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庭的诗
本页收录杜光庭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杜光庭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杜光庭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杜光庭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杜光庭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唐代:杜光庭
旋步云纲上,天风飒尔吹。
飘裾凌斗柄,秉拂揖参旗。
狮子衔丹绶,麒麟导翠辎。
飞行周八极,几见发春枝。
(同前卷二七。
)。
旋步雲綱上,天風飒爾吹。
飄裾淩鬥柄,秉拂揖參旗。
獅子銜丹绶,麒麟導翠辎。
飛行周八極,幾見發春枝。
(同前卷二七。
)。
唐代:杜光庭
道化三元布,神凝万像分。
龙汉开玄箓,天书下赤浑。
应期铿法鼓,随方啓妙门。
太上垂至赜,威德被干坤。
神经三一侍,妙理五千文。
字列金华府,名传玉帝君。
心中生宝日,身上起罗云。
十仙何足友,载刼乃长存。
道化三元布,神凝萬像分。
龍漢開玄箓,天書下赤渾。
應期铿法鼓,随方啓妙門。
太上垂至赜,威德被幹坤。
神經三一侍,妙理五千文。
字列金華府,名傳玉帝君。
心中生寶日,身上起羅雲。
十仙何足友,載刼乃長存。
唐代:杜光庭
庚子末,居家无定活。
禾苗被害多,亲戚相欺夺。
煳口并无余,妻子单眠活。
江南虽得熟,向后亦号哭。
灾殃则应逢,处处唯空屋。
庚子末,居家無定活。
禾苗被害多,親戚相欺奪。
煳口并無餘,妻子單眠活。
江南雖得熟,向後亦号哭。
災殃則應逢,處處唯空屋。
唐代:杜光庭
当年五百合生贤,自入青云更不还。
岳气此时来世上,文星今日到人间。
降因天下悲姚宋,出为儒门继闵颜。
惟有感恩无路报,一生倾酒祝南山。
(影印本《诗渊》第六册第四五四○页。
)。
當年五百合生賢,自入青雲更不還。
嶽氣此時來世上,文星今日到人間。
降因天下悲姚宋,出為儒門繼闵顔。
惟有感恩無路報,一生傾酒祝南山。
(影印本《詩淵》第六冊第四五四○頁。
)。
唐代:杜光庭
闷见戈鋋匝四溟,恨无奇策救生灵。
如何饮酒得长醉,直到太平时节醒。
悶見戈鋋匝四溟,恨無奇策救生靈。
如何飲酒得長醉,直到太平時節醒。
唐代:杜光庭
再扶日月归行殿,却领山河镇梦刀。
从此雄名压寰海,八溟争敢起波涛。
再扶日月歸行殿,卻領山河鎮夢刀。
從此雄名壓寰海,八溟争敢起波濤。
唐代:杜光庭
辛丑于,灾临定不虚。
吴越炎千里,当之是夏初。
但看入秋首,虫蝗处处有。
飢殍死他乡,畜类多灾咎。
辛醜于,災臨定不虛。
吳越炎千裡,當之是夏初。
但看入秋首,蟲蝗處處有。
飢殍死他鄉,畜類多災咎。
唐代:杜光庭
一炁化之元,邈在两仪先。
宝埒驰金马,真香喷玉莲。
飞空按龙辔,梵响导芝軿。
绵永长春刼,翶翔无色天。
初真难晓谕,以此戒中仙。
(同前。
)。
一炁化之元,邈在兩儀先。
寶埒馳金馬,真香噴玉蓮。
飛空按龍辔,梵響導芝軿。
綿永長春刼,翶翔無色天。
初真難曉谕,以此戒中仙。
(同前。
)。
唐代:杜光庭
大梵三天主,虚皇五老尊。
尚难窥徼妙,岂复入名言。
宝座临金殿,霞冠照玉轩。
万真朝帝所,飞舃蹑云根。
(同前。
)。
大梵三天主,虛皇五老尊。
尚難窺徼妙,豈複入名言。
寶座臨金殿,霞冠照玉軒。
萬真朝帝所,飛舃蹑雲根。
(同前。
)。
