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李昭玘 > 李昭玘古诗词大全

李昭玘的诗

本页收录李昭玘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李昭玘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李昭玘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李昭玘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李昭玘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髮白有感

宋代:李昭玘

剪媙无多日,星星已数茎。
不空年可讳,端与事俱生。
安得马肝石,未尝甘露羹。
有情怜陆展,解与小儿争。

春日游金明池

宋代:李昭玘

日有江湖思,坐无车马尘。
横桥自照水,啼鸟不惊人。
辇路晴飞絮,宫门暗锁春。
多情老园吏,洒地喜相亲。

雨后二篇 其二

宋代:李昭玘

一气不自息,四时如转丸。
月流天宇静,风掠叶声干。
纨扇已谢事,莎虫将戒寒。
登临偶有得,不复计悲欢。

无咎哀辞二首 其二

宋代:李昭玘

才屈千人未易量,妙年文采已飞扬。
终身祇得一麾守,后日空留万丈光。
风驭不来成寂绝,玉楼何在隔苍茫。
可堪回首鱼峰路,满崦青松照夕阳。

子常生日无以为寿偶得团茶一餠因书拙诗一首藉之以献

宋代:李昭玘

比年方贡竞珍藏,肤理丰腴紫璧光。
虬膂左回分绝格,蒻衣十袭护新香。
贵人恩泽纔浮赐,俗骨尘埃不合尝。
愿作诗翁千岁寿,乘风聊复发清狂。

弔刘孝嗣

宋代:李昭玘

富贵从来一羽轻,胸中万卷复何营。
囊钱尽处布衾短,谤焰息时坟草生。
一日得行须有命,百年不死是高名。
瑶琴挂壁凝尘满,无复当年流水声。

又戏赠汉臣

宋代:李昭玘

萧散官资近十千,不须亲旧祝无权。
虎头食肉非虚语,可待谁人报有年。

观画

宋代:李昭玘

梦泽正天寒,南峰带秋色。
诗人句不尽,余意传粉墨。
年来两眼昏,吏牍苦侵迫。
明窗展横素,刮膜谢砭石。
往时蓬莱宫,图画灿东壁。
拾遗老阴峭,思训丽春碧。
经年一过眼,行绕不暇食。
太行逢李生,笔势妙思索。
未成真营丘,不俗已高格。
安得十万钱,尽致鹅溪白。
不须念衣裘,䃜灰日滋殖。
写我江湖心,浩荡满千尺。

御试宿集英殿雨过有作呈敏甫学士

宋代:李昭玘

朝寒生广陌,宿雨涨方池。
雾柳和鸦重,风帘为燕欹。
□□□□□,□□□□□。
多才恶摩诘,无日不成诗。

道中书怀三首 其一

宋代:李昭玘

竹树出平岸,人家藏远烟。
片帆云度水,双桨雁随船。
绿变春回地,寒生雨后天。
前途尽佳境,得意且留连。

摘果

宋代:李昭玘

霜静百果熟,採摘将荐新。
贮之黄金盘,绚烂如星陈。
苞縢待嘉客,培溉昔已勤。
君子务种德,所成非一身。
公家有令恩,饤坐多惊人。
纍纍万石富,长笑木奴贫。

赠汉老姪琴

宋代:李昭玘

邹峄孤桐不可寻,汧公旧斲万黄金。
顾余久有沈舟志,知子尝怀欲炙心。
便好安弦求妙趣,不须变雅作新音。
席间弟子来倾耳,为问何人属意深。

北园书事三首 其二

宋代:李昭玘

得丧有万理,古今犹一区。
鹤凫元自足,蛮触竟同枯。

赠汉臣

宋代:李昭玘

夫子以贫病,终身复冻饥。
捉衿无可揽,数米不成炊。
何以谢蟋蟀,独能留扊扅。
徒劳问仓扁,王老是良医。

次韵庭玉弟暮春作

宋代:李昭玘

小雨廉纤春欲归,桃花吹尽燕来迟。
闭门却有宜人处,帘幕阴阴睡起时。

病中闻雨

宋代:李昭玘

官居寥落禁门东,秋满长安一夜风。
老病不眠成展转,五更钟鼓雨声中。

睡起

宋代:李昭玘

病夫无酒破春愁,扫榻焚香作睡谋。
梦觉不知身是蝶,午鷄声里思悠悠。

泊扬州城外

宋代:李昭玘

地占东南会,舟浮百货通。
惺忪喜淮粲,啁哳困吴农。
春唤雁俱北,水将人更东。
吾庐杳何在,天末暮霞红。

寇彦时自歷下归携古铁刀白石压尺见赠因以二诗答之 古铁刀

宋代:李昭玘

战地久埋没,洪炉为再烧。
曾因土花缺,不逐血魂销。
拟借庖丁手,宁悬笔吏腰。
柔铅勿多忌,一割定相饶。

中顶

宋代:李昭玘

策足穿云表,都无几尺天。
人寰莽何在,万里一荒烟。

北园书事三首 其一

宋代:李昭玘

葛巾茅屋自为娱,门掩槐阴长夏初。
聒聒难休鸠唤妇,飞飞不定燕将雏。
绕池曳策携双鹤,架水浇花课小奴。
麦饭满瓯葵数筯,丁宁车马肯来无。

舟行阻雨

宋代:李昭玘

暮雨来何急,乘时助发生。
水边千树暗,篷底一灯明。
半夜起乡思,空陂闻雁声。
春风故留客,不为阻归程。

赠盱眙令王邦直

宋代:李昭玘

樽酒留连淮水边,一灯相对共茫然。
退闲得计我华髮,抚字有声君壮年。
幸有高情种松竹,可无余思落淮川。
南金不用充行赆,古锦囊中乞数篇。

寇彦时自歷下归携古铁刀白石压尺见赠因以二诗答之 白石压尺

宋代:李昭玘

素质并琳瑯,磨礲若截肪。
动摇风莫虑,点污墨须防。
色带泉流润,声含磬韵长。
愿登青玉案,时助写云章。

北园偶成二首 其二

宋代:李昭玘

酒昏便书榻,诗瘦怯寒葅。
志大怀千驷,功高忆五湖。
□□□□□,□□□□□。
何如一盃粥,晴日照吾庐。

李昭玘简介

李昭玘简介资料 李昭玘(?~一一二六),字成季,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五),任徐州教授。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自祕书省正字除校书郎(《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五)。通判潞州,入为祕书丞、开封府推官。出提点永兴、京西、京东路刑狱。徽宗立,召为右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出知沧州。崇宁初,入党籍,居闲十五年,自号乐静先生。钦宗靖康元年,以起居舍人召,未赴而卒。有《乐静集》三十卷传世,其中诗四卷,而今存各本均缺第二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李昭玘诗,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陆心源藏抄本(简称清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补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