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艾性夫 > 艾性夫古诗词大全

艾性夫的诗

本页收录艾性夫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艾性夫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艾性夫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艾性夫代表作品、或喜欢的艾性夫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晚霁

宋代:艾性夫

天空虹灭影,风定水无纹。
半树挂残日,千岩吞湿云。

人名诗戏效王半山 其一

宋代:艾性夫

重耳盈盈岸柳黄,九龄冉冉涧松苍。
梅开小白添新雪,鸦引童乌弄夕阳。
樵唱转低春谷永,雁声不断暮云长。
奔泉浑作山涛响,溅入悬岩百药香。

谢屏山吴显父惠歙砚

宋代:艾性夫

苍玉光寒篆紫烟,重重封裹到梅边。
得君一片歙溪石,即我终身绵上田。
少达必穿维翰铁,尽穷共守子云玄。
老坡莫遣穷居后,远在茶坑凤咮前。

洞泉观杨梅屋寮

宋代:艾性夫

孤屿如螺出水心,松苍竹翠结寒阴。
不因钟磬穿云响,谁信神仙入洞深。
早日羽衣人尽老,春风摇草路重寻。
径须着我梅边屋,听讲南华弄玉琴。

谢了心聪上人以恶诗入逡巡碑

宋代:艾性夫

茧纸铅华字字新,不须刀笔勒坚珉。
分明能守玄中白,彷彿难知贋与真。
怀素草书争媚妩,韩湘奇术鬬逡巡。
正惭野语多流落,幻作横碑更累人。

术有号莘野钓滨者求诗各与一绝 其一

宋代:艾性夫

撷青日日饭疲牛,识字耕夫已白头。
束帛不来山鬼笑,有人马上觅封侯。

清趣 其二

宋代:艾性夫

雨阑流水急,风定落花迟。
一老临溪钓,双童画地棋。

寒山 其一

宋代:艾性夫

紧峭江风结冻云,棨帘不暖拨灰人。
山中幸有梅花历,开到南枝便是春。

余干问舟

宋代:艾性夫

乌桕林头月上弦,黄芦矶下水平天。
十年客路多随雁,一树秋声总是蝉。
江阔乱分渔火细,滩空长漱岸沙圆。
丁宁说与梢人去,若过芝山且繫船。

大佛头

宋代:艾性夫

锦帆翠楫照吴川,繫缆犹存石岿然。
刻佛未灵山鬼过,西风吹动鲍鱼船。

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韵 其八

宋代:艾性夫

好花不必大,骨瘦花自小。
一点春有余,万古香不了。

郡中逢桐庐方冰鑑相士

宋代:艾性夫

七里滩头曾识面,五峰城里又逢君。
人间一瞬白驹日,世事几番苍狗云。
奇骨谁当侯万里,匹夫那可帅三军。
试凭冰鑑从头问,细雨青灯过夜分。

春溪二首 其一

宋代:艾性夫

嬾溪晴稳麦风斜,桥影欹倾水见沙。
十里荒陂自春色,一双鸂鶒啑杨花。

留城

宋代:艾性夫

夜半辽东白鹤归,旧来巢处立多时。
门关落日千家静,旗飐秋风万马嘶。
文堰石臺空有谶,画堂翠幕更无诗。
悠悠往事俱尘土,只有寒流是古溪。

送环洲先罗宪卿

宋代:艾性夫

马耳萧萧雪拥裘,乱山南下是处州。
自从天地生吟骨,何处江山无脚头。
空有梦随东野去,可无言送子长游。
白云在望频回首,珍重归期记麦秋。

定气

宋代:艾性夫

朝三亦可不必怒,角左几何乌用争。
不多不少饭一龠,无败无成棋半枰。

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韵 其九

宋代:艾性夫

萧萧三五花,影落寒溪浅。
佳处不在多,诗兴孤山远。

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韵 其七

宋代:艾性夫

天风开瘴烟,独立山椒雪。
神人藐姑射,相对成二绝。

安南贡象

宋代:艾性夫

锦鞯宝勒度南云,到处丛观暗驿尘。
人喜此生初见象,我忧今世不生麟。
半年传舍劳供亿,德色中朝动搢绅。
粉饰太平焉用此,只消黄犊一犁春。

辟乱逢故人

宋代:艾性夫

乱里相逢各自忙,少依松影话凄凉。
古来尚有种桃处,今去当传辟谷方。
马蹴黄尘遮日暗,鬼吹青燐隔林光。
海田未必非天数,空对西风老泪滂。

涤砚

宋代:艾性夫

淙淙瀑布泉,濯濯刷丝石。
坐令黟川漆,涨作梁州黑。
以涅定不缁,欲玄终尚白。
适与吾道同,持归试新墨。

春溪二首 其二

宋代:艾性夫

雨香云嫩散朝晖,细草初肥绿满溪。
无数落花鶑背上,避人带入柳阴啼。

世言梅见外于离骚海棠不取于子美未有为解嘲者因作二绝 其二

宋代:艾性夫

态浓意远骨肌匀,睡起精神萃太真。
不用分明更题品,诗翁已自为传神。

中齿忽折

宋代:艾性夫

老丑移形转可吁,凋零已到骨之余。
似因潄石磨成磷,幸免投梭折得疏。
根笋尚如儿龀短,医师欲实火田虚。
喜无干胏劳吾决,含咀犹能味古书。

归大五姪天觉砚

宋代:艾性夫

脉暖犹涵老藓斑,眼花仍带泪痕潸。
厄于劫火元无恙,意在斯文岂苟完。
一片墨光留手泽,浑家黄色上眉间。
只消半滴冰蜍水,涨起满村烟雨寒。

艾性夫简介

艾性夫简介资料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为“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