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的诗
本页收录刘长卿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刘长卿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刘长卿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刘长卿代表作品、或喜欢的刘长卿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唐代:刘长卿
羽檄催归恨,春风醉别颜。
能邀五马送,自逐一星还。
破竹从军乐,看花听讼闲。
遥知用兵处,多在八公山。
羽檄催歸恨,春風醉别顔。
能邀五馬送,自逐一星還。
破竹從軍樂,看花聽訟閑。
遙知用兵處,多在八公山。
唐代:刘长卿
歌舞怜迟日,旄麾映早春。莺窥陇西将,花对洛阳人。
醉罢知何事,恩深忘此身。任他行雨去,归路裛香尘。
歌舞憐遲日,旄麾映早春。莺窺隴西将,花對洛陽人。
醉罷知何事,恩深忘此身。任他行雨去,歸路裛香塵。
唐代:刘长卿
山叶傍崖赤,千峰秋色多。
夜泉发清响,寒渚生微波。
稍见沙上月,归人争渡河。
山葉傍崖赤,千峰秋色多。
夜泉發清響,寒渚生微波。
稍見沙上月,歸人争渡河。
唐代:刘长卿
任重兼乌府,时平偃豹韬。澄清湘水变,分别楚山高。
花对彤襜发,霜和白雪操。黄金装旧马,青草换新袍。
岭暗猿啼月,江寒鹭映涛。豫章生宇下,无使翳蓬蒿。
任重兼烏府,時平偃豹韬。澄清湘水變,分别楚山高。
花對彤襜發,霜和白雪操。黃金裝舊馬,青草換新袍。
嶺暗猿啼月,江寒鹭映濤。豫章生宇下,無使翳蓬蒿。
唐代:刘长卿
别离共成怨,衰老更难忘。
夜月留同舍,秋风在远乡。
朱弦徐向烛,白髮强临觞。
归献西陵作,谁知此路长。
别離共成怨,衰老更難忘。
夜月留同舍,秋風在遠鄉。
朱弦徐向燭,白髮強臨觞。
歸獻西陵作,誰知此路長。
唐代:刘长卿
事去人亡迹自留,黄花绿蒂不胜愁。
谁能更向青门外,秋草茫茫觅故侯。
事去人亡迹自留,黃花綠蒂不勝愁。
誰能更向青門外,秋草茫茫覓故侯。
唐代:刘长卿
地远心难达,天高谤易成。
羊肠留覆辙,虎口脱余生。
直氏偷金枉,于家决狱明。
一言知己重,片议杀身轻。
日下人谁忆,天涯客独行。
年光销蹇步,秋气入衰情。
建德知何在,长江问去程。
孤舟百口渡,万里一猿声。
落日开乡路,空山向郡城。
岂令冤气积,千古在长平。
地遠心難達,天高謗易成。
羊腸留覆轍,虎口脫餘生。
直氏偷金枉,于家決獄明。
一言知己重,片議殺身輕。
日下人誰憶,天涯客獨行。
年光銷蹇步,秋氣入衰情。
建德知何在,長江問去程。
孤舟百口渡,萬裡一猿聲。
落日開鄉路,空山向郡城。
豈令冤氣積,千古在長平。
唐代:刘长卿
江南海北长相忆,浅水深山独掩扉。
重见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归。
江南海北長相憶,淺水深山獨掩扉。
重見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歸。
唐代:刘长卿
独上云梯入翠微,蒙蒙烟雪映岩扉。
世人知在中峰里,遥礼青山恨不归。
獨上雲梯入翠微,蒙蒙煙雪映岩扉。
世人知在中峰裡,遙禮青山恨不歸。
唐代:刘长卿
误因微禄滞南昌,幽系圜扉昼夜长。黄鹤翅垂同燕雀,
青松心在任风霜。斗间谁与看冤气,盆下无由见太阳。
贤达不能同感激,更于何处问苍苍。
誤因微祿滞南昌,幽系圜扉晝夜長。黃鶴翅垂同燕雀,
