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的诗
本页收录王奕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王奕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王奕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王奕代表作品、或喜欢的王奕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王奕
不能随调转商宫,独抱瑶琴过鲁东。
霜满乌庭无过雀,非君谁与借东风。
不能随調轉商宮,獨抱瑤琴過魯東。
霜滿烏庭無過雀,非君誰與借東風。
宋代:王奕
荒荒望鲁甸,姬孔庙粼粼。
允祚五十代,顔孟东西邻。
旁求侍坐翁,草莽迷城闉。
岂应髮肤体,竟此成湮沦。
铿尔续道韵,垂此天伦亲。
犁锄供子职,犹裕耕凿民。
可能百世祀,不庙三省身。
亦必有坛壝,尚稽廓荆榛。
五贤配西序,余沥波杨荀。
肥马视轻服,此景良清新。
微言苟不及,往迹亦易陈。
安得沂水上,菊泉荐斯人。
荒荒望魯甸,姬孔廟粼粼。
允祚五十代,顔孟東西鄰。
旁求侍坐翁,草莽迷城闉。
豈應髮膚體,竟此成湮淪。
铿爾續道韻,垂此天倫親。
犁鋤供子職,猶裕耕鑿民。
可能百世祀,不廟三省身。
亦必有壇壝,尚稽廓荊榛。
五賢配西序,餘瀝波楊荀。
肥馬視輕服,此景良清新。
微言苟不及,往迹亦易陳。
安得沂水上,菊泉薦斯人。
宋代:王奕
一代英雄不数人,百年聚散重伤神。
歌阑牛角天还晓,铎振鳣堂道又春。
泗水尼山圣贤地,江云楚月去来宾。
淮安荡荡朝天路,附骥新吟莫厌频。
一代英雄不數人,百年聚散重傷神。
歌闌牛角天還曉,铎振鳣堂道又春。
泗水尼山聖賢地,江雲楚月去來賓。
淮安蕩蕩朝天路,附骥新吟莫厭頻。
宋代:王奕
耕民昧帝力,焉用典与谟。
奈何降衷后,气禀分贤愚。
天锡孔孟氏,一整绰有余。
廓哉邹鲁地,良足容轩车。
皇皇七十国,辙迹何区区。
谁知百世下,流作章句儒。
掌股弄神器,敝屣直弃如。
遂令桐梓地,尽化荆棘涂。
昏林畏馋啖,秉烛来趋隅。
巫咸倘可问,为我还其初。
耕民昧帝力,焉用典與谟。
奈何降衷後,氣禀分賢愚。
天錫孔孟氏,一整綽有餘。
廓哉鄒魯地,良足容軒車。
皇皇七十國,轍迹何區區。
誰知百世下,流作章句儒。
掌股弄神器,敝屣直棄如。
遂令桐梓地,盡化荊棘塗。
昏林畏饞啖,秉燭來趨隅。
巫鹹倘可問,為我還其初。
宋代:王奕
草带粘天只辨星,燧楼尽化作邮亭。
柳桥梅驿多来使,只寄山中养鹤经。
草帶粘天隻辨星,燧樓盡化作郵亭。
柳橋梅驿多來使,隻寄山中養鶴經。
宋代:王奕
一合干坤气脉连,蜜甜本不拣中边。
几千万劫本同此,百八十年何间然。
北固英雄前去古,中原文献后来贤。
老怀登此成欣感,日落苍梧生紫烟。
一合幹坤氣脈連,蜜甜本不揀中邊。
幾千萬劫本同此,百八十年何間然。
北固英雄前去古,中原文獻後來賢。
老懷登此成欣感,日落蒼梧生紫煙。
宋代:王奕
高门连曲沼,上有泮宫臺。
芹藻莽不复,菰蒲弄风埃。
灵光突其右,荒秽良可哀。
两阜爪距地,驱车俨临淮。
鸡虫争得失,扰扰胡为哉。
何如袖春服,行歌与时偕。
我来晞白髮,归咏同此怀。
柴桑志童冠,寤寐须偕来。
酌逵洗逸盼,雅趣孰此偕。
步雩习风腋,自觉聪明开。
高門連曲沼,上有泮宮臺。
芹藻莽不複,菰蒲弄風埃。
靈光突其右,荒穢良可哀。
兩阜爪距地,驅車俨臨淮。
雞蟲争得失,擾擾胡為哉。
何如袖春服,行歌與時偕。
我來晞白髮,歸詠同此懷。
柴桑志童冠,寤寐須偕來。
酌逵洗逸盼,雅趣孰此偕。
