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陈文蔚 > 陈文蔚古诗词大全

陈文蔚的诗

本页收录陈文蔚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陈文蔚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陈文蔚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陈文蔚代表作品、或喜欢的陈文蔚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再用韵呈赵守

宋代:陈文蔚

不待渔舠唤隔溪,种桃千树正红肥。
山围晓障新图画,花押春班簇紫绯。
池凈白鸥相对浴,客来青鸟故双飞。
寄诗为问花前醉,何似天香满袖归。

后一日因展省归途口占 其二

宋代:陈文蔚

春光休道属谁家,造化平铺无等差。
不问世间凡草木,得春随意总皆花。

贱生诸友有祝颂语以五十六字谢之

宋代:陈文蔚

庸庸不作世间奇,空负生成造化机。
岁月漫惊多髮积,功程殊未进毫微。
不贪腰下悬金印,且自尊前戏彩衣。
多谢诸君借辉润,一朝盈箧尽珠玑。

又谢子京惠贽见

宋代:陈文蔚

少日深期造孔门,于今老矣嘆无闻。
自怜大业乖传授,頼有遗编可讨论。
君赠名章多过誉,我惭衰朽不胜文。
誓言愿毕余生力,细与穷源探本根。

后一日因展省归途口占 其一

宋代:陈文蔚

千丈抠衣记武夷,家山今日屡攀跻。
春风拍拍满怀处,况是花开更鸟啼。

癸未二月廿五日访周道人西菴戏题

宋代:陈文蔚

道人邀我饭胡麻,半日清闲得远家。
多少欲来无路问,空于洞口觅桃花。

斋前梅开

宋代:陈文蔚

每岁冲寒出探梅,如今花向屋檐开。
玉顔相见无朝晚,绕树须拼日百回。

赠说相道人

宋代:陈文蔚

我生本是山泽癯,只爱竹林痴读书。
道人相遇说心相,我亦无心更问渠。

老人及儿辈皆和再用前韵

宋代:陈文蔚

不厠繁桃俗杏栽,诗怀端为此花开。
自缘祗结冰霜侣,花底浑无俗驾来。

岩叟用前韵相留践云岩之约和韵以谢

宋代:陈文蔚

屡陪轩骑过横溪,每想云岩望眼西。
酬约再寻山下路,赋诗留与石间题。
吟风弄月计为上,竞利争名着总低。
明日杖藜归故隠,人生离合信难齐。

赋叶茂卿泉石轩

宋代:陈文蔚

郭外多佳士,溪南好结庐。
因君爱泉石,令我想风雩。
既有琴书乐,应无世俗拘。
谁能厌朝市,来此共须臾。

以寿山石绦环寄赵昌甫将以廿八字

宋代:陈文蔚

连城价重虽非玉,千古名存寿此山。
野服闲居颇相称,无端因得玩如环。

和赵国宜转寄傅岩叟诗韵时岁歉人艰食闻国宜有发粟意因有以劝相之

宋代:陈文蔚

云章华阁照明时,朝野如今尚採诗。
紫府祗因通夕梦,永平从此失朝饥。
似闻令子心传印,便有行人口似碑。
还许秫田分靖节,黄花重九醉东篱。

崧岭石泉

宋代:陈文蔚

高城石井下成池,对自初分混沌时。
虽小古今无涸溢,却怜江海有盈亏。

周公美尝年有红梅之约今花时雨雪公美以诗遣花酒和韵以谢

宋代:陈文蔚

红梅高赏趁春晴,不记年华几甲庚。
花酒一时双遣至,却愁不似对梅清。

追赋臺治诸景有怀仓使

宋代:陈文蔚

日日花光展翠游,芙蓉高树压城头。
招邀风月新添竹,管领湖山数上楼。
欲伴清琴庭舞鹤,不惊使节浦眠鸥。
花开红藕薰风细,恨不同撑柳外舟。

寄题张正国斗斋 其一

宋代:陈文蔚

几人大厦室庐窘,之子数椽天地宽。
醉里挥毫诗胆大,不悬金印老江干。

后一日和徐子融韵

宋代:陈文蔚

未省千林变作瑶,祇知尊酒侍清宵。
大将臣子明忠孝,妙在阴阳验息消。
忆此老仙冲雪去,归欤两袂喜风飘。
岭头故事诗能纪,今古相逢总不饶。

和赵忠州归耕之赋

宋代:陈文蔚

壮年学易计非疏,晚读人间种树书。
不向云霄羡鸿鹄,却来江海伴舂锄。
感君绿野成归计,令我青山思故居。
只恐奇谋未施设,折秦强赵要相如。

昌甫前诗见简方和去未达间再于岩叟处见后诗和韵以谢

宋代:陈文蔚

章泉相去每相思,多谢交情不见遗。
缱绻方赓前日句,联翩又读后来诗。
梅方迎腊多投好,菊已凌霜不入时。
大抵世情皆若此,吾侪真结岁寒知。

寄题黄子京贫乐斋

宋代:陈文蔚

羞逐纷纷世所趋,东溪风月未尝孤。
闭门蒿藋从渠长,堆案简编聊自娱。
机括要须明活法,箪瓢非但守枯株。
不观点也风雩意,洒落胸中一累无。

节后赴傅岩叟之招望日同游栖隠菴华严寺呈岩叟及同游者

宋代:陈文蔚

乘兴联翩渡小溪,轻车不怕日斜西。
拟来古寺观新扁,且向山斋读旧题。
茆屋起烟归路暝,秋云阁雨暮天低。
人生适意惟行乐,不较毫芒宠辱齐。

追赋齐山

宋代:陈文蔚

兴动齐山杖屦飞,可人迟日嫩晴晖。
一堤烟柳连秋浦,万里江山入翠微。
泉石怪奇难尽究,古今题品待携归。
春来歌酒虽无禁,不与红尘染是非。

寄题张正国斗斋 其二

宋代:陈文蔚

蒲团竹几炷熏炉,賸读平生未见书。
酌古量今会文夜,清风明月四窗虚。

别仓使二首 其二

宋代:陈文蔚

服膺师训毅名斋,观省无妨动与偕。
只向此中窥所守,已知平日谨诸怀。
器充宏博干坤大,理析精微律吕谐。
吾道古今穷不尽,一尊深夜讲朋侪。

陈文蔚简介

陈文蔚简介资料 陈文蔚(一一五四~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一五《癸未老人生日》“翁余九十儿七十”推定),字才卿,学者称克斋先生,上饶(今属江西)人。曾举进士不第。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始从朱熹学。后聚徒讲学,与徐昭然等创为豫章学派。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以上所着《尚书解注》,授迪功郎。卒年九十四(《宋人传记索引》作卒年八十六,未知何据)。有《克斋集》十七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明刻本附张时雨《陈克斋先生记述》,明嘉靖《广信府志》卷一六、《宋元学案》卷六九有传。 陈文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张时雨崇祯十七年刻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