青松心在任風霜。鬥間誰與看冤氣,盆下無由見太陽。
賢達不能同感激,更于何處問蒼蒼。
唐代:刘长卿
中州日纷梗,天地何时泰。
独有西归心,遥悬夕阳外。
故人奉章奏,此去论利害。
阳雁南渡江,征骖去相背。
因君欲寄远,何处问亲爱。
空使沧洲人,相思减衣带。
中州日紛梗,天地何時泰。
獨有西歸心,遙懸夕陽外。
故人奉章奏,此去論利害。
陽雁南渡江,征骖去相背。
因君欲寄遠,何處問親愛。
空使滄洲人,相思減衣帶。
唐代:刘长卿
不敢淮南卧,来趋汉将营。
受辞瞻左钺,扶疾往前旌。
井税鹑衣乐,壶浆鹤髮迎。
水归余断岸,烽至掩孤城。
晚日归千骑,秋风合五兵。
孔璋才素健,早晚檄书成。
不敢淮南卧,來趨漢将營。
受辭瞻左钺,扶疾往前旌。
井稅鹑衣樂,壺漿鶴髮迎。
水歸餘斷岸,烽至掩孤城。
晚日歸千騎,秋風合五兵。
孔璋才素健,早晚檄書成。
唐代:刘长卿
柴门草舍绝风尘,空谷耕田学子真。泉咽恐劳经陇底,
山深不觉有秦人。手栽松树苍苍老,身卧桃园寂寂春。
唯有胡麻当鸡黍,白云来往未嫌贫。
柴門草舍絕風塵,空谷耕田學子真。泉咽恐勞經隴底,
山深不覺有秦人。手栽松樹蒼蒼老,身卧桃園寂寂春。
唯有胡麻當雞黍,白雲來往未嫌貧。
唐代:刘长卿
藩篱小鸟何甚微,翩翩日夕空此飞。
只缘六翮不自致,长似孤云无所依。
西城黯黯斜晖落,衆鸟纷纷皆有託。
独立虽轻燕雀羣,孤飞远惧鹰鹯搏。
自怜天上青云路,弔影徘徊独愁暮。
衔花纵有报恩时,择木谁容托身处。
岁月蹉跎飞不进,羽毛鹪顇何人问。
遶树空随乌鹊惊,巢林只有鹪鹩分。
主人庭中荫乔木,爱此清阴欲栖宿。
少年挟弹遥相猜,遂使惊飞往复迴。
不辞奋翼向君去,唯怕金丸随后来。
藩籬小鳥何甚微,翩翩日夕空此飛。
隻緣六翮不自緻,長似孤雲無所依。
西城黯黯斜晖落,衆鳥紛紛皆有託。
獨立雖輕燕雀羣,孤飛遠懼鷹鹯搏。
自憐天上青雲路,弔影徘徊獨愁暮。
銜花縱有報恩時,擇木誰容托身處。
歲月蹉跎飛不進,羽毛鹪顇何人問。
遶樹空随烏鵲驚,巢林隻有鹪鹩分。
主人庭中蔭喬木,愛此清陰欲栖宿。
少年挾彈遙相猜,遂使驚飛往複迴。
不辭奮翼向君去,唯怕金丸随後來。
唐代:刘长卿
万里闽中去渺然,孤舟水上入寒烟。
辕门拜首儒衣弊,貌似牢之岂不怜。
萬裡閩中去渺然,孤舟水上入寒煙。
轅門拜首儒衣弊,貌似牢之豈不憐。
唐代:刘长卿
隐隐见花阁,隔河映青林。水田秋雁下,山寺夜钟深。
寂寞群动息,风泉清道心。
隐隐見花閣,隔河映青林。水田秋雁下,山寺夜鐘深。
寂寞群動息,風泉清道心。
唐代:刘长卿
故人河山秀,独立风神异。
人许白眉长,天姿青云器。
雄辞变文名,高价喧时议。
下笔盈万言,皆合古人意。
一从负能名,数载犹卑位。
宝劒诚可用,烹鲜是虚弃。
昔闻在河上,高卧自无事。
几案终日闲,蒲鞭使人畏。
顷因岁月满,方谢风尘吏。
颂德有舆人,荐贤逢八使。
栖鸾往已屈,驯雀今可嗣。
此道如不移,云霄坐应致。
县前漳水绿,郭外晋山翠。
日得谢客游,时堪陶令醉。
前期今尚远,握手空宴慰。
驿路疎柳长,春城百花媚。
裴回白日隐,暝色含天地。
一鸟向灞陵,孤云送行骑。
夫君多述作,而我常讽味。
赖有琼瑶资,能宽别离思。
槐阴覆堂殿,苔色上阶砌。
鸟倦自归飞,云闲独空㵝。
既将慕幽绝,兼欲看定慧。
遇物忘世缘,还家嬾生计。
无生妄已息,有妄心可制。
心镜常虚明,时人自沦翳。
故人河山秀,獨立風神異。
人許白眉長,天姿青雲器。
雄辭變文名,高價喧時議。
下筆盈萬言,皆合古人意。
一從負能名,數載猶卑位。
寶劒誠可用,烹鮮是虛棄。
昔聞在河上,高卧自無事。
幾案終日閑,蒲鞭使人畏。
頃因歲月滿,方謝風塵吏。
頌德有輿人,薦賢逢八使。
栖鸾往已屈,馴雀今可嗣。
此道如不移,雲霄坐應緻。