步雩習風腋,自覺聰明開。
宋代:王奕
蚩尤一梦四千年,涿鹿如今又不然。
栅上悬丝重放下,草门朽骨尚高眠。
昇乌沉兔人今古,点鹊痴蝉事后先。
醉插黄花供一笑,谁知吟客是乔仙。
蚩尤一夢四千年,涿鹿如今又不然。
栅上懸絲重放下,草門朽骨尚高眠。
昇烏沉兔人今古,點鵲癡蟬事後先。
醉插黃花供一笑,誰知吟客是喬仙。
宋代:王奕
呜唿,典午去矣,柴桑归矣,黄花老矣,徵士卒矣。
尚飨。
嗚唿,典午去矣,柴桑歸矣,黃花老矣,徵士卒矣。
尚飨。
宋代:王奕
已曾采石酹诗仙,又拜书岩荐菊泉。
京口火头纔负乘,柴桑处士便归田。
驰驱名并诸公驾,尸祝谁碑百世贤。
近代从容人死义,后先二尹合俱传。
已曾采石酹詩仙,又拜書岩薦菊泉。
京口火頭纔負乘,柴桑處士便歸田。
馳驅名并諸公駕,屍祝誰碑百世賢。
近代從容人死義,後先二尹合俱傳。
宋代:王奕
金臺去棹倚云开,和饯诸诗已罄怀。
行计竟为尊鲁出,橹声相逐过江来。
定逢归旆荣桑里,岂料危机伏茗杯。
愿梓新吟留宇宙,也胜苏武得生回。
金臺去棹倚雲開,和餞諸詩已罄懷。
行計竟為尊魯出,橹聲相逐過江來。
定逢歸旆榮桑裡,豈料危機伏茗杯。
願梓新吟留宇宙,也勝蘇武得生回。
宋代:王奕
杜老当年识恨遗,与天争汉死奚疑。
伏羱犹忆分三日,老骥空悲混一时。
往事竟随东逝水,新题全是北来诗。
如今多景楼头酒,免得诸公赋黍离。
杜老當年識恨遺,與天争漢死奚疑。
伏羱猶憶分三日,老骥空悲混一時。
往事竟随東逝水,新題全是北來詩。
如今多景樓頭酒,免得諸公賦黍離。
宋代:王奕
世家矫矫汉申屠,博古通今命世儒。
豪杰雅知真北学,扶摇久已作南图。
扬州臺近催骑鹤,阚水秋深尚忆鲈。
好载白云同一出,檐头新港即荣涂。
世家矯矯漢申屠,博古通今命世儒。
豪傑雅知真北學,扶搖久已作南圖。
揚州臺近催騎鶴,阚水秋深尚憶鲈。
好載白雲同一出,檐頭新港即榮塗。
宋代:王奕
大地山河合九州,秋风吹起故乡愁。
洛山冉冉机云出,汉水潇潇巡远羞。
东望海连甘露寺,北来诗满镇江楼。
金臺万里天门杳,且问东津汶上舟。
大地山河合九州,秋風吹起故鄉愁。
洛山冉冉機雲出,漢水潇潇巡遠羞。
東望海連甘露寺,北來詩滿鎮江樓。
金臺萬裡天門杳,且問東津汶上舟。
宋代:王奕
康庐崒嵂撑青空,五峰下有神仙翁。
黄金为佩白玉琐,跨虹飞上燕臺穹。
紫垣苍琐白日静,薇花韵的明丹衷。
帝谓公田久不井,为提明月江西东。
某邱某壑无隠耳,贮见汉庾堆陈红。
周官六典冢宰事,有功
康廬崒嵂撐青空,五峰下有神仙翁。
黃金為佩白玉瑣,跨虹飛上燕臺穹。
紫垣蒼瑣白日靜,薇花韻的明丹衷。
帝謂公田久不井,為提明月江西東。
某邱某壑無隠耳,貯見漢庾堆陳紅。
周官六典冢宰事,有功
宋代:王奕
高垣门十一,云是鲁城基。
浮浮化荆榛,孔庙存威仪。
奎门出浩荡,杏坛歷逶迤。
古今帝王所,形仆影即随。
人间此天阙,可望不可跻。
诗书寿老壁,孙子绵遗规。
杲杲不可尚,百世当前知。
高垣門十一,雲是魯城基。
浮浮化荊榛,孔廟存威儀。
奎門出浩蕩,杏壇歷逶迤。
古今帝王所,形仆影即随。
人間此天阙,可望不可跻。
詩書壽老壁,孫子綿遺規。
杲杲不可尚,百世當前知。
宋代:王奕
江右书生枉白头,杖藜始得北山游。
手摩红日登三观,袖拂黄埃看九州。
及下诚明真气貌,方知岁月老春秋。
更须梓就诸公什,焰焰声名万古留。
江右書生枉白頭,杖藜始得北山遊。
手摩紅日登三觀,袖拂黃埃看九州。
及下誠明真氣貌,方知歲月老春秋。
更須梓就諸公什,焰焰聲名萬古留。
宋代:王奕
锁断长江铁户门,风帆云海几朝昏。
能依佛教绵遗址,大胜焦家裕后昆。
鹤骨已仙羲帖在,鰲身不动米碑存。
住山传得文殊印,遮莫前身是了元。
鎖斷長江鐵戶門,風帆雲海幾朝昏。
能依佛教綿遺址,大勝焦家裕後昆。
