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李隆基 > 李隆基的名言名句

李隆基千古名句

本页收录李隆基的名句/名言大全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名人名句的介绍可以了解李隆基的文字风格。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李隆基经典语录或喜欢的李隆基的古诗名句,欢迎分享。

  • 26. 命将绥边服,雄图出庙堂。展开
    端拱复垂裳,长怀御远方。股肱申教义,戈剑靖要荒。
    命将绥边服,雄图出庙堂。三台入武帐,八座起文昌。
    宝胄匡韩主,华宗辅汉王。茂先惭博物,平子谢文章。
    尽节恢时佐,输诚御寇场。三军临朔野,驷马即戎行。
    鼓吹威夷狄,旌轩溢洛阳。云台先著美,今日更贻芳。

    李隆基:《送张说巡边

  • 27. 节变寒初尽,时和气已春。展开
    节变寒初尽,时和气已春。繁云先合寸,膏雨自依旬。
    飒飒飞平野,霏霏静暗尘。悬知花叶意,朝夕望中新。

    李隆基:《同刘晃喜雨

  • 28. 悬知花叶意,朝夕望中新。展开
    节变寒初尽,时和气已春。繁云先合寸,膏雨自依旬。
    飒飒飞平野,霏霏静暗尘。悬知花叶意,朝夕望中新。

    李隆基:《同刘晃喜雨

  • 29. 长怀经纶日,叹息履庭隅。展开
    缅想封唐处,实惟建国初。俯察伊晋野,仰观乃参虚。
    井邑龙斯跃,城池凤翔馀。林塘犹沛泽,台榭宛旧居。
    运革祚中否,时迁命兹符。顾循承丕构,怵惕多忧虞。
    尚恐威不逮,复虑化未孚。岂徒劳辙迹,所期训戎车。
    习俗问黎人,亲巡慰里闾。永言念成功,颂德临康衢。
    长怀经纶日,叹息履庭隅。艰难安可忘,欲去良踟蹰。

    李隆基:《过晋阳宫

  • 30. 地道逾稽岭,天台接海滨。展开
    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
    地道逾稽岭,天台接海滨。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

    李隆基:《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

  • 31. 艰难安可忘,欲去良踟蹰。展开
    缅想封唐处,实惟建国初。俯察伊晋野,仰观乃参虚。
    井邑龙斯跃,城池凤翔馀。林塘犹沛泽,台榭宛旧居。
    运革祚中否,时迁命兹符。顾循承丕构,怵惕多忧虞。
    尚恐威不逮,复虑化未孚。岂徒劳辙迹,所期训戎车。
    习俗问黎人,亲巡慰里闾。永言念成功,颂德临康衢。
    长怀经纶日,叹息履庭隅。艰难安可忘,欲去良踟蹰。

    李隆基:《过晋阳宫

  • 32. 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展开

    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直为经过行处乐,
    不知虚度两京春。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著花草。
    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自从关路入秦川,
    争道何人不戏鞭。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远看骊岫入云霄,
    预想汤池起烟雾。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 33. 飒飒飞平野,霏霏静暗尘。展开
    节变寒初尽,时和气已春。繁云先合寸,膏雨自依旬。
    飒飒飞平野,霏霏静暗尘。悬知花叶意,朝夕望中新。

    李隆基:《同刘晃喜雨

  • 34.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展开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 35. 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展开
    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
    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

    李隆基:《题梅妃画真

  • 36. 伊我轩宫,奇树青葱,蔼周庐兮。展开
    伊我轩宫,奇树青葱,蔼周庐兮。冒霜停雪,以茂以悦,
    恣卷舒兮。连枝同荣,吐绿含英,曜春初兮。
    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桂宫兰殿,唯所息宴,
    栖雍渠兮。行摇飞鸣,急难有情,情有馀兮。
    顾惟德凉,夙夜兢惶,惭化疏兮。上之所教,下之所效,
    实在予兮。天伦之性,鲁卫分政,亲贤居兮。
    爰游爰处,爰笑爰语,巡庭除兮。观此翔禽,以悦我心,
    良史书兮。

