訢訢亦有闻。
我负洛阳山水久,试因行色寄嵩云。
人言少保持家謹,載見西京萬石君。
子舍今歸浣裙切,裡門重戒下車勤。
田園一一能為計,僮僕訢訢亦有聞。
我負洛陽山水久,試因行色寄嵩雲。
宋代:梅尧臣
自君命我饮,朝暮雨倾瓦。
城东与城北,大道泥没马。
敢忘主人勤,颠扑困驭者。
衆客亦如期,陈肴藉兰若。
冯裴与沈谢,辩论过终贾。
刁周事老成,危坐言语寡。
酒半时嚯剧,揣状类模写。
或讥项髮秃,或指舌端傻。
或将冠带身,劝作梁武捨。
谓我大耳儿,此实已见假。
又效井市态,屈强体非雅。
顺风手沙沙,逆风口哆哆。
竟席屡绝倒,去忌肝胆泻。
规规岂无侪,达识高天下。
自君命我飲,朝暮雨傾瓦。
城東與城北,大道泥沒馬。
敢忘主人勤,颠撲困馭者。
衆客亦如期,陳肴藉蘭若。
馮裴與沈謝,辯論過終賈。
刁周事老成,危坐言語寡。
酒半時嚯劇,揣狀類模寫。
或譏項髮秃,或指舌端傻。
或将冠帶身,勸作梁武捨。
謂我大耳兒,此實已見假。
又效井市态,屈強體非雅。
順風手沙沙,逆風口哆哆。
竟席屢絕倒,去忌肝膽瀉。
規規豈無侪,達識高天下。
宋代:梅尧臣
古今皆可见,富贵不常存。
歌者未离席,弔宾俄在门。
朱轮空返辙,绿酒尚盈樽。
人事固如此,令名贻后昆。
古今皆可見,富貴不常存。
歌者未離席,弔賓俄在門。
朱輪空返轍,綠酒尚盈樽。
人事固如此,令名贻後昆。
宋代:梅尧臣
桑间小妇好声音,映叶穿枝意已深。
尽日唿郎郎不应,萧萧风雨到前林。
桑間小婦好聲音,映葉穿枝意已深。
盡日唿郎郎不應,蕭蕭風雨到前林。
宋代:梅尧臣
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譬身有两目,瞭然瞻视端。
邵南有遗风,源流应未殚。
所得六十章,小大珠落槃。
光彩若明月,射我枕席寒。
含香视草郎,下马一借观。
既观坐长叹,复想李杜韩。
愿执戈与戟,生死事将坛。
作詩無古今,唯造平淡難。
譬身有兩目,瞭然瞻視端。
邵南有遺風,源流應未殚。
所得六十章,小大珠落槃。
光彩若明月,射我枕席寒。
含香視草郎,下馬一借觀。
既觀坐長歎,複想李杜韓。
願執戈與戟,生死事将壇。
宋代:梅尧臣
伊水西头月,青山北脚云。
夜臺无复晓,阴岭有时熏。
龙剑双埋没,庭兰竟郁芬。
不知门下客,谁刻道傍文。
伊水西頭月,青山北腳雲。
夜臺無複曉,陰嶺有時熏。
龍劍雙埋沒,庭蘭竟郁芬。
不知門下客,誰刻道傍文。
宋代:梅尧臣
曰山何必高,要在出云雨。
昭亭非峻峰,雄雄若蹲虎。
旱岁一来祠,霈然随沥酤。
有草牧尔牛,有薪资尔斧。
有溪出其阴,有潭在其坞。
兽则貛与貉,鱼则鲂舆鱮。
山雏水羽声,下上相杂伍。
呼名如谦恭,号叫若怒侮。
崖竹或节疏,岭松或腹腐。
巨蜂结层房,养子窟深土。
何事山中人,采以为市贾。
其容固已多,其忍吾未取。
曰山何必高,要在出雲雨。
昭亭非峻峰,雄雄若蹲虎。
旱歲一來祠,霈然随瀝酤。
有草牧爾牛,有薪資爾斧。
有溪出其陰,有潭在其塢。
獸則貛與貉,魚則鲂輿鱮。
山雛水羽聲,下上相雜伍。
呼名如謙恭,号叫若怒侮。
崖竹或節疏,嶺松或腹腐。
巨蜂結層房,養子窟深土。
何事山中人,采以為市賈。
其容固已多,其忍吾未取。
宋代:梅尧臣
公在中书日,朝廷百事崇。
王官多不喜,天子以为忠。
富贵人间少,恩荣殁更隆。
若非笳鼓咽,寂寞奈秋风。
公在中書日,朝廷百事崇。
王官多不喜,天子以為忠。
富貴人間少,恩榮殁更隆。
若非笳鼓咽,寂寞奈秋風。
