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的诗
本页收录李东阳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李东阳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李东阳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李东阳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李东阳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明代:李东阳
内家伎乐喧歌酒,外庭宰相还知否,语罢封章惊在手。
君王对镜念苍生,一身甘为韩休瘦。
呜呼!曲江以后无此贤,梨园羯鼓声震天,何由再见开元
年。
内家伎樂喧歌酒,外庭宰相還知否,語罷封章驚在手。
君王對鏡念蒼生,一身甘為韓休瘦。
嗚呼!曲江以後無此賢,梨園羯鼓聲震天,何由再見開元
年。
明代:李东阳
太白经天照城阙,甲光侵肌冷如铁,秦王袍沾楚王血。
龙攀凤附不自由,何乃弃君来事仇,危言逆耳谁为谋?古
来天子不观史,饰词佞笔徒为耳,胡不自修为谤弭。
太白經天照城阙,甲光侵肌冷如鐵,秦王袍沾楚王血。
龍攀鳳附不自由,何乃棄君來事仇,危言逆耳誰為謀?古
來天子不觀史,飾詞佞筆徒為耳,胡不自修為謗弭。
明代:李东阳
坐倚孤筇卧拥衾,重门未放野寒侵。
疑蛇已辨杯中影,病鹤长怀海上心。
诗券负来应渐释,方书验后懒重寻。
灯前细认银钩笔,不待平安报好音。
坐倚孤筇卧擁衾,重門未放野寒侵。
疑蛇已辨杯中影,病鶴長懷海上心。
詩券負來應漸釋,方書驗後懶重尋。
燈前細認銀鈎筆,不待平安報好音。
明代:李东阳
长安风土殊不恶,太公但念东归乐。
汉皇真有缩地功,能使新丰为故丰。
人民不异山川同,公不思归乐关中。
汉家四海一太公,俎上之对何囱囱,当时幸不烹若翁。
長安風土殊不惡,太公但念東歸樂。
漢皇真有縮地功,能使新豐為故豐。
人民不異山川同,公不思歸樂關中。
漢家四海一太公,俎上之對何囪囪,當時幸不烹若翁。
明代:李东阳
路转三湘去更深,潞河西岸浙东浔。
潜鳞自足波涛地,别马长怀秣饲心。
湘女庙前山似黛,柳公亭下石如林。
征科亦是公家事,民力江南恐未禁。
路轉三湘去更深,潞河西岸浙東浔。
潛鱗自足波濤地,别馬長懷秣飼心。
湘女廟前山似黛,柳公亭下石如林。
征科亦是公家事,民力江南恐未禁。
明代:李东阳
王安石,还圣人,熙宁天子空称神。
程夫子,真圣徒,一言非讦还非谀。
世更有人如此无?古来君相关气运,河南不问金陵问。
一时言,千载恨。
王安石,還聖人,熙甯天子空稱神。
程夫子,真聖徒,一言非讦還非谀。
世更有人如此無?古來君相關氣運,河南不問金陵問。
一時言,千載恨。
明代:李东阳
李唐天下犹有主,儿欲与韦母欲武。
武家庙食唐为周,唐宗肉骨皆仇雠。
周廷酷吏开告密,白头司空反是实。
司空不死唐不亡,天意岂在庐陵王。
中兴功业回天地,尽是司空门下吏。
二凶虽除五王族,痛恨当年存机肉。
李唐天下猶有主,兒欲與韋母欲武。
武家廟食唐為周,唐宗肉骨皆仇雠。
周廷酷吏開告密,白頭司空反是實。
司空不死唐不亡,天意豈在廬陵王。
中興功業回天地,盡是司空門下吏。
二兇雖除五王族,痛恨當年存機肉。
明代:李东阳
绿囊方底殿屏东,密使潜书昼夜通。