    李隆基:《鶺鴒颂

  • 37.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展开

    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直为经过行处乐,
    不知虚度两京春。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著花草。
    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自从关路入秦川,
    争道何人不戏鞭。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远看骊岫入云霄,
    预想汤池起烟雾。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 38. 幸过翦鲸地,感慕神且英。展开
    有隋政昏虐,群雄已交争。先圣按剑起,叱咤风云生。
    饮马河洛竭,作气嵩华惊。克敌睿图就,擒俘帝道亨。
    顾惭嗣宝历,恭承天下平。幸过翦鲸地,感慕神且英。

    李隆基:《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缅思功业感而赋诗

  • 39. 先圣按剑起,叱咤风云生。展开
    有隋政昏虐,群雄已交争。先圣按剑起,叱咤风云生。
    饮马河洛竭,作气嵩华惊。克敌睿图就,擒俘帝道亨。
    顾惭嗣宝历,恭承天下平。幸过翦鲸地,感慕神且英。

    李隆基:《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缅思功业感而赋诗

  • 40. 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展开

    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直为经过行处乐,
    不知虚度两京春。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著花草。
    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自从关路入秦川,
    争道何人不戏鞭。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远看骊岫入云霄,
    预想汤池起烟雾。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 41. 远看骊岫入云霄,预想汤池起烟雾。展开

    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直为经过行处乐,
    不知虚度两京春。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著花草。
    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自从关路入秦川,
    争道何人不戏鞭。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远看骊岫入云霄,
    预想汤池起烟雾。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 42. 长榆息烽火,高柳静风尘。展开
    长榆息烽火,高柳静风尘。卜征巡九洛,展豫出三秦。
    昔是潜龙地,今为上理辰。时平乘道泰,聊赏遇年春。
    黄河分地络,飞观接天津。一览遗芳翰,千载肃如神。

    李隆基:《登蒲州逍遥楼

  • 43. 行摇飞鸣,急难有情,情有馀兮。展开
    伊我轩宫,奇树青葱,蔼周庐兮。冒霜停雪,以茂以悦,
    恣卷舒兮。连枝同荣,吐绿含英,曜春初兮。
    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桂宫兰殿,唯所息宴,
    栖雍渠兮。行摇飞鸣,急难有情,情有馀兮。
    顾惟德凉,夙夜兢惶,惭化疏兮。上之所教,下之所效,
    实在予兮。天伦之性,鲁卫分政,亲贤居兮。
    爰游爰处,爰笑爰语,巡庭除兮。观此翔禽,以悦我心,
    良史书兮。

    李隆基:《鶺鴒颂

  • 44.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展开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 45. 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展开
    伊我轩宫,奇树青葱,蔼周庐兮。冒霜停雪,以茂以悦,
    恣卷舒兮。连枝同荣,吐绿含英,曜春初兮。
    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桂宫兰殿,唯所息宴,
    栖雍渠兮。行摇飞鸣,急难有情,情有馀兮。
    顾惟德凉,夙夜兢惶,惭化疏兮。上之所教,下之所效,
    实在予兮。天伦之性,鲁卫分政,亲贤居兮。
    爰游爰处,爰笑爰语,巡庭除兮。观此翔禽,以悦我心,
    良史书兮。

    李隆基:《鶺鴒颂

  • 46. 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展开

    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直为经过行处乐,
    不知虚度两京春。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著花草。
    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自从关路入秦川,
    争道何人不戏鞭。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远看骊岫入云霄,
    预想汤池起烟雾。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 47. 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展开

    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直为经过行处乐,
    不知虚度两京春。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著花草。
    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自从关路入秦川,
    争道何人不戏鞭。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远看骊岫入云霄,
    预想汤池起烟雾。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 48.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展开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李隆基:《端午

李隆基简介

李隆基介绍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葬于泰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