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莘的诗
本页收录汪莘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汪莘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汪莘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汪莘代表作品、或喜欢的汪莘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汪莘
在家每忆松江好,及到松江又忆家。
梦见樵青来竹里,笑将渔父插桃花。
在家每憶松江好,及到松江又憶家。
夢見樵青來竹裡,笑将漁父插桃花。
宋代:汪莘
负清抱黄圆如弹,昆仑磅礴幽未判。
母鸡春日宿鸡栖,躬抱乾坤入烹煆。
翼之腹之气自蒸,有时踏转令交贵。
朦朦如因当昼中,惺惺无眠过夜半。
食时莫怪唤不应,凝然有在应难唤。
君不见阴阳气足有超越,恍惚惚恍生神观。
数声隔{彀弓换卵}闻淳音,一点悬胎脱幽赞。
母鸡惯事徐啄开,可怜毛羽良毰毸。
却思裹许若为活,跧伏性命能低回。
啄粟饮水孰教之,天机自动曾何疑。
三三两两旋母脚,出入南北相追随。
累然多寡企磊落,倏然后先无定著。
乘閒疾数数不得,往来旁午依前错。
闻道轮回少安泊,谪仙那能被法缚。
秋山归来酒新熟,呼童烹鸡色自若。
杀与不杀莫忖度,请君寒江倚山阁。
負清抱黃圓如彈,昆侖磅礴幽未判。
母雞春日宿雞栖,躬抱乾坤入烹煆。
翼之腹之氣自蒸,有時踏轉令交貴。
朦朦如因當晝中,惺惺無眠過夜半。
食時莫怪喚不應,凝然有在應難喚。
君不見陰陽氣足有超越,恍惚惚恍生神觀。
數聲隔{彀弓換卵}聞淳音,一點懸胎脫幽贊。
母雞慣事徐啄開,可憐毛羽良毰毸。
卻思裹許若為活,跧伏性命能低回。
啄粟飲水孰教之,天機自動曾何疑。
三三兩兩旋母腳,出入南北相追随。
累然多寡企磊落,倏然後先無定著。
乘閒疾數數不得,往來旁午依前錯。
聞道輪回少安泊,谪仙那能被法縛。
秋山歸來酒新熟,呼童烹雞色自若。
殺與不殺莫忖度,請君寒江倚山閣。
宋代:汪莘
野水平桥细浪生,柴门草长断人行。
园林霁后春如在,燕雀鸣时夏正清。
野水平橋細浪生,柴門草長斷人行。
園林霁後春如在,燕雀鳴時夏正清。
宋代:汪莘
雪艇风帆去玉京,故家猿鹤相欢迎。
九天气母壶中足,十月婴儿顶上行。
曾问何修能至此,但云无欲自然成。
夜来梦向山庄立,一炷青香彻太清。
雪艇風帆去玉京,故家猿鶴相歡迎。
九天氣母壺中足,十月嬰兒頂上行。
曾問何修能至此,但雲無欲自然成。
夜來夢向山莊立,一炷青香徹太清。
宋代:汪莘
白马嘶风入紫阳,使君一笑列壶觞。
秋原是处堪图画,豆子花红稻半黄。
白馬嘶風入紫陽,使君一笑列壺觞。
秋原是處堪圖畫,豆子花紅稻半黃。
宋代:汪莘
黄山高哉,岿然为江东之巨镇兮,
壁立於两浙之上游。摩天戛日以直上,
阳枝阴派盘数州。西海不知两根本,
行人但觉云飞浮。尝试芒鞋竹枝迨乎其间兮,
一溪桃杏红烂漫,万壑松柏寒飕飕。
悬崖绝磴可望不可到兮,古木倒挂险更遒。
上有灵泉瀑布千万道,如银河自天争泻而竞注兮,
砅雷溅雪隐现穿林幽。中有青鸾黄鹤千万对,
雄倡雌和迭舞而交鸣兮,深林自适复有雪白数点之猿猴。
