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的诗
本页收录蔡襄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蔡襄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蔡襄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蔡襄代表作品、或喜欢的蔡襄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蔡襄
城头蔓草受新霜,天外孤鸿叫夕阳。
送客情怀枫树老,着人襟袖菊花香。
城頭蔓草受新霜,天外孤鴻叫夕陽。
送客情懷楓樹老,着人襟袖菊花香。
宋代:蔡襄
白马寺前冠盖盛,送行宾友尽英豪。
耿丞血染边场草,留得声名日月高。
白馬寺前冠蓋盛,送行賓友盡英豪。
耿丞血染邊場草,留得聲名日月高。
宋代:蔡襄
泉水循除明,中坻龙矫首。
振足化仙陂,回晴窥画牖。
应当岁时旱,嘘吸云雷走。
泉水循除明,中坻龍矯首。
振足化仙陂,回晴窺畫牖。
應當歲時旱,噓吸雲雷走。
宋代:蔡襄
春衫逐红旗,散入青林下。
阴崖喜先至,新苗渐盈把。
竟携筠笼归,更带山云写。
春衫逐紅旗,散入青林下。
陰崖喜先至,新苗漸盈把。
竟攜筠籠歸,更帶山雲寫。
宋代:蔡襄
晓出都门外,名园连翠屏。
融怡春物动,潇洒尘虑醒。
轻风送花信,远水涵空青。
旧游无处问,芳树隔重扃。
曉出都門外,名園連翠屏。
融怡春物動,潇灑塵慮醒。
輕風送花信,遠水涵空青。
舊遊無處問,芳樹隔重扃。
宋代:蔡襄
旗声不断鼓声催,堤柳阴浓野色开。
今日客衣何事净,亦尘不肯出城来。
旗聲不斷鼓聲催,堤柳陰濃野色開。
今日客衣何事淨,亦塵不肯出城來。
宋代:蔡襄
春秋书大水,灾患古所评。
去年积行潦,田亩鱼蛙生。
今岁谷翔贵,鼎餁无以烹。
继亦掇原野,草莱不得萌。
剥伐及桑枣,折发连檐甍。
谁家有仓囷,指此为兼并。
头会复箕敛,劝率以为名。
壮强先转徙,羸瘠何经营。
天子忧元元,四郊扬使旌。
朝暮给饘粥,军廪阙丰盈。
殍亡与疫死,颠倒投官坑。
坑满弃道傍,腐肉犬豕争。
往往互食噉,欲语心惊魂。
荒村但寂寥,晚日多哭声。
哭哀声不续,饥病焉能哭。
止哭复吞声,清血暗双目。
陇上麦欲黄,寄命在一熟。
麦熟有几何,人稀麦应足。
纵得新麦尝,悲哉旧亲属。
我歌酇阳行,诗成宁忍读。
春秋書大水,災患古所評。
去年積行潦,田畝魚蛙生。
今歲谷翔貴,鼎餁無以烹。
繼亦掇原野,草萊不得萌。
剝伐及桑棗,折發連檐甍。
誰家有倉囷,指此為兼并。
頭會複箕斂,勸率以為名。
壯強先轉徙,羸瘠何經營。
天子憂元元,四郊揚使旌。
朝暮給饘粥,軍廪阙豐盈。
殍亡與疫死,颠倒投官坑。
坑滿棄道傍,腐肉犬豕争。
往往互食噉,欲語心驚魂。
荒村但寂寥,晚日多哭聲。
哭哀聲不續,饑病焉能哭。
止哭複吞聲,清血暗雙目。
隴上麥欲黃,寄命在一熟。
麥熟有幾何,人稀麥應足。
縱得新麥嘗,悲哉舊親屬。
我歌酇陽行,詩成甯忍讀。
宋代:蔡襄
年年乞雨问山神,羞见耕耘陇上人。
太守自知才德薄,彼苍何事罪斯民。
年年乞雨問山神,羞見耕耘隴上人。
太守自知才德薄,彼蒼何事罪斯民。
宋代:蔡襄
晓盖西郊道,春光极太虚。
村风香晚稻,溪日曝寒鱼。
雀噪饥鹰下,山空病木疏。
归期侵杪岁,友思望吾庐。
曉蓋西郊道,春光極太虛。
村風香晚稻,溪日曝寒魚。
雀噪饑鷹下,山空病木疏。
