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咏的诗
本页收录张咏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张咏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张咏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张咏代表作品、或喜欢的张咏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张咏
但求报国莫求名,说着阴功是有情。
楚汉既分寰宇定,留侯先意便辞荣。
但求報國莫求名,說着陰功是有情。
楚漢既分寰宇定,留侯先意便辭榮。
宋代:张咏
翠辇西巡未有期,玉楼烟锁凤参差。
可怜三月花如锦,狂杀满城年少儿。
翠辇西巡未有期,玉樓煙鎖鳳參差。
可憐三月花如錦,狂殺滿城年少兒。
宋代:张咏
嵩阳峰底洞中天,曾共浮丘对掩关。
知道高闲少兼济,折腰从此到人间。
嵩陽峰底洞中天,曾共浮丘對掩關。
知道高閑少兼濟,折腰從此到人間。
宋代:张咏
海潮声里越谿头,谁种千株夹乱流。
安是辞荣同范蠡,绿丝和雨繫扁舟。
海潮聲裡越谿頭,誰種千株夾亂流。
安是辭榮同範蠡,綠絲和雨繫扁舟。
宋代:张咏
人生三万六千日,二万日中愁苦身。
惟有无心消遣得,有心到了是痴人。
人生三萬六千日,二萬日中愁苦身。
惟有無心消遣得,有心到了是癡人。
宋代:张咏
一寻方直剪湘烟,欲寄先愁见赏难。
指佞扶危两堪试,惟凭不作瘦藤看。
一尋方直剪湘煙,欲寄先愁見賞難。
指佞扶危兩堪試,惟憑不作瘦藤看。
宋代:张咏
画中曾见曲中闻,不是伤情即断魂。
北客南来心未稳,数声相应过前村。
畫中曾見曲中聞,不是傷情即斷魂。
北客南來心未穩,數聲相應過前村。
宋代:张咏
远映天街近绕池,长条无力自相依。
上阳宫女愁方绝,又是东风有絮飞。
遠映天街近繞池,長條無力自相依。
上陽宮女愁方絕,又是東風有絮飛。
宋代:张咏
柳条风暖会吟时,林下池边屐齿移。
别后过从更疏懒,暮蝉嘹乱不胜悲。
柳條風暖會吟時,林下池邊屐齒移。
别後過從更疏懶,暮蟬嘹亂不勝悲。
宋代:张咏
吴王爱重为游从,岁岁添栽后苑中。
家国旋亡臺榭毁,数株临水尚牵风。
吳王愛重為遊從,歲歲添栽後苑中。
家國旋亡臺榭毀,數株臨水尚牽風。
宋代:张咏
卷帘阴薄漏山色,欹枕韵疑寒雨声。
春晚不知桃李谢,岁寒非避雪霜深。
卷簾陰薄漏山色,欹枕韻疑寒雨聲。
春晚不知桃李謝,歲寒非避雪霜深。
宋代:张咏
人情到底重官荣,见我东归夹路迎。
不免旧溪高士笑,天真丧尽得浮名。
人情到底重官榮,見我東歸夾路迎。
不免舊溪高士笑,天真喪盡得浮名。
宋代:张咏
湖边三月百花红,湖上游人处处通。
莫怪此渠来便去,都缘心地似虚空。
湖邊三月百花紅,湖上遊人處處通。
莫怪此渠來便去,都緣心地似虛空。
宋代:张咏
移文休诮客衣尘,欲去终惭未了身。
一夕乱蛩惊别恨,满阶红叶怆吟神。
东周住久知音少,白社抛来旧业贫。
犹喜陶潜绕篱菊,带霜开得数枝新。
移文休诮客衣塵,欲去終慚未了身。
一夕亂蛩驚别恨,滿階紅葉怆吟神。
東周住久知音少,白社抛來舊業貧。
猶喜陶潛繞籬菊,帶霜開得數枝新。
宋代:张咏
龙钟尘满衣,特特叩柴扉。
暂慰经年别,人惊千里归。
山川秋末后,风雪雁来稀。
莫便长休去,明时待发挥。
龍鐘塵滿衣,特特叩柴扉。
暫慰經年别,人驚千裡歸。
山川秋末後,風雪雁來稀。
莫便長休去,明時待發揮。
宋代:张咏
桃源分散恨无期,忽意江城见有时。
歌绕醉围抛不得,几人终夜起题诗。
桃源分散恨無期,忽意江城見有時。
歌繞醉圍抛不得,幾人終夜起題詩。
宋代:张咏
杨花零落暮春风,醉起南轩夕照红。
闲倚焦桐坐无语,故人相隔海门东。
