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刘过 > 刘过古诗词大全

刘过的诗

本页收录刘过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刘过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刘过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刘过代表作品、或喜欢的刘过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上益公十绝为寿 玄鹤

宋代:刘过

缑山橘井与青田,驱策风云友列仙。
名号横空心万里,九臯声动九重天。

阙景初进纳长安相值于西采石话及家事因与对酌

宋代:刘过

未有还家策,故乡吾太和。
龙洲沙石健,快阁水云多。
场屋科名累,江湖岁月磨。
茅柴一杯酒,相对奈愁何。

送许阎二兄归岳阳

宋代:刘过

岳鄂旧游处,重来岁月更。
联翩识吾友,邂逅慰平生。
风送故人远,槐催举子惊。
扁舟更珍重,万里莫留行。

闲步

宋代:刘过

山径无人鸟篆沙,杖藜闲看摘新茶。
锦綳委地笋翻箨,黄玉满林松带花。

梅花 其二

宋代:刘过

香气恼人休不得,荒林月里夜相过。
花应笑客有底急,客若不来花奈何。

上益公十绝为寿 苍官

宋代:刘过

东封已受大夫封,又入丁公吉梦中。
祗道济时作舟楫,茯神尤有济人功。

元宵偶书

宋代:刘过

磊落东游客,磨跎但过僧。
有怀千不足,自顾百无能。
旧日名城酒,他时梦境灯。
放歌声激烈,醉倒睡腾腾。

醉中偶成

宋代:刘过

小院蒲萄月架东,舞腰忙趁鼓声雄。
诗成彩笔分题后,人在金钗赌令中。
秋叶冷吟风浩荡,晚林烘透日玲珑。
腰间若佩滁州印,定有人唿作醉翁。

游清潭吕资益蟠谷十绝 饮绿

宋代:刘过

野花红白倚岩开,只可临风自一杯。
谨莫放教公子见,恐携窈窕入笼来。

过无锡见李元德祭酒 其二

宋代:刘过

高门扫日鸣珂里,吹竹弹丝煖响中。
寂寞一区如此宅,世间却有两扬雄。

寄沈仲居进三国志 其一

宋代:刘过

十年铅椠鬓丝秋,独抱成书四海游。
三国诸人应梦里,一番公案又从头。

代吴守与赵侯为寿 其三

宋代:刘过

虎头燕颔足奇谋,玉帐兵形象水流。
此去关河应不远,上方拟筑望英楼。

赠永嘉张相士

宋代:刘过

青城游遍蜀中山,归看公卿饱已谙。
桀骜稍能儿德祖,兴亡何阙百曹参。
诸公富贵纸上语,满座风雷终日谈。
我似北人君记取,偶然留滞在东南。

呈徐侍郎兼寄辛幼安 其二

宋代:刘过

猿臂将军战不休,当时部曲已封侯。
夜深忽梦燕山月,犹幸君王晚更收。

同许从道登琼翠阁

宋代:刘过

清潭石洞游俱徧,最后来寻此阁遨。
树木满林成芘荫,溪山围县恰週遭。
结交有味贫何害,薄酒虽村饮亦豪。
明日重阳吾未去,更于何处可登高。

赏心亭

宋代:刘过

何人将我此来游,白鹭那知客有愁。
如子矜持山玉立,似予迂阔水盘洲。
尘襟抖擞风云入,石刻摩挲岁月流。
惆怅谪仙鸾驭远,离离别恨黯滩头。

和都干并柬允道

宋代:刘过

老子声名旧白眉,客窗相款话心时。
相犹忘我吾无法,骨已换仙君有诗。
莼菜羹香春冉冉,鹿游臺上草离离。
一樽吊古平章看,未羡君王郡牧麾。

咏余商卿栀子花

宋代:刘过

香不求知色自然,朝来何许雪华鲜。
如行佛国参知识,未嫁仙姿益凈娟。
梅子已黄犹夜雨,客游方倦作春眠。
地卑山近征衣润,不费熏炉一炷烟。

上吴居父 其一

宋代:刘过

时平无事清吟好,卫霍贪功未足奇。
争似一篇人脍炙,四方传诵卧龙诗。

题龚山长栖阁

宋代:刘过

爱客龚山长,能容日日过。
栽培初种竹,爱护乍生荷。
堂对青山短,门关白日多。
细听闲议论,不似我狂歌。

题凤凰臺

宋代:刘过

公子飘然有俊才,此臺翻觉在尘埃。
江淮浩渺洲渚没,凤鸟寂寥鸿雁来。
时事不言惟拄笏,书生无用且衔杯。
生平自厌胸中窄,万里霜天一日开。

代吴守与赵侯为寿 其一

宋代:刘过

地蟠江汉节岿然,劲气扶舆几倍年。
白玉丹砂浩无数,夜光随处见山川。

发舟

宋代:刘过

宝气亭前首问途,清飈日日送籧篨。
丹枫无处不愁客,白鹭有情如导吾。
青竹闲垂任子钓,紫鳞时掣季鹰鱼。
烟波渺渺江天晚,水宿又听溪鸟唿。

毛积夫席上口占

宋代:刘过

夜听南窗金屈枝,水花凉果似秋时。
人言爱酒陶元亮,坐有能诗无本师。
颠倒六经鸜鹆舞,澜翻一曲鹧鸪词。
同游那得轻相笑,恐是长庚未可知。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 玉泉

宋代:刘过

石砾沙沃尽,悠悠潭影斜。
尘襟不忍濯,为惜无玷瑕。

刘过简介

刘过简介资料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少怀志节,读书论兵,好言古今治乱盛衰之变。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谓中原可一战而取”。为韩侂胄客,不识侂胄之败事,识力远不及辛弃疾。《宋史》无传,生平事迹亦仅见于宋人笔记。著有《龙洲集》、《龙洲词》,存词7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