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本中的诗
本页收录吕本中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吕本中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吕本中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吕本中代表作品、或喜欢的吕本中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吕本中
我居江东,惟信之州。
子来自南,而与我游。
问其所友,一时之秀。
其兄韫德,亦既有就。
子学既立,子志甚远。
何以终之,止在不倦。
贫贱勿厌,自然无闷。
富贵勿羡,害德之本。
彼古之人,能圣与仁。
我胡不能,叹其绝尘。
今子归矣,岁亦有秋。
何以告子,惟圣之求。
水流有源,木生有根。
惟源与根,入德之门。
求圣根源,惟正之守。
正之不守,弃师背友。
丝毫之僞,勿萌于心。
无有内外,亦无浅深。
由此则圣,舍此则病。
是以君子,所守先正。
于以赠别,亦以自警。
为别后思,且以三省。
我居江東,惟信之州。
子來自南,而與我遊。
問其所友,一時之秀。
其兄韫德,亦既有就。
子學既立,子志甚遠。
何以終之,止在不倦。
貧賤勿厭,自然無悶。
富貴勿羨,害德之本。
彼古之人,能聖與仁。
我胡不能,歎其絕塵。
今子歸矣,歲亦有秋。
何以告子,惟聖之求。
水流有源,木生有根。
惟源與根,入德之門。
求聖根源,惟正之守。
正之不守,棄師背友。
絲毫之僞,勿萌于心。
無有内外,亦無淺深。
由此則聖,舍此則病。
是以君子,所守先正。
于以贈别,亦以自警。
為别後思,且以三省。
宋代:吕本中
往来湖海一扁舟,汴水多情日自流。
已去淮山三百里,主人无念客无忧。
往來湖海一扁舟,汴水多情日自流。
已去淮山三百裡,主人無念客無憂。
宋代:吕本中
北风吹霜夜如雪,江城草木冻欲折。
病夫袖手无所为,一坐临川已三月。
忽蒙妙句起衰惫,顿觉和气生毛髮。
公能忘机我亦倦,不待曼殊见摩诘。
画图是非久未解,况保长年不磨灭。
请公置画莫多求,要与时人除爱渇。
北風吹霜夜如雪,江城草木凍欲折。
病夫袖手無所為,一坐臨川已三月。
忽蒙妙句起衰憊,頓覺和氣生毛髮。
公能忘機我亦倦,不待曼殊見摩诘。
畫圖是非久未解,況保長年不磨滅。
請公置畫莫多求,要與時人除愛渇。
宋代:吕本中
七年避胡尘,无复少年事。
适从岭外归,眼病不识字。
尚幸戎马间,得见此数士。
蔡童南城杰,所养盖有自。
两谢名家子,学已前作似。
相逢眼暂明,已足慰迟暮。
如何捨我去,使我起千虑。
江深羽檄繁,况此日月骛。
犹余大谢留,与我相近住。
风霜渺墟落,泥土暗道路。
得无经此别,各复走他处。
期君则甚远,苦语不厌屡。
微言恐遂绝,其谁与调护。
要当发愤求,不欲侥倖遇。
圣门极坦平,渠自有回互。
河清倘有期,未死或可俟。
七年避胡塵,無複少年事。
适從嶺外歸,眼病不識字。
尚幸戎馬間,得見此數士。
蔡童南城傑,所養蓋有自。
兩謝名家子,學已前作似。
相逢眼暫明,已足慰遲暮。
如何捨我去,使我起千慮。
江深羽檄繁,況此日月骛。
猶餘大謝留,與我相近住。
風霜渺墟落,泥土暗道路。
得無經此别,各複走他處。
期君則甚遠,苦語不厭屢。
微言恐遂絕,其誰與調護。
要當發憤求,不欲僥倖遇。
聖門極坦平,渠自有回互。