歸期侵杪歲,友思望吾廬。
宋代:蔡襄
玉京仙子爱春芳,弄遍琼枝嗅尽香。
祗有此花知旧意,又随风色过东墙。
玉京仙子愛春芳,弄遍瓊枝嗅盡香。
祗有此花知舊意,又随風色過東牆。
宋代:蔡襄
人仰公才世吏师,更甘归老旧林池。
门阑清似当官处,心力强於少壮时。
物理自冥非寄酒,兵谋犹在却因棋。
濠边风月如招隐,愿拂尘裾从所之。
人仰公才世吏師,更甘歸老舊林池。
門闌清似當官處,心力強於少壯時。
物理自冥非寄酒,兵謀猶在卻因棋。
濠邊風月如招隐,願拂塵裾從所之。
宋代:蔡襄
于世无机是海翁,客情醒醉任邻钟。
廉纤雨意还侵夜,料峭春期未减冬。
宝气上浮难掩玉,岁寒中立不凋松。
君王自结英雄网,千载风云定有从。
于世無機是海翁,客情醒醉任鄰鐘。
廉纖雨意還侵夜,料峭春期未減冬。
寶氣上浮難掩玉,歲寒中立不凋松。
君王自結英雄網,千載風雲定有從。
宋代:蔡襄
道德由来太古同,生灵休养至仁中。
五兵不试归神武,万物无私是化工。
玉座忽逢春月尽,金旌遥指洛川穷。
年年翠辇长陪扈,那向西城别梓宫。
道德由來太古同,生靈休養至仁中。
五兵不試歸神武,萬物無私是化工。
玉座忽逢春月盡,金旌遙指洛川窮。
年年翠辇長陪扈,那向西城别梓宮。
宋代:蔡襄
中朝鸾鹤何仪仪,慷慨大体能者谁。
之人起家用儒业,驰骋古今无所遗。
当年得从谏官列,天庭一露胸中奇。
矢身受责甘如荠,沃然华实相葳蕤。
汉文不见买生久,诏书晓落东南涯。
归来俯首文石陛,尹以京兆天子毘。
名都翼翼郡国首,里区百万多占辞。
豪宗贵倖矜意气,半言主者承其颐。
昂昂孤立中不倚,传经决讼无牵羁。
老姦黠吏束其手,衆口和附歌且怡。
日朝黄幄迩天问,帝前大画当今宜。
文陈疏举时密启,此语多祕世莫知。
传者籍籍十得一,一者已足为良医。
一麾出地番君国,惜此智虑无所施。
吾君睿明广视听,四招邦俊隆邦基。
廷臣谏列复钳口,安得长喙号丹墀。
昼歌夕寝心如疚,咄哉汝忧非汝为。
中朝鸾鶴何儀儀,慷慨大體能者誰。
之人起家用儒業,馳騁古今無所遺。
當年得從谏官列,天庭一露胸中奇。
矢身受責甘如荠,沃然華實相葳蕤。
漢文不見買生久,诏書曉落東南涯。
歸來俯首文石陛,尹以京兆天子毘。
名都翼翼郡國首,裡區百萬多占辭。
豪宗貴倖矜意氣,半言主者承其頤。
昂昂孤立中不倚,傳經決訟無牽羁。
老姦黠吏束其手,衆口和附歌且怡。
日朝黃幄迩天問,帝前大畫當今宜。
文陳疏舉時密啟,此語多祕世莫知。
傳者籍籍十得一,一者已足為良醫。
一麾出地番君國,惜此智慮無所施。
吾君睿明廣視聽,四招邦俊隆邦基。
廷臣谏列複鉗口,安得長喙号丹墀。
晝歌夕寝心如疚,咄哉汝憂非汝為。
宋代:蔡襄
曾凭水栅誓长江,报国全躯事不双。
力屈已嗟关羽死,势孤犹笑李陵降。
宿坟古剑龙腥匣,环壁灵旗兽缠扛。
神理高高人意近,楮钱祈福暗尘窗。
曾憑水栅誓長江,報國全軀事不雙。
力屈已嗟關羽死,勢孤猶笑李陵降。
宿墳古劍龍腥匣,環壁靈旗獸纏扛。
神理高高人意近,楮錢祈福暗塵窗。
宋代:蔡襄
名第同一籍,家园连七闽。
何为别眉宇,于今十四春。
昔子补一尉,扶病走风尘。
归来解组绂,宴处颐精神。
架书括遗逸,瓮酎涵清醇。
东阡与北陌,候问通慇懃。
或言疾良瘉,唿卢气益振。
或传近诗句,平淡与古邻。
语之天下事,塞耳不复闻。
宁当决引去,道固有屈伸。
嗟予仰尺禄,对雠中祕文。
天子误采拔,指名填诤臣。
力微责任重,百虑加一身。
列章乞便郡,赐告迎慈亲。
穷冬过梨岭,山蹊出幽榛。
俯深下坎井,斗起攀苍旻。
水石啮晚沙,霜风变朝皴。
粲粲涧中花,孤芳能自珍。
