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了惠的诗
本页收录释了惠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释了惠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释了惠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释了惠代表作品、或喜欢的释了惠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释了惠
飞雪岩前,炎天飞雪。
冻得虚空,七花八裂。
至今捏聚不成团,子规夜哭松梢月。
飛雪岩前,炎天飛雪。
凍得虛空,七花八裂。
至今捏聚不成團,子規夜哭松梢月。
宋代:释了惠
抱膝踞岩阿,自在特自在。
一线柳梢风,扫浄衆生界。
苦苦,忽然变成雨。
抱膝踞岩阿,自在特自在。
一線柳梢風,掃浄衆生界。
苦苦,忽然變成雨。
宋代:释了惠
明星照得眼睛穿,眼睛觑得明星落。
夜半依前是子时,敢保不曾成正觉。
明星照得眼睛穿,眼睛觑得明星落。
夜半依前是子時,敢保不曾成正覺。
宋代:释了惠
归家结束盖头茅,坐看青山久不磨。
切莫风前开臭口,恐人传作阆山歌。
歸家結束蓋頭茅,坐看青山久不磨。
切莫風前開臭口,恐人傳作阆山歌。
宋代:释了惠
眉毛盖眼赤鬚胡,女嫁男婚不识渠。
唯是我侬偏孝顺,十年不作问安书。
眉毛蓋眼赤鬚胡,女嫁男婚不識渠。
唯是我侬偏孝順,十年不作問安書。
宋代:释了惠
大机普应,妙用全彰。
井通沧海,日上扶桑。
击石火,闪电光。
进前先蹉过,退后绝承当。
大機普應,妙用全彰。
井通滄海,日上扶桑。
擊石火,閃電光。
進前先蹉過,退後絕承當。
宋代:释了惠
湫龙噀水湿髭鬚,四十九盘山画符。
此法未传先有验,夜来驱月下东湖。
湫龍噀水濕髭鬚,四十九盤山畫符。
此法未傳先有驗,夜來驅月下東湖。
宋代:释了惠
今朝九月九,渊明开醉口。
指点东篱菊,大駡西门柳。
诸人听得,只么饮气吞声。
山僧闻之,不免袖中出手。
今朝九月九,淵明開醉口。
指點東籬菊,大駡西門柳。
諸人聽得,隻麼飲氣吞聲。
山僧聞之,不免袖中出手。
宋代:释了惠
年去年来,年来年去。
虽有去来年,且无来去路。
既无来去路,实无有去来。
年去年來,年來年去。
雖有去來年,且無來去路。
既無來去路,實無有去來。
宋代:释了惠
咬牙囓齿駡松源,四海五湖洪浪奔。
天目山云梁渚月,就中嘲谤不成冤。
咬牙囓齒駡松源,四海五湖洪浪奔。
天目山雲梁渚月,就中嘲謗不成冤。
宋代:释了惠
华雨臺前倒法幢,海门浪里钉枯桩。
千古万古撼不动,碍塞泼天扬子江。
華雨臺前倒法幢,海門浪裡釘枯樁。
千古萬古撼不動,礙塞潑天揚子江。
宋代:释了惠
入火不燎眉,溺水不湿衣。
目前巇崄,脚下平夷。
纵移千百步,此节不曾移。
入火不燎眉,溺水不濕衣。
目前巇崄,腳下平夷。
縱移千百步,此節不曾移。
宋代:释了惠
天兮高,地兮厚。
月为夜,日为昼。
重阳定是九月九。
渊明採菊向东篱,山僧面南看北斗。
天兮高,地兮厚。
月為夜,日為晝。
重陽定是九月九。
淵明採菊向東籬,山僧面南看北鬥。
宋代:释了惠
山空木落,秋清露寒。
释迦卤莽,达磨颟顸。
唯有陶靖节,东篱採黄菊,烂醉夕阳残。
山空木落,秋清露寒。
釋迦鹵莽,達磨颟顸。
唯有陶靖節,東籬採黃菊,爛醉夕陽殘。
宋代:释了惠
玄中之玄,妙中之妙。
识其渊源,得其枢要。
普化踢倒饭床,水潦呵呵大笑。
玄中之玄,妙中之妙。
識其淵源,得其樞要。
普化踢倒飯床,水潦呵呵大笑。
宋代:释了惠
李下不整冠,瓜田不纳履。
尀耐老臊胡,西来十万里。
疑杀东震旦人,将谓单传直指。
李下不整冠,瓜田不納履。
尀耐老臊胡,西來十萬裡。
疑殺東震旦人,将謂單傳直指。
宋代:释了惠
鹰窠里懵鸱,鸠巢中俊鹞。
称尊未必尊,做小未必小。
只么泥里洗泥,到了全没分晓。
有分晓,海水不禁杓子舀。
鷹窠裡懵鸱,鸠巢中俊鹞。
稱尊未必尊,做小未必小。
隻麼泥裡洗泥,到了全沒分曉。
有分曉,海水不禁杓子舀。
宋代:释了惠
七手八脚,三头两面。
欢喜冤家,头头撞见。
山僧建立宗旨,直须为我成褫。
学人未达其源,也要请师方便。
有方便,没方便。
石巩张弓,三平中箭。
七手八腳,三頭兩面。
歡喜冤家,頭頭撞見。
山僧建立宗旨,直須為我成褫。
學人未達其源,也要請師方便。
有方便,沒方便。
石鞏張弓,三平中箭。
宋代:释了惠
大地为囹圄,鞫勘佛与祖。
款案犹未圆,棒喝如雷雨。
平白累山僧,有屈无雪处。
有雪处,楖
大地為囹圄,鞫勘佛與祖。
款案猶未圓,棒喝如雷雨。
平白累山僧,有屈無雪處。
有雪處,楖
宋代:释了惠
的的此事,真不可说。
不可说中真可说,真可说,无可说。
齿临部临,急急敕摄。
的的此事,真不可說。
不可說中真可說,真可說,無可說。
齒臨部臨,急急敕攝。
释了惠(一一九八~一二六二),蓬州蓬池(今四川仪陇南)人。年十九出家受具,初谒坏菴照于昭觉,后出三峡,由湖湘至江浙,谒浙翁琰、高原泉、无准范、石田董、妙峰善诸禅师。歷住平江府定慧、温州雁山能仁、江州东林、庆元府天童景德、瑞岩山开善诸禅寺。理宗景定三年卒,年六十五。有《西岩了惠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大观撰《行状》。 释了惠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二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