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韦骧 > 韦骧古诗词大全

韦骧的诗

本页收录韦骧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韦骧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韦骧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韦骧代表作品、或喜欢的韦骧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咏唐史 戴胄

宋代:韦骧

持平远继张廷尉,献议尝班魏郑公。
谁谓尚书无学术,没身何媿謚为忠。

琅邪三十二咏 望日臺

宋代:韦骧

曾有长安客,题为望日臺。
樵苏人不测,到此亦裴回。

琅邪三十二咏 石流渠

宋代:韦骧

凿渠疏白石,绕槛走清泉。
不为流觞醉,来当涤万缘。

次韵和同时到院

宋代:韦骧

各沿臺檄会平番,萍水金谿隔万山。
两处相期仗官驿,一时交际到江关。
如何远趾符同甚,岂是诚心吻合间。
案牍牵仍毋易视,囚情未得莫优闲。

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 胡芦沼

宋代:韦骧

沼有胡芦状,成非疏凿功。
霄澄星月影,彷彿似壶中。

咏唐史 李光弼

宋代:韦骧

阃外分忧屡积勋,间言几欲变深恩。
十年三觐劳方面,荣耀双旌并在门。

再和孙正甫音字韵呈舍人

宋代:韦骧

峨峨气格冠书林,落落文章叩玉音。
暂别谏垣虚谠论,聊持使节慰焦心。
红尘翠霭飘衣绣,紫幅黄油护印金。
采尽舆情将入告,谋谟谁得见精深。

琅邪三十二咏 晓光亭

宋代:韦骧

东面双峰缺,遐瞻万里平。
朝朝沧海日,先向此中明。

次韵德夫推院有感

宋代:韦骧

薄宦予嗟少定踪,贤劳君叹久西东。
相从山国春多雨,共忆公园花已丛。
酒约倒杯忻有伴,诗寻险韵惧无功。
勤乘闲隙酬清兴,便与分襟櫂短篷。

又次韵庆除代

宋代:韦骧

一封黄牒下云头,受代需时若自谋。
虽幸有期趋北阙,自惭无术惠南州。
累年尘土甘祗役,万里烟霄想告猷。
犹頼高材见禆助,不教孤迹谩淹留。

回长道中论

宋代:韦骧

□□□□□□纷,吾子文章有本根。
此说独能通正道,□□□□□专门。
剖开先圣难明旨,羞杀拘儒既□□。
□□□才何足议,但凭余燄发冥昏。

示黄彦发欧阳勉甫道旧

宋代:韦骧

浮世难逢故旧併,贡闱风月可忘情。
当年论事皆陈迹,此日评文亦浪名。
荏苒光阴踰一纪,间关志气话平生。
且将觞咏消闲隙,鹏鷃逍遥理自明。

和顔长道寄三首 首夏

宋代:韦骧

秀邑发丛萱,清阴泛新竹。
园林足幽思,扬扬曲池曲。
奚独念春归,爱此未炎燠。

咏唐史 刘知几

宋代:韦骧

五说三长歷歷陈,坚辞史任斥因循。
若教直笔专归手,褒贬应能慰后人。

荔子

宋代:韦骧

闽地高材最杰然,结成丹荔冒炎天。
堆盘火齐光芒转,熘齿琼浆气味全。
玉井莲房空赋咏,秀江萍实谩流传。
更咍蜀品烦驰传,闇向红尘动笑妍。

护国院十咏 放生池

宋代:韦骧

看收数罟买鲜鳞,纵在深池是亦仁。
但使校人诚子産,自然微物遂天真。

宿坛石驿六首 其三

宋代:韦骧

归期尙远路程赊,已觉秋林菊渐花。
莫怪临风多北望,琅邪山外寄吾家。

南湖晚霁

宋代:韦骧

雨脚随云断,湖光带日还。
微虹初照水,余雾尚怀山。
理网渔歌喜,支篷孤棹闲。
萧然安舣泊,尽室画图间。

遇黄志仁

宋代:韦骧

舟楫逢迎涪水滨,久违应讶鬓霜新。
按廉虽共相望阔,邂逅于斯两喜钧。
对舣晴沙旗影动,交谈寒夜烛花春。
迟明又向东西去,回首沧江雾色匀。

和丹阳守许仲途朝议春深饮会即席二首 其一

宋代:韦骧

宝炉香穗战春寒,四座融怡极日懽。
且乐杯觞随水曲,莫愁烟雨满江干。
首题诗句争传咏,欲插花枝更细看。
衆客为公须一醉,何妨倒着接䍦冠。

和孙正甫二首 其一

宋代:韦骧

马头今日向西行,不比来时道路生。
与子联镳下长坂,无人迴首望高城。
疏林积叶牛闲卧,衰草牵风兔自惊。
诗思过于归思好,征鸿斜衬落霞明。

和世美行役不与贡第一茶

宋代:韦骧

採凤团龙贡紫宸,今年斗柄仅离寅。
四千里望中天阙,第一番题北苑春。
拜表尽恭初遣使,乘轺还念未归人。
太平岁集梯航献,山岳何如此效珍。

五月三日见萱草一枝

宋代:韦骧

薄薄初阳晓雾披,庭萱再见似相知。
月临仲夏纔三日,风折今年第一枝。
蘤翦兼金黄灼烁,干瑳圆玉碧参差。
韶华来岁应如旧,知在何州记此时。

至万安

宋代:韦骧

西风萧瑟作秋声,远客归心信水程。
双石尖尖双鹭立,一滩渺渺一舟行。
酒杯无侣难成饮,诗句非奇谩写情。
晚泊沙头从杖履,故乡何在眼空明。

寄曹子方

宋代:韦骧

度溪踰岭一何劳,霜鬓鬅鬙首屡搔。
自愧晚年空碌碌,唯逢佳境且陶陶。
会仙古观风流远,馆节新堂气象豪。
不得与君同啸傲,强抽荒思引吟毫。

韦骧简介

韦骧简介资料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  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