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仪的诗
本页收录李之仪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李之仪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李之仪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李之仪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李之仪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李之仪
记得金樽特地开,举头新岁又重来。
银潢已分经年隔,玉节犹期旧腊回。
千汲浪迷云表梦,百分愁寄烛残杯。
醉乡谁谓无消息,已觉歌声傍落梅。
記得金樽特地開,舉頭新歲又重來。
銀潢已分經年隔,玉節猶期舊臘回。
千汲浪迷雲表夢,百分愁寄燭殘杯。
醉鄉誰謂無消息,已覺歌聲傍落梅。
宋代:李之仪
萧寺经行旧,骚人趣尚幽。
从来不妄许,相见若为愁。
税驾终何地,乘桴可共舟。
感君诗有味,老去复谁求。
蕭寺經行舊,騷人趣尚幽。
從來不妄許,相見若為愁。
稅駕終何地,乘桴可共舟。
感君詩有味,老去複誰求。
宋代:李之仪
野老形容,公子刷砑。
谓俗则数珠挂于臂上,谓僧则髭鬚满于颔下。
以我为牛则为之牛,以我为马则为之马。
不妨随俗流通,何必分真辨假。
野老形容,公子刷砑。
謂俗則數珠挂于臂上,謂僧則髭鬚滿于颔下。
以我為牛則為之牛,以我為馬則為之馬。
不妨随俗流通,何必分真辨假。
宋代:李之仪
洞天名此山,于此实第八。
东将秦岳连,西与岷峨轧。
磴道端可通,足亦若相戛。
我欲踵其武,苔径特见滑。
屡试辄复却,宛似物初遏。
周行半天下,是等三四阅。
有无终可疑,雷同慙小黠。
退之固颉顽,桃源盖强说。
卒谓武陵传,何殊眼着楔。
孔子亦猎较,此理信难辍。
洞天名此山,于此實第八。
東将秦嶽連,西與岷峨軋。
磴道端可通,足亦若相戛。
我欲踵其武,苔徑特見滑。
屢試辄複卻,宛似物初遏。
周行半天下,是等三四閱。
有無終可疑,雷同慙小黠。
退之固颉頑,桃源蓋強說。
卒謂武陵傳,何殊眼着楔。
孔子亦獵較,此理信難辍。
宋代:李之仪
泓渟宿寒藻,正占山一曲。
平时常湛然,抚掌珠可掬。
喜怒去千里,气类若相属。
如何辄示异,乃尔分迟速。
霜风鼓橐籥,岩树响丝竹。
语出若有答,路转疑绝续。
幽寻力恨短,博採日苦促。
便拟寄无余,捨策遂留宿。
泓渟宿寒藻,正占山一曲。
平時常湛然,撫掌珠可掬。
喜怒去千裡,氣類若相屬。
如何辄示異,乃爾分遲速。
霜風鼓橐籥,岩樹響絲竹。
語出若有答,路轉疑絕續。
幽尋力恨短,博採日苦促。
便拟寄無餘,捨策遂留宿。
宋代:李之仪
华屋暂离星斗,沧江归弄波涛。
可得遽通来信,便知却整还舠。
華屋暫離星鬥,滄江歸弄波濤。
可得遽通來信,便知卻整還舠。
宋代:李之仪