唐代:杜光庭
始青黎元盖,金香结珠烟。
飞晨总翘辔,稽首玉帝前。
帝心浩以舒,锡吾《太灵篇》。
是谓不灭道,万天秉吾权。
吾行空洞中,下仙昩其渊。
(同前卷三十。
)。
始青黎元蓋,金香結珠煙。
飛晨總翹辔,稽首玉帝前。
帝心浩以舒,錫吾《太靈篇》。
是謂不滅道,萬天秉吾權。
吾行空洞中,下仙昩其淵。
(同前卷三十。
)。
唐代:杜光庭
亹亹玄中趣,湛湛清汉波。
代谢若旋环,椿木不改柯。
静心念至真,随运顺离罗。
感应理常通,神适逮自徂。
澹游初无际,繁想洞九遐。
飞根散玄叶,理返非由他。
常能诵玉章,玄音彻霄霞。
甲申洪灾至,椌翮王母家。
永享无终纪,岂知年劫多。
亹亹玄中趣,湛湛清漢波。
代謝若旋環,椿木不改柯。
靜心念至真,随運順離羅。
感應理常通,神适逮自徂。
澹遊初無際,繁想洞九遐。
飛根散玄葉,理返非由他。
常能誦玉章,玄音徹霄霞。
甲申洪災至,椌翮王母家。
永享無終紀,豈知年劫多。
唐代:杜光庭
旋行蹑云纲,乘虚步玄纪。
吟咏帝一尊,百关自调理。
俯命八海暗示,仰携高仙子。
诸天散香花,萧然灵风起。
宿愿定命根,故致标高拟。
欢乐太上前,万劫犹未始。
旋行蹑雲綱,乘虛步玄紀。
吟詠帝一尊,百關自調理。
俯命八海暗示,仰攜高仙子。
諸天散香花,蕭然靈風起。
宿願定命根,故緻标高拟。
歡樂太上前,萬劫猶未始。
唐代:杜光庭
帆力噼开沧海浪,马蹄踏破乱山青。
浮名浮利过于酒,醉得人心死不醒。
帆力噼開滄海浪,馬蹄踏破亂山青。
浮名浮利過于酒,醉得人心死不醒。
唐代:杜光庭
仰望顾八表,惟月孕阴精。
中有大素皇,夫人驾绿軿。
曜华光二极,混明照三清。
慇懃求志道,五色下来迎。
仰望顧八表,惟月孕陰精。
中有大素皇,夫人駕綠軿。
曜華光二極,混明照三清。
慇懃求志道,五色下來迎。
唐代:杜光庭
俯仰存太上,华景秀丹田。
左顾提郁仪,右盼携结璘。
六度观梵行,道德了袒新。
宿命积福应,闻经若至亲。
天扔超世才,乐诵希微篇。
沖虚太和气,吐纳流霞津。
胎息静百关,寥寥究三便。
泥丸洞明镜,遂成金华仙。
魔王敬受事,故能朝诸天。
皆从斋戒起,累功结宿缘。
飞行凌太虚,提携高上人。
(《正统道藏》本杜光庭《太上黄箓斋仪》卷一。
)。
俯仰存太上,華景秀丹田。
左顧提郁儀,右盼攜結璘。
六度觀梵行,道德了袒新。
宿命積福應,聞經若至親。
天扔超世才,樂誦希微篇。
沖虛太和氣,吐納流霞津。
胎息靜百關,寥寥究三便。
泥丸洞明鏡,遂成金華仙。
魔王敬受事,故能朝諸天。
皆從齋戒起,累功結宿緣。
飛行淩太虛,提攜高上人。
(《正統道藏》本杜光庭《太上黃箓齋儀》卷一。
)。
展开阅读全文 ∨
唐代:杜光庭
嵯峨玄都山,十方宗皇一。
岧岧于宝臺,光明焰流日。
炜烨玉林华,蒨璨耀朱实。
常念餐元精,鍊液固形质。
金光散紫微,窈窕大乘逸。
嵯峨玄都山,十方宗皇一。
岧岧于寶臺,光明焰流日。
炜烨玉林華,蒨璨耀朱實。
常念餐元精,鍊液固形質。
金光散紫微,窈窕大乘逸。
唐代:杜光庭
天地西南思早蟾,弓门环尽势纤纤。
(元刻本林桢《联新事备诗学大成》卷一。
)。
天地西南思早蟾,弓門環盡勢纖纖。
(元刻本林桢《聯新事備詩學大成》卷一。
)。
唐代:杜光庭
难把长绳系日乌,芳时偷取醉工夫。
任堆金璧磨星斗,买得花枝不老无。
難把長繩系日烏,芳時偷取醉工夫。
任堆金璧磨星鬥,買得花枝不老無。
唐代:杜光庭
帆力劈开沧海浪,马蹄踏破乱山青。
浮名浮利过于酒,醉得人心死不醒。
帆力劈開滄海浪,馬蹄踏破亂山青。
浮名浮利過于酒,醉得人心死不醒。
唐代:杜光庭
华夏吟哦远,人声自抑扬。
沖虚归道德,曲折合宫商。
殿阁沉檀散,楼臺月露凉。
至诚何以祝,多稼永丰穰。