河清倘有期,未死或可俟。
宋代:吕本中
东风被泽国,君有千里行。
送君不能远,宿昔春水生。
胡马污中原,旁淮多贼城。
即今江南岸,盗贼犹纵横。
颇闻闽粤静,农民方及耕。
雪峰佳主人,况欲屣履迎。
两公与谈道,正欲平其衡。
但见演若头,自然心地明。
云何未览镜,便欲其流清。
君行可语此,勿忧儿女惊。
鄙夫牙齿缺,苦遭尘事撄。
七年忧奔走,一饱费经营。
野鹤出笼飞,尚须完翅翎。
今者与君别,故乡他日情。
新诗见万一,庶用託同盟。
東風被澤國,君有千裡行。
送君不能遠,宿昔春水生。
胡馬污中原,旁淮多賊城。
即今江南岸,盜賊猶縱橫。
頗聞閩粵靜,農民方及耕。
雪峰佳主人,況欲屣履迎。
兩公與談道,正欲平其衡。
但見演若頭,自然心地明。
雲何未覽鏡,便欲其流清。
君行可語此,勿憂兒女驚。
鄙夫牙齒缺,苦遭塵事撄。
七年憂奔走,一飽費經營。
野鶴出籠飛,尚須完翅翎。
今者與君别,故鄉他日情。
新詩見萬一,庶用託同盟。
宋代:吕本中
西风着人尘满襟,江山纵近难追寻。
当年写此数幅妙,坐使几案频登临。
断云黤惨出古寺,远岸杳霭连荒岑。
渔舟荡漾江路晚,烟雨濛笼山店阴。
已知落笔气象古,一任世间消息沈。
最怜霜榦倚长石,不待岁久成枯林。
知公此中兴不浅,此画故能留意深。
只今燕坐一室里,尚费从来长短吟。
诗成掩卷坐秋晚,一唱三嘆求遗音。
西風着人塵滿襟,江山縱近難追尋。
當年寫此數幅妙,坐使幾案頻登臨。
斷雲黤慘出古寺,遠岸杳霭連荒岑。
漁舟蕩漾江路晚,煙雨濛籠山店陰。
已知落筆氣象古,一任世間消息沈。
最憐霜榦倚長石,不待歲久成枯林。
知公此中興不淺,此畫故能留意深。
隻今燕坐一室裡,尚費從來長短吟。
詩成掩卷坐秋晚,一唱三嘆求遺音。
宋代:吕本中
未愈俱生疾,空怀宿昔忧。
时因发孤兴,尚足慰穷愁。
月落初无念,花开不自由。
如何雁南乡,不共水东流。
未愈俱生疾,空懷宿昔憂。
時因發孤興,尚足慰窮愁。
月落初無念,花開不自由。
如何雁南鄉,不共水東流。
宋代:吕本中
老来疾病与时添,苦怕香醪如蜜甜。
安得泻缾清似水,主人应未笑无厌。
老來疾病與時添,苦怕香醪如蜜甜。
安得瀉缾清似水,主人應未笑無厭。
宋代:吕本中
岭外三年避贼忙,法轮元不下禅床。
君归却说岭南事,瘴暑作时君自凉。
嶺外三年避賊忙,法輪元不下禅床。
君歸卻說嶺南事,瘴暑作時君自涼。
宋代:吕本中
暑退园林物物新,过溪风好月初晨。
酒壶茶具偏宜坐,细草残花别是春。
但得主人令客醉,不辞秋冷和诗频。
从来礼节生疏放,见我狂歌意自亲。
暑退園林物物新,過溪風好月初晨。
酒壺茶具偏宜坐,細草殘花别是春。
但得主人令客醉,不辭秋冷和詩頻。
從來禮節生疏放,見我狂歌意自親。
宋代:吕本中
扫除炎暑脱氛埃,色似菊花香似梅。
知是西风要清赏,少留阴雨候晴开。
掃除炎暑脫氛埃,色似菊花香似梅。
知是西風要清賞,少留陰雨候晴開。
宋代:吕本中
问渠褰裳欲何往,彷徨徙倚沧波上。
至人入水固不濡,何以有此恐怖状。
我知摩诘意未真,欲以笔端调世人。
此水此渡俱非实,摩诘亦未尝下笔。
孙郎宝藏今几年,往来周旋兵火间。
世人险阻更百难,彼渡水者安如山。
请君但作如此观,莫更思维寻笔端。
問渠褰裳欲何往,彷徨徙倚滄波上。
至人入水固不濡,何以有此恐怖狀。
我知摩诘意未真,欲以筆端調世人。
此水此渡俱非實,摩诘亦未嘗下筆。
孫郎寶藏今幾年,往來周旋兵火間。
世人險阻更百難,彼渡水者安如山。
請君但作如此觀,莫更思維尋筆端。
宋代:吕本中
将军相继出天山,汉主吞胡意未阑。
本自无心接宾客,故人犹有一任安。
