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曾的诗
本页收录胡曾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胡曾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胡曾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胡曾代表作品、或喜欢的胡曾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唐代:胡曾
息亡身入楚王家,回首春风一面花。
感旧不言长掩泪,只应翻恨有容华。
息亡身入楚王家,回首春風一面花。
感舊不言長掩淚,隻應翻恨有容華。
唐代:胡曾
温峤南归辍棹晨,燃犀牛渚照通津。
谁知万丈洪流下,更有朱衣跃马人。
溫峤南歸辍棹晨,燃犀牛渚照通津。
誰知萬丈洪流下,更有朱衣躍馬人。
唐代:胡曾
师克由来在协和,萧王兵马固无多。
谁知大敌昆阳败,却笑前朝困楚歌。
師克由來在協和,蕭王兵馬固無多。
誰知大敵昆陽敗,卻笑前朝困楚歌。
唐代:胡曾
嬴政鲸吞六合秋,削平天下虏诸侯。
山东不是无公子,何事张良独报讐。
嬴政鲸吞六合秋,削平天下虜諸侯。
山東不是無公子,何事張良獨報讐。
唐代:胡曾
义帝南迁路入郴,国亡身死乱山深。
不知埋恨穷泉后,几度西陵片月沉。
義帝南遷路入郴,國亡身死亂山深。
不知埋恨窮泉後,幾度西陵片月沉。
唐代:胡曾
路入高阳感郦生,逢时长揖便论兵。
最怜伏轼东游日,下尽齐王七十城。
路入高陽感郦生,逢時長揖便論兵。
最憐伏轼東遊日,下盡齊王七十城。
唐代:胡曾
坠叶萧萧九月天,驱兵独过马陵前。
路傍古木虫书处,记得将军破敌年。
墜葉蕭蕭九月天,驅兵獨過馬陵前。
路傍古木蟲書處,記得将軍破敵年。
唐代:胡曾
叶公丘墓已尘埃,云矗崇墉亦半摧。
借问往年龙见日,几多风雨送将来。
葉公丘墓已塵埃,雲矗崇墉亦半摧。
借問往年龍見日,幾多風雨送将來。
唐代:胡曾
韩信经营按镆铘,临戎叱咤有谁加。
犹疑转战逢勍敌,更向军中问左车。
韓信經營按镆铘,臨戎叱咤有誰加。
猶疑轉戰逢勍敵,更向軍中問左車。
唐代:胡曾
数罪楚师应夺气,底须多论破深艰。
仓皇鬬智成何语,遗笑当时广武山。
數罪楚師應奪氣,底須多論破深艱。
倉皇鬬智成何語,遺笑當時廣武山。
唐代:胡曾
魏武龙舆逐逝波,高臺空按望陵歌。
遏云声绝悲风起,翻向樽前泣翠娥。
魏武龍輿逐逝波,高臺空按望陵歌。
遏雲聲絕悲風起,翻向樽前泣翠娥。
唐代:胡曾
襄王不用直臣筹,放逐南来泽国秋。
自向波间葬鱼腹,楚人徒倚济川舟。
襄王不用直臣籌,放逐南來澤國秋。
自向波間葬魚腹,楚人徒倚濟川舟。
唐代:胡曾
太子衔冤去不回,临皋从筑望思台。
至今汉武销魂处,犹有悲风木上来。
太子銜冤去不回,臨臯從築望思台。
至今漢武銷魂處,猶有悲風木上來。
唐代:胡曾
小白匡周入楚郊,楚王雄霸亦咆哮。
不思管仲为谋主,争取言征缩酒茅。
小白匡周入楚郊,楚王雄霸亦咆哮。
不思管仲為謀主,争取言征縮酒茅。
唐代:胡曾
东巡玉辇委泉台,徐福楼船尚未回。
自是祖龙先下世,不关无路到蓬莱。
東巡玉辇委泉台,徐福樓船尚未回。
自是祖龍先下世,不關無路到蓬萊。
唐代:胡曾
王浚戈鋋发上流,武昌鸿业土崩秋。
思量铁锁真儿戏,谁为吴王画此筹?
王浚戈鋋發上流,武昌鴻業土崩秋。
思量鐵鎖真兒戲,誰為吳王畫此籌?
唐代:胡曾
积粟成尘竟不开,谁知拒谏剖贤才?
武王兵起无人敌,遂作商郊一聚灰。
積粟成塵竟不開,誰知拒谏剖賢才?
武王兵起無人敵,遂作商郊一聚灰。
唐代:胡曾
举国贤良尽泪垂,扶苏屈死树边时。
至今谷口泉呜咽,犹似秦人恨李斯。
舉國賢良盡淚垂,扶蘇屈死樹邊時。
至今谷口泉嗚咽,猶似秦人恨李斯。
唐代:胡曾
六龙冉冉骤朝昏,魏国贤才杳不存。
唯有侯嬴在时月,夜来空自照夷门。
六龍冉冉驟朝昏,魏國賢才杳不存。
唯有侯嬴在時月,夜來空自照夷門。
唐代:胡曾
一旦天真逐水流,虎争龙战为诸侯。
子真独有烟霞趣,谷口耕锄到白头。
一旦天真逐水流,虎争龍戰為諸侯。
子真獨有煙霞趣,谷口耕鋤到白頭。
唐代:胡曾
世乱英雄百战余,孔明方此乐耕锄。
蜀王不自垂三顾,争得先生出旧庐?
世亂英雄百戰餘,孔明方此樂耕鋤。
蜀王不自垂三顧,争得先生出舊廬?
唐代:胡曾
夷陵城阙倚朝云,战败秦师纵火焚。
何事三千珠履客,不能西御武安君。
夷陵城阙倚朝雲,戰敗秦師縱火焚。
何事三千珠履客,不能西禦武安君。
唐代:胡曾
上蔡东门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归。
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云阳血染衣。
上蔡東門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歸。
功成不解謀身退,直待雲陽血染衣。
唐代:胡曾
长平瓦震武安初,赵卒俄成戏鼎鱼。
四十万人俱下世,元戎何用读兵书。
長平瓦震武安初,趙卒俄成戲鼎魚。
四十萬人俱下世,元戎何用讀兵書。
唐代:胡曾
行行西至一荒陂,因笑唐公不见机。
莫惜骕骦输令尹,汉东宫阙早时归。
行行西至一荒陂,因笑唐公不見機。
莫惜骕骦輸令尹,漢東宮阙早時歸。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