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祐的诗
本页收录李嘉祐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李嘉祐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李嘉祐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李嘉祐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李嘉祐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唐代:李嘉祐
诸谢偏推永嘉守,三何独许水曹郎。老兄鄙思难俦匹,
令弟清词堪比量。叠嶂入云藏古寺,高秋背月转南湘。
定知马上多新句,早寄袁溪当八行。
諸謝偏推永嘉守,三何獨許水曹郎。老兄鄙思難俦匹,
令弟清詞堪比量。疊嶂入雲藏古寺,高秋背月轉南湘。
定知馬上多新句,早寄袁溪當八行。
唐代:李嘉祐
虏近人行少,怜君独出城。故关逢落叶,寒日逐徂征。
闻笛添归思,看山惬野情。皇华今绝少,龙名页也相迎。
虜近人行少,憐君獨出城。故關逢落葉,寒日逐徂征。
聞笛添歸思,看山惬野情。皇華今絕少,龍名頁也相迎。
唐代:李嘉祐
吴门别后蹈沧州,帝里相逢俱白头。自叹马卿常带病,
还嗟李广未封侯。棠梨宫里瞻龙衮,细柳营前著豹裘。
想到滑台桑叶落,黄河东注荻花秋。
吳門别後蹈滄州,帝裡相逢俱白頭。自歎馬卿常帶病,
還嗟李廣未封侯。棠梨宮裡瞻龍衮,細柳營前著豹裘。
想到滑台桑葉落,黃河東注荻花秋。
唐代:李嘉祐
雪深扬子岸,看柳尽成梅。山色潜知近,潮声只听来。
夜禽惊晓散,春物受寒催。粉署生新兴,瑶华寄上才。
雪深揚子岸,看柳盡成梅。山色潛知近,潮聲隻聽來。
夜禽驚曉散,春物受寒催。粉署生新興,瑤華寄上才。
唐代:李嘉祐
清秀过终童,携书访老翁。以吾为世旧,怜尔继家风。
淮岸经霜柳,关城带月鸿。春归定得意,花送到东中。
清秀過終童,攜書訪老翁。以吾為世舊,憐爾繼家風。
淮岸經霜柳,關城帶月鴻。春歸定得意,花送到東中。
唐代:李嘉祐
久作涔阳令,丹墀忽再还。凄凉辞泽国,离乱到乡山。
北固滩声满,南徐草色闲。知心从此别,相忆鬓毛斑。
久作涔陽令,丹墀忽再還。凄涼辭澤國,離亂到鄉山。
北固灘聲滿,南徐草色閑。知心從此别,相憶鬓毛斑。
唐代:李嘉祐
自小从游惯,多由戏笑偏。常时矜礼数,渐老荷优怜。
见主承休命,为郎贵晚年。伯喈文与篆,虚作汉家贤。
自小從遊慣,多由戲笑偏。常時矜禮數,漸老荷優憐。
見主承休命,為郎貴晚年。伯喈文與篆,虛作漢家賢。
唐代:李嘉祐
仙冠轻举竟何之,薜荔缘阶竹映祠。甲子不知风驭日,
朝昏唯见雨来时。霓旌翠盖终难遇,流水青山空所思。
逐客自怜双鬓改,焚香多负白云期。
仙冠輕舉竟何之,薜荔緣階竹映祠。甲子不知風馭日,
朝昏唯見雨來時。霓旌翠蓋終難遇,流水青山空所思。
逐客自憐雙鬓改,焚香多負白雲期。
唐代:李嘉祐
晴景应重阳,高台怆远乡。水澄千室倒,雾卷四山长。
受节人逾老,惊寒菊半黄。席前愁此别,未别已沾裳。
晴景應重陽,高台怆遠鄉。水澄千室倒,霧卷四山長。
受節人逾老,驚寒菊半黃。席前愁此别,未别已沾裳。
唐代:李嘉祐
十里山村道,千峰栎树林。霜浓竹枝亚,岁晚荻花深。
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幽居虽可羡,无那子牟心。
十裡山村道,千峰栎樹林。霜濃竹枝亞,歲晚荻花深。
草市多樵客,漁家足水禽。幽居雖可羨,無那子牟心。
唐代:李嘉祐
一官万里向千溪,水宿山行鱼浦西。日晚长烟高岸近,
天寒积雪远峰低。芦花渚里鸿相叫,苦竹丛边猿暗啼。
闻道慈亲倚门待,到时兰叶正萋萋。
一官萬裡向千溪,水宿山行魚浦西。日晚長煙高岸近,
天寒積雪遠峰低。蘆花渚裡鴻相叫,苦竹叢邊猿暗啼。
聞道慈親倚門待,到時蘭葉正萋萋。
唐代:李嘉祐
梁宋人稀鸟自啼,登舻一望倍含凄。白骨半随河水去,
黄云犹傍郡城低。平陂战地花空落,旧苑春田草未齐。
明主频移虎符守,几时行县向黔黎。
梁宋人稀鳥自啼,登舻一望倍含凄。白骨半随河水去,
黃雲猶傍郡城低。平陂戰地花空落,舊苑春田草未齊。
明主頻移虎符守,幾時行縣向黔黎。
唐代:李嘉祐