落尽仙桃春不管,更教双燕舞西风。
綠囊方底殿屏東,密使潛書晝夜通。
落盡仙桃春不管,更教雙燕舞西風。
明代:李东阳
钓鱼矶上晚风多,拂拂垂杨渺渺波。
行过酒家来别岸,坐移林影下前坡。
聊将短日供长线,又见新条绾旧蓑。
老去只应家在此,不须盘石更垂萝。
釣魚矶上晚風多,拂拂垂楊渺渺波。
行過酒家來别岸,坐移林影下前坡。
聊将短日供長線,又見新條绾舊蓑。
老去隻應家在此,不須盤石更垂蘿。
明代:李东阳
万里晴空一鹤飞,野云溪雪避光辉。
不应银海妨回棹,未许缁尘得上衣。
南国地夸山水丽,东曹官爱簿书稀。
多情定与吾乡彦,石假峰前咏落晖。
萬裡晴空一鶴飛,野雲溪雪避光輝。
不應銀海妨回棹,未許缁塵得上衣。
南國地誇山水麗,東曹官愛簿書稀。
多情定與吾鄉彥,石假峰前詠落晖。
明代:李东阳
卑枝诘屈高枝举,小鹰低回大鹰怒。
杀气森森动碧寥,千山落叶纷无数。
云霄意概风霜姿,傲睨六合无雄雌。
梦迷东海未归路,兴在秋原初下时。
吁嗟乎!巢有羽兮穴有肉,莫遣鹓鸾空侧目。
卑枝诘屈高枝舉,小鷹低回大鷹怒。
殺氣森森動碧寥,千山落葉紛無數。
雲霄意概風霜姿,傲睨六合無雄雌。
夢迷東海未歸路,興在秋原初下時。
籲嗟乎!巢有羽兮穴有肉,莫遣鹓鸾空側目。
明代:李东阳
买得长安担上秋,南山只在屋西头。
花开正好逢佳节,身病那堪复远游。
昨夜月明空对酒,晚来风急怕登楼。
多情重有镫前约,为报花神作意留。
買得長安擔上秋,南山隻在屋西頭。
花開正好逢佳節,身病那堪複遠遊。
昨夜月明空對酒,晚來風急怕登樓。
多情重有镫前約,為報花神作意留。
明代:李东阳
轻舟别浦路迢遥,危石虚亭影动摇。
云去好山争入座,雨来新水欲平桥。
多情留客空杯酒,旧事伤心但柳条。
今日我来还我去,小山丛桂竟谁招。
輕舟别浦路迢遙,危石虛亭影動搖。
雲去好山争入座,雨來新水欲平橋。
多情留客空杯酒,舊事傷心但柳條。
今日我來還我去,小山叢桂竟誰招。
明代:李东阳
握手藤床肉未寒,重来不觉泪汍澜。
山川一代英灵尽,人物三朝作养难。
班史旧编家继有,山公新启世传看。
平生爱国忧民意,仕路谁堪语肺肝。
握手藤床肉未寒,重來不覺淚汍瀾。
山川一代英靈盡,人物三朝作養難。
班史舊編家繼有,山公新啟世傳看。
平生愛國憂民意,仕路誰堪語肺肝。
明代:李东阳
队舞花簪送酒频,清朝盛事及嘉辰。
星辰昼下尚书履,风日晴宜进士巾。
围撤汉科三日战,苑看唐树九回春。
丹心未老将头白,犹是当年献策身。
隊舞花簪送酒頻,清朝盛事及嘉辰。
星辰晝下尚書履,風日晴宜進士巾。
圍撤漢科三日戰,苑看唐樹九回春。
丹心未老将頭白,猶是當年獻策身。
明代:李东阳
东风挟弹小城春,游骑飞缰不动尘。
道上相逢休借问,卫家兄弟霍家亲。
東風挾彈小城春,遊騎飛缰不動塵。
道上相逢休借問,衛家兄弟霍家親。
明代:李东阳
妾生爱身如爱玉,玉可玷,身不可辱。
生不逢,鲁男子,彼氓何知妾为耻。
挥刀断臂不自谋,已看此臂为妾仇。
不恨妾身出无主,但恨妾身为妇女。
君不见中原将相夸男儿,朝梁暮周皆逆旅。
妾生愛身如愛玉,玉可玷,身不可辱。
生不逢,魯男子,彼氓何知妾為恥。
揮刀斷臂不自謀,已看此臂為妾仇。
不恨妾身出無主,但恨妾身為婦女。
君不見中原将相誇男兒,朝梁暮周皆逆旅。
明代:李东阳
鼓角声寒不出楼,一灯无语照春愁。
苍茫却醒并州梦,寥落真停汉水舟。
事偶随人翻自笑,吏非知己戒轻投。
闭门只合昏昏醉,强饮无过一盏休。
鼓角聲寒不出樓,一燈無語照春愁。
蒼茫卻醒并州夢,寥落真停漢水舟。