宋代:梅尧臣
洞门虽向扶桑开,洞深不放阳乌入。
古来道士今莫逢,石壁乳流苔正湿。
洞門雖向扶桑開,洞深不放陽烏入。
古來道士今莫逢,石壁乳流苔正濕。
宋代:梅尧臣
君自万里迴,遂成万里集。
其诗二百篇,文字必已立。
定应侔前人,未尝有蹈袭。
古溪蛮铁刀,出冢土花涩。
谁将饰以玉,镡上光熠熠。
宋子序其端,精悍孰钳挚。
搜新造空蒙,俗眼不得入。
示予要赋之,短戈慙后执。
君自萬裡迴,遂成萬裡集。
其詩二百篇,文字必已立。
定應侔前人,未嘗有蹈襲。
古溪蠻鐵刀,出冢土花澀。
誰将飾以玉,镡上光熠熠。
宋子序其端,精悍孰鉗摯。
搜新造空蒙,俗眼不得入。
示予要賦之,短戈慙後執。
宋代:梅尧臣
白鹭画双素,粉毫幽趣多。
翘沙依折苇,刷羽对衰荷。
浦思悬秋壁,江情忆钓蓑。
因君远相寄,诗咏对沧波。
白鹭畫雙素,粉毫幽趣多。
翹沙依折葦,刷羽對衰荷。
浦思懸秋壁,江情憶釣蓑。
因君遠相寄,詩詠對滄波。
宋代:梅尧臣
共生一体中,出处常相并。
所动辄有迹,何不择地行。
履舄虽可蔽,步武岂无声。
尝思汝为玉,请刖见直诚。
共生一體中,出處常相并。
所動辄有迹,何不擇地行。
履舄雖可蔽,步武豈無聲。
嘗思汝為玉,請刖見直誠。
宋代:梅尧臣
客从淮上来,往问故人信。
袖衔藤纸书,题字远已认。
既喜开其封,固觉减吾吝。
新诗不作寄,乃见子所慎。
向来能如今,岂有得观衅。
南方岁苦热,生蝗复饥馑。
忧心日自劳,霜髮应满鬓。
知予欲东归,晓夕目不瞬。
贫难久待乏,薄禄藉霑润。
虽为委吏冗,亦自甘以进。
相望未得亲,终朝如抱疹。
客從淮上來,往問故人信。
袖銜藤紙書,題字遠已認。
既喜開其封,固覺減吾吝。
新詩不作寄,乃見子所慎。
向來能如今,豈有得觀釁。
南方歲苦熱,生蝗複饑馑。
憂心日自勞,霜髮應滿鬓。
知予欲東歸,曉夕目不瞬。
貧難久待乏,薄祿藉霑潤。
雖為委吏冗,亦自甘以進。
相望未得親,終朝如抱疹。
宋代:梅尧臣
今日至国门,二子来迎我。
适遇信陵冢,冢棘秋叶堕。
翩翻随人飞,拂马右或左。
谓此独无情,亦与吾意可。
今日至國門,二子來迎我。
适遇信陵冢,冢棘秋葉堕。
翩翻随人飛,拂馬右或左。
謂此獨無情,亦與吾意可。
宋代:梅尧臣
去年燕营巢,衔泥入我庐。
秋归春复来,横被雀所居。
翩然去不较,义者欲与除。
毁覆必伤卯,爱彼此何疏。
乃竢长黄口,逐之宁曰纾。
果得生四雏,卉色头戢如。
後当还燕巢,穿屋不害余。
去年燕營巢,銜泥入我廬。
秋歸春複來,橫被雀所居。
翩然去不較,義者欲與除。
毀覆必傷卯,愛彼此何疏。
乃竢長黃口,逐之甯曰纾。
果得生四雛,卉色頭戢如。
後當還燕巢,穿屋不害餘。
宋代:梅尧臣
黄昏月暗妖鸟鸣,尨然钝质麤豪声。
凭凶自异立屋角,潜事觜吻欲我惊。
岂知惯闻此丑狡,呼集鬼物夸阴狞。
夕盗鸡雏无畏避,曾遭弹射沉泥坑。
汝今病翼未甚愈,还作旧态侵平明。
阳乌曈曈出东海,照汝宜丧胆与精。
何为世人苦憎汝,汝常盗物资已荣。
傥有弓矢勿污辱,杀此非得去恶名。
养雏四三已相似,眼脑实异鸾皇生。
一朝车轮翅堕地,狐鼠入穴枭党烹。
黃昏月暗妖鳥鳴,尨然鈍質麤豪聲。
憑兇自異立屋角,潛事觜吻欲我驚。
豈知慣聞此醜狡,呼集鬼物誇陰獰。
夕盜雞雛無畏避,曾遭彈射沉泥坑。
汝今病翼未甚愈,還作舊态侵平明。
陽烏曈曈出東海,照汝宜喪膽與精。
何為世人苦憎汝,汝常盜物資已榮。
傥有弓矢勿污辱,殺此非得去惡名。
養雛四三已相似,眼腦實異鸾皇生。
一朝車輪翅堕地,狐鼠入穴枭黨烹。