楊花零落暮春風,醉起南軒夕照紅。
閑倚焦桐坐無語,故人相隔海門東。
宋代:张咏
公身多不定,何路慰飘离。
莫以微言合,苦将幽思悲。
山程朝醉少,雪屋夜眠迟。
即问逢春约,芳菲折赠谁。
公身多不定,何路慰飄離。
莫以微言合,苦将幽思悲。
山程朝醉少,雪屋夜眠遲。
即問逢春約,芳菲折贈誰。
宋代:张咏
鸥鹭怜疏野,朝昏绕户飞。
有谁知此意,独立对斜晖。
落叶堆荒径,澄泉照白衣。
圣郡方急善,应好下鱼矶。
鷗鹭憐疏野,朝昏繞戶飛。
有誰知此意,獨立對斜晖。
落葉堆荒徑,澄泉照白衣。
聖郡方急善,應好下魚矶。
宋代:张咏
过与夜光不肯要,捉得泥丸弄到老。
因嗟蜀望无胸怀,至今号作思归鸟。
過與夜光不肯要,捉得泥丸弄到老。
因嗟蜀望無胸懷,至今号作思歸鳥。
宋代:张咏
前朝官政似无端,彭泽先生百日还。
堪愧崇阳九河客,明时不敢自归山。
前朝官政似無端,彭澤先生百日還。
堪愧崇陽九河客,明時不敢自歸山。
宋代:张咏
周衰风雅言为,诗匠着禅衣。
身世闲云片,烟霞共鹤归。
引泉凉月动,扫径落花飞。
自信干时拙,终求对掩扉。
周衰風雅言為,詩匠着禅衣。
身世閑雲片,煙霞共鶴歸。
引泉涼月動,掃徑落花飛。
自信幹時拙,終求對掩扉。
张咏(九四六~一○一五),字复之,号乖崖,濮州鄄城(今属山东)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鄂州崇阳县。雍熙元年(九八四),迁着作佐郎。端拱元年(九八八),转祕书丞。二年,通判相州。召还,知开封府浚仪县,出为荆湖北路转运使。淳化四年(九九三),擢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臺司兼掌三班院。五年,出知益州。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召拜给事中,迁户部使,改御史中丞。二年,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五年,改知永兴军。六年,加刑部侍郎、再知益州。景德三年(一○○六),复掌三班院兼判登闻检院。四年,知昇州(《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六五)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改知陈州(同上书卷七八)。八年八月卒,年七十。謚忠定。有《张乖崖集》十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九),南宋时增广为十二卷。事见宋钱易《故枢密直学士礼部尚书赠左僕射张公墓志铭》,《宋史》卷二九三有传喦。 张咏诗,以《续古逸丛书》影印宋本《乖崖先生文集》(十二卷、附一卷)为底本,参校宋咸淳五年伊赓刻本(今存前六卷,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曹溶旧藏钞本(十卷、附一卷,简称曹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四十九年吕无隠钞本(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丁丙钞补本(仅前七卷,以配明澹生堂钞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光绪八年莫祥芝刻本(简称莫刻),并酌採清蒋继功、黄丕烈、近人傅增湘校勘成果(分别称蒋校、黄校、傅校)。另从《西崑酬唱集》等辑得集外诗五首,附编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