事偶随人翻自笑,吏非知己戒輕投。
閉門隻合昏昏醉,強飲無過一盞休。
明代:李东阳
长安五月霖雨多,六月更急如翻河。
通宵到晚不得寐,茅屋欲破愁嵯峨。
揽衣当户未能出,却坐蓬窗听疏密。
纵道君恩屡放朝,端居未敢忘巾栉。
九衢灯火迷西东,轻蓑瘦马随疲童。
道傍行子顾且笑,谓予亦在泥涂中。
感渠相念不相识,问之不答还匆匆。
如闻身是营中卒,畚锸欲赴朝天宫。
古来王事称靡盬,予亦勤劳竟何补。
为渠惭愧久低回,雨急严城听鸣鼓。
長安五月霖雨多,六月更急如翻河。
通宵到晚不得寐,茅屋欲破愁嵯峨。
攬衣當戶未能出,卻坐蓬窗聽疏密。
縱道君恩屢放朝,端居未敢忘巾栉。
九衢燈火迷西東,輕蓑瘦馬随疲童。
道傍行子顧且笑,謂予亦在泥塗中。
感渠相念不相識,問之不答還匆匆。
如聞身是營中卒,畚锸欲赴朝天宮。
古來王事稱靡盬,予亦勤勞竟何補。
為渠慚愧久低回,雨急嚴城聽鳴鼓。
明代:李东阳
柳花如雪满春城,始听东风第一声。
梦里江南旧时路,隔溪烟雨未分明。
柳花如雪滿春城,始聽東風第一聲。
夢裡江南舊時路,隔溪煙雨未分明。
明代:李东阳
坡陁连延出林麓,孤鹰盘拏熊蹜伏。
金眸耀日开苍烟,健尾捎风起平陆。
由来异物乃同性,意气飞扬两撑矗。
山跑野掠纷路歧,何事相逢辄相肉。
侧睨翻疑批亢来,迅步直欲空壁逐。
乾坤苍茫色惨淡,落木萧飕满空谷。
群豺敛迹百鸟停,万里长空齐注目。
是谁画者诚崛奇,笔势似与渠争速。
坐间宾客皆起避,阶下儿童骇将蹴。
当筵看画催索诗,卷帙不待高阁束。
平生搏击非我才,欲赋真愁成刻鹄。
微酣对此发双竖,酒令诗筹复相督。
顿令拙劣成粗豪,一饮步兵三百斛。
坡陁連延出林麓,孤鷹盤拏熊蹜伏。
金眸耀日開蒼煙,健尾捎風起平陸。
由來異物乃同性,意氣飛揚兩撐矗。
山跑野掠紛路歧,何事相逢辄相肉。
側睨翻疑批亢來,迅步直欲空壁逐。
乾坤蒼茫色慘淡,落木蕭飕滿空谷。
群豺斂迹百鳥停,萬裡長空齊注目。
是誰畫者誠崛奇,筆勢似與渠争速。
坐間賓客皆起避,階下兒童駭将蹴。
當筵看畫催索詩,卷帙不待高閣束。
平生搏擊非我才,欲賦真愁成刻鹄。
微酣對此發雙豎,酒令詩籌複相督。
頓令拙劣成粗豪,一飲步兵三百斛。
明代:李东阳
亡赖贼,逢人杀。
难当贼,不平杀。
为佳贼,临阵杀。
为大将,见贼杀。
少年作贼不爱身,逢时幸作干城臣。
宫中一言后宫易,终负先朝为国贼。
亡賴賊,逢人殺。
難當賊,不平殺。
為佳賊,臨陣殺。
為大将,見賊殺。
少年作賊不愛身,逢時幸作幹城臣。
宮中一言後宮易,終負先朝為國賊。
明代:李东阳
唐家国破君不守,独载蛾眉弃城走。
金瓯器重不自持,玉环堕地犹回首。
前星夜入紫微垣,王风净扫长安膻。
上皇卷甲三川外,父老含悲长庆前。
世间万事多反覆,自古欢娱不为福。
君不见西宫露刃迎,何如坡下屯兵宿。
唐家國破君不守,獨載蛾眉棄城走。
金瓯器重不自持,玉環堕地猶回首。
前星夜入紫微垣,王風淨掃長安膻。
上皇卷甲三川外,父老含悲長慶前。
世間萬事多反覆,自古歡娛不為福。
君不見西宮露刃迎,何如坡下屯兵宿。
明代:李东阳
金莲影与赭袍明,华盖前头次第行。
黄纸数行丹诏字,鸿胪三唱甲科名。
云边晓日中天见,梦里春雷昨夜声。
归向长安听人语,圣朝罗网尽豪英。
金蓮影與赭袍明,華蓋前頭次第行。
黃紙數行丹诏字,鴻胪三唱甲科名。
雲邊曉日中天見,夢裡春雷昨夜聲。
歸向長安聽人語,聖朝羅網盡豪英。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