朝从空儋出,莫逐頳顔归。
既谢爨无烟,此外将何为。
堂堂十六年,子孙反无依。
莫作如是见,随遇聊差池。
朝從空儋出,莫逐頳顔歸。
既謝爨無煙,此外将何為。
堂堂十六年,子孫反無依。
莫作如是見,随遇聊差池。
宋代:李之仪
凌空登白纻,此地与云齐。
一览衆山小,方知人世低。
暂留蝴蝶梦,终负杜鹃啼。
回向禅关客,何当别有梯。
淩空登白纻,此地與雲齊。
一覽衆山小,方知人世低。
暫留蝴蝶夢,終負杜鵑啼。
回向禅關客,何當别有梯。
宋代:李之仪
修车浸种一番忙,肚热邻家见早秧。
饱饭未惊心已饱,方知生计要商量。
修車浸種一番忙,肚熱鄰家見早秧。
飽飯未驚心已飽,方知生計要商量。
宋代:李之仪
纷纷作客不归来,树本无根何处栽。
弹指未应超十地,重重楼阁一时开。
紛紛作客不歸來,樹本無根何處栽。
彈指未應超十地,重重樓閣一時開。
宋代:李之仪
昂昂野鹤固难羣,皎皎冰壶不受尘。
一笑每逢青眼旧,多情空愧白头新。
西风未用高纨扇,东道应容岸角巾。
珍重长谣倚云瑟,潇湘谁是赏音人。
昂昂野鶴固難羣,皎皎冰壺不受塵。
一笑每逢青眼舊,多情空愧白頭新。
西風未用高纨扇,東道應容岸角巾。
珍重長謠倚雲瑟,潇湘誰是賞音人。
宋代:李之仪
千年老木根半拔,叉牙枯枝鬭金铁。
苍鹰见鷄岂复捨,伺隙必拿将雷掣。
鷄知不免怖且死,铜觜窥鹰反噪聒。
阴风惨惨天为改,杀气凭陵欲翻海。
画工已证三昧因,造化精神智能采。
江南山水多异人,遁迹往往随风尘。
等闲应现非一化,流落终为绝世珍。
王公盛德天下归,想见干兴天圣时。
进贤退佞乃所嗜,不使异趣侵毫釐。
喻公为鹰固不可,排击奸邪力尤果。
开图凛凛毛髮惊,滞蔚顿摅如破锁。
公孙胜致有余风,十年凈土常相同。
拟借传摹应见从,意欲因画时见公。
千年老木根半拔,叉牙枯枝鬭金鐵。
蒼鷹見鷄豈複捨,伺隙必拿将雷掣。
鷄知不免怖且死,銅觜窺鷹反噪聒。
陰風慘慘天為改,殺氣憑陵欲翻海。
畫工已證三昧因,造化精神智能采。
江南山水多異人,遁迹往往随風塵。
等閑應現非一化,流落終為絕世珍。
王公盛德天下歸,想見幹興天聖時。
進賢退佞乃所嗜,不使異趣侵毫釐。
喻公為鷹固不可,排擊奸邪力尤果。
開圖凜凜毛髮驚,滞蔚頓摅如破鎖。
公孫勝緻有餘風,十年凈土常相同。
拟借傳摹應見從,意欲因畫時見公。
宋代:李之仪
秋热春寒花不老,云浓日薄雨频收。
共言今岁鱼偏熟,旧网须教展一筹。
秋熱春寒花不老,雲濃日薄雨頻收。
共言今歲魚偏熟,舊網須教展一籌。
宋代:李之仪
十仞惊湍拂面寒,恐人如在百胜竿。
飞云舞鹤形容处,英爽端疑共此看。
十仞驚湍拂面寒,恐人如在百勝竿。
飛雲舞鶴形容處,英爽端疑共此看。
宋代:李之仪
法不孤起,随处有人。
一花既开,无地不春。
现满月相,转大法轮。
似雷雨作解,如山川出云。
不向人偏衫襟里喫饭,而于孤峰顶上化身。
法不孤起,随處有人。
一花既開,無地不春。
現滿月相,轉大法輪。
似雷雨作解,如山川出雲。
不向人偏衫襟裡喫飯,而于孤峰頂上化身。
宋代:李之仪
一住姑熟溪头,三据宝华玉座。
草木无不沾恩,缁素几多证果。