将軍相繼出天山,漢主吞胡意未闌。
本自無心接賓客,故人猶有一任安。
宋代:吕本中
王人长年闲,柴户终日闭。
虽云伴我懒,常有跋扈志。
端如在笼鹤,又若伏枥骥。
举首望道路,久欲从此逝。
恨无陆探微,写此师子戏。
如何尚摇尾,更作求食计。
王人長年閑,柴戶終日閉。
雖雲伴我懶,常有跋扈志。
端如在籠鶴,又若伏枥骥。
舉首望道路,久欲從此逝。
恨無陸探微,寫此師子戲。
如何尚搖尾,更作求食計。
宋代:吕本中
留臺无恙日,乐善出诚心。
文采不复见,声名空至今。
半生资内助,三叹有遗音。
抚事思前辈,于谁觅断金。
留臺無恙日,樂善出誠心。
文采不複見,聲名空至今。
半生資内助,三歎有遺音。
撫事思前輩,于誰覓斷金。
宋代:吕本中
本无俗事可装怀,药圃花栏应手栽。
乘兴聊陪野僧坐,赏心时许故人来。
顿令此地成三绝,不为它乡赋七哀。
钟鼎山林两无碍,豫章须是栋梁材。
本無俗事可裝懷,藥圃花欄應手栽。
乘興聊陪野僧坐,賞心時許故人來。
頓令此地成三絕,不為它鄉賦七哀。
鐘鼎山林兩無礙,豫章須是棟梁材。
宋代:吕本中
朝为事所夺,莫为饥所驱。
不知六合间,何人能自如。
永新段夫子,屋小心有余。
教之有家法,逃禅犹作书。
朝為事所奪,莫為饑所驅。
不知六合間,何人能自如。
永新段夫子,屋小心有餘。
教之有家法,逃禅猶作書。
宋代:吕本中
闾巷经鏖战,空余池上亭。
檐楹镞可拾,草木血犹腥。
云汉悲鸿雁,郊原媿鹡鸰。
白头两兄弟,各未保残龄。
闾巷經鏖戰,空餘池上亭。
檐楹镞可拾,草木血猶腥。
雲漢悲鴻雁,郊原媿鹡鸰。
白頭兩兄弟,各未保殘齡。
宋代:吕本中
岁月忽已过,羁穷非独今。
稻塍分白水,月影上清阴。
畎亩平生事,江湖他日心。
相过无百步,犹觉费追寻。
歲月忽已過,羁窮非獨今。
稻塍分白水,月影上清陰。
畎畝平生事,江湖他日心。
相過無百步,猶覺費追尋。
宋代:吕本中
歙溪孕石成縠纹,歙山松煤烟入云。
敲冰落手卷盈轴,顿使几案生清芬。
魏侯哦诗日更好,静到溪山未枯藁。
肯分三物到幽人,不留自起太玄草。
歙溪孕石成縠紋,歙山松煤煙入雲。
敲冰落手卷盈軸,頓使幾案生清芬。
魏侯哦詩日更好,靜到溪山未枯藁。
肯分三物到幽人,不留自起太玄草。
宋代:吕本中
北归住江西,尘事日窘束。
两公时踵门,高谊已绝俗。
空房拥残火,更许相就宿。
不嫌寒无氊,肯厌饭脱粟。
北歸住江西,塵事日窘束。
兩公時踵門,高誼已絕俗。
空房擁殘火,更許相就宿。
不嫌寒無氊,肯厭飯脫粟。
宋代:吕本中
强欲驰驱老不宜,故人虽在费相思。
祗应大府多还往,职事虽忙不废诗。
強欲馳驅老不宜,故人雖在費相思。
祗應大府多還往,職事雖忙不廢詩。
宋代:吕本中
白酒因循久绝倾,小诗聊复赠君行。
故人若问庵中事,但道春来太瘦生。
白酒因循久絕傾,小詩聊複贈君行。
故人若問庵中事,但道春來太瘦生。
宋代:吕本中
昔日翺翔雨露边,已将勲业画凌烟。
便寻松菊同元亮,不访丹砂学稚川。
可但海山胜绿野,颇知风物似平泉。
小园只在虚窗外,佳处常当几杖前。
昔日翺翔雨露邊,已将勲業畫淩煙。
便尋松菊同元亮,不訪丹砂學稚川。
可但海山勝綠野,頗知風物似平泉。
小園隻在虛窗外,佳處常當幾杖前。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仁宗朝宰相吕夷简玄孙,哲宗元祐年间宰相吕公著曾孙,荥阳先生吕希哲孙,南宋东莱郡侯吕好问子。宋代诗人、词人、道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