山中自昔无历日,花开叶落成春秋。
残英脱叶不如其所从来兮,但见夫涧谷之间桃花如扇,
松花如纛,竹叶如笠,
莲叶如舟。菖蒲九节{煨火换饣}白鹿,
灵芝三秀眠青牛。人间三月春已暮,
洞中花卉春长留。奇香异气逐风去,
散落尘世谁能酬。黄山高哉,
云际峰尚可画,云外一峰画不得,
霜缯铺了掉首休。丹砂一峰烛天争日月,
九龙一峰拔地张旗旒。天都一峰杰出於三十六峰兮,
星斗森罗挂珠殿,日月对殿琼瑶楼。
中有一人兮龙冠而凤裘,左容成兮右浮丘。
我时收却钓竿樵具作一束,投诸曹阮溪中流。
浴余身兮汤泉,风余袂兮帝所。
夔鼓隐隐兮管啾啾,水精盘兮碧玉瓯。
帝酌我兮劳我,左右为余兮凝眸。
指余以南峰石壁记,授余以红铅黑汞大丹头。
黄山高哉,余钭览秀巢云练其下,
坐令万物不生疵疠黍盈畴。
黃山高哉,巋然為江東之巨鎮兮,
壁立於兩浙之上遊。摩天戛日以直上,
陽枝陰派盤數州。西海不知兩根本,
行人但覺雲飛浮。嘗試芒鞋竹枝迨乎其間兮,
一溪桃杏紅爛漫,萬壑松柏寒飕飕。
懸崖絕磴可望不可到兮,古木倒挂險更遒。
上有靈泉瀑布千萬道,如銀河自天争瀉而競注兮,
砅雷濺雪隐現穿林幽。中有青鸾黃鶴千萬對,
雄倡雌和叠舞而交鳴兮,深林自适複有雪白數點之猿猴。
山中自昔無曆日,花開葉落成春秋。
殘英脫葉不如其所從來兮,但見夫澗谷之間桃花如扇,
松花如纛,竹葉如笠,
蓮葉如舟。菖蒲九節{煨火換饣}白鹿,
靈芝三秀眠青牛。人間三月春已暮,
洞中花卉春長留。奇香異氣逐風去,
散落塵世誰能酬。黃山高哉,
雲際峰尚可畫,雲外一峰畫不得,
霜缯鋪了掉首休。丹砂一峰燭天争日月,
九龍一峰拔地張旗旒。天都一峰傑出於三十六峰兮,
星鬥森羅挂珠殿,日月對殿瓊瑤樓。
中有一人兮龍冠而鳳裘,左容成兮右浮丘。
我時收卻釣竿樵具作一束,投諸曹阮溪中流。
浴餘身兮湯泉,風餘袂兮帝所。
夔鼓隐隐兮管啾啾,水精盤兮碧玉瓯。
帝酌我兮勞我,左右為餘兮凝眸。
指餘以南峰石壁記,授餘以紅鉛黑汞大丹頭。
黃山高哉,餘钭覽秀巢雲練其下,
坐令萬物不生疵疠黍盈疇。
宋代:汪莘
煎茶徐读散人传,对酒朗吟渔父词。
除却月风同此意,祗应烟雨暗相知。
煎茶徐讀散人傳,對酒朗吟漁父詞。
除卻月風同此意,祗應煙雨暗相知。
宋代:汪莘
眼有神光射霭山,不须更问列仙班。
道人四海都游遍,只有先生一介闲。
眼有神光射霭山,不須更問列仙班。
道人四海都遊遍,隻有先生一介閑。
宋代:汪莘
结发师心内院行,紫云门阙碧霞城。
一声霹雳冲天响,万点星辰匝地明。
鼎裹金丹能虎变,床头铁杖带龙腥。
极知富贵非吾事,玉简珠缯有姓名。
結發師心内院行,紫雲門阙碧霞城。
一聲霹靂沖天響,萬點星辰匝地明。
鼎裹金丹能虎變,床頭鐵杖帶龍腥。
極知富貴非吾事,玉簡珠缯有姓名。
宋代:汪莘
西极层云最上层,碧云峰著白云楞。
六龙顶佩斜阳下,恰似青纱一点灯。
西極層雲最上層,碧雲峰著白雲楞。
六龍頂佩斜陽下,恰似青紗一點燈。
宋代:汪莘
鸦声欲断雉声起,柳眼已青桑眼黄。
故乡春事正如许,春事只缘思故乡。
鴉聲欲斷雉聲起,柳眼已青桑眼黃。
故鄉春事正如許,春事隻緣思故鄉。
宋代:汪莘
相伴留侯访赤松,碧桃花下醉融融。
玉龙嘶罢还家晚,月出蓬莱第一峰。
相伴留侯訪赤松,碧桃花下醉融融。
玉龍嘶罷還家晚,月出蓬萊第一峰。
宋代:汪莘
伤春未了又悲秋,无复欢悰到酒舟。
茅屋半欹篱半倒,伏羲一卷在牀头。
