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马廷鸾 > 马廷鸾古诗词大全

马廷鸾的诗

本页收录马廷鸾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马廷鸾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马廷鸾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马廷鸾代表作品、或喜欢的马廷鸾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十一月十二夜梦南冠旧友感泣有赋

宋代:马廷鸾

麦秀渐渐禾黍新,清宵梦断泣遗民。
只怜肝脑输宗社,不负当年第一人。

和洁堂见寿十章 其二

宋代:马廷鸾

早知无廊庙,胡不素丘园。
挥手谢世氛,保此中夜存。

用清秋鹤髮翁韵赋小书招洁堂 其一

宋代:马廷鸾

幽居抱孤明,怀古思旧京。
渴望宝连山,老桂不胜清。

挽许秋浦 其四

宋代:马廷鸾

歌骚读尽远游篇,淡日寒空引绋天。
遶浦黄花秋易老,晚香留付子孙贤。

十月二十六日有感

宋代:马廷鸾

宾空后甲再经壬,香断金炉已七春。
四十一年民父母,谁知今日帝乘云。

赠刊字汤生德清

宋代:马廷鸾

岐阳雨渍鎸功石,浯水苔昏颂德碑。
渺渺昊天须有定,烦君椎凿待明时。

无题三首 其二

宋代:马廷鸾

口语甘时心独异,中边甜处味方宜。
诗情合荐东坡老,慙媿当年蜜荔枝。

赠张君 其一

宋代:马廷鸾

世间草隶是云礽,汲冢深埋唤不譍。
五百年间徐骑省,一千年后李阳冰。

饶娥庙祀神歌 其一

宋代:马廷鸾

日吉兮辰良,芳菲菲兮满堂。
蕙殽烝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驾飞龙兮于征,邅吾道兮乡之长城。
波滔滔兮泪盈盈,望汾潭兮磐石横。
仙滩兮扬灵,扬灵兮未极,隠思君兮太息。
朝驰骛兮江之浔,夕弭节兮县西之侧,待娥不来兮使我心恻。

挽李小溪 其二

宋代:马廷鸾

三十年间借一瓻,鹄袍门外欠相携。
降霜御史风稜恶,瞎眼春官日色迷。

感时寄钟信甫

宋代:马廷鸾

子陵滩下立多时,鸥鹭悠悠自识机。
春事都来无半月,一声鶗鴂劝人归。

和洁堂见寿十章 其五

宋代:马廷鸾

大冬严寒至,病骨裹粗纩。
羸然祝鸡翁,不识山中相。

和洁堂见寿十章 其一

宋代:马廷鸾

老色上尺宅,灵气亏三田。
怀我长房翁,授汝鸡犬仙。

用清秋鹤髮翁韵赋小书招洁堂 其五

宋代:马廷鸾

庭草无言绿,林花取意红。
因之酌茅柴,招唤西邻翁。

仰和皇太子殿下明禋庆成诗韵 其三

宋代:马廷鸾

鸣銮回紫禁,步玉捧宸旒。
肆眚遵虞典,欢传十二州。

谢龙山惠柱杖并求石铫四首 其一

宋代:马廷鸾

山窗闲笏倦支颐,出户犹嗟拟步迟。
万事一条横楖栗,缘坡穿径走如驰。

和洁堂见寿十章 其一○

宋代:马廷鸾

祝公千龄寿,小我五月生。
如何山林藁,得并江汉英。

用清秋鹤髮翁韵赋小书招洁堂 其二

宋代:马廷鸾

月照窗炯炯,虫鸣室幽幽。
策杖柴门晓,菰蒲半沼秋。

方氏临清堂二首 其二

宋代:马廷鸾

陶翁归计已成迟,未折腰前好赋诗。
到底尚称千载士,高人拈向此中题。

创木行

宋代:马廷鸾

矫首昂霄上,刳心泣露余。
高门封植旧,暴客斧斤初。
斲作有瑕玉,创为无用樗。
终当宿威凤,勿为汝欷歔。

梓潼帝君祠

宋代:马廷鸾

梁山剑阁横岷嶓,梓潼七曲高嵯峨。
真人初基斧画河,灵君受职山之阿。
丹碧岌嶪龙虎呵,拄天功业石可磨。
江流滔滔东逝波,灵之来兮自江沱。
结屋兮奉祠,酿桂兮羞芝。
神格思兮士曰时,跃渊兮天飞。
冠若箕兮剑拄颐,长策用兮奇谋施,敌北遁兮灵西归。
锦幡兮宝盖,导霓旌兮驾玉螭。
吾言非夸兮,神之听之。

九月十九夜纪梦

宋代:马廷鸾

堪嗟劫运永嘉末,忽梦清风干道初。
二十年间闲处士,可能身世得同渠。

和许膝啸韵 其二

宋代:马廷鸾

前年儤直玉堂庐,下直归迟母倚闾。
早识千钟误三釜,斑衣换得锦衣无。

纪梦

宋代:马廷鸾

白日青天一鉅儒,清宵入梦忽蘧蘧。
觉来勐省戊申疏,曾说中原乱易除。

和洁堂见寿十章 其四

宋代:马廷鸾

风雨倾燕巢,波涛涨鲸海。
茅檐得此生,其谁为尔宰。

马廷鸾简介

马廷鸾简介资料 马廷鸾(一二二二~一二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一八《老学道院记》“着雍困敦(戊子,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之岁,余年六十有七”推算),字翔仲,晚年号玩芳病叟,饶州乐平(今属江西)人。端临父。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进士,调池州教授。开庆元年(一二五九)召为校书郎。景定四年(一二六三)进中书舍人。五年,迁礼部侍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签书枢密院事。五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八年,因与贾似道不合,九疏乞罢。九年,为浙东安抚使、知绍兴府。十年,辞免,奉祠(《宋史》卷四七《瀛国公本纪》)。至元二十六年卒。着有《玩芳集》、《木心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碧梧玩芳集》二十四卷,今人续辑《碧梧玩芳诗余》一卷。《宋史》卷四一四有传。 马廷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以及《永乐大典》、《诗渊》所收诗。另辑得集外诗编为第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