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鶠的诗
本页收录崔鶠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崔鶠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崔鶠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崔鶠代表作品、或喜欢的崔鶠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崔鶠
我爱新安好,新安度岁华。
风烟迷郡阁,浦溆带人家。
南亩元多黍,丘中亦种麻。
更逢飘皂盖,疆埸视新瓜。
我愛新安好,新安度歲華。
風煙迷郡閣,浦溆帶人家。
南畝元多黍,丘中亦種麻。
更逢飄皂蓋,疆埸視新瓜。
宋代:崔鶠
晚禽噪竹百千翅,残菊横枝三两花。
好在山园养衰废,风波不到野人家。
晚禽噪竹百千翅,殘菊橫枝三兩花。
好在山園養衰廢,風波不到野人家。
宋代:崔鶠
我离蜀山来,赤日走东州。
奇峰作眼想,一过神已留。
翩翩宋公子,新诗蔼风流。
丹青见新韵,潇洒出林丘。
依微万里遥,旷明一雨收。
高云杳褰开,缟日明华秋。
风裾映山青,眇眇行李幽。
得非送将归,色有离别忧。
念我山海癖,鍼砭不为瘳。
目看孤鸿飞,心已麋鹿游。
吾儿能扶犁,此帻便可投。
勿言尺寸许,是中有菟裘。
我離蜀山來,赤日走東州。
奇峰作眼想,一過神已留。
翩翩宋公子,新詩藹風流。
丹青見新韻,潇灑出林丘。
依微萬裡遙,曠明一雨收。
高雲杳褰開,缟日明華秋。
風裾映山青,眇眇行李幽。
得非送将歸,色有離别憂。
念我山海癖,鍼砭不為瘳。
目看孤鴻飛,心已麋鹿遊。
吾兒能扶犁,此帻便可投。
勿言尺寸許,是中有菟裘。
宋代:崔鶠
仙子衣裳云不染,天人顔色玉无瑕。
月寒桂树犹藏魄,海冻珊瑚未放芽。
仙子衣裳雲不染,天人顔色玉無瑕。
月寒桂樹猶藏魄,海凍珊瑚未放芽。
宋代:崔鶠
寿阳楼畔晴梅落,孝武宫中晓露溥。
越浦争回乘兴棹,洛堤欲驻有情鞍。
蝶遗粉翼轻难拾,鹤坠霜毛散未抟。
壽陽樓畔晴梅落,孝武宮中曉露溥。
越浦争回乘興棹,洛堤欲駐有情鞍。
蝶遺粉翼輕難拾,鶴墜霜毛散未抟。
宋代:崔鶠
冥冥一叶轻,不知水与天。
独于颢气中,仰见素璧圆。
超然狂道士,起视清夜阑。
自拈白玉笛,吹此江月寒。
想当万籁息,逸响流空烟。
我从江海来,形留意先还。
何当买鱼篷,追此水墨仙。
冥冥一葉輕,不知水與天。
獨于颢氣中,仰見素璧圓。
超然狂道士,起視清夜闌。
自拈白玉笛,吹此江月寒。
想當萬籁息,逸響流空煙。
我從江海來,形留意先還。
何當買魚篷,追此水墨仙。
宋代:崔鶠
不识春风面,知从底处来。
红深桃靥破,绿静水帘开。
物外心常挂,人间事不谐。
从今江海去,无复世推排。
不識春風面,知從底處來。
紅深桃靥破,綠靜水簾開。
物外心常挂,人間事不諧。
從今江海去,無複世推排。
宋代:崔鶠
石家有儿玉含晶,嘘为云气吸为晴。
纯精与之相感并,孕育万状流千名。
黄昏鬼哭不忍听,且为白鹅了黄庭。
石家有兒玉含晶,噓為雲氣吸為晴。
純精與之相感并,孕育萬狀流千名。
黃昏鬼哭不忍聽,且為白鵝了黃庭。
宋代:崔鶠
春风亦已老,自厌丹采媚。
独留白雪花,洒此千尺翠。
嵯峨珠笼冠,缥缈冒佛髻。
幽香勿袭人,恐为真色累。
但愿保明姿,终日奉清对。
要之万物伙,污洁自有类。
春風亦已老,自厭丹采媚。
