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张籍 > 张籍古诗词大全

张籍的诗

本页收录张籍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张籍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张籍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张籍代表作品、或喜欢的张籍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华清宫

唐代:张籍

温泉流入汉离宫,宫树行行浴殿空。
武帝时人今欲尽,青山空闭御墙中。

寄朱、阚二山人

唐代:张籍

为个朝章束此身,眼看东路去无因。
历阳旧客今应少,转忆邻家二老人。

闲游

唐代:张籍

老身不计人间事,野寺秋晴每独过。
病眼校来犹断酒,却嫌行处菊花多。

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近有仙过,因成绝句二

唐代:张籍

千枝花里玉尘飞,阿母宫中见亦稀。
应共诸仙斗百草,独来偷得一枝归。
九色云中紫凤车,寻仙来到洞仙家。
飞轮回处无踪迹,唯有斑斑满地花。

杂曲歌辞 凉州词 一

唐代:张籍

边城暮雨鴈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玉真观

唐代:张籍

台殿曾为贵主家,春风吹尽竹窗纱。
院中仙女修香火,不许闲人入看花。

贺秘书王丞南郊摄将军

唐代:张籍

正初天子亲郊礼,诏摄将军领卫兵。斜带银刀入黄道,
先随玉辂到青城。坛边不在千官位,仗外唯闻再拜声。
共喜与君逢此日,病中无计得随行。

寄苏州白二十二使君

唐代:张籍

三朝出入紫微臣,头白金章未在身。登第早年同座主,
题诗今日是州人。阊门柳色烟中远,茂苑莺声雨后新。
此处吟诗向山寺,知君忘却曲江春。

杂曲歌辞 春日行

唐代:张籍

春日融融池上暖,竹牙出土兰心短。
草堂晨起酒半醒,家僮报我园花满。
头上皮冠未曾整,直入花间不寻径。
树树殷勤尽遶行,举枝未徧春日暝。
不用积金着青天,不用服药求神仙。
但愿园里花长好,一生饮酒花前老。

送南客

唐代:张籍

行路雨修修,青山尽海头。天涯人去远,岭北水空流。
夜市连铜柱,巢居属象州。来时旧相识,谁向日南游。

宿邯郸馆寄马磁州

唐代:张籍

孤客到空馆,夜寒愁卧迟。虽沽主人酒,不似在家时。
几宿得欢笑,如今成别离。明朝行更远,回望隔山陂。

太白老人

唐代:张籍

日观东峰幽客住,竹巾藤带亦逢迎。暗修黄箓无人见,
深种胡麻共犬行。洞里仙家常独往,壶中灵药自为名。
春泉四面绕茅屋,日日唯闻杵臼声。

夜怀

唐代:张籍

穷居积远念,转转迷所归。幽蕙零落色,暗萤参差飞。
病生秋风簟,泪堕月明衣。无愁坐寂寞,重使奏清徽。

灵都观李道士

唐代:张籍

仙观雨来静,绕房琼草春。素书天上字,花洞古时人。
泥灶煮灵液,扫坛朝玉真。几回游阆苑,青节亦随身。

送徐先生归蜀

唐代:张籍

日暮远归处,云间仙观钟。唯持青玉牒,独立碧鸡峰。
阴涧长收乳,寒泉旧养龙。几时因卖药,得向海边逢。

送元八

唐代:张籍

百神斋祭相随遍,寻竹看山亦共行。
明日城西送君去,旧游重到独题名。

酬孙洛阳

唐代:张籍

家贫相远住,斋馆入时稀。独坐看书卷,闲行著褐衣。
早蝉庭笋老,新雨径莎肥。各离争名地,无人见是非。

离宫怨

唐代:张籍

高堂别馆连湘渚,长向春光开万户。
荆王去去不复来,宫中美人自歌舞。

送晊师

唐代:张籍

九星台下煎茶别,五老峰头觅寺居。
作得新诗旋相寄,人来请莫达空书。

寄孙洛阳格

唐代:张籍

久持刑宪声名远,好是中朝正直臣。赤县上来应足事,
青山老去未离身。常思从省连归马,乍觉同班少旧人。
遥爱南桥秋日晚,雨边杨柳映天津。

别客

唐代:张籍

青山历历水悠悠,今日相逢明日秋。
系马城边杨柳树,为君沽酒暂淹留。

送许处士

唐代:张籍

高情自与俗人疏,独向蓝溪选僻居。
会到白云长取醉,不能窗下读闲书。

促促词

唐代:张籍

促促复促促,家贫夫妇欢不足。今年为人送租船,
去年捕鱼在江边。家中姑老子复小,自执吴绡输税钱。
家家桑麻满地黑,念君一身空努力。
愿教牛蹄团团羊角直,君身常在应不得。

昆仑儿

唐代:张籍

昆仑家住海中州,蛮客将来汉地游。言语解教秦吉了,
波涛初过郁林洲。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
自爱肌肤黑如漆,行时半脱木绵裘。

求仙行

唐代:张籍

汉皇欲作飞仙子,年年采药东海里。蓬莱无路海无边,
方士舟中相枕死。招摇在天回白日,甘泉玉树无仙实。
九皇真人终不下,空向离宫祠太乙。丹田有气凝素华,
君能保之升绛霞。

张籍简介

张籍简介资料 张籍(约766年 — 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秋思》等。人教版小学课本里有《秋思》,主要在小学五年级上册第5课。《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