班班云上鸟,朝鸣亦求羣。
岁晏时节动,天遥客愁新。
去子无跬步,笑语绝燕秦。
作此欲招隠,翻愧林泉人。
名第同一籍,家園連七閩。
何為别眉宇,于今十四春。
昔子補一尉,扶病走風塵。
歸來解組绂,宴處頤精神。
架書括遺逸,甕酎涵清醇。
東阡與北陌,候問通慇懃。
或言疾良瘉,唿盧氣益振。
或傳近詩句,平淡與古鄰。
語之天下事,塞耳不複聞。
甯當決引去,道固有屈伸。
嗟予仰尺祿,對雠中祕文。
天子誤采拔,指名填诤臣。
力微責任重,百慮加一身。
列章乞便郡,賜告迎慈親。
窮冬過梨嶺,山蹊出幽榛。
俯深下坎井,鬥起攀蒼旻。
水石齧晚沙,霜風變朝皴。
粲粲澗中花,孤芳能自珍。
班班雲上鳥,朝鳴亦求羣。
歲晏時節動,天遙客愁新。
去子無跬步,笑語絕燕秦。
作此欲招隠,翻愧林泉人。
宋代:蔡襄
欲寻轩槛倒清尊,江上烟云向晚昏。
须倩乐风吹散雨,明朝却待入花园。
欲尋軒檻倒清尊,江上煙雲向晚昏。
須倩樂風吹散雨,明朝卻待入花園。
宋代:蔡襄
园馆春游只帝京,可怜哀悴海边城。
纵然得酒心犹在,若也逢花眼亦生。
園館春遊隻帝京,可憐哀悴海邊城。
縱然得酒心猶在,若也逢花眼亦生。
宋代:蔡襄
申命增华衮,遗忠动紫宸。
世风存令子,暮哭有慈亲。
复辟前言在,论兵密疎陈。
如何年不永,无路问苍旻。
申命增華衮,遺忠動紫宸。
世風存令子,暮哭有慈親。
複辟前言在,論兵密疎陳。
如何年不永,無路問蒼旻。
宋代:蔡襄
志节虽落落,不能无谤毁。
壮年自雄豪,末路遽颠委。
衆口方丛嘈,即欲置之死。
公尝为大臣,沈寃不辨理。
恭惟仁宗圣,散地而后已。
新治甬上居,闲逸安暮齿。
恭惟今天子,继照明鉴是。
问公何处在,勉哉为予起。
使者临其门,将驾不容俟。
滔滔汴流急,行舟姑少止。
长堤榆柳深,夜凉襟带褫。
语终求其要,兹事殊可喜。
朝廷英俊林,岂无人器使。
谓公先帝臣,擢任刷前耻。
惟公体上意,毕力荷恩纪。
富贵安足论,清心寂如水。
古人老益壮,忠义在所指。
况复千载遇,功名迈良史。
志節雖落落,不能無謗毀。
壯年自雄豪,末路遽颠委。
衆口方叢嘈,即欲置之死。
公嘗為大臣,沈寃不辨理。
恭惟仁宗聖,散地而後已。
新治甬上居,閑逸安暮齒。
恭惟今天子,繼照明鑒是。
問公何處在,勉哉為予起。
使者臨其門,将駕不容俟。
滔滔汴流急,行舟姑少止。
長堤榆柳深,夜涼襟帶褫。
語終求其要,茲事殊可喜。
朝廷英俊林,豈無人器使。
謂公先帝臣,擢任刷前恥。
惟公體上意,畢力荷恩紀。
富貴安足論,清心寂如水。
古人老益壯,忠義在所指。
況複千載遇,功名邁良史。
宋代:蔡襄
旧德推当代,新悲入故乡。
直当冠獬豸,清可濯沧浪。
美研精煤色,文瓯昼茗香。
生平无复见,流涕送幽堂。
舊德推當代,新悲入故鄉。
直當冠獬豸,清可濯滄浪。
美研精煤色,文瓯晝茗香。
生平無複見,流涕送幽堂。
宋代:蔡襄
俗寻轩槛倒清尊,江上烟云向晚昏。
须倩东风吹散雨,明朝却待入花园。
俗尋軒檻倒清尊,江上煙雲向晚昏。
須倩東風吹散雨,明朝卻待入花園。
宋代:蔡襄
六月闽溪荔子丹,新秋犹喜荐雕盘。
自嗟千里归程远,不得繁枝雨后看。
六月閩溪荔子丹,新秋猶喜薦雕盤。
自嗟千裡歸程遠,不得繁枝雨後看。
宋代:蔡襄
宵行避酷暑,山路乍萦迴。
明月正相向,凉风时一来。
幽林潜物怪,祕洞蓄云雷。
岂敢惮劳苦,畏途诚可猜。
宵行避酷暑,山路乍萦迴。
明月正相向,涼風時一來。
幽林潛物怪,祕洞蓄雲雷。
豈敢憚勞苦,畏途誠可猜。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