傷春未了又悲秋,無複歡悰到酒舟。
茅屋半欹籬半倒,伏羲一卷在牀頭。
宋代:汪莘
昔年曾访此林坰,今日重来倍有情。
道在山中人不会,竹风柏日总分明。
昔年曾訪此林坰,今日重來倍有情。
道在山中人不會,竹風柏日總分明。
宋代:汪莘
笠泽沧波拥洞庭,望中七十二峰青。
待偕龙女乘云去,占取参天一画屏。
笠澤滄波擁洞庭,望中七十二峰青。
待偕龍女乘雲去,占取參天一畫屏。
宋代:汪莘
薰风吹梦听新蝉,又向长桥舣钓船。
好剪吴松半江水,袖归三十六峰前。
薰風吹夢聽新蟬,又向長橋舣釣船。
好剪吳松半江水,袖歸三十六峰前。
宋代:汪莘
虎攫龙跧数百秋,滩声长绕半天流。
老僧不与人间事,独立门一点头。
虎攫龍跧數百秋,灘聲長繞半天流。
老僧不與人間事,獨立門一點頭。
宋代:汪莘
晚风吹动碧琳寒,初日花房露未干。
谁道幽人无伴侣,红蕖万朵竹千竿。
晚風吹動碧琳寒,初日花房露未幹。
誰道幽人無伴侶,紅蕖萬朵竹千竿。
宋代:汪莘
曾向潇湘遇水仙,倏来如月去如烟。
深林一笑闻山鬼,余处幽篁不见天。
曾向潇湘遇水仙,倏來如月去如煙。
深林一笑聞山鬼,餘處幽篁不見天。
宋代:汪莘
吟诗竞尽月精微,自昔谁明造化机。
近作金波千道去,远成玉鑑一团飞。
阳魂满处因干父,阴魄亏时自巽妃。
笠泽渔舟都不问,醉中倒着绿蓑衣。
吟詩競盡月精微,自昔誰明造化機。
近作金波千道去,遠成玉鑑一團飛。
陽魂滿處因幹父,陰魄虧時自巽妃。
笠澤漁舟都不問,醉中倒着綠蓑衣。
宋代:汪莘
朱宫苡出鸣,污泽黄锺屏。
古来会通籍,作者能签整。
翁如食橄榄,但愿回味永。
只今竹洲上,伏腊仰公廪。
玩彼易外象,付此卦中影。
遥知疏桐下,缺月见深省。
我来如征鸿,爱此沙洲冷。
他年直紫薇,梦断青丝绠。
旧游倘入念,折简肯相命。
新诗蒙剪拂,为怜伍哙等。
驾言载双榼,卜日问三径。
预约清樽月,云头开金饼。
朱宮苡出鳴,污澤黃锺屏。
古來會通籍,作者能簽整。
翁如食橄榄,但願回味永。
隻今竹洲上,伏臘仰公廪。
玩彼易外象,付此卦中影。
遙知疏桐下,缺月見深省。
我來如征鴻,愛此沙洲冷。
他年直紫薇,夢斷青絲绠。
舊遊倘入念,折簡肯相命。
新詩蒙剪拂,為憐伍哙等。
駕言載雙榼,蔔日問三徑。
預約清樽月,雲頭開金餅。
宋代:汪莘
雨后荷盘可乾汞,日中莲座自焚香。
儿童拗断垒珠柄,牵出银丝随手长。
雨後荷盤可乾汞,日中蓮座自焚香。
兒童拗斷壘珠柄,牽出銀絲随手長。
宋代:汪莘
十里湖山苦见招,柳堤荷荡赤栏桥。
待他朝市人归后,独泛扁舟吹玉箫。
十裡湖山苦見招,柳堤荷蕩赤欄橋。
待他朝市人歸後,獨泛扁舟吹玉箫。
宋代:汪莘
万顷烟波短棹飞,一双鸥鸟弄斜晖。
如今频作姑苏客,遥指当年旧钓矶。
萬頃煙波短棹飛,一雙鷗鳥弄斜晖。
如今頻作姑蘇客,遙指當年舊釣矶。
宋代:汪莘
散发篁竹中,濯足寒涧流。
太阳正徘徊,心与爽气游。
活活走龙鳞,锵锵韵天球。
於焉种荷花,遥剪西湖秋。
亦思百顷绿,薰风木兰舟。
青鸟去还来,白鱼沉更浮。
竹涧鱼鸟家,益觉吾庐幽。
散發篁竹中,濯足寒澗流。
太陽正徘徊,心與爽氣遊。
活活走龍鱗,锵锵韻天球。
於焉種荷花,遙剪西湖秋。
亦思百頃綠,薰風木蘭舟。
青鳥去還來,白魚沉更浮。
竹澗魚鳥家,益覺吾廬幽。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