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曾的诗
本页收录胡曾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胡曾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胡曾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胡曾代表作品、或喜欢的胡曾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唐代:胡曾
积粟成尘竟不开,谁知拒谏剖贤才。
武王兵起无人敌,遂作商郊一聚灰。
積粟成塵竟不開,誰知拒谏剖賢才。
武王兵起無人敵,遂作商郊一聚灰。
唐代:胡曾
一自佳人坠玉楼,繁华东逐洛河流。
唯余金谷园中树,残日蝉声送客愁。
一自佳人墜玉樓,繁華東逐洛河流。
唯餘金谷園中樹,殘日蟬聲送客愁。
唐代:胡曾
自从车马出门朝,便入空房守寂寥。
玉枕夜残鱼信绝,金钿秋尽雁书遥。
脸边楚雨临风落,头上春云向日销。
芳草又衰还不至,碧天霜冷转无憀。
自從車馬出門朝,便入空房守寂寥。
玉枕夜殘魚信絕,金钿秋盡雁書遙。
臉邊楚雨臨風落,頭上春雲向日銷。
芳草又衰還不至,碧天霜冷轉無憀。
唐代:胡曾
苻坚举国出西秦,东晋危如累卵晨。
谁料此山诸草木,尽能排难化为人。
苻堅舉國出西秦,東晉危如累卵晨。
誰料此山諸草木,盡能排難化為人。
唐代:胡曾
行行西至一荒陂,因笑唐公不见机。
莫惜骕骦输令尹,汉东宫阙早时归。
行行西至一荒陂,因笑唐公不見機。
莫惜骕骦輸令尹,漢東宮阙早時歸。
唐代:胡曾
有虞龙驾不西还,空委箫韶洞壑间。
无计得知陵寝处,愁云长满九疑山。
有虞龍駕不西還,空委箫韶洞壑間。
無計得知陵寝處,愁雲長滿九疑山。
唐代:胡曾
青春行役思悠悠,一曲汀蒲濮水流。
正见涂中龟曳尾,令人特地感庄周。
青春行役思悠悠,一曲汀蒲濮水流。
正見塗中龜曳尾,令人特地感莊周。
唐代:胡曾
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
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
五月驅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煙高。
誓将雄略酬三顧,豈憚征蠻七縱勞。
唐代:胡曾
杨震幽魂下北邙,关西踪迹遂荒凉。
四知美誉留人世,应与干坤共久长。
楊震幽魂下北邙,關西蹤迹遂荒涼。
四知美譽留人世,應與幹坤共久長。
唐代:胡曾
茫茫衰草没章华,因笑灵王昔好奢。
臺土未干箫管绝,可怜身死野人家。
茫茫衰草沒章華,因笑靈王昔好奢。
臺土未幹箫管絕,可憐身死野人家。
唐代:胡曾
长安城外白云秋,萧索悲风灞水流。
因想汉朝离乱日,仲宣从此向荆州。
長安城外白雲秋,蕭索悲風灞水流。
因想漢朝離亂日,仲宣從此向荊州。
唐代:胡曾
古贤高尚不争名,行止由来动杳冥。
今日浪为千里客,看花慙上德星亭。
古賢高尚不争名,行止由來動杳冥。
今日浪為千裡客,看花慙上德星亭。
唐代:胡曾
夹谷莺啼三月天,野花芳草整相鲜。
来时不见侏儒死,空笑齐人失措年。
夾谷莺啼三月天,野花芳草整相鮮。
來時不見侏儒死,空笑齊人失措年。
唐代:胡曾
春草绵绵岱日低,山边立马看摩笄。
黄莺也解追前事,来向夫人死处啼。
春草綿綿岱日低,山邊立馬看摩笄。
黃莺也解追前事,來向夫人死處啼。
唐代:胡曾
重冈复岭势崔巍,一卒当关万卒回。
不是大夫多辨说,尉他争肯筑朝臺。
重岡複嶺勢崔巍,一卒當關萬卒回。
不是大夫多辨說,尉他争肯築朝臺。
唐代:胡曾
杜宇曾为蜀帝王,化禽飞去旧城荒。
年年来呌桃花月,似向春风诉国亡。
杜宇曾為蜀帝王,化禽飛去舊城荒。
年年來呌桃花月,似向春風訴國亡。
唐代:胡曾
叶公丘墓已尘埃,云矗崇墉亦半摧。
借问往年龙见日,几多风雨送将来。
葉公丘墓已塵埃,雲矗崇墉亦半摧。
借問往年龍見日,幾多風雨送将來。
唐代:胡曾
义帝南迁路入郴,国亡身死乱山深。
不知埋恨穷泉后,几度西陵片月沈。
義帝南遷路入郴,國亡身死亂山深。
不知埋恨窮泉後,幾度西陵片月沈。
唐代:胡曾
悠悠虞坂路欹斜,迟日和风簇野花。
未省孙阳身没后,几多骐骥困盐车。
悠悠虞坂路欹斜,遲日和風簇野花。
未省孫陽身沒後,幾多骐骥困鹽車。
唐代:胡曾
一上高亭日正晡,青山重叠片云无。
万年松树不知数,若箇蚪枝是大夫。
一上高亭日正晡,青山重疊片雲無。
萬年松樹不知數,若箇蚪枝是大夫。
唐代:胡曾
自古功成祸亦侵,武安冤向杜邮深。
五湖烟月无穷水,何事迁延到陆沈。
自古功成禍亦侵,武安冤向杜郵深。
五湖煙月無窮水,何事遷延到陸沈。
唐代:胡曾
亲在要君召不来,乱山重叠使空迴。
如何坚执尤人意,甘向岩前作死灰。
親在要君召不來,亂山重疊使空迴。
如何堅執尤人意,甘向岩前作死灰。
唐代:胡曾
豫让酬恩岁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
年年桥上行人过,谁有当时国士心。
豫讓酬恩歲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
年年橋上行人過,誰有當時國士心。
唐代:胡曾
鲁公城阙已丘墟,荒草无由认玉除。
因笑臧孙才智少,东门钟鼓祀鶢鶋。
魯公城阙已丘墟,荒草無由認玉除。
因笑臧孫才智少,東門鐘鼓祀鶢鶋。
唐代:胡曾
漠漠平沙际碧天,问人云此是居延。
停骖一顾犹魂断,苏武争禁十九年。
漠漠平沙際碧天,問人雲此是居延。
停骖一顧猶魂斷,蘇武争禁十九年。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