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晁补之 > 晁补之古诗词大全

晁补之的诗

本页收录晁补之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晁补之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晁补之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晁补之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晁补之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原上

宋代:晁补之

闭门遗日月,原上感年华。
久旱无场藿,重阳有野花。
萧萧几家静,脉脉一歧赊。
向晚悠然去,秋风马尾斜。

济州道中寄叶勛秀才

宋代:晁补之

晓路入西郊,新霜着鬓毛。
贫交借羸马,慈母授征袍。
野静狐狸出,天寒雁鹄高。
艰难忆亲旧,清泪渍平皋。

仲光寄纻袍

宋代:晁补之

手裁白纻制新袍,犊鼻应怜犬子劳。
倚仗衡门聊服此,良人身不属临洮。

马当风涛中

宋代:晁补之

从祖昔为州别驾,上书尝欲径枞阳。
乘危更觉思遗迹,惭愧篙师戒马当。

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鑑五绝 其一

宋代:晁补之

埋头尘土欲忘年,重过初禅第一天。
唯有儿童见河性,不将老面共苍然。

蒲萄

宋代:晁补之

蒲萄新条易扶疏,椿花锁碎满庭除。
旱干只喜雨破土,潦润不忧河决渠。

旧说庐山有紫芝田百亩人莫得见偶于开先栖贤林中步两日各得一枝正紫如玉戏成一首

宋代:晁补之

千古芝田人不到,深林继日拾琼瑰。
从今为记晁夫子,曾到芝田百亩来。

欲求闲局理旧学作 其一

宋代:晁补之

莫求致仕且分司,此等刘伶笑妇儿。
投老寸阴如寸玉,从君了事只名痴。

初上安仁滩清见毛髮其中奇石五色可掇拾也从县令借图经溪曰云锦溪村曰玉石村

宋代:晁补之

行尽江南最远山,却寻干越上清滩。
秋晴云锦溪中过,玉石瑰奇一万般。

皖口遭风

宋代:晁补之

欻起惊涛渺去程,扁舟三日滞长汀。
无心坐使群鸥舞,莽眇吾知未可乘。

再用前韵和答

宋代:晁补之

当时同赴饮城西,倾盖论心已恨迟。
湖海可无年少气,雪霜还有岁寒枝。
功传汗竹藏王府,诗入文弢动岛夷。
不会书生安用此,眼前睫固未曾知。

自蒲赴湖至板桥逢杜谋伯

宋代:晁补之

二年两度踏京尘,犹喜常逢杜子春。
文学老来从旧日,金兰同好更何人。
身惭随檄终难强,计欲归耕未敢陈。
正是桃花红似血,不应无酒但霑巾。

罢蒲干濠道中寄府教授之道弟

宋代:晁补之

冲寒到郡待花开,花未开时却遣回。
敢意三年容我隠,只如千里访君来。
二崤毂击何为者,五老云霾安在哉。
更约劖诗猿虎谷,它年重过埽莓苔。

廷贤求赋先春亭

宋代:晁补之

筑圃名亭尽可人,东皋百卉故先春。
丘原满目皆安在,桃李成蹊又一新。
薙草烦君开蒋径,漱醪容我着陶巾。
青门瓜好平生事,欲遣朱轓便卜邻。

由开先万杉栖贤罗汉入城南康守云惜君未至紫霄峰也因以此答

宋代:晁补之

南康南麓江州北,五百伽蓝似蜜脾。
万室千门俱面势,不应独是紫霄奇。

初望庐山

宋代:晁补之

休说江南青未了,一庵一径可容身。
宦程正迫西风急,未是庐山竚足人。

东皋十首 其三

宋代:晁补之

小阁高原最上头,下床莫遣许公羞。
如今老罢栏边意,不是元龙百尺楼。

子固席上雪得芟字

宋代:晁补之

新霜一夜草如芟,午酌临轩雪点衫。
不怕夷门清着骨,故教诗句耸巉岩。

祝家墩阻水旦起舟人云天上风花顺矣作一绝

宋代:晁补之

依依牛马辨平沙,三日扁舟近祝家。
明日扬帆应复驶,蒸云散乱作风花。

开先寺前望瀑布

宋代:晁补之

白虹昼下崑崙顶,半入青林久不回。
下洞水轮穿地底,冰崖吼怒却重来。

欲求闲局理旧学作 其二

宋代:晁补之

故园歷歷眼中分,非禹谁教不入门。
何处功名有成遂,玉初不献足犹存。

清口怀应书时雪中舟行

宋代:晁补之

蚤岁单舟此水滨,雪花都蔽引舟人。
重来五马真何事,笑雪空成鬓上春。

移笇山五杉归植里第

宋代:晁补之

一丘一壑感归心,过尽青山几茂林。
自载五杉如碧凤,欲看春雨舞庭阴。

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 其一

宋代:晁补之

玉泉吟鼎月隳轮,姑射风标两绝尘。
只欠何郎窗畔雪,戎葵为我作余春。

漫成呈文潜五首 其二

宋代:晁补之

花如怨人不近眼,深院一枝春得知。
东风不是不爱惜,刚为花愁真是谁。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简介资料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