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圆的诗
本页收录释智圆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释智圆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释智圆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释智圆代表作品、或喜欢的释智圆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释智圆
经明行修徒尔为,一名屡点春官闱。
时之不利非战罪,归山且着老莱衣。
清时贫贱诚堪耻,侏儒太饱朔方饥。
男儿会有及亲禄,安能泉石久低眉。
束书依旧西入阙,壮心潜与青云期。
秋风袅袅孤魂断,古道迢迢去马迟。
骥称其德不称力,神骏唯应伯乐知。
經明行修徒爾為,一名屢點春官闱。
時之不利非戰罪,歸山且着老萊衣。
清時貧賤誠堪恥,侏儒太飽朔方饑。
男兒會有及親祿,安能泉石久低眉。
束書依舊西入阙,壯心潛與青雲期。
秋風袅袅孤魂斷,古道迢迢去馬遲。
骥稱其德不稱力,神駿唯應伯樂知。
宋代:释智圆
界江千万山,石壁惟清幽。
中有忘机人,超然乐岩丘。
仓亭号观风,嘉景自成收。
羣峰呈晚碧,长溪泻寒流。
视听足怡情,万事安能求。
尝言徂暑天,登时疑清秋。
云容既冷淡,松韵还飕飗。
扰扰九衢尘,谁知高静游。
界江千萬山,石壁惟清幽。
中有忘機人,超然樂岩丘。
倉亭号觀風,嘉景自成收。
羣峰呈晚碧,長溪瀉寒流。
視聽足怡情,萬事安能求。
嘗言徂暑天,登時疑清秋。
雲容既冷淡,松韻還飕飗。
擾擾九衢塵,誰知高靜遊。
宋代:释智圆
世路驱驱又白头,争如闲卧绝他求。
门前荒陇依依在,碑折松枯尽列侯。
世路驅驅又白頭,争如閑卧絕他求。
門前荒隴依依在,碑折松枯盡列侯。
宋代:释智圆
讲退时时学苦吟,人间声利已无心。
水边占得清闲景,雨霁遥峰夜月深。
講退時時學苦吟,人間聲利已無心。
水邊占得清閑景,雨霁遙峰夜月深。
宋代:释智圆
杉竹匝吟径,轩窗更绝尘。
清风生后夜,幽景徧诸邻。
磬断栖禽梦,香凝出定身。
城中有高趣,宁羡赖留人。
杉竹匝吟徑,軒窗更絕塵。
清風生後夜,幽景徧諸鄰。
磬斷栖禽夢,香凝出定身。
城中有高趣,甯羨賴留人。
宋代:释智圆
松杉围静室,踪迹远人羣。
抱疾添华发,看山羡白云。
苔痕经雨长,蝉韵带风闻。
独坐无来客,西轩日又曛。
松杉圍靜室,蹤迹遠人羣。
抱疾添華發,看山羨白雲。
苔痕經雨長,蟬韻帶風聞。
獨坐無來客,西軒日又曛。
宋代:释智圆
古树垂清阴,维舟暂登陟。
闲吟尘想绝,久坐天籁息。
幡影飏晴空,溪光澄暮色。
挂帆寻去路,烟水查无极。
古樹垂清陰,維舟暫登陟。
閑吟塵想絕,久坐天籁息。
幡影飏晴空,溪光澄暮色。
挂帆尋去路,煙水查無極。
宋代:释智圆
澹然人外趣,万事已无求。
花院春深讲,云山夏满游。
汲泉苔井晓,鸣磬竹窗秋。
别有幽期在,香灯老沃洲。
澹然人外趣,萬事已無求。
花院春深講,雲山夏滿遊。
汲泉苔井曉,鳴磬竹窗秋。
别有幽期在,香燈老沃洲。
宋代:释智圆
孟轲荀况与杨雄,代异言殊道一同。
夫子文章天未丧,又于隋世产王通。
孟轲荀況與楊雄,代異言殊道一同。
夫子文章天未喪,又于隋世産王通。
宋代:释智圆
复古还淳元结文,可怜杨浚独知君。
当时自号为聱叟,立事垂言信不羣。
