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释智愚 > 释智愚古诗词大全

释智愚的诗

本页收录释智愚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释智愚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释智愚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释智愚代表作品、或喜欢的释智愚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庆远俊长老请贊

宋代:释智愚

老不死,心未灰。
触着恶发,青天怒雷。
引得虎头燕颔,竞起丛林祸胎。
点着便领,何其俊哉。

保宁勇和尚贊

宋代:释智愚

性燥衲僧,佒佯座主。
抹过村草步头,直下挨肩佛祖。
杨岐其师,白云其侣。
一鸣凤臺,凌跨今古。

偈颂二十一首 其八

宋代:释智愚

秋风吹晓露,秋雨送秋炎。
祖师门下客,无处不咨参。
前程忽撞着箇金口木舌汉。

就明书怀

宋代:释智愚

流菜非深隠,那堪复故山。
未能忘影迹,终是碍人间。
白髮吟边短,清灯话里闲。
江湖有新梦,何日出松关。

送茂侍者

宋代:释智愚

木叶辞柯霜气清,虎头戴角出禅扃。
东西南北无人处,急急归来话此情。

送小师无二回中川

宋代:释智愚

蜃江来访竺山春,贵尔寻师已得人。
莫学横趋未归客,至今尘土满衣巾。

方广寺

宋代:释智愚

云中玉磬无时响,木末金灯永夜明。
胜地正缘人罕到,古今门户未尝扃。

销印

宋代:释智愚

铁鞋无底饱风霜,岁晚归来卧石牀。
一对眼睛乌律律,半随云影挂寒堂。

偈颂十七首 其一四

宋代:释智愚

晷运推移,日南长至。
东海鲤鱼,鼓腮振鬣。
南山鼈鼻,伸眉吐气。
唯有赵州老儿没意智,拖箇破席日里睡。
浄慈路见不平,道箇苏卢悉利。
恐者老子背地里讨人便宜。

通藏主之南国

宋代:释智愚

春入长淮野烧青,六朝遗事镜中明。
临崖细剥苔纹看,太半无人知姓名。

赵开府访霞谷次韵谢之

宋代:释智愚

旌幢天外见,缥缈谷中来。
望重草先偃,山灵云自开。
禅衣坐幽石,椶柄拂清埃。
勋业凌烟上,难教隠钓臺。

无则都寺玉几写予梦影自散席后言音不相接者十二年今上径山请贊笔老墨涩勉而书之

宋代:释智愚

敬而远,亲而疎。
明鑑灵腑,善定锁铢。
凌霄高而衆峰拱,海峤耸而蟾影孤。
子归就父,吾不识渠。

赠妙洁道人

宋代:释智愚

妙心明洁契如如,操履分明女丈夫。
庞老家风殊不二,摝篱高价许谁沽。

珙侍者之沔

宋代:释智愚

汉江漠漠向东流,摝蚬捞鰕休未休。
蒲叶半凋秋着岸,子归无口笑岩头。

端书记赴云城辟命

宋代:释智愚

不游文苑入祇园,刍草风香春正妍。
要识根茎来处远,葛仙丹井冷云边。

德惟侍者巡礼

宋代:释智愚

岩桂初飘好问津,软风轻结露华新。
诸方不用多招手,自有寻香逐臭人。

法光藏主之南徐

宋代:释智愚

三唿梼下愧灵襟,湖海丛林已遍寻。
忘却飞猿旧时路,到头曾不厌初心。

弥藏主归潮阳

宋代:释智愚

穆穆丛林见老成,江湖约我复同盟。
鰐乡未话腥风起,春雪初消好问程。

光禅者请贊

宋代:释智愚

初而欣,久而厌。
明月夜光,多逢按剑。
但信得及,自有灵验。

示惠灵为僧

宋代:释智愚

惠性何如见性通,要教灵验显吾宗。
乘时飏下坠腰石,笑捧衣盂继祖风。

宏智禅师贊

宋代:释智愚

金凤初鸣,玉人启户。
露冷风高,子归就父。

偈颂十七首 其一一

宋代:释智愚

或隠或显,有亏有盈。
为天上无私之鑑,实人间照夜之灯。
寻常多是论三五,惟有今宵分外明。

云谷术士

宋代:释智愚

出则无心应有声,眇然天地亦难铭。
可中别有通神处,见说年来分外灵。

寄崇福源长老

宋代:释智愚

一髮千钧适此时,风前无语皱双眉。
松源正脉将枯竭,濬发灵源复是谁。

送信禅人

宋代:释智愚

诚信之言是道根,出门句子要区分。
溪山到眼知惭愧,莫学丛林饱见闻。

释智愚简介

释智愚简介资料 释智愚(一一八五~一二六九),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十六岁依近邑之普明寺僧师藴出家。后辞亲出乡,首依雪窦焕和尚、浄慈中庵皎和尚。过金山,掩室和尚一见甚器重。从运庵和尚薙染,自此遍歷诸老宿之门。游江淮湘汉,经荆门玉泉,过庐山东林。依福严无二月和尚,为典藏。参有修首座于南岳,深相契合。又访北禅礼和尚。回浙到浄慈,见净和尚。由灵隠笑翁和尚荐为虎丘典藏。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出世嘉兴府兴圣寺。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迁报恩光孝寺。又移庆元府显孝寺。复迁瑞岩开善寺,居二年乞退,住万松山延福寺。继迁婺州云黄山宝林寺,居五年婴强寇之难,应东谷和尚举,入主冷泉寺。宝祐四年(一二五六,此据《语录》,《行状》作六年),在灵隠鹫峯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广利寺。景定元年(一二六○),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受诏住临安府浄慈报恩光孝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此据《语录》,《行状》作三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有《虚堂智愚禅师语录》十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法云撰《行状》。 释智愚诗,以辑自《语录》及《语录》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五卷。辑自他书的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