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峒的诗
本页收录崔峒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崔峒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崔峒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崔峒代表作品、或喜欢的崔峒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唐代:崔峒
读书常苦节,待诏岂辞贫。暮雪犹驱马,晡餐又寄人。
愁来占吉梦,老去惜良辰。延首平津阁,家山日已春。
讀書常苦節,待诏豈辭貧。暮雪猶驅馬,晡餐又寄人。
愁來占吉夢,老去惜良辰。延首平津閣,家山日已春。
唐代:崔峒
讼堂寂寂对烟霞,五柳门前聚晓鵶。
流水声中视公事,寒山影里见人家。
观风竞美新为政,计日还知旧触邪。
可惜陶潜无限酒,不逢篱菊正开花。
訟堂寂寂對煙霞,五柳門前聚曉鵶。
流水聲中視公事,寒山影裡見人家。
觀風競美新為政,計日還知舊觸邪。
可惜陶潛無限酒,不逢籬菊正開花。
唐代:崔峒
爱尔无羁束,云山恣意过。一身随远岫,孤棹任轻波。
世事关情少,渔家寄宿多。芦花浅淡处,江月奈人何。
愛爾無羁束,雲山恣意過。一身随遠岫,孤棹任輕波。
世事關情少,漁家寄宿多。蘆花淺淡處,江月奈人何。
唐代:崔峒
而今用武尔攻文,流辈干时独卧云。
白发青袍趋会府,定应衡镜却惭君。
而今用武爾攻文,流輩幹時獨卧雲。
白發青袍趨會府,定應衡鏡卻慚君。
唐代:崔峒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云外有时逢寺宿,
日西无事傍江行。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數年湖上謝浮名,竹杖紗巾遂性情。雲外有時逢寺宿,
日西無事傍江行。陶潛縣裡看花發,庾亮樓中對月明。
誰念獻書來萬裡,君王深在九重城。
唐代:崔峒
桂枝家共折,鸡树代相传。忝向鸾台下,仍看雁影连。
夜闲方步月,漏尽欲朝天。知去丹墀近,明王许荐贤。
桂枝家共折,雞樹代相傳。忝向鸾台下,仍看雁影連。
夜閑方步月,漏盡欲朝天。知去丹墀近,明王許薦賢。
唐代:崔峒
惯作云林客,因成懒漫人。吏欺从政拙,妻笑理家贫。
李郭应时望,王杨入幕频。从容丞相阁,知忆故园春。
慣作雲林客,因成懶漫人。吏欺從政拙,妻笑理家貧。
李郭應時望,王楊入幕頻。從容丞相閣,知憶故園春。
唐代:崔峒
王门别后到沧洲,帝里相逢俱白头。自叹马卿常带疾,
还嗟李广不封侯。棠梨宫里瞻龙衮,细柳营中著虎裘。
想到滑台桑叶落,黄河东注杏园秋。
王門别後到滄洲,帝裡相逢俱白頭。自歎馬卿常帶疾,
還嗟李廣不封侯。棠梨宮裡瞻龍衮,細柳營中著虎裘。
想到滑台桑葉落,黃河東注杏園秋。
唐代:崔峒
灵臺暮宿意多违,木落花开羡客归。
江海几时传锦字,风尘不觉化缁衣。
山阳会里同人少,灞曲农时故老稀。
幸得汉皇容直谏,怜君未遇觉人非。
靈臺暮宿意多違,木落花開羨客歸。
江海幾時傳錦字,風塵不覺化缁衣。
山陽會裡同人少,灞曲農時故老稀。
幸得漢皇容直谏,憐君未遇覺人非。
唐代:崔峒
昔闻生涧底,今见起毫端。
衆草此时没,何人知岁寒。
岂能裨栋宇,且贵出门阑。
只在丹青意,凌云也不难。
昔聞生澗底,今見起毫端。
衆草此時沒,何人知歲寒。
豈能裨棟宇,且貴出門闌。
隻在丹青意,淩雲也不難。
唐代:崔峒
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客路寻常经竹径,
人家大底傍山岚。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尽向南。
惟有夜猿啼海树,思乡望北意难堪。
聞君作尉向江潭。吳越風煙到自谙。客路尋常經竹徑,
