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陈襄 > 陈襄古诗词大全

陈襄的诗

本页收录陈襄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陈襄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陈襄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陈襄代表作品、或喜欢的陈襄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和程公闢游宿猿洞二首 其一

宋代:陈襄

几年营此草堂栖,施饰名园百卉齐。
曾学子真耕谷口,今容摩什老山西。
龙臺日上千峰出,雁塔云生一径迷。
知有岭猿犹在否,使君高卧莫教啼。

和咏鹤

宋代:陈襄

耻与笼禽饫稻泉,满怀霜雪独萧然。
千年华表曾留语,万里青云此息肩。
养性最宜栖露苑,引吭时得唳晴天。
神仙骨法人难相,除向瑶臺玉简编。

和定慧超胜长老寄谢紫衣颂三首 其二

宋代:陈襄

童子南来遗我诗,维摩方丈一伸眉。
不劳言语通消息,夏热春寒各自知。

常州郡斋六首 其六

宋代:陈襄

一麾来此下岩丘,也学东山谢傅游。
今日鸟声併水色,不知何似五亭幽。

慈圣光献太皇后挽词二首 其二

宋代:陈襄

庆寿蟠桃晓雾昏,忽闻笳鼓咽都门。
宫闱有范遗文母,社稷无忧付圣孙。
四海心丧同祖妣,一封手诏易陵园。
君王孝感凌穹昊,未尽东朝欲报恩。

题仙居伟羌山六绝 其二

宋代:陈襄

盘盘英气四纡余,定有仙人此地居。
天子正求伊与吕,如何不见起耕渔。

常州郡斋六首 其二

宋代:陈襄

山亭侧畔构山房,便是耕云钓月乡。
未达功名穷饮水,此生应不误行藏。

过江外感怀

宋代:陈襄

江水无情含野烟,江风还似旧时天。
先生隠去思成死,今日重来十六年。

和桃花因戏如晦

宋代:陈襄

顔色已饶丹杏蕊,馨香不减雪梅疏。
自从移入青阳观,前度刘郎记得无。

送彦祖学士赴兖州

宋代:陈襄

暂辞天禄请名藩,养志安贫道可尊。
南国士歌阳羡政,东州人识翰林孙。
重兴阙里诸生学,好荐徂徕一子恩。
平日皂囊应草疏,由来忠谠出家门。

和张运使题长乐臺

宋代:陈襄

云暗驺鸣出谷时,一方生齿庇余辉。
知君才业非张翰,莫为鲈鱼有意归。

和定慧超胜长老寄谢紫衣颂三首 其一

宋代:陈襄

恩袍出挂壮禅扉,试问何人达此机。
船子夜来亲下钓,碧潭明月有余辉。

常州郡斋六首 其三

宋代:陈襄

桐花着地雪成痕,时有幽禽巧语言。
应笑使君林野性,日依山水避尘喧。

过罨画溪

宋代:陈襄

五云无处问新亭,月里乘舟夜半行。
不见藤花相掩映,乡人遥指画溪名。

赠鹭鸶

宋代:陈襄

两个鹭鸶相对立,江边无物蓼花疏。
知君洁白如霜雪,何必临川更羡鱼。

慈圣光献太皇后挽词二首 其一

宋代:陈襄

天开华德嗣音徽,尝拥真人御殿闱。
万国母仪坤积载,两朝圣嗣日光辉。
羞笾忽弃参差荇,宝匣空余澣濯衣。
从此昭陵原上路,又添遗老泣皇妃。

和如晦二首 其一

宋代:陈襄

俱为泽国朱轓守,同是冰厅白首郎。
且喜朝廷忧外寄,故从书府辍班扬。

监簿杨倜得第南归惠诗因和元韵赠其行

宋代:陈襄

楚客多年泽畔吟,文穷尤见用功深。
尺书屡贡宾王府,斗粟宁酬事道心。
长铗由来歌旧馆,鸣驺从此别中林。
寄言乡校青衿子,君去何人更嗣音。

和程公闢游宿猿洞二首 其二

宋代:陈襄

老来归鞅海边村,犹喜诸亲聚里门。
汉守朱轓临祖帐,韩侯清酒满离樽。
猿惊出洞时三哭,梅送行人早一番。
此去蓬莱峰顶月,梦魂应到荔枝园。

句 其二

宋代:陈襄

世有斯文属孔顔。

题仙居伟羌山六绝 其四

宋代:陈襄

峭壁回环几百区,其间岩石可耕锄。
如何得片山如此,白首相将老母居。

题仙居伟羌山六绝 其一

宋代:陈襄

去年曾擥伟羌图,云有仙人古篆书。
千尺石岩无路到,不知科斗字何如。

李侍郎修路

宋代:陈襄

路余百里两山间,水驿山程总不安。
谁把千金平滑磴,免教一叶委惊滩。
行人感嘆何时已,贤守功名百世看。
次第吾闽都似掌,却嗤蜀道号泥盘。

送钟离郎中知婺州

宋代:陈襄

皓首潘郎少似君,一麾新得浙江濆。
神仙窟宅金华近,吴越封疆宝婺分。
沈约瘦来题八咏,张颠醉后扫千文。
才高政美应无事,莫厌双溪卧白云。

常州郡斋六首 其五

宋代:陈襄

荀令当年此谪居,空文惟有七篇余。
我今亦作兰陵守,不忍援毫便着书。

陈襄简介

陈襄简介资料 陈襄(一○一七~一○八○),字述古,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因家在古灵村,人号古灵先生。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初仕浦城主簿,歷知仙居、河阳、濛阳等县。嘉祐二年(一○五七),入为秘阁校理、判祠部事。六年,出知常州。英宗治平初,复为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神宗即位,出知明州。熙宁二年(一○六九),同修起居注,知谏院、改知制诰。寻直学士院。四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陈州。五年,知杭州。七年,复知陈州。八年,召还,知通进银臺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元丰三年卒,年六十四。有《古灵先生文集》。事见宋陈晔《古灵先生年谱》(《永乐大典》卷三一四二),《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陈襄诗四卷,以宋刻《古灵先生文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清影宋本(简称影宋本,藏上海图书馆)、清钞本(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集外诗编为第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