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伯启的诗
本页收录曹伯启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曹伯启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曹伯启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曹伯启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曹伯启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元代:曹伯启
岧峣鹫岭梵王城,秋气平分宝界清。火宅久居心独苦,云林初识眼增明。
禅关已被猿参透,仙洞谁教鬼凿成。惭负半生泉石约,暂来偷暇洗尘缨。
岧峣鹫嶺梵王城,秋氣平分寶界清。火宅久居心獨苦,雲林初識眼增明。
禅關已被猿參透,仙洞誰教鬼鑿成。慚負半生泉石約,暫來偷暇洗塵纓。
元代:曹伯启
击豪卧虎事非难,一柱中流颇自安。冰炭圣贤犹未免,燕鸿时序不相干。
落花飞絮无春梦,脩竹长松有岁寒。月旦悄然明府去,敢因俗议动悲欢。
擊豪卧虎事非難,一柱中流頗自安。冰炭聖賢猶未免,燕鴻時序不相幹。
落花飛絮無春夢,脩竹長松有歲寒。月旦悄然明府去,敢因俗議動悲歡。
元代:曹伯启
林壑微风草木香,红尘回首路茫茫。多情一片东山月,才到沧洲驻景长。
林壑微風草木香,紅塵回首路茫茫。多情一片東山月,才到滄洲駐景長。
元代:曹伯启
萤光曾得近郎星,柳絮俄成海上萍。筦库三年头欲白,庙堂千仞眼终青。
区区刀笔犹南土,望望簪缨尽北庭。偶向邮亭瞻使节,斐章端欲诉飘零。
螢光曾得近郎星,柳絮俄成海上萍。筦庫三年頭欲白,廟堂千仞眼終青。
區區刀筆猶南土,望望簪纓盡北庭。偶向郵亭瞻使節,斐章端欲訴飄零。
元代:曹伯启
峥嵘古暨阳,事简风俗淳。仆也一何有,忝为幕中宾。
齐瓜六见熟,于今作閒身。东皋事游息,联镳出城闉。
时当仲夏初,万木繁阴新。眺览悉幽胜,主宾若同寅。
云间陆公子,丰姿迈群伦。妙龄心老大,富贵不骄人。
石居状元后,累叶为缙绅。海翁文章伯,子弟尽麒麟。
何有两夫子,家声德相邻。行乐兴非浅,杯盘夜及晨。
名园开锦绣,品馔罗奇珍。晚入清凉界,诸公礼极臻。
于菟亦无惧,酒力乃尔神。处士叶其姓,绿绮随乌巾。
时闻操一曲,天地还氤氲。歌调间南北,手谈弃疏亲。
黄云遍四野,遐迩不忧贫。凝睇即成趣,满怀俱是春。
主人捧觞劝,厌饫难为嗔。斜日觅归路,瞢腾入嚣尘。
梦觉思梗槩,拥鼻如酸辛。惓惓无以报,作诗记天真。
峥嵘古暨陽,事簡風俗淳。仆也一何有,忝為幕中賓。
齊瓜六見熟,于今作閒身。東臯事遊息,聯镳出城闉。
時當仲夏初,萬木繁陰新。眺覽悉幽勝,主賓若同寅。
雲間陸公子,豐姿邁群倫。妙齡心老大,富貴不驕人。
石居狀元後,累葉為缙紳。海翁文章伯,子弟盡麒麟。
何有兩夫子,家聲德相鄰。行樂興非淺,杯盤夜及晨。
名園開錦繡,品馔羅奇珍。晚入清涼界,諸公禮極臻。
于菟亦無懼,酒力乃爾神。處士葉其姓,綠绮随烏巾。
時聞操一曲,天地還氤氲。歌調間南北,手談棄疏親。
黃雲遍四野,遐迩不憂貧。凝睇即成趣,滿懷俱是春。
主人捧觞勸,厭饫難為嗔。斜日覓歸路,瞢騰入嚣塵。
夢覺思梗槩,擁鼻如酸辛。惓惓無以報,作詩記天真。
展开阅读全文 ∨
元代:曹伯启
量若洪波重若山,紫薇花下愿君还。谁知金谷尘埃底,犹自哦诗敢破悭。