法许庐山远,诗传休上人。独归双树宿,静与百花亲。
对物虽留兴,观空已悟身。能令折腰客,遥赏竹房春。
法許廬山遠,詩傳休上人。獨歸雙樹宿,靜與百花親。
對物雖留興,觀空已悟身。能令折腰客,遙賞竹房春。
唐代:李嘉祐
莫向黔中路,令人到欲迷。水声巫峡里,山色夜郎西。
树隔朝云合,猿窥晓月啼。南方饶翠羽,知尔饮清溪。
莫向黔中路,令人到欲迷。水聲巫峽裡,山色夜郎西。
樹隔朝雲合,猿窺曉月啼。南方饒翠羽,知爾飲清溪。
唐代:李嘉祐
高阁朱栏不厌游,蒹葭白水绕长洲。孤云独鸟川光暮,
万井千山海色秋。清梵林中人转静,夕阳城上角偏愁。
谁怜远作秦吴别,离恨归心双泪流。
高閣朱欄不厭遊,蒹葭白水繞長洲。孤雲獨鳥川光暮,
萬井千山海色秋。清梵林中人轉靜,夕陽城上角偏愁。
誰憐遠作秦吳别,離恨歸心雙淚流。
唐代:李嘉祐
多雨南宫夜,仙郎寓直时。漏长丹凤阙,秋冷白云司。
萤影侵阶乱,鸿声出苑迟。萧条人吏散,小谢有新诗。
多雨南宮夜,仙郎寓直時。漏長丹鳳阙,秋冷白雲司。
螢影侵階亂,鴻聲出苑遲。蕭條人吏散,小謝有新詩。
唐代:李嘉祐
潘郎美貌谢公诗,银印花骢年少时。
楚地江皋一为别,晋山少水独相思。
潘郎美貌謝公詩,銀印花骢年少時。
楚地江臯一為别,晉山少水獨相思。
唐代:李嘉祐
伏奏随廉使,周行外冗员。白髭空受岁,丹陛不朝天。
秉烛千官去,垂帘一室眠。羡君青琐里,并冕入炉烟。
伏奏随廉使,周行外冗員。白髭空受歲,丹陛不朝天。
秉燭千官去,垂簾一室眠。羨君青瑣裡,并冕入爐煙。
唐代:李嘉祐
南登秦岭头,回望始堪愁。汉阙青门远,高山蓝水流。
三湘行客去,九陌故人游。从此辞乡泪,双垂不复收。
南登秦嶺頭,回望始堪愁。漢阙青門遠,高山藍水流。
三湘行客去,九陌故人遊。從此辭鄉淚,雙垂不複收。
唐代:李嘉祐
自叹未沾黄纸诏,那堪远送赤墀人。老为侨客偏相恋,
素是诗家倍益亲。妻儿共载无羁思,鸳鹭同行不负身。
凭尔将书通令弟,唯论华发愧头巾。
自歎未沾黃紙诏,那堪遠送赤墀人。老為僑客偏相戀,
素是詩家倍益親。妻兒共載無羁思,鴛鹭同行不負身。
憑爾将書通令弟,唯論華發愧頭巾。
唐代:李嘉祐
西望香炉雪,千峰晚色新。白头悲作吏,黄纸苦催人。
多负登山屐,深藏漉酒巾。伤心公府内,手板日相亲。
西望香爐雪,千峰晚色新。白頭悲作吏,黃紙苦催人。
多負登山屐,深藏漉酒巾。傷心公府内,手闆日相親。
唐代:李嘉祐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欲強登高無力去,籬邊黃菊為誰開。
共知不是浔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
唐代:李嘉祐
水流过海稀,尔去换春衣。泪向槟榔尽,身随鸿雁归。
草思晴后发,花怨雨中飞。想到金陵渚,酣歌对落晖。
水流過海稀,爾去換春衣。淚向槟榔盡,身随鴻雁歸。
草思晴後發,花怨雨中飛。想到金陵渚,酣歌對落晖。
唐代:李嘉祐
欲究先儒教,还过支遁居。山阶闲听法,竹径独看书。
向日荷新卷,迎秋柳半疏。风流有佳句,不似带经锄。
欲究先儒教,還過支遁居。山階閑聽法,竹徑獨看書。
向日荷新卷,迎秋柳半疏。風流有佳句,不似帶經鋤。
李嘉祐,字从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天宝七年 李嘉祐是中唐肃、代宗两朝时期的才子,是继郑虔之后向台州传播盛唐文化的第二位著名文人,位居刺史。《台州府志·名宦》郑虔本传与李嘉祐本传紧连,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间隔时间约有半个世纪,却未见第三个名宦立传,看来是历史选择了他们。郑、李二人命运多少也有些相似:同是才子;同处于肃宗即位,朝中排挤旧臣于至德二年(757)以“罪”贬出长安(原因虽各不同:郑虔由著作郎严谴台州任司户,李嘉祐由侍御史贬江西任鄱阳令);郑虔开创一代文风,终于台州不久,李嘉祐来台州任刺史,未归朝而卒。(748)进士,授秘书正字。李嘉祐诗风,中年后从描写风景转向关注社会现实,特别是他描写江浙一带战事频繁(安禄山后,刘展、袁晁等相继为乱),造成平民流离失所之苦,比较真切,对后代有认识价值。如,宝应年间写有《和袁郎中破贼后经剡县山水上李太尉》(《全唐诗》卷二O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