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收录300条
明代:郑善夫
白鹤久辞华表,青牛已度函关。五内天花未饱,麻鞋踏尽名山。
清代:缪公恩
附郭名山著虎邱,繁华未始掩清幽。画船十里联红袖,歌管千家起翠楼。
云气自来萦塔影,岚光终古落溪流。讲台不复生公坐,顽石何时再点头。
明代:陶安
海涌危峰翠拂天,瘗来池剑化蜿蜒。楼台隐映王珣宅,树石荒凉陆羽泉。
古冢月明无踞虎,芳林春尽有啼鹃。名山胜境关情久,祇为寻登一系船。
郁葱殿塔倚斜曛,树色岚光杳莫分。今夜名山当借宿,不教间却半床云。
元代:张昱
南郡名山说武夷,幔亭尚想是秦时。空中箫管何曾绝,洞里曾孙自不知。
石室尚遗仙蜕骨,棹歌犹唱宋人辞。山前毛竹如龙箨,笑与壶公作杖骑。
明代:胡直
徙宅何频数,逃喧岂择安。名山迟结社,僻地当开坛。
破屋藏云细,颓垣放月宽。柴门倾侧惯,日暮省关阑。
清代:方仁渊
百尺深池剑气秋,名山虎踞竟成邱。
夫差岂为西施败,勾践偏从文种谋。
霸业已销香草径,美人犹荡木兰舟。
锦帆当日游何处,斟酌桥头水自流。
明代:薛蕙
三丘阻沧波,瑶木盖云崖。阴林陨珠实,白鹄连翩飞。
仙者五六人,羡门与安期。晞发洞房阿,石室清逶迤。
我行入名山,彷佛倏见之。陵风歘猋举,何时复来归。
元代:张仲深
西蜀名山久失尖,天风吹陨见嵁岩。
愿君移置轩窗下,要涤人间六月炎。
明代:释函可
萧然两只草鞋轻,肯向如来行处行。踏碎神州无剩土,踢翻灵鹫敢容情。
卞和不泣原非玉,孙子虽膑莫论兵。多少名山存未得,又随风雪到边城。
清代:俞明震
破晓时闻孤雁鸣,关心犹记去年声。出林微月知人意,附郭名山有世情。
出远残灯随念没,临流一树傍愁生。人间万事閒经过,剩有诗心郁未平。
宋代:赵公豫
舟行依岸曲,积气一峰孤。日烈秋容老,霜寒木叶枯。闲云留佛宇,幽鸟借僧餔。何日寻真隠,名山信杖扶。
宋代:释仲皎
西白名山处,那堪踏雪观。四围银世界,一色玉峯峦。夜色和天冷,清辉放月寒。溪梅初一二,着意为渠看。
宋代:刘克庄
清禁已无莲炬分,名山尚欠草鞋缘。贺公未是真知己,却唤诗仙作谪仙。
宋代:陆游
名山近江步,蜡屐得闲行。奔鹿冲人过,藏丹彻夜明。唐碑多断蚀,梁殿半欹倾。洞口云常涌,檐牙柏再荣。行逢负笼客,卧听送船声。乞我诛茆地,灵苖得共烹。
清代:乾隆
济北名山驻玉符,欣于始遇畅清娱。
梵宫高下罗诸岫,行殿朴淳别一区。
容膝已安谓多矣,奇观何限讵穷乎。
润州此去栖霞揽,吉甫均标十道图。
元代:严士贞
万里江山纳画栏,鸟飞无尽又空还。
西连晓楚沧茫外,东接晴吴杳霭间。
字等明珠还合浦,经留贝叶镇名山。
谁知当日岩头境,今作桃溪第一关。
明代:区元晋
廿载名山一再登,白头犹伴昔时僧。
烟和古寺松花落,日淡长林鹤唳清。
绿护云深频在望,白龙泉渺独含情。
坐忘潭影心同寂,尽把投閒悟佛经。
唐代:刘兼
一承兑泽莅方州,八度春光照郡楼。好景几将官吏醉,名山时领管弦游。空花任尔频侵眼,老雪从他渐满头。归去杜陵池阁在,只能欢笑不能愁。
大家还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