人家大底傍山岚。緣溪花木偏宜遠,避地衣冠盡向南。
惟有夜猿啼海樹,思鄉望北意難堪。
唐代:崔峒
昔闻生涧底,今见起毫端。众草此时没,何人知岁寒。
岂能裨栋宇,且贵出门阑。只在丹青意,凌云也不难。
昔聞生澗底,今見起毫端。衆草此時沒,何人知歲寒。
豈能裨棟宇,且貴出門闌。隻在丹青意,淩雲也不難。
唐代:崔峒
自得山公许,休耕海上田。惭看长史传,欲弃钓鱼船。
穷巷殷忧日,芜城雨雪天。此时瞻相府,心事比旌悬。
自得山公許,休耕海上田。慚看長史傳,欲棄釣魚船。
窮巷殷憂日,蕪城雨雪天。此時瞻相府,心事比旌懸。
唐代:崔峒
石林高几许,金刹在中峰。白日空山梵,清霜后夜钟。
竹窗回翠壁,苔径入寒松。幸接无生法,疑心怯所从。
石林高幾許,金刹在中峰。白日空山梵,清霜後夜鐘。
竹窗回翠壁,苔徑入寒松。幸接無生法,疑心怯所從。
唐代:崔峒
骨肉天涯别,江山日落时。泪流襟上血,发变镜中丝。
胡越书难到,存亡梦岂知。登高回首罢,形影自相随。
·250·
骨肉天涯别,江山日落時。淚流襟上血,發變鏡中絲。
胡越書難到,存亡夢豈知。登高回首罷,形影自相随。
·250·
唐代:崔峒
乱后自江城,相逢喜复惊。为经多载别,欲问小时名。
对酒悲前事,论文畏后生。遥知盈卷轴,纸贵在江城。
亂後自江城,相逢喜複驚。為經多載别,欲問小時名。
對酒悲前事,論文畏後生。遙知盈卷軸,紙貴在江城。
唐代:崔峒
得道云林久,年深暂一归。出山逢世乱,乞食觉人稀。
半偈初传法,中峰又掩扉。爱憎应不染,尘俗自依依。
得道雲林久,年深暫一歸。出山逢世亂,乞食覺人稀。
半偈初傳法,中峰又掩扉。愛憎應不染,塵俗自依依。
唐代:崔峒
东楚复西秦,浮云类此身。关山劳策蹇,僮仆惯投人。
孤客来千里,全家托四邻。生涯难自料,中夜问情亲。
東楚複西秦,浮雲類此身。關山勞策蹇,僮仆慣投人。
孤客來千裡,全家托四鄰。生涯難自料,中夜問情親。
唐代:崔峒
积水与寒烟,嘉禾路几千。孤猿啼海岛,群雁起湖田。
曾见长洲苑,尝闻大雅篇。却将封事去,知尔爱闲眠。
積水與寒煙,嘉禾路幾千。孤猿啼海島,群雁起湖田。
曾見長洲苑,嘗聞大雅篇。卻将封事去,知爾愛閑眠。
唐代:崔峒
秋暮之彭泽,篱花远近逢。
君书前日至,别后此时重。
寒夜江边月,晴天海上峰。
还知南地客,招引住新丰。
秋暮之彭澤,籬花遠近逢。
君書前日至,别後此時重。
寒夜江邊月,晴天海上峰。
還知南地客,招引住新豐。
唐代:崔峒
江海久垂纶,朝衣忽挂身。
丹墀初谒帝,白髮免羞人。
才愧文章士,名当谏诤臣。
空余荐贤分,不敢负交亲。
江海久垂綸,朝衣忽挂身。
丹墀初谒帝,白髮免羞人。
才愧文章士,名當谏诤臣。
空餘薦賢分,不敢負交親。
唐代:崔峒
山殿秋云里,香烟出翠微。客寻朝磬至,僧背夕阳归。
下界千门见,前朝万事非。看心兼送目,葭菼暮依依。
山殿秋雲裡,香煙出翠微。客尋朝磬至,僧背夕陽歸。
下界千門見,前朝萬事非。看心兼送目,葭菼暮依依。
唐代:崔峒
讼堂寂寂对烟霞,五柳门前聚晓鸦。流水声中视公事,
寒山影里见人家。观风竞美新为政,计日还知旧触邪。
可惜陶潜无限酒,不逢篱菊正开花。
訟堂寂寂對煙霞,五柳門前聚曉鴉。流水聲中視公事,
寒山影裡見人家。觀風競美新為政,計日還知舊觸邪。
可惜陶潛無限酒,不逢籬菊正開花。
唐代:崔峒
辞家年已久,与子分偏深。易得相思泪,难为欲别心。
孤云随浦口,几日到山阴。遥想兰亭下,清风满竹林。
辭家年已久,與子分偏深。易得相思淚,難為欲别心。
孤雲随浦口,幾日到山陰。遙想蘭亭下,清風滿竹林。
唐代:崔峒
见君还此地,洒泪向江边。国士劳相问,家书无处传。
荒城胡马迹,塞木戍人烟。一路堪愁思,孤舟何渺然。
見君還此地,灑淚向江邊。國士勞相問,家書無處傳。
荒城胡馬迹,塞木戍人煙。一路堪愁思,孤舟何渺然。
崔峒(一作洞),唐大历元年(766年)前后在世。今保定定州市人。生卒年、字号皆不详,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