複古還淳元結文,可憐楊浚獨知君。
當時自号為聱叟,立事垂言信不羣。
宋代:释智圆
路歧南北与东西,竚立迟迟惜解携。
忍向离亭折杨柳,晚花零落杜鹃啼。
路歧南北與東西,竚立遲遲惜解攜。
忍向離亭折楊柳,晚花零落杜鵑啼。
宋代:释智圆
寥寥尘迹远,禅外动闲思。
水国人归后,秋轩月白时。
鸣蛩藏坏壁,幽鸟立寒枝。
独坐谁相问,微吟镊病髭。
寥寥塵迹遠,禅外動閑思。
水國人歸後,秋軒月白時。
鳴蛩藏壞壁,幽鳥立寒枝。
獨坐誰相問,微吟鑷病髭。
宋代:释智圆
旅舍少相识,孤吟俗态分。
客情生夜雨,归梦入秋云。
砌冷萤频过,窗幽雁忽闻。
西峰泉石在,终去谢人羣。
旅舍少相識,孤吟俗态分。
客情生夜雨,歸夢入秋雲。
砌冷螢頻過,窗幽雁忽聞。
西峰泉石在,終去謝人羣。
宋代:释智圆
湖山淡相映,世尘那得侵。
杳杳烟波色,苍苍云木阴。
苔荒石径险,犬吠桃源深。
中有上皇人,高眠适闲心。
花开还独酌,花落还独吟。
空庭长瑶草,幽树鸣仙禽。
不见已三载,鄙吝盈虚襟。
终期秋月明,乘兴闲相寻。
湖山淡相映,世塵那得侵。
杳杳煙波色,蒼蒼雲木陰。
苔荒石徑險,犬吠桃源深。
中有上皇人,高眠适閑心。
花開還獨酌,花落還獨吟。
空庭長瑤草,幽樹鳴仙禽。
不見已三載,鄙吝盈虛襟。
終期秋月明,乘興閑相尋。
宋代:释智圆
聚气成此身,假缘暂寄世。
可怜自在性,本无烦恼繫。
傍水与登山,翛然有深诣。
日在林下游,暮在林下宿。
供饮岩畔泉,充庖槛前菊。
半月一剃发,半年一洗浴。
但得恣疏懒,何曾有荣辱。
新秋雨初霁,圆月照我屋。
扶病起看月,坐久偶成曲。
人生天地间,性分各自足。
捧檄何必喜,途穷何必哭。
容彭不为长,顔杨不为促。
四者俱如梦,何为自羁束。
彼笑我太狂,我笑彼太俗。
彼我更相笑,是非无实录。
不如长默默,恬淡过昏旭。
渊鱼与林鸟,各得随所欲。
举头谁是友,风月与松竹。
聚氣成此身,假緣暫寄世。
可憐自在性,本無煩惱繫。
傍水與登山,翛然有深詣。
日在林下遊,暮在林下宿。
供飲岩畔泉,充庖檻前菊。
半月一剃發,半年一洗浴。
但得恣疏懶,何曾有榮辱。
新秋雨初霁,圓月照我屋。
扶病起看月,坐久偶成曲。
人生天地間,性分各自足。
捧檄何必喜,途窮何必哭。
容彭不為長,顔楊不為促。
四者俱如夢,何為自羁束。
彼笑我太狂,我笑彼太俗。
彼我更相笑,是非無實錄。
不如長默默,恬淡過昏旭。
淵魚與林鳥,各得随所欲。
舉頭誰是友,風月與松竹。
宋代:释智圆
盗跖死牖下,伯牛遭恶疾。
报应似无徵,苍苍意难悉。
乃考竺干教,其旨明踰日。
业以三世论,事匪二生讫。
伊余本好道,执善长虑失。
无端六腑病,每苦我形质。
百骸失调畅,四时少安逸。
今岁夏云满,秋熟如火室。
脾疾因兹生,顿觉减寝食。
无何误服药,到泻苦非一。
过客为忧惶,儿童亦战慄。
吾心暗且喜,浮生从此毕。
发言嘱后学,此事汝无恤。
吾年四十五,去矣非短屈。
至理无去来,妄想分凶吉。
我先凿山窟,汝宜即藏密。
不用报亲朋,无学世哭泣。
四时为送葬,庶物甚充给。
遗文三百卷,空言或可习。
见恶如探汤,见善如不及。
湛湛无生源,深浅当自挹。
嘱之语方终,忽觉病小醒。
扶几起暂坐,渐渐四体轻。
又过三五日,倚杖登危亭。
俯首视羣物,仰面观太清。
秋山叠叠翠,夜月圆圆明。
岂意今之日,犹存危脆形。
凭栏不忍归,聊适我心情。
虚幻三界中,旅泊非久停。
盜跖死牖下,伯牛遭惡疾。
報應似無徵,蒼蒼意難悉。
乃考竺幹教,其旨明踰日。
業以三世論,事匪二生訖。
伊餘本好道,執善長慮失。
無端六腑病,每苦我形質。