縣前漳水綠,郭外晉山翠。
日得謝客遊,時堪陶令醉。
前期今尚遠,握手空宴慰。
驿路疎柳長,春城百花媚。
裴回白日隐,暝色含天地。
一鳥向灞陵,孤雲送行騎。
夫君多述作,而我常諷味。
賴有瓊瑤資,能寬别離思。
槐陰覆堂殿,苔色上階砌。
鳥倦自歸飛,雲閑獨空㵝。
既将慕幽絕,兼欲看定慧。
遇物忘世緣,還家嬾生計。
無生妄已息,有妄心可制。
心鏡常虛明,時人自淪翳。
唐代:刘长卿
瓜步寒潮送客,杨柳暮雨沾衣。
故山南望何处,秋草连天独归。
瓜步寒潮送客,楊柳暮雨沾衣。
故山南望何處,秋草連天獨歸。
唐代:刘长卿
卖药曾相识,吹箫此复闻。杏花谁是主,桂树独留君。
漱玉临丹井,围棋访白云。道经今为写,不虑惜鹅群。
賣藥曾相識,吹箫此複聞。杏花誰是主,桂樹獨留君。
漱玉臨丹井,圍棋訪白雲。道經今為寫,不慮惜鵝群。
唐代:刘长卿
向夕灯稍进,空堂弥寂寞。
光寒对愁人,时复一花落。
但恐明见累,何愁暗难托。
恋君秋夜永,无使兰膏薄。
向夕燈稍進,空堂彌寂寞。
光寒對愁人,時複一花落。
但恐明見累,何愁暗難托。
戀君秋夜永,無使蘭膏薄。
唐代:刘长卿
寂寞应千岁,桃花想一枝。路人看古木,江月向空祠。
云雨飞何处,山川是旧时。独怜春草色,犹似忆佳期。
寂寞應千歲,桃花想一枝。路人看古木,江月向空祠。
雲雨飛何處,山川是舊時。獨憐春草色,猶似憶佳期。
唐代:刘长卿
落叶纷纷满四邻,萧条环堵绝风尘。
乡看秋草归无路,家对寒江病且贫。
藜杖懒迎征骑客,菊花能醉去官人。
怜君计画谁知者,但见蓬蒿空没身。
落葉紛紛滿四鄰,蕭條環堵絕風塵。
鄉看秋草歸無路,家對寒江病且貧。
藜杖懶迎征騎客,菊花能醉去官人。
憐君計畫誰知者,但見蓬蒿空沒身。
唐代:刘长卿
漂泊日复日,洞庭今更秋。白云如有意,万里望孤舟。
何事爱成别,空令登此楼。天光映波动,月影随江流。
鹤唳静寒渚,猿啼深夜洲。归期诚已促,清景仍相留。
顷者慕独往,尔来悲远游。风波自此去,桂水空离忧。
漂泊日複日,洞庭今更秋。白雲如有意,萬裡望孤舟。
何事愛成别,空令登此樓。天光映波動,月影随江流。
鶴唳靜寒渚,猿啼深夜洲。歸期誠已促,清景仍相留。
頃者慕獨往,爾來悲遠遊。風波自此去,桂水空離憂。
唐代:刘长卿
汀洲暖渐渌,烟景淡相和。
举目方如此,归心岂奈何。
日华浮野雪,春色染湘波。
北渚生芳草,东风变旧柯。
江山古思远,猨鸟暮情多。
君问渔人意,沧浪自有歌。
汀洲暖漸渌,煙景淡相和。
舉目方如此,歸心豈奈何。
日華浮野雪,春色染湘波。
北渚生芳草,東風變舊柯。
江山古思遠,猨鳥暮情多。
君問漁人意,滄浪自有歌。
唐代:刘长卿
春风何事远相催,路尽天涯始却回。
万里无人空楚水,孤帆送客到鱼台。
春風何事遠相催,路盡天涯始卻回。
萬裡無人空楚水,孤帆送客到魚台。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德宗建中年间,曾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与诗仙李白交厚,有《唐刘随州诗集》传世,其诗五卷入《全唐诗》。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综合看来约生于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主要作品有《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灵澈上人》等,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