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李贺 > 李贺古诗词大全

李贺的诗

本页收录李贺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李贺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李贺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李贺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李贺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正月

唐代:李贺

上楼迎春新春归,暗黄着柳宫漏迟。
薄薄淡霭弄野姿,寒绿幽风生短丝。
锦牀晓卧玉肌冷,露脸未开对朝暝。
官街柳带不堪折,早晚菖蒲胜绾结。

春坊正字劒子歌

唐代:李贺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鹈淬花白鷴尾。
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
挼丝团金悬䍡

高轩过

唐代:李贺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鉅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谢秀才有妾缟练改从于人秀才留之不得[后]生感忆座人制诗嘲谢贺复继四首 三

唐代:李贺

洞房思不禁,蜂子作花心。
灰暖残香炷,髮冷青虫簪。
夜遥灯焰短,睡熟小屏深。
好作鸳鸯梦,南城罢擣碪。

南园十三首 十

唐代:李贺

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
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

相和歌辞 日出行

唐代:李贺

白日下崐崘,发光如舒丝。
徒照葵藿心,不照游子悲。
折折黄河曲,日从中央转。
旸谷耳曾闻,若木眼不见。
奈何铄石,胡为销人。
羿弯弓属矢那不中,足令久不得奔,讵教晨光夕昏。

马诗二十三首 二十一

唐代:李贺

暂繫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鼓吹曲辞 上之回

唐代:李贺

上之回,大旗喜。
悬虹彗,挞凤尾。
劒匣破,舞蛟龙。
蚩尤死,鼓逢逢。
天高庆雷齐坠地,地无惊烟海千里。

相和歌辞 江南曲

唐代:李贺

汀洲白苹草,柳恽乘马归。
江头樝树香,岸上蝴蝶飞。
酒杯若叶露,玉轸蜀桐虚。
朱楼通水陌,沙暖一双鱼。

杂歌谣辞 苏小小歌

唐代:李贺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翦。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久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唐代: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迳,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杂曲歌辞 十二月乐辞 十一月

唐代:李贺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光碎碎堕琼芳。
挝钟高饮千日酒,却天凝寒作君寿。

相和歌辞 神弦别曲

唐代:李贺

巫山小女隔云别,松花春风山上发。
绿盖独穿香迳归,白马花竿前孑孑。
蜀江风澹水如罗,堕兰谁泛相经过。
南山桂树为君死,云衫残污红脂花。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闰月

唐代:李贺

帝重光,年重时。
七十二候迴环推,天官玉琯灰剩飞。
今岁何长来岁迟,王母移桃献天子。

相和歌辞 箜篌引

唐代:李贺

公乎公乎,提壶将焉如?屈平沈湘不足慕,徐衍入海诚为愚。
公乎公乎,牀有菅席盘有鱼。
北里有贤兄,东邻有小姑。
陇亩油油黍与葫,瓦甒浊醪蚁浮浮。
黍可食,醪可饮,公乎公乎其奈居。
被髮奔流竟何如?贤兄小姑哭呜呜。

感讽五首 三

唐代:李贺

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
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
低迷黄昏径,褭褭青栎道。
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
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

鼓吹曲辞 巫山高

唐代:李贺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笻竹啼老猨。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溼云间。

南园十三首 三

唐代:李贺

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
桃胶迎夏香琥珀,自课越佣能种瓜。

高轩过(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

唐代:李贺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四月

唐代:李贺

晓凉暮凉树如盖,千山浓绿生云外。
依微香雨青氛氲,腻叶蟠花照曲门。
金塘闲水摇碧漪,老景沈重无惊飞,堕红残萼暗参差。

杂曲歌辞 十二月乐辞 四月

唐代:李贺

晓凉暮凉树如盖,千山浓绿生云外。
依微香雨青氛氲,腻叶蟠花照曲门。
金塘闲水摇碧漪,老景沈重无惊飞,堕红残蕚暗参差。

南园十三首 六

唐代: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三月

唐代:李贺

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
复宫深殿竹风起,新翠舞衿净如水。
光风转蕙百余里,暖雾驱云扑天地。
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
曲水漂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

杂曲歌辞 十二月乐辞 十月

唐代:李贺

玉壶银箭稍难倾,釭花夜笑凝幽明。
碎霜斜舞上罗幕,烛笼两行照飞阁。
珠帷怨卧不成眠,金凤刺衣着体寒,长眉对月鬬弯环。

相和歌辞 蜀国弦

唐代:李贺

枫香晚华静,锦水南山影。
惊石坠猨哀,竹云愁半岭。
凉月生秋浦,玉沙鳞鳞光。
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李贺简介

李贺简介资料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 他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