世人尽爱西菴璞,谁知屡试红炉火。
虽然觌面相呈,也要从头觑破。
咄,钝置杀人。
一住姑熟溪頭,三據寶華玉座。
草木無不沾恩,缁素幾多證果。
世人盡愛西菴璞,誰知屢試紅爐火。
雖然觌面相呈,也要從頭觑破。
咄,鈍置殺人。
宋代:李之仪
檐间百啭已鶑声,枕上千山尚未明。
老去只知难得睡,儿童何用报阴晴。
檐間百啭已鶑聲,枕上千山尚未明。
老去隻知難得睡,兒童何用報陰晴。
宋代:李之仪
谢庭兰玉旧闻名,早岁风流接二兄。
白璧无瑕尊士望,青云有路蔼乡评。
箪瓢弗改真天乐,簪绂相高半学生。
授馆不为经宿去,知心黄宪异袁闳。
謝庭蘭玉舊聞名,早歲風流接二兄。
白璧無瑕尊士望,青雲有路藹鄉評。
箪瓢弗改真天樂,簪绂相高半學生。
授館不為經宿去,知心黃憲異袁闳。
宋代:李之仪
佳禽百啭不惊风,午日濛濛睡眼中。
几片犹飞残腊白,数枝初见出墙红。
低回节物怜迁客,漂泊生涯难老翁。
多谢春光相击拂,一樽倾倒许谁同。
佳禽百啭不驚風,午日濛濛睡眼中。
幾片猶飛殘臘白,數枝初見出牆紅。
低回節物憐遷客,漂泊生涯難老翁。
多謝春光相擊拂,一樽傾倒許誰同。
宋代:李之仪
前日报君明日行,强凭诗句写离情。
悬知北海经旬别,须滞韶山半日程。
环席已甘搀上首,余垒应不负同倾。
预期一笑东门外,剩记樽前醉里声。
前日報君明日行,強憑詩句寫離情。
懸知北海經旬别,須滞韶山半日程。
環席已甘攙上首,餘壘應不負同傾。
預期一笑東門外,剩記樽前醉裡聲。
宋代:李之仪
因缘时节本相期,只恐蹉跎醉似泥。
洗尽从前留意处,何忧金臂不提携。
因緣時節本相期,隻恐蹉跎醉似泥。
洗盡從前留意處,何憂金臂不提攜。
宋代:李之仪
旱日能诗传信,新来投笔从班。
身世且依魏阙,烟云休恋钟山。
旱日能詩傳信,新來投筆從班。
身世且依魏阙,煙雲休戀鐘山。
宋代:李之仪
钻龟打瓦不曾休,金注昏人岂自由。
谁谓纯诚无感格,会逢公议报私雠。
鑽龜打瓦不曾休,金注昏人豈自由。
誰謂純誠無感格,會逢公議報私雠。
宋代:李之仪
寻春何惜驻征鞍,只怕春归不怕寒。
故国山川无限思,我来仍得雨中看。
尋春何惜駐征鞍,隻怕春歸不怕寒。
故國山川無限思,我來仍得雨中看。
宋代:李之仪
锡羡来经世,储休表降神。
云间瞻鸑鷟,天上识麒麟。
藴藉三冬学,形容万古春。
班庭倾玉笋,镇庙契金人。
帝载熙明格,朝签绝拟伦。
渊源参密幄,同德在斯民。
有作皆前用,无言不绪陈。
光华荣斝寿,蕃锡会昌辰。
宠接张侯异,年颁卫武均。
江干空引睇,无路袭余尘。
錫羨來經世,儲休表降神。
雲間瞻鸑鷟,天上識麒麟。
藴藉三冬學,形容萬古春。
班庭傾玉筍,鎮廟契金人。
帝載熙明格,朝簽絕拟倫。
淵源參密幄,同德在斯民。
有作皆前用,無言不緒陳。
光華榮斝壽,蕃錫會昌辰。
寵接張侯異,年頒衛武均。
江幹空引睇,無路襲餘塵。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其以尺牍擅名,亦能诗,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