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咏的诗
本页收录张咏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张咏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张咏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张咏代表作品、或喜欢的张咏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宋代:张咏
武陵山下水沖溶,往事追寻兴莫穷。
欲就渔人问闲趣,叶舟齐过蓼湾东。
武陵山下水沖溶,往事追尋興莫窮。
欲就漁人問閑趣,葉舟齊過蓼灣東。
宋代:张咏
嵩云草草失前期,佐主无才鬓有丝。
牢落江滩阻风夜,峡猿声里坐多时。
嵩雲草草失前期,佐主無才鬓有絲。
牢落江灘阻風夜,峽猿聲裡坐多時。
宋代:张咏
笋从初箨已方坚,峻节凌霜更可怜。
为报世间邪佞者,如何不似竹枝贤。
筍從初箨已方堅,峻節淩霜更可憐。
為報世間邪佞者,如何不似竹枝賢。
宋代:张咏
亭下依微见远村,亭中离恨若为论。
数声歌罢扬帆去,民吏相看有泪痕。
亭下依微見遠村,亭中離恨若為論。
數聲歌罷揚帆去,民吏相看有淚痕。
宋代:张咏
疏疏芦苇映门墙,更有新秋脍味长。
何事轻抛来帝里,至今魂梦绕寒塘。
疏疏蘆葦映門牆,更有新秋脍味長。
何事輕抛來帝裡,至今魂夢繞寒塘。
宋代:张咏
四檐寒雨滴秋声,醉起重挑背壁灯。
世事不穷身不定,令人闲忆虎谿僧。
四檐寒雨滴秋聲,醉起重挑背壁燈。
世事不窮身不定,令人閑憶虎谿僧。
宋代:张咏
流水涓涓落砌莎,竹窗残月冷无多。
傍人不念思乡苦,独奏南楼一曲歌。
流水涓涓落砌莎,竹窗殘月冷無多。
傍人不念思鄉苦,獨奏南樓一曲歌。
宋代:张咏
云居山客草为鞋,路转千峰此寄来。
昨日公余偷步蹑,万端心绪忆天台。
雲居山客草為鞋,路轉千峰此寄來。
昨日公餘偷步蹑,萬端心緒憶天台。
宋代:张咏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簾幕蕭蕭竹院深,客懷孤寂伴燈吟。
無端一夜空階雨,滴破思鄉萬裡心。
宋代:张咏
生平苦爱山兼水,南国晴凝尽可携。
即问世间谁见我,扁舟初下武陵溪。
生平苦愛山兼水,南國晴凝盡可攜。
即問世間誰見我,扁舟初下武陵溪。
宋代:张咏
共怜洁白本天姿,纵在泥尘性不卑。
况是稻粱厌足日,好寻烟月却归时。
迹参诗雅何年尽,名繫仙经四海知。
应到崑丘指来歷,曾陪鸳鹭浴华池。
共憐潔白本天姿,縱在泥塵性不卑。
況是稻粱厭足日,好尋煙月卻歸時。
迹參詩雅何年盡,名繫仙經四海知。
應到崑丘指來歷,曾陪鴛鹭浴華池。
宋代:张咏
赫日炎炎烁远窗,泉边树底亦无风。
行人莫便多辞苦,犹胜东郊炙背翁。
赫日炎炎爍遠窗,泉邊樹底亦無風。
行人莫便多辭苦,猶勝東郊炙背翁。
宋代:张咏
冷水东南去路赊,水边山掩见人家。
无端下马寻幽处,鸥鹭飞飞出荻花。
冷水東南去路賒,水邊山掩見人家。
無端下馬尋幽處,鷗鹭飛飛出荻花。
宋代:张咏
江边烟草湿烟江,沙白频翘鹭一双。
□细不知吟爱甚,雨中时起闭船窗。
江邊煙草濕煙江,沙白頻翹鹭一雙。
□細不知吟愛甚,雨中時起閉船窗。
宋代:张咏
剑门山势碧摩天,匹马重来鬓已斑。
多頼皇明烛幽远,两川无事得生还。
劍門山勢碧摩天,匹馬重來鬓已斑。
多頼皇明燭幽遠,兩川無事得生還。
宋代:张咏
檐下山光砌下苔,人间重遇眼重开。
旧林诸子休移诮,已许孤云作计迴。
檐下山光砌下苔,人間重遇眼重開。
舊林諸子休移诮,已許孤雲作計迴。
宋代:张咏
江上萧萧木叶飞,天台狂客杖藜归。
莫嫌俗吏勤相顾,曾是嵩阳旧掩扉。
江上蕭蕭木葉飛,天台狂客杖藜歸。
莫嫌俗吏勤相顧,曾是嵩陽舊掩扉。
宋代:张咏
枝枝方直绿参参,林叶疏红始见心。