量若洪波重若山,紫薇花下願君還。誰知金谷塵埃底,猶自哦詩敢破悭。
元代:曹伯启
彼美王夫子,相逢各异乡。秋高风淅淅,江阔水茫茫。
回首关山远,伤心道路长。英豪休感慨,十手指轩裳。
彼美王夫子,相逢各異鄉。秋高風淅淅,江闊水茫茫。
回首關山遠,傷心道路長。英豪休感慨,十手指軒裳。
元代:曹伯启
老屋淙淙榻屡移,披衣起坐候晨鸡。四檐急溜三江泻,一道寒声万弩齐。
飞电过窗开宝鉴,震雷鼓物揭征鼙。平明点检人间事,流水溶溶涨小溪。
老屋淙淙榻屢移,披衣起坐候晨雞。四檐急溜三江瀉,一道寒聲萬弩齊。
飛電過窗開寶鑒,震雷鼓物揭征鼙。平明點檢人間事,流水溶溶漲小溪。
元代:曹伯启
塞垣巇崄地,岁莫为谁来。交态只如此,宦情何有哉。
岂能供世用,聊复竭吾才。夜夜家山梦,羸骖几日回。
塞垣巇崄地,歲莫為誰來。交态隻如此,宦情何有哉。
豈能供世用,聊複竭吾才。夜夜家山夢,羸骖幾日回。
元代:曹伯启
当年游薄宦,脱鞅到君家。摩拊紫荆树,攀缘常棣华。
芳名称月旦,萍迹寄星槎。长寿乡中客,陶然饮紫霞。
當年遊薄宦,脫鞅到君家。摩拊紫荊樹,攀緣常棣華。
芳名稱月旦,萍迹寄星槎。長壽鄉中客,陶然飲紫霞。
元代:曹伯启
玉面骐驎金络头,虎文龙翼气横秋。乘时欲骋追风足,制在奚官不自由。
玉面骐驎金絡頭,虎文龍翼氣橫秋。乘時欲騁追風足,制在奚官不自由。
元代:曹伯启
当歌对酒永相依,妙契灵光烛万微。多少长安名利眼,只知三五看扬辉。
當歌對酒永相依,妙契靈光燭萬微。多少長安名利眼,隻知三五看揚輝。
元代:曹伯启
荒城四面尽陂陀,人傍西山语渐讹。一夜饭牛棚下宿,愁闻闾里笑声多。
荒城四面盡陂陀,人傍西山語漸訛。一夜飯牛棚下宿,愁聞闾裡笑聲多。
元代:曹伯启
芸芸天壤间,物物自终始。阴阳物屈伸,雨露发膏泚。
穷探造化妙,学道当没齿。忆昨效前脩,老屋坐荒址。
诚能不汝画,么么变奇伟。华发已侵寻,兰台方小史。
补报无尺寸,追思负甘旨。胡为俗累深,不得宦情已。
涉世相推移,因人具条理。堂堂颜使君,端为苍生起。
东瓯素凋瘵,宿弊要全洗。守宰如星分,妖红连俗紫。
己听下车谣,清强新直指。岩岩金华峰,湛湛谷溪水。
吾道增光辉,霁景照纨绮。古今谁并驾,避路行且止。
簿书日奔忙,愧我徒为耳。
芸芸天壤間,物物自終始。陰陽物屈伸,雨露發膏泚。
窮探造化妙,學道當沒齒。憶昨效前脩,老屋坐荒址。
誠能不汝畫,麼麼變奇偉。華發已侵尋,蘭台方小史。
補報無尺寸,追思負甘旨。胡為俗累深,不得宦情已。
涉世相推移,因人具條理。堂堂顔使君,端為蒼生起。
東瓯素凋瘵,宿弊要全洗。守宰如星分,妖紅連俗紫。
己聽下車謠,清強新直指。岩岩金華峰,湛湛谷溪水。
吾道增光輝,霁景照纨绮。古今誰并駕,避路行且止。
簿書日奔忙,愧我徒為耳。
展开阅读全文 ∨
元代:曹伯启
蒲柳惊秋至,蒹葭泣露瀼。虚名无实用,旅迹寄遐荒。
念念归南亩,悠悠梦北堂。缅思忠与孝,马腹值鞭长。
蒲柳驚秋至,蒹葭泣露瀼。虛名無實用,旅迹寄遐荒。
念念歸南畝,悠悠夢北堂。緬思忠與孝,馬腹值鞭長。
元代:曹伯启
一天晴碧日迟迟,暑气蒸人力自微。幽径雨馀芳草合,小园风急乱花飞。
卧思沂上歌诗去,梦到山阴祓禊归。还忆去年乘小骏,西湖游罢北山围。
一天晴碧日遲遲,暑氣蒸人力自微。幽徑雨馀芳草合,小園風急亂花飛。
卧思沂上歌詩去,夢到山陰祓禊歸。還憶去年乘小駿,西湖遊罷北山圍。
元代:曹伯启
羸骖乘暇阅山乡,风景无边眼力强。千里稻云蒸大冶,一年梅澍积深塘。
虎狼窜伏天刑近,鸡犬舒徐日驭长。微禄每惭无补报,欲将心事效平阳。
羸骖乘暇閱山鄉,風景無邊眼力強。千裡稻雲蒸大冶,一年梅澍積深塘。