百骸失調暢,四時少安逸。
今歲夏雲滿,秋熟如火室。
脾疾因茲生,頓覺減寝食。
無何誤服藥,到瀉苦非一。
過客為憂惶,兒童亦戰慄。
吾心暗且喜,浮生從此畢。
發言囑後學,此事汝無恤。
吾年四十五,去矣非短屈。
至理無去來,妄想分兇吉。
我先鑿山窟,汝宜即藏密。
不用報親朋,無學世哭泣。
四時為送葬,庶物甚充給。
遺文三百卷,空言或可習。
見惡如探湯,見善如不及。
湛湛無生源,深淺當自挹。
囑之語方終,忽覺病小醒。
扶幾起暫坐,漸漸四體輕。
又過三五日,倚杖登危亭。
俯首視羣物,仰面觀太清。
秋山疊疊翠,夜月圓圓明。
豈意今之日,猶存危脆形。
憑欄不忍歸,聊适我心情。
虛幻三界中,旅泊非久停。
宋代:释智圆
华发如春卉,森森易满头。
栽培全仗老,浇灌半凭愁。
世态谁能避,仙方莫漫求。
迴观短折者,欲见更无由。
華發如春卉,森森易滿頭。
栽培全仗老,澆灌半憑愁。
世态誰能避,仙方莫漫求。
迴觀短折者,欲見更無由。
宋代:释智圆
风水分双洞,幽奇类沃洲。
猿吟清彻夜,山色冷宜秋。
云拥阶前石,钟残竹畔楼。
贤哉白太守,五马旧曾游。
風水分雙洞,幽奇類沃洲。
猿吟清徹夜,山色冷宜秋。
雲擁階前石,鐘殘竹畔樓。
賢哉白太守,五馬舊曾遊。
宋代:释智圆
秋尽积雨歇,幽忧病渐安。
眼疼嫌字小,身瘦觉衣宽。
倚杖防苔滑,开炉怯夜寒。
浮生能几日,长作水沤观。
秋盡積雨歇,幽憂病漸安。
眼疼嫌字小,身瘦覺衣寬。
倚杖防苔滑,開爐怯夜寒。
浮生能幾日,長作水漚觀。
宋代:释智圆
四面远尘迹,吟过称野情。
阶闲秋菓落,池冷月华生。
倚竹蝉声断,开琴鹤梦惊。
却来还有约,未可厌逢迎。
四面遠塵迹,吟過稱野情。
階閑秋菓落,池冷月華生。
倚竹蟬聲斷,開琴鶴夢驚。
卻來還有約,未可厭逢迎。
宋代:释智圆
晚树归禽乱,翛然古院空。
清谈远君子,幽兴寄丝桐。
短发全成雪,残花半逐风。
终期结真侣,归老乱云中。
晚樹歸禽亂,翛然古院空。
清談遠君子,幽興寄絲桐。
短發全成雪,殘花半逐風。
終期結真侶,歸老亂雲中。
宋代:释智圆
不问人间事,连年鸟外居。
白云吟次见,青壁醉来书。
扫石秋苔駮,开窗夜月虚。
于时已无念,生计有樵渔。
不問人間事,連年鳥外居。
白雲吟次見,青壁醉來書。
掃石秋苔駮,開窗夜月虛。
于時已無念,生計有樵漁。
宋代:释智圆
昔年江上别,高迹杳难寻。
浮世人稀见,青山隐更深。
琢诗穷有象,体道极无心。
惭负眠云约,西峰夕照阴。
昔年江上别,高迹杳難尋。
浮世人稀見,青山隐更深。
琢詩窮有象,體道極無心。
慚負眠雲約,西峰夕照陰。
宋代:释智圆
亭幽无俗状,清景涤烦襟。
砌压寒流浅,檐分积翠深。
晚花闲照影,古木冷垂阴。
凭槛不能去,澄澄发静吟。
亭幽無俗狀,清景滌煩襟。
砌壓寒流淺,檐分積翠深。
晚花閑照影,古木冷垂陰。
憑檻不能去,澄澄發靜吟。
宋代:释智圆
去秋曾访我,一别又经年。
落日无来信,西风满耳蝉。
头应添素发,诗合有新编。
未可轻丹桂,蹉跎老海边。
去秋曾訪我,一别又經年。
落日無來信,西風滿耳蟬。
頭應添素發,詩合有新編。
未可輕丹桂,蹉跎老海邊。
![释智圆简介资料](https://www.shici66.com/e/data/images/notimg.gif)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为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