鶴骨已仙羲帖在,鰲身不動米碑存。
住山傳得文殊印,遮莫前身是了元。
宋代:王奕
扆齐机鲁镇天关,左右微垣列两班。
大展明堂俱翕受,黄河东畔少游山。
扆齊機魯鎮天關,左右微垣列兩班。
大展明堂俱翕受,黃河東畔少遊山。
宋代:王奕
吾祖河汾文中氏,受恩未报夫子灵。
末孙愿言无忝尔,幸际天地还清宁。
奔波水陆数千里,袖香今得拜祖庭。
天欲使观周礼在,时哉巧值开上丁。
北方学者曹博士,新膺上命来交承。
圣门不敢负所学,事事必欲行六经。
尔时己丑八月朔,大中门闢天微明。
左开毓粹右观德,灯毬灿烂交流星。
奎文阁下爇柴燎,柏林鸠鹊争飞鸣。
金丝堂前班引出,笙镛隠隠金石声。
三氏诸孙列左右,皎洁宿鹭排圆汀。
各崇尊长例就位,深衣徵及江南生。
礼官三请诣磬所,朱扉咿
吾祖河汾文中氏,受恩未報夫子靈。
末孫願言無忝爾,幸際天地還清甯。
奔波水陸數千裡,袖香今得拜祖庭。
天欲使觀周禮在,時哉巧值開上丁。
北方學者曹博士,新膺上命來交承。
聖門不敢負所學,事事必欲行六經。
爾時己醜八月朔,大中門闢天微明。
左開毓粹右觀德,燈毬燦爛交流星。
奎文閣下爇柴燎,柏林鸠鵲争飛鳴。
金絲堂前班引出,笙镛隠隠金石聲。
三氏諸孫列左右,皎潔宿鹭排圓汀。
各崇尊長例就位,深衣徵及江南生。
禮官三請詣磬所,朱扉咿
宋代:王奕
壮游久负子长才,斥鷃几成困草莱。
千载幸逢皇极运,两生端为圣门来。
谁知白髮余年健,得共黄花笑口开。
明日西风归棹远,怀人空忆古罇垒。
壯遊久負子長才,斥鷃幾成困草萊。
千載幸逢皇極運,兩生端為聖門來。
誰知白髮餘年健,得共黃花笑口開。
明日西風歸棹遠,懷人空憶古罇壘。
宋代:王奕
仲尼日月几曾昏,自古君师岂必存。
水陆三千游圣域,风云万里望天阍。
燕臺接武何多隗,吴国孤骞未见云。
观上又分明月影,漫漫长夜与谁论。
仲尼日月幾曾昏,自古君師豈必存。
水陸三千遊聖域,風雲萬裡望天阍。
燕臺接武何多隗,吳國孤骞未見雲。
觀上又分明月影,漫漫長夜與誰論。
宋代:王奕
甲子三千六百朞,此山崒嵂起何时。
雄吞海渎金狮子,霸断吴门铁犍儿。
水镜照空三国恨,浪鼋撞破六朝悲。
后来尽有无穷事,留与他年再赋诗。
甲子三千六百朞,此山崒嵂起何時。
雄吞海渎金獅子,霸斷吳門鐵犍兒。
水鏡照空三國恨,浪鼋撞破六朝悲。
後來盡有無窮事,留與他年再賦詩。
宋代:王奕
鰲转山空海失深,仙人抱月自高吟。
春秋两字尊王义,皇极一编经世心。
千载文声扶学校,万年史笔寄山林。
太邱古矣元龙老,天寿先生续正音。
鰲轉山空海失深,仙人抱月自高吟。
春秋兩字尊王義,皇極一編經世心。
千載文聲扶學校,萬年史筆寄山林。
太邱古矣元龍老,天壽先生續正音。
王奕,字伯敬,玉山(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入太学,官玉山教谕。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破临安,弃官入玉斗山,结屋授徒,因号玉斗山人,学者称斗山先生。有《斗山文集》十二卷、《梅岩杂咏》七卷,已佚。今存《东行斐稿》(一名《玉斗山人集》)三卷,系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一二八九)率同乡学子东行赴鲁祭孔往返纪行之作。事见清道光《冰溪王氏宗谱》卷三(藏江西玉山文化馆)。 王奕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玉斗山人集》为底本。校以《冰溪王氏宗谱·斗山文集》(简称谱本)。校本多出诗四首,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