(同前卷四十。
)。
華夏吟哦遠,人聲自抑揚。
沖虛歸道德,曲折合宮商。
殿閣沉檀散,樓臺月露涼。
至誠何以祝,多稼永豐穰。
(同前卷四十。
)。
唐代:杜光庭
□□□□□□□,□□□□□□□。
八表顺风惊雨露,四溟随劒息波涛。
手扶北极鸿图永,云卷长天圣日高。
未会汉家青史上,韩彭何处有功劳。
□□□□□□□,□□□□□□□。
八表順風驚雨露,四溟随劒息波濤。
手扶北極鴻圖永,雲卷長天聖日高。
未會漢家青史上,韓彭何處有功勞。
唐代:杜光庭
神首循黑道,冥冥超至灵。
晴明期朔望,阳德晦阴精。
高镇黄旛阙,矛戟耀霜铃。
志心伺多福,稽首讽真经。
神首循黑道,冥冥超至靈。
晴明期朔望,陽德晦陰精。
高鎮黃旛阙,矛戟耀霜鈴。
志心伺多福,稽首諷真經。
唐代:杜光庭
曾随云水此山游,行尽层峯更上楼。
九月登临须有意,七年岐路亦堪愁。
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
暂熟炉香不须去,伫陪天仗入神州。
曾随雲水此山遊,行盡層峯更上樓。
九月登臨須有意,七年岐路亦堪愁。
樹紅樹碧高低影,煙淡煙濃遠近秋。
暫熟爐香不須去,伫陪天仗入神州。
唐代:杜光庭
五亿诸天界,三千道境中。
是非更有待,生死互无穷。
妄起贪瞋狱,虚成杀害宫。
谬言人我异,安知彼此同。
六骸俱不实,万法悉归空。
体道烦恼尽,心与色尘终。
未能求解脱,常只处攀笼。
若欲常自在,稽首至道宗。
五億諸天界,三千道境中。
是非更有待,生死互無窮。
妄起貪瞋獄,虛成殺害宮。
謬言人我異,安知彼此同。
六骸俱不實,萬法悉歸空。
體道煩惱盡,心與色塵終。
未能求解脫,常隻處攀籠。
若欲常自在,稽首至道宗。
唐代:杜光庭
至道常虚寂,玄化应真精。
分神通一切,凝景在三清。
恍惚生有象,沖寞见无形。
逐运开缘会,因机说娒对。
修之登景汉,慢之堕幽囹。
天女散金华,神童唱玉声。
十华迴宝盖,九凤遏云营。
若能弘至赜,家国悉安宁。
至道常虛寂,玄化應真精。
分神通一切,凝景在三清。
恍惚生有象,沖寞見無形。
逐運開緣會,因機說娒對。
修之登景漢,慢之堕幽囹。
天女散金華,神童唱玉聲。
十華迴寶蓋,九鳳遏雲營。
若能弘至赜,家國悉安甯。

杜光庭(850—933),字圣宾,号东瀛子,缙云人。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僖宗时,如为供奉麟德殿文章应制。随僖宗入蜀,后来追随前蜀王建,官至户部侍郎。赐号传真天师。晚年辞官隐居四川青城山。一生著作颇多,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青城山记》、《武夷山记》、《西湖古迹事实》等。古代著名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相传系他所作。杜光庭注重对道教教义、斋醮科范、修道方术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整理,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他对《老子道德经》的研究颇有成就,将以前注解诠释《道德经》的六十余家进行比较考察,概括意旨,对“重玄之道”尤其推重。其思想调和儒、道二家的思想,不融佛教,保持道家本色。一些著作亡佚于元初,无法见其原貌。研究杜光庭的专著有《唐代老学研究——以成玄英、李荣、唐玄宗、杜光庭《道德经》注疏为个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