虎狼竄伏天刑近,雞犬舒徐日馭長。微祿每慚無補報,欲将心事效平陽。
元代:曹伯启
梅花消息小春天,酷雨连宵响大川。伐罪观兵交趾路,趣工兴利太湖田。
雨旸僭忒非公论,仓庾盈虚属化权。常记薰风遍淮楚,村村香火祷神前。
梅花消息小春天,酷雨連宵響大川。伐罪觀兵交趾路,趣工興利太湖田。
雨旸僭忒非公論,倉庾盈虛屬化權。常記薰風遍淮楚,村村香火禱神前。
元代:曹伯启
十行丹诏发春雷,一脉阳和遍九垓。天下求安先肃政,浙东何幸遇全材。
贪狼昼伏毛如立,老鹘宵征气已摧。山谷饥民厌烦酷,赐环消息不须来。
十行丹诏發春雷,一脈陽和遍九垓。天下求安先肅政,浙東何幸遇全材。
貪狼晝伏毛如立,老鹘宵征氣已摧。山谷饑民厭煩酷,賜環消息不須來。
元代:曹伯启
画出孤山清绝景,谁其作者四王孙。何当更假和羹手,添就西南月一痕。
畫出孤山清絕景,誰其作者四王孫。何當更假和羹手,添就西南月一痕。
元代:曹伯启
灵台寂寂湛空明,万古青山只么青。不待有弦知律吕,会从无极辨仪刑。
世间五色真盲晦,云底三辰未杳冥。闻道东游多胜赏,草堂回首似兰亭。
靈台寂寂湛空明,萬古青山隻麼青。不待有弦知律呂,會從無極辨儀刑。
世間五色真盲晦,雲底三辰未杳冥。聞道東遊多勝賞,草堂回首似蘭亭。
元代:曹伯启
一雨开新霁,长空绝点埃。眼明初出郭,心远乍登台。
矮塔培黄壤,摧碑渍绿苔。几人遮日去,双燕受风回。
稚柳沿新堑,神祠映古堆。翠峰依旧好,金菊为谁开。
日夕牛羊下,天寒鸟雀哀。黄流随去住,元气接周回。
风帚谁操执,云衣自剪裁。松杉诚异质,樗栎谩多材。
效北衣冠变,平南士卒来。功名殊未已,伏腊迭相催。
吊古情何益,哦诗愧不才。归欤风景暮,携友且衔杯。
一雨開新霁,長空絕點埃。眼明初出郭,心遠乍登台。
矮塔培黃壤,摧碑漬綠苔。幾人遮日去,雙燕受風回。
稚柳沿新塹,神祠映古堆。翠峰依舊好,金菊為誰開。
日夕牛羊下,天寒鳥雀哀。黃流随去住,元氣接周回。
風帚誰操執,雲衣自剪裁。松杉誠異質,樗栎謾多材。
效北衣冠變,平南士卒來。功名殊未已,伏臘叠相催。
吊古情何益,哦詩愧不才。歸欤風景暮,攜友且銜杯。
展开阅读全文 ∨
元代:曹伯启
交契观夷险,高卑象梓桥。世途逄蹭蹬,心境失逍遥。
道诎身焉用,居安气不骄。燎原风正急,谁为辨兰萧。
交契觀夷險,高卑象梓橋。世途逄蹭蹬,心境失逍遙。
道诎身焉用,居安氣不驕。燎原風正急,誰為辨蘭蕭。
元代:曹伯启
青士名轩敏号斋,主人风骨不斋材。嗜书有味轻金币,择友无方至草莱。
众口推尊循古道,一篇骚雅露长才。游仙既许从君去,怀抱何时得好开。
青士名軒敏号齋,主人風骨不齋材。嗜書有味輕金币,擇友無方至草萊。
衆口推尊循古道,一篇騷雅露長才。遊仙既許從君去,懷抱何時得好開。
元代:曹伯启
舆马连年东复西,巨鳌双胁夹青猊。荷旃食肉无非命,憔悴相如不敢题。
輿馬連年東複西,巨鳌雙脅夾青猊。荷旃食肉無非命,憔悴相如不敢題。

曹伯启(1255—1333)元文学家。字士开。砀山(今属安徽)人。元世祖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出浙西廉访使。泰定初以年老告退。天历初,起任淮东廉访使,拜陕酉诸道行台御史中丞,辞疾不起。赠河南行省左丞,谥文贞。性庄肃,奉身清约。著有《曹文贞公诗集》(一名《汉泉漫稿》)十卷。生平事迹见《曹文贞公诗集》附录曹鉴《溢文贞公神道碑铭》、《元史》卷一七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