却恐当时恶圆佞,结根遥向楚云深。
枝枝方直綠參參,林葉疏紅始見心。
卻恐當時惡圓佞,結根遙向楚雲深。
宋代:张咏
脱尘还与比仙游,露腹何妨近品流。
嫩殻半遗红药地,细声偏傍绿杨楼。
诗家取象吟难尽,画格偷真意不休。
正好儒林拟緌绋,凭栏无苦预悲秋。
脫塵還與比仙遊,露腹何妨近品流。
嫩殻半遺紅藥地,細聲偏傍綠楊樓。
詩家取象吟難盡,畫格偷真意不休。
正好儒林拟緌绋,憑欄無苦預悲秋。
宋代:张咏
碧芦风暖健精神,烟澹烟浓片影分。
天怪觅鱼心未足,不教名兴鹤同羣。
碧蘆風暖健精神,煙澹煙濃片影分。
天怪覓魚心未足,不教名興鶴同羣。
宋代:张咏
楚王不识圣人风,纵有英贤志少通。
可惜灵均好才术,一身空死乱离中。
楚王不識聖人風,縱有英賢志少通。
可惜靈均好才術,一身空死亂離中。
宋代:张咏
帝乡三十年前别,江外相逢鬓已衰。
清论未穷行计速,为君临水立多时。
帝鄉三十年前别,江外相逢鬓已衰。
清論未窮行計速,為君臨水立多時。
宋代:张咏
轻柔多称地多宜,纔种纤桃又引枝。
不及垂阴向黎庶,春风一路送亡隋。
輕柔多稱地多宜,纔種纖桃又引枝。
不及垂陰向黎庶,春風一路送亡隋。
宋代:张咏
汴水汤汤,维舟中央。
其去也茫茫,其来也茫茫。
与其济兮,焉知古之人不同舟而乐康。
汴水湯湯,維舟中央。
其去也茫茫,其來也茫茫。
與其濟兮,焉知古之人不同舟而樂康。
张咏(九四六~一○一五),字复之,号乖崖,濮州鄄城(今属山东)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鄂州崇阳县。雍熙元年(九八四),迁着作佐郎。端拱元年(九八八),转祕书丞。二年,通判相州。召还,知开封府浚仪县,出为荆湖北路转运使。淳化四年(九九三),擢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臺司兼掌三班院。五年,出知益州。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召拜给事中,迁户部使,改御史中丞。二年,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五年,改知永兴军。六年,加刑部侍郎、再知益州。景德三年(一○○六),复掌三班院兼判登闻检院。四年,知昇州(《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六五)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改知陈州(同上书卷七八)。八年八月卒,年七十。謚忠定。有《张乖崖集》十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九),南宋时增广为十二卷。事见宋钱易《故枢密直学士礼部尚书赠左僕射张公墓志铭》,《宋史》卷二九三有传喦。 张咏诗,以《续古逸丛书》影印宋本《乖崖先生文集》(十二卷、附一卷)为底本,参校宋咸淳五年伊赓刻本(今存前六卷,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曹溶旧藏钞本(十卷、附一卷,简称曹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四十九年吕无隠钞本(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丁丙钞补本(仅前七卷,以配明澹生堂钞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光绪八年莫祥芝刻本(简称莫刻),并酌採清蒋继功、黄丕烈、近人傅增湘校勘成果(分别称蒋校、黄校、傅校)。另从《西崑酬唱集》等辑得集外诗五首,附编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