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人 > 叶适 > 叶适古诗词大全

叶适的诗

本页收录叶适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叶适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叶适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叶适代表作品、或喜欢的叶适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句 其四

宋代:叶适

独立孔门无一事,惟传顔氏得心斋。

句 其三

宋代:叶适

初分大道非常道,纔有先天未后天。

句 其二

宋代:叶适

不待归来霜后熟,蒸来便作洞庭香。

许相公挽词二首 其一

宋代:叶适

容成堂上光华别,谢客岩前意象闲。
身到三台良未满,年添九老定谁悭。
高期落落尘嚣外,苦论喧喧醉梦间。
我欲为公深着语,桂林芝树不同删。

高宗皇帝挽词二首 其二

宋代:叶适

河济初开府,江淮晚视师。
缵戎由子圣,永命独天知。
鹤唳空虚警,云生仗自移。
上哀何以称,卒代继周时。

薛端明挽诗二首 其二

宋代:叶适

冰稼初融阙月沉,英豪四坐地炉深。
争看麈尾频挥处,难了朱絃未尽音。
怪我轻谈当世事,知公默会古人心。
空山稳对梅花宿,错向林逋墓里寻。

次王道夫舟中韵三首 其二

宋代:叶适

櫜弓听乐心肝尽,拔剑论功目眦豪。
鸣鸟不闻千仞远,抟风鹰隼顿能高。

对读文选杜诗成四绝句 其四

宋代:叶适

草堂四松看摩空,瀼西千果交青红。
似须隠约住蜀道,可惜奔波离峡中。

併工

宋代:叶适

併工催作趁春前,又值春归一莞然。
新笋顿能长数尺,晚花宽与待明年。
回廊寂寂为苔地,后塔阴阴造雨天。
坐睡不惊还自觉,鬓鬚将老到衰边。

白纻词

宋代:叶适

有美一人兮表独处,陟彼南山兮伐寒纻。
挑灯细缉抽苦心,冰花织成雪为缕。
不忧绝技无人学,只愁不堪嫁时着。
郑侨吴札今悠悠,争看买笑锦缠头。

改东门出二首 其一

宋代:叶适

百步凿新径,千年开旧池。
值此盈月雨,川流漭溟瀰。
芜深草色碧,杂卉华衆枝。
鲂潜警夜跃,鹭起冲晨飞。
我老皮骨销,扶行叹逶迟。
安得有远志,毕愿藏郊扉。

孔鍊士话龙虎山之胜于其行因以送之

宋代:叶适

羣嶂倚天傍四环,中峰受拱低伏蹲。
云锦交流紫团外,却注彭蠡如倾奔。
道陵已去丹竈冷,今代符行妖鬼静。
孔师何事亦逃儒,为爱冰林雪蒙顶。
我居无山冬不雪,只受虚空满轮月。
子能作意肯重来,更待墙东笋堪掘。

薛景石兄弟问诗于徐道晖请使行质以子钱畀之

宋代:叶适

弹九旧是吟边物,珠走钱流义自通。
认得徐家生活句,新来栏典讳诗穷。

送王宗卿 其二

宋代:叶适

久违曾闵膝前劳,翻得龚黄意外褒。
但使亲年多过百,人间一品未为高。

薛端明挽诗二首 其一

宋代:叶适

可但补阙名官日,不逢引裾强谏时。
上朝有疏天常纳,下殿无行谁独疑。
论道何如出纶晚,督军颇嘆封侯迟。
凌烟画手今寂寞,豆蔻林高荔子垂。

奉赋德修西充大夫成都新园咏归堂二首 其一

宋代:叶适

浣花炫春澨,濯锦绚晴浦。
成都信繁会,此水工媚妩。
岂无濠上亭,蹙步难仰俯。
誓言违市朝,卜宅近幽阻。
沃沃葵苋畦,焰焰棠杏坞。
朝曦湿浅濑,暮色生远渚。
循涯咏未厌,引流络其圃。
苹荇依篱樊,凫鴈宿庭户。
长松百里外,物象争渺莽。
时平乏隠沦,簑笠自歌舞。
岷江志东向,激射走吴楚。
胡为滞淫之,习坎圣所许。

因在秀州寄王道夫诗三首 其一

宋代:叶适

衮衮红尘五月留,来时落木不胜秋。
只今春事浓如许,万里沧浪又一舟。

赠蒋知县 其二

宋代:叶适

纸贵应夸作赋奇,无牛也复咏周诗。
长官况自清如水,说与邦人共展眉。

陈待制挽诗 其四

宋代:叶适

世事从来半局棋,夜眠还有不应时。
峙岩桥畔船辞柁,冷水观边花发枝。

陈待制挽诗 其二

宋代:叶适

已报西川落那边,倒盃索赌计茫茫。
也知汉北糇粮聚,能使江东保障全。

诗悼路钤舍人德久潘公 其一

宋代:叶适

诗人冥漠去何许,花鸟相宽不作愁。
耆旧只今新语少,九原唤起韦苏州。

吉州刺史蔡直之挽词二首 其二

宋代:叶适

能事实伟甚,谦终犹罕闻。
忘身宾出日,歛手避浮云。
天欲消胡运,人谁靖楚氛。
未刊千字诔,长掩一丘坟。

王祕监令人挽诗

宋代:叶适

颇忆朝除禫,俄惊夜彻帷。
自堪从子住,何用与夫归。
起隧新藤茁,重轝宿菵排。
通家只今尽,老泪逐风挥。

蔡尚书挽词二首 其二

宋代:叶适

拨沙得黄金,百鍊写光影。
飞行日月上,莹彻肝胆醒。
空山惨马鬣,何意重为鑛。
余哀不浪施,留寄长夜炯。

塔头林君挽诗

宋代:叶适

之河绕浦各纡萦,结束楼台稳更清。
全与好人修实地,任教流俗趁虚名。
儿应自了书林债,泪苦还滋墓柏荣。
今岁田荒望周急,乡村忆着倍关情。

叶适简介

叶适简介资料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进士第二名(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府观察推官、太学博士、尚书左选郎、国子司业、知泉州、兵部侍郎等职,曾参与策划“绍熙内禅”。叶适对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韩侂胄谋划北伐时,叶适提出异议,韩侂胄不听,改授叶适为权工部侍郎、权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叶适不肯草诏。其后又建议防江,但韩侂胄仍不采纳。开禧北伐失败后,叶适出宝谟阁待制职、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节制江北诸州,因军政措置得宜,曾屡挫敌军锋锐。金兵退后,进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曾上堡坞之议,实行屯田,均有利于巩固边防。开禧三年(1209年),韩侂胄被诛后,叶适以“附韩侂胄用兵”罪名被弹劾,夺职奉祠长达十三年。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