獨留白雪花,灑此千尺翠。
嵯峨珠籠冠,缥缈冒佛髻。
幽香勿襲人,恐為真色累。
但願保明姿,終日奉清對。
要之萬物夥,污潔自有類。
宋代:崔鶠
街头未易着清香,折取萧萧满把黄。
归去乞钱烦里社,买糕沽酒作重阳。
街頭未易着清香,折取蕭蕭滿把黃。
歸去乞錢煩裡社,買糕沽酒作重陽。
宋代:崔鶠
浑是华清出浴初,碧绡斜掩见红肤。
便教桃李能言语,要比娇妍比得无。
渾是華清出浴初,碧绡斜掩見紅膚。
便教桃李能言語,要比嬌妍比得無。
宋代:崔鶠
我如万斛船,岁久腰已懒。
谁能逐相师,终日问手板。
去谋一寸安,辄被三尺挽。
怜公谢蛮触,鼓卧旗亦偃。
我如萬斛船,歲久腰已懶。
誰能逐相師,終日問手闆。
去謀一寸安,辄被三尺挽。
憐公謝蠻觸,鼓卧旗亦偃。
宋代:崔鶠
记得诗狂欲发时,鄱阳湖里月明知。
无人为觅桓伊笛,自捲秋芦片叶吹。
記得詩狂欲發時,鄱陽湖裡月明知。
無人為覓桓伊笛,自捲秋蘆片葉吹。
宋代:崔鶠
泪尽空山一病夫,荆榛无路掩樵居。
自怜身是皮公美,茅屋青灯夜着书。
淚盡空山一病夫,荊榛無路掩樵居。
自憐身是皮公美,茅屋青燈夜着書。
宋代:崔鶠
双扉掩余香,一榻下凉幔。
前人嗟不死,万古映黄卷。
时时撷英华,一一诣微远。
鼎食姑置之,此味良不浅。
雙扉掩餘香,一榻下涼幔。
前人嗟不死,萬古映黃卷。
時時撷英華,一一詣微遠。
鼎食姑置之,此味良不淺。
宋代:崔鶠
此家英妙姿,玉雪熙冠冕。
新诗一何似,鸾鹄见萧散。
蹑屣往从之,宁复念重趼。
此家英妙姿,玉雪熙冠冕。
新詩一何似,鸾鹄見蕭散。
蹑屣往從之,甯複念重趼。
宋代:崔鶠
莫愁微雨落轻云,十里长亭未垫巾。
流水小桥山下路,马头无处不逢春。
莫愁微雨落輕雲,十裡長亭未墊巾。
流水小橋山下路,馬頭無處不逢春。
宋代:崔鶠
秋草门前已没靴,更无人过野人家。
离离疏竹时闻雨,淡淡轻烟不隔花。
秋草門前已沒靴,更無人過野人家。
離離疏竹時聞雨,淡淡輕煙不隔花。
宋代:崔鶠
去年白玉花,结子深林间。
小憩藉清影,低颦啄微酸。
故人不复见,春事今已阑。
绕树寻履迹,空余土花斑。
去年白玉花,結子深林間。
小憩藉清影,低颦啄微酸。
故人不複見,春事今已闌。
繞樹尋履迹,空餘土花斑。
宋代:崔鶠
寒风淅沥鸣枯苇,小鸭睡残犹未起。
更教细雨结轻寒,坐听萧萧打窗纸。
石盆养蒲已抽翠,雕斛栽花先弄紫。
拥炉闭閤赋幽香,未怕春冰生砚水。
寒風淅瀝鳴枯葦,小鴨睡殘猶未起。
更教細雨結輕寒,坐聽蕭蕭打窗紙。
石盆養蒲已抽翠,雕斛栽花先弄紫。
擁爐閉閤賦幽香,未怕春冰生硯水。
![崔鶠简介资料](https://www.shici66.com/e/data/images/notimg.gif)
崔鶠(一○五七~一一二六),字德符,雍丘(今河南杞县)人。父毗徙居颍昌,遂为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哲宗元祐九年(一○九四)进士(《墨庄漫录》卷三),调凤州司户参军,筠州推官。徽宗初立,为相州教授。以上书入邪等,为蔡京所免。政和中,调绩溪县令。宣和中监西京洛南稻田务,亦以事免。六年(一一二四),起通判宁化军,召为殿中侍御史。钦宗继位,授右正言。未几,以龙图阁直学士主管嵩山崇福宫,命下而卒,年七十。事见《新安志》卷五、《永乐大典》卷二七四四《祭崔正言文》,《宋史》卷三五六有传。崔鶠诗,据《道乡集》、《墨庄漫录》等书所引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