宋代:梅尧臣
暮契出,朝契归,出入未尝逢日晖。
雄雌曾不离钟室,百年刓弊知者稀。
时移世异不改易,俗眼厌旧君前非。
君王万年千年寿,独怜古器与衆违。
昨日霜华厚如雪,百官冻靴朝紫微。
吴王偷就温漏火,始一识之增叹唏。
不知逢逢六街鼓,自此发号通帝闱。
人间钟鼓有多少,多少乱鸣谁肯讥。
暮契出,朝契歸,出入未嘗逢日晖。
雄雌曾不離鐘室,百年刓弊知者稀。
時移世異不改易,俗眼厭舊君前非。
君王萬年千年壽,獨憐古器與衆違。
昨日霜華厚如雪,百官凍靴朝紫微。
吳王偷就溫漏火,始一識之增歎唏。
不知逢逢六街鼓,自此發号通帝闱。
人間鐘鼓有多少,多少亂鳴誰肯譏。
宋代:梅尧臣
应幕海边郡,秋风千里归。
随潮吴榜驶,转浦楚山微。
野橘霜前熟,江螯露下肥。
还家候灵鹊,人想罢鸣机。
應幕海邊郡,秋風千裡歸。
随潮吳榜駛,轉浦楚山微。
野橘霜前熟,江螯露下肥。
還家候靈鵲,人想罷鳴機。
宋代:梅尧臣
春雷不发蛰,秋雷不收声。
向无一日雨,今无一日晴。
昨夕玉女笑,闪闪扬目睛。
雷公与雨师,自取号令明。
舒惨由上天,诞妄推五行。
日月不粒食,安问下土耕。
虽然屋瓦烂,还有地菌生。
损彼以益此,谁能较人情。
尧时不无水,用禹水乃平。
黎民思尧仁,往往见於羹。
犹吾大君意,星火立水衡。
水衡虽努力,岂将雷雨争。
春雷不發蟄,秋雷不收聲。
向無一日雨,今無一日晴。
昨夕玉女笑,閃閃揚目睛。
雷公與雨師,自取号令明。
舒慘由上天,誕妄推五行。
日月不粒食,安問下土耕。
雖然屋瓦爛,還有地菌生。
損彼以益此,誰能較人情。
堯時不無水,用禹水乃平。
黎民思堯仁,往往見於羹。
猶吾大君意,星火立水衡。
水衡雖努力,豈将雷雨争。
宋代:梅尧臣
风枝不动月光午,况是高臺过新雨。
吴客方思千里归,不负洛阳尘与土。
到时水落鳜鲈肥,香稻初炊鲙红缕。
休言羊酪敌莼羹,我亦长吟念东楚。
平胡马嘶谁可留,去去相望富春渚。
風枝不動月光午,況是高臺過新雨。
吳客方思千裡歸,不負洛陽塵與土。
到時水落鳜鲈肥,香稻初炊鲙紅縷。
休言羊酪敵莼羹,我亦長吟念東楚。
平胡馬嘶誰可留,去去相望富春渚。
宋代:梅尧臣
泥滑滑,苦竹冈。
雨萧萧,马上郎。
马蹄凌兢雨又急,此鸟为君应断肠。
泥滑滑,苦竹岡。
雨蕭蕭,馬上郎。
馬蹄淩兢雨又急,此鳥為君應斷腸。
宋代:梅尧臣
秦既并诸侯,斯乃一度量。
铸宝以永传,万世俾勿丧。
精铜不生花,小篆著丞相。
一没咸阳宫,千秋事更王。
陆君居洛城,客有来渭上。
曰因农人耕,发壤破石藏。
遂获此物还,文完字何壮。
始号为皇帝,立语已超旷。
意将愚黔首,衅起危博浪。
其後同玉玺,不随骊山葬。
今蓄於君家,徒尔资奇尚。
物以用为珍,异时皆似妄。
秦既并諸侯,斯乃一度量。
鑄寶以永傳,萬世俾勿喪。
精銅不生花,小篆著丞相。
一沒鹹陽宮,千秋事更王。
陸君居洛城,客有來渭上。
曰因農人耕,發壤破石藏。
遂獲此物還,文完字何壯。
始号為皇帝,立語已超曠。
意将愚黔首,釁起危博浪。
其後同玉玺,不随骊山葬。
今蓄於君家,徒爾資奇尚。
物以用為珍,異時皆似妄。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世称宛陵先生。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称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