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收录300条
宋代:朱熹
陈场老子读书处,金榜山前石室中。人去石存犹昨日,鶑啼花落几春风。藏修洞口云空集,舒啸岩幽草自茸。应喜斯文今不泯,紫阳秉笔纪前功。
宋代:方回
紫阳山下一灯寒,曾守桐庐七里滩。空手去官□一物,诗名聊得继方干。
宋代:吕天泽
书林追慕紫阳翁,出入尝沾教雨中。缅仰高山难企及,大开茅塞迳能通。
宋代:方来
堂堂紫阳翁,棠阴遍南国。斯文天未丧,眉寿乃公锡。四书迴狂澜,賸得居闲力。定作主林神,香骨化为碧。
清代:乾隆
石溪三叠各成圆,引贮清泠墙外泉。
生面印来圣湖月,源头悟得紫阳天。
菁葱自有蒲和芷,活泼那无鱼与鸢。
欲拟长篇咏池上,白家先著祖家鞭。
明代:庞嵩
匡庐山麓南康军,道脉紫阳夙有闻。五老峰前环白鹿,九经天上降彤云。
江船廿载经过近,尘鞅多违感慨勤。俎豆骏屏罗讲院,几从班末炙炉薰。
宋代:严羽
忆读玲珑篇,来往虚皇阁。空见白芙蓉,秋风几凋落。昨逢紫阳君,共有丹臺约。下视尘埃中,冠缨缚猨玃。世事行若此,悠悠复何託。
宋代:方岳
书生一何愚,出与世纷敌。眇哉朱两轓,强名二千石。于世竟无补,苒苒老已逼。归寻紫阳人,独速钓寒碧。
忆昔年垂五十诗,紫阳山下结茅茨。閒花野竹三间屋,皓月清风万首诗。得罪权臣常自笑,逃名市隐复奚疑。寿登钓渭真惭愧,不学空令有四儿。
唐代:许浑
草生宫舍似闲居,雪照南窗满素书。贫后始知为吏拙,病来还喜识人疏。青云岂有窥梁燕,浊水应无避钓鱼。不待秋风便归去,紫阳山下是吾庐。
宋代:翁卷
一拂清风一袖云,紫阳容貌鹤精神。诗因道进言辞别,丹得师传火候真。庐岳峰前吟瀑布,浑仪图上礼星辰。我来暂作闲人歇,多谢仙翁相访频。
椒颂无闻不见傩,客途如此寂寥何。丙寅小运流年换,丁亥当生本命过。白土市荒沽野酿,紫阳山远梦吟窝。还家要及春犹早,花满千山笋满坡。
宋代:汪藻
几年东阁叹差池,忽见溪山照紫微。千里讙传旌节至,一城争看锦衣归。敢言刺史分符宠,幸遇诸生鼓瑟希。早晚九重宣诏急,紫阳山下驿尘飞。
明代:郑潜
棹歌声远幔亭空,千载沧州兴味同。今日紫阳山下客,他年人唤采芝翁。
唐代:马戴
秋光动河汉,耿耿曙难分。堕露垂丛药,残星间薄云。心悬赤城峤,志向紫阳君。雁过海风起,萧萧时独闻。
我有敝庐在何许,南紫阳山北黄山。烟耕雨钓付儿辈,一榻高枕松声间。
宋代:程洵
田如累级登高堂,石如金华卧羣羊。上梅下梅山路恶,大将小将溪流长。振衣欲度分水岭,回首尚忆杨家庄。折花恨不逢驿使,为寄一枝还紫阳。
大家还在看: 紫阳花