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郑燮 > 郑燮古诗词大全

郑燮的诗

本页收录郑燮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郑燮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郑燮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郑燮代表作品、或喜欢的郑燮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念奴娇 桃叶渡

清代:郑燮

桥低红板,正秦淮水长,绿杨飘撇。管领春风陪舞燕,带露含凄惜别。烟软梨花,雨娇寒食,芳草催时节。画船箫鼓,歌声缭绕空阔。究竟桃叶桃根,古今岂少,色艺称双绝?一缕红丝偏系左,闺阁几多埋没。假使夷光,苎萝终老,谁道倾城哲?王郎一曲,千秋艳说江楫。

念奴娇 宏光

清代:郑燮

宏光建国,是金莲玉树,後来狂客。草木山川何限痛,只解征歌选色。燕子衔笺,春灯说谜,夜短嫌天窄。海云分付,五更拦住红日。更兼马阮当朝,高刘作镇,犬豕包巾帻。卖尽江山犹恨少,只得东南半壁。国事兴亡,人家成败,运数谁逃得?太平隆万,此曹久已生出。

由兴化迂曲至高邮七绝句

清代:郑燮

烟蓑雨笠水云居,鞋样船儿帽样庐。
卖取青钱沽酒得,乱摊荷叶摆鲜鱼。

念奴娇 高座寺

清代:郑燮

暮云明灭,望破楼隐隐,卧钟残院。院外青山千万叠,阶下流泉清浅。鸦噪松廊,鼠翻经匣,僧与孤云远。空梁蛇脱,旧巢无复归燕。可怜六代兴亡,生公宝志,绝不关恩怨。手种菩提心剑戟,先堕释迦轮转。青史讥弹,传灯笑柄,枉作骑墙汉。恒沙无量,人间劫数自短。

踏莎行·无题

清代:郑燮

中表姻亲,诗文情愫,十年幼小娇相护。不须燕子引人行,画堂到得重重户。颠倒思量,朦胧劫数,藕丝不断莲心苦。分明一见怕销魂,却愁不到销魂处。

念奴娇 台城

清代:郑燮

秋之为气,正一番风雨,一番萧瑟。落日鸡鸣山下路,为问台城旧迹。老蔓藏蛇,幽花贱血,坏堞零烟碧。有人牧马,城头吹起觱篥。当初面代牺牲,食惟菜果,恪守沙门律。何事饿来翻掘鼠,雀卵攀巢而吸?再曰荷荷,跏趺竟逝,得亦何妨失?酸心硬语,英雄泪在胸臆。

念奴娇 劳劳亭

清代:郑燮

劳劳亭畔,被西风一吹,逼成衰柳。如线如丝无限恨,和风和烟。江上征帆,尊前别泪,眼底多情友。寸言不尽,斜阳脉脉凄瘦。半生图利图名,闲中细算,十件常输九。跳尽胡孙妆尽戏,总被他家哄诱。马上旌笳,街头乞叫,一样归乌有。达将何乐?穷更不如株守。

念奴娇 周瑜宅

清代:郑燮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得南闱捷音

清代:郑燮

忽漫泥金入破篱,举家欢喜又增悲。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载征途发达迟。何处宁亲唯哭墓,无人对镜懒窥帷。他年纵有毛公檄,捧入华堂却慰谁?

念奴娇 胭脂井

清代:郑燮

辘辘转转,把繁华旧梦,转归何处?只有青山围故国,黄叶西风菜圃。拾橡瑶阶,打鱼宫沼,薄暮人归去。铜瓶百丈,哀音历历如诉。过江咫尺迷楼,宇文化及,便是韩擒虎。井底胭脂联臂出,问尔萧娘何处?清夜游词,後庭花曲,唱彻江关女。词场本色,帝王家数然否?

念奴娇 石头城

清代:郑燮

悬岩千尺,借欧刀吴斧,削成城郭。千里金城回不尽,万里洪涛喷薄。王浚楼船,旌麾直指,风利何曾泊。船头列炬,等闲烧断铁索。而今春去秋来,一江烟雨,万点征鸿掠。叫尽六朝兴废事,叫断孝陵殿阁。山色苍凉,江流悍急,潮打空城脚。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念奴娇 孝陵

清代:郑燮

东南王气,扫偏安旧习,江山整肃。老桧苍松盘寝殿,夜夜蛟龙来宿。翁仲衣冠,狮麟头角,静锁苔痕绿。斜阳断碣,几人系马而读。闻说物换星移,神山风雨,夜半幽灵哭。不记当年开国日,元主泥人泪簇。蛋壳乾坤,丸泥世界,疾卷如风烛残。老僧山畔,烹泉只取一掬。

游白狼山两首其一

清代:郑燮

悬岩小阁碧梧桐,似有人声在半空。
百叩铜环浑不应,松花满地午荫浓。

画菊与某官留别

清代:郑燮

进又无能追又难,宦途跼蹐不堪看。
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

题半盆兰蕊图

清代:郑燮

盆画半藏,兰画半含。
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江晴

清代:郑燮

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

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枝词

清代:郑燮

水流曲曲树重重,树里春山一两峰。
茅屋深藏人不见,数声鸡犬夕阳中。

盆兰

清代:郑燮

春兰未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

赠袁枚

清代:郑燮

晨星断雁几文人,错落江河湖海滨。
抹去春秋自花实,逼来霜雪更枯筠。
女称绝色邻夸艳,君有奇才我不贫。
不买明珠买明镜,爱他光怪是先秦。

清代:郑燮

此是幽贞一种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高山一片遮。

峭壁兰

清代:郑燮

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题画竹

清代:郑燮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清代: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题画兰

清代:郑燮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郑燮简介

郑燮简介资料 郑板桥(1693年11月22日—1765年1月22日),原名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汉族,江苏兴化人。